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养蜂要有良好的蜜源,这是不用置疑的常识。近几年,我做了一些尝试:用养猪法能否养好蜂?用自然生长法能否养好蜂?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养蜂,只有充分利用自然蜜源,才能育壮蜂子,蜂群才有采集力、繁殖力。下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和实践体会:一、用喂猪法养蜂上饶蜂友大都知道我养蜂  相似文献   

2.
自我放弃大转地追花采蜜养蜂方式后,在家定地养蜂已整8年,而这8年的养蜂效益大大超过大转地的10多年,总结其经验,主要靠2个方面———技术和诚信。我自定地养蜂后,不但长年订阅《蜜蜂杂志》,而且只要见到新出版的有关养蜂书籍宁愿不吃不喝也要购买。我坚信: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新的养蜂技术,才能养好蜂,蜂养好了,才能收到优质的蜂产品,再加上讲诚信,不搀杂使假,就可取得好的养蜂效益。我养蜂收入主要是租蜂给大棚草莓、杏、油桃等作物和果树授粉。刚开始时,只有沂南县砖埠镇几个村子的人租蜂群给大棚草莓授粉,2年后,邻近的莒南县石莲子镇…  相似文献   

3.
养蜂虽不难 ,但要养好蜂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认为养好蜂就是要养强群 ,养强群 ,才能优质高产 ;无论是追花夺蜜还是定地饲养 ,都得养强群。现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 ,谈谈养好蜂的三点体会。第一 ,要想养好蜂 ,首先必须养好王。曾有人说 :一头好王千斤蜜糖。这话听起来有些夸大 ,但我觉得一点也不过份 ,因为蜂王是决定因素 ,假如是劣质王 ,可想而知 ,无论技术再好 ,也养不出好蜂来。我养蜂多年 ,也很努力 ,管理也不差 ,可效益总是上不去。分析原因王质太差 ,没有适时换好王 ;其次是弱群占了一定的比例 ,去年上半年我养了三十几箱蜂 ,约二十…  相似文献   

4.
漫谈养蜂丰欠年和泌蜜情况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漫谈养蜂丰欠年和泌蜜情况预测●赵庆存一个好的养蜂员,需要懂得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蜂群生物学、物候学、气象学、土壤学、植物学以及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养好蜂,才能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中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我养蜂30年,从实践记录发现...  相似文献   

5.
正养蜂者追求蜂产品产量,找到好蜜源才能带来好的收成,但在育王问题上往往马虎了事,认为每群有个蜂王就行了。特别是一些初学养蜂者,对优质蜂王的概念认识不足。其实,有经验的养蜂师傅则不然,他们会把养蜂看成是养王,只有王养好了才能养好蜂。培育优良的蜂王是一项系统技术。从种群选择、蜜源的选择、育王过程到处女王交尾成功,每个不同环节不同处理过程都会对蜂王质量产生不同影响,因此,每个环节要  相似文献   

6.
"采蜜"是养蜂者养好蜂的目的.每年通过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功夫才培育出的强群适龄采集蜂,准备用于采蜜,然而有时却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7.
养蜂谚语     
春天不发蜂,来年一场空。惊蛰不放蜂,十箱九箱空。养蜂不在群多,一群胜数群。花好蜜好蜂定好,王好群强蜂更 好。一家养好数群蜂,柴米油盐不落 空。养蜂谚语@鲁雁~~  相似文献   

8.
"采蜜"是养蜂者养好蜂的目的.每年通过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功夫才培育出的强群适龄采集蜂,准备用于采蜜,然而有时却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9.
正2月28日绵竹市蜂业协会会员大会在什地镇召开,300多名会员参加了这次大会。养蜂大户梁朝友应邀出席了会议,出席大会的还有省市蜂业主管部门和科协领导。四川省蜂业管理站王站长在总结中指出,养蜂事业是脱贫致富又能为大农业做贡献的高尚事业,希望广大蜂农多养蜂,养好蜂,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梁朝友介绍了规模化、现代化养蜂的发展形势以及生产成熟蜜的优势,既能把蜂养好,又能提高经济效益,还保  相似文献   

10.
赵文友 《中国蜂业》2009,60(3):30-30
养好蜂并不容易,每个养蜂者都希望自己的蜂群强壮,这样才能高产增收。蜂产品产量除受地理位置、气候、蜜源条件以及饲养技术等因素影响外,饲养对路的蜂种应该是首要的因素。在此谈谈我选购蜂王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养蜂属于畜牧业,但养蜂又不同于其他畜牧业。养鸡、养猪、养牛农民都会,撒把米、喂点泔水、拔把猪草或放牛上山吃草就可以了,但养蜂却不行(除传统养蜂外)。如果要真正养好蜂,提高蜂蜜产量,还得靠科学饲养,这就必须讲究养蜂技术。我国著名排球运动员和教练郎平在广告词中说过一句话,叫做"打球容易赢球难,种地容易高产难"。其实养蜂也一样,"养蜂容易高产难"。如果不掌握养蜂技术,可能连留住蜂、养好蜂都会感到很困难。要想提高养蜂员的素质,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云  相似文献   

12.
20 0 3年春 ,我省七台河市红卫镇青年养蜂人刘某 50群越冬蜂全死光了 ,他恳请《蜜蜂杂志》社救救他。杂志社的同志建议他到我的蜂场实习一年 ,积累一些高产稳产的养蜂知识后再重建蜂场。可这位邻近的年轻蜂友并未听从编辑同志的建议来学徒 ,而且连求教的信都没给我写过。所以 ,编辑帮不了他 ,我也帮不了他。但我在此要呼喊 :困境中的蜂友 ,谁能救你 ?只有你自己 !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备一定的素质。养蜂者也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与技术水平 ,要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才能养好蜂。困境中的蜂友 ,虽然有养好蜂的决心 ,也付出了长期的辛勤劳动 …  相似文献   

13.
我业余养蜂12年,积累了一定的养蜂经验和教训.业余养蜂与专业养蜂不同.业余养蜂的困难较多,如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没有放蜂的场地,只能在休息时间看看蜂群,不能追花夺蜜,花期一过,全靠饲喂,等等.然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了养好蜂,我利用早晚下班后的业余时间管  相似文献   

14.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蜜源情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蜜源品种多、面积分散的新情况。如何才能把蜂养好?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江苏省盐城市郊区的科技人员和养蜂户,进行了定地和小转地养蜂的尝试,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定地、小转地养蜂经济效益高,并能促进养蜂业在农村新形势下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养蜂难,难养蜂,治住盗蜂,才能养好蜂。在无蜜源的季节里养蜂,蜂群稍微差一点糖,群势有强有弱,有的还有很小的交尾群、病弱群等,很容易发生盗蜂。外来的盗蜂、本场互盗的盗蜂,混杂不清。要想蜂不盗,就得注意到,"紧箍咒"来帮忙,蜂场免除盗。用125高架摩托车换下的报废内胎,从中间剪开,内胎的外沿自成1根,宽13~16 cm,内沿又自成1根,宽与外沿差不多。把它箍在巢箱与继箱的接口上,不长不短,不过紧,不过松,  相似文献   

16.
我的蜂群为啥不得白垩病近几年来,黑龙江地区蜜蜂白垩病在不断蔓延,直接危害着养蜂生产,但本人的50群蜂都不染此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做法献于同行,以供参考。1防重于治预防疾病(尤其细菌性传染病),是养好蜂的重要管理环节。1.1更换蜂种:在养蜂生...  相似文献   

17.
"好王一箱蜂,劣王一箱空",养蜂人的一句顺口溜道出了养蜂的精粹,提到怎样养王,何时养好,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18.
养蜂是一门技术含量较高的养殖业 ,所以养蜂人要读好、学好、用好养蜂书藉 ,这样才能把蜂养好 ,才能在甜蜜的事业中得到甜蜜。有人说养蜂书大同小异 ,错也 ,殊不知这书中的小异就是书的精华所在。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也正是针对利用书中的小异而言。所以养蜂人要广读蜂书 ,多买蜂书。书一般有 2种 :一种是名人写的书 ,这类书要买 ,要读。另一种是因书的内容而出名的书 ,而这类书是必买必读的。如《蜜蜂杂志》就是因为刊出了好的文章而出名的 ,所以不可不读 ;《数控养蜂法》也是因书而出名的蜂书 ,所以不可不学。《数控养蜂法》是一本把数学…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穷养兔子富养蜂"。从我初学养蜂的时候就听说这句话,当时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以为人穷了养兔子,富了养蜂。后来才体会到,兔子饲料放多了不但糟蹋草料,而且更吃不饱;箱中有存蜜、存粉蜂群才会正常繁殖,如果刚够吃而没有存蜜,蜂群得不到正常发展。蜂友们在一块闲谈时,有位初学养蜂的问:什么时候就能养好蜂。一位年长者对他说:到你不稀罕蜜的时候就能养好蜂了。也有人说贪心的人和吝啬的人永远也养不好蜂。这都是些经验之谈。见蜜就摇,采取"三  相似文献   

20.
优良的蜜源是养好蜂的条件,而各地的蜜源情况往往在变化.面对蜜源条件的变化,养蜂人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变,以利夺取养蜂生产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