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治疗和预防牛螨病,对我市2019年1月某农户牛发生牛螨病治疗情况汇报如下。1临床症状2019年1月,我市某农户村饲养的幼牛陆续发病,症状表现:剧痒,磨擦,皮面有小结节、水疱、脓包,脱毛。初期症状出现在面部、颈部、背部,之后逐渐蔓延到全身。有1头幼牛卧地不起,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2.
笔者介绍了奶牛4类螨病,即足螨病、蠕形螨病、疥螨病、痒螨病。足螨病是奶牛中能引起临床症状的最常见的皮肤寄生虫病;蠕形螨被认为是牛皮肤的正常寄生物,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个别病例除外;疥螨可侵袭多种动物,传播到奶牛群后,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和奶量下降;痒螨病导致病牛奇痒,与疥螨病相似。笔者从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4个方面对以上4类螨病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牛螨病又称疥癣病,俗称癞,主要由痒螨等寄生虫寄生在牛体表和表层皮肤组织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体外寄生虫疾病。最近几年,随着牛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由于饲养不科学导致牛螨病呈现高发趋势,感染初期,因为几乎看不到任何症状,发病后已经相当严重,常常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牛螨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牛新蛔虫病、牛绦虫病、牛肝片形吸虫病、牛球虫病、牛虱及牛螨病6种肉牛寄生虫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以期为肉牛养殖场防治寄生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不同地区螨的种类和致病性不尽相同,因而牛的发病率也不一致。寄生于牛体的蹒虫主要有4种,即牛疥螨、牛痒螨、牛足螨和蠕形螨。下面对这4种螨虫病的生活史、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进行介绍。1牛疥螨牛疥螨的生活史为10~17天,可感染不同年龄、种属和不同性别的牛。直接接触发病牛或通过环境媒介可感染,但在外界环境中牛疥螨仅存活几天。雌虫在表皮内打洞,并伴发过敏反应,引起牛严重的瘙痒  相似文献   

6.
<正>家畜螨病主要是由疥螨科的疥螨和痒螨科的痒螨以及足螨寄生于家畜(牛、羊、猪、兔和马)皮肤的表皮内外所引起的,经接触感染与传播的常见外寄生虫病。该病严重危害家畜的健康,增加养殖成本,可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征与临床症状家畜螨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各地均有报道。疥螨、痒螨和足螨可危害的动物种类存在一些差异,疥螨主要危害牛(黄牛、牦牛和水牛)、羊(绵羊和山羊)、猪、兔和马;绵羊痒螨主要危害牛(黄牛、牦牛和水牛)、羊(绵羊和山羊)、兔和马,牛足螨和德州足螨主要危害牛(黄牛、奶牛、牦牛和水牛)、羊(绵羊和山羊)和马。  相似文献   

7.
<正>牛螨病,又叫疥癣病,俗称"癞"。主要是由痒螨科的螨类寄生于牛的体表引起的一种慢性、顽固性、接触性寄生虫病。牛螨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该病的发生与畜舍卫生、季节、地理环境及动物机体密切相关。牛群拥挤、牛舍阴暗潮湿、环境卫生不良等,是牛螨病流行蔓延的主要原因。在日照时间短、气温低、湿度大的地区一般多发。牛螨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秋末和冬春多发,因这个时期日照时间较短,天气潮湿,加上牛被毛长而密,牛体表湿度较大,较适合  相似文献   

8.
奶牛蠕形螨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蠕形螨病又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属蠕形螨科蠕形螨属的螨,寄生于动物毛囊或皮脂腺而引起的顽固性皮肤病。各种家畜各有其固定的蠕形螨寄生,犬和猪较常见,牛、羊可寄生,但较少见。2004年5月份,双城市希勤乡某个体养牛户前来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寄生虫病教研室就诊。了解流行病学情况,并进行了临床检查,后经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牛蠕形螨病。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牛羊疥癣病又称牛羊螨病,俗称癞子病,是指由疥螨科或者痒螨科的螨寄生在牛、羊体表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性皮肤病。1诊断在牛羊头颈及躯干部多有脱毛、落硝病变,并伴有剧烈痒感,牛羊常将发痒部位在周围物体上摩擦或者啃咬,致使病变皮肤出血、结痂或形成龟裂。1.1牛的疥癣牛的疥癣常发于面部、颈部、肩、垂肉、背部、尾根、臀部、肛门附近及蹄部,引起剧痒、湿疹性皮炎、脱毛,并由患部逐渐向周围扩散。1.2羊的疥癣绵羊的疥癣多发于密毛部位,如背部、臀部及嘴唇周围、口角两侧、鼻边沿和耳根下面。山羊的疥癣主要发生于嘴唇四周、眼圈、鼻背和…  相似文献   

10.
疥螨和痒螨是家畜的体外寄生虫.疥螨寄生在牛、羊等家畜的表皮内,位于毛稀少的部位,引起疥螨病;痒螨寄生在牛,羊等家畜的体表,位于毛密的部位,引起痒螨病.疥螨病和痒螨病都属于螨病.其中疥螨病人畜共患,而痒螨病不人畜共患.螨病给家畜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特别对绵羊的养殖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11.
<正> 水牛螨病,俗称“牛癞”。是由螨类引起的水牛皮肤病,对牛的健康危害极重。为了开展好水牛螨病的防治工作。我们于1991年3~6月,对我省部分县的水牛螨病作了调查和治疗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水牛螨病的病原种类和感染调查在四川江油、仁寿、夹江等市县随机抽查田间水牛,对水牛螨  相似文献   

12.
本次主要试验了伊维菌素注射剂对黄牛痒螨病的治疗效果。选择青海省兴海县1个牛养殖者自然感染痒螨的黄牛90头,设置试验组、常规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试验后试验组、常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病牛在使用伊维菌素注射剂治疗72~96h后,瘙痒症状好转,患病部位皮肤组织变软。连续用药2次,牛体表未检查到成活的痒螨。使用伊维菌素注射剂,对黄牛痒螨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奶牛各部位常见疾病的症状及病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皮肤类 脐带炎由脐带断端感染而发炎。牛体表出血是颈腹及四肢皮肤出现突起并破溃出血,逐渐消瘦,使役能力减退,即败血病。泰勒虫病的病原主要是环形泰勒虫,分布较广,主要寄生于牛的网状内皮细胞和红细胞。痒螨病由痒螨科、痒螨属的牛痒螨寄生于牛体表引起。牛焦虫病是以蜱为媒介而传播的虫媒传染病焦虫寄生于黄牛、水牛和奶牛的红细胞内。  相似文献   

14.
牛是农村的主要劳动力,承担了大部分的耕作农活,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牛还占有了很大的肉类消费市场。随着养牛行业的兴起,如何培养出健康的牛,是养牛专业人员研究的主要问题。在养牛过程中牛最容易感染的是牛螨病,本文对牛螨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了研究,从而为解决牛感染牛螨病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牛螨虫病又称疥虫病、生癞,中兽医称为“疥癣”,是以患牛剧痒、脱毛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以接触感染,能引起牛剧烈的痒觉,以及各类皮肤炎为特征。1 病原对牛等家畜危害最大的是疥螨和痒螨。螨体很小,体表覆有厚的角皮,躯干不分节。体呈圆形,长为0.2~0.8毫米,前后方各有两对脚,雌虫比雄虫大。秋冬时期,发病较多。春末夏初,畜体换毛,通气状况改善,皮肤光照充足,造成不利于螨的生长繁殖的环境,这时症状减轻或康复。  相似文献   

16.
水牛螨病是由疥螨科和痒螨科的螨类寄生于牛的体表或表皮内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俗称癞皮病、铲毛虫病。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17.
山羊蠕形螨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蠕形螨(Demodex)又称脂螨或毛囊虫,寄生于家畜(狗、牛、猪、羊、马等)及人的毛囊及皮脂腺内引起皮肤病。各种家畜各有其专一的蠕形螨寄生。山羊蠕形螨病(Demodici.dosis),又称山羊脂螨病或山羊毛囊虫病,俗称“痘疤”、“怀虫”等,是由山羊蠕形螨(D.caprae)寄生在山羊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内引起的致病性强的专性寄生螨病。该属分布于美洲、欧洲、非洲、亚洲等的美国、印度、印尼等国家,在我国见于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云南、上海、河南、山东、陕西、贵州、四川等省市。该虫主要寄生在面部、颌下、颈部、肩胛、背部、腹部、臀部及四肢上部等部位的毛囊或皮脂腺内,形成从针头大至蚕豆大小的结节。  相似文献   

18.
牛毛囊虫病的病原体是牛蠕形螨,而羊毛囊虫病的病原体是羊蠕形螨.这种小螨不大(长度为200-300微米),主要寄生在动物皮肤的乳头层和网状层中即在真皮内,它们侵入毛囊中繁殖,就形成一个含有几百到几万个虫体和卵的蠕形螨群体。牛蠕形螨的群体直径为1-10毫米,羊为1-18毫米。通常在诊断牛、羊毛囊  相似文献   

19.
正牛痒螨病在鲁西南并不多见,在近年中,笔者诊治了2起牛痒螨病,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流行特点这2起牛痒螨病有2个特点:一是都发生在本病易发生的冬季;二是传播速度快,最初只有少数牛患病,很快扩散到全群。  相似文献   

20.
奶牛疥癣病是指疥螨和痒螨或者单由疥螨寄生在牛体表引起的,以慢性皮肤炎症为主要症状的外寄生虫慢性皮肤病。本文总结了奶牛疥癣病的发病病原、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综合防控以及治疗方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