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蛹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衰老、抗炎等多种功效,为研究蜂蛹提取物对顺铂(LDDP)诱导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本试验以云南胡蜂蜂蛹提取物为原料,测定了提取物中蛋白对超氧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通过构建顺铂诱导的小鼠肾损伤模型,测定血清及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肌酐(Cr)和尿素氮(BUN)的活性或含量,对小鼠肾脏进行组织切片染色分析。结果显示,当蜂蛹提取物浓度达到200 mg/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57%,最大氧自由基清除率接近97%,蜂蛹提取物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且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剂量依赖效应;与顺铂组相比,蜂蛹组中血清SOD和GSH-Px含量均升高约2倍,MDA、Cr、BUN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合肾脏组织切片H.E.染色分析,蜂蛹组小鼠肾脏组织的透明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现象有所改善,其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表明蜂蛹提取物可以减轻顺铂诱导的组织病理损伤,对小鼠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评价嗜酸乳杆菌抗氧化活性及其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制备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上清液、完整细胞和胞内提取物,比较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自由基和亚油酸的清除能力。筛选抗氧化能力较强的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上清液,设置4个剂量(5、25、50和125μL)分别作用于RAW 264.7细胞,对照组加入1 mL完全培养液,检测RAW 264.7细胞中一氧化氮(NO)含量、活性氧(ROS)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进一步探究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1)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上清液的DPPH、羟自由基和亚油酸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完整细胞和胞内提取物(P0.05)。2)将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上清液作用于正常RAW 264.7细胞,与对照组相比,25、50和125μL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上清液显著提高了RAW 264.7细胞的细胞活力(P0.05),125μL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上清液显著提高了RAW 264.7细胞中NO含量(P0.05),25和50μL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上清液显著提高了RAW 264.7细胞中SOD活性(P0.05),125μL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上清液显著降低了RAW 264.7细胞中GSH-Px活性(P0.05)。3)将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上清液作用于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与LPS组相比,25、125μL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上清液显著降低了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NO含量(P0.05),25μL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上清液显著提高了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中SOD和GSH-Px活性(P0.05)。综上所述,嗜酸乳杆菌培养物各组分均具有DPPH、羟自由基和亚油酸清除能力,作为其中抗氧化活性较好的嗜酸乳杆菌培养物上清液可调节LPS诱导引起的RAW 264.7细胞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讨不同胎次的奶山羊胎盘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其合理化应用提供技术依据。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为抗氧化肽活性评价指标,结合胎盘提取物中可溶性蛋白(Water-soluble protein,WSP)含量变化,比较不同存放条件随时间延长各指标的衰变情况,评价不同胎次羊胎盘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优劣。结果表明:1)第1、2、3胎各胎盘提取物冷冻干燥后,其多肽含量分别为(0.201±0.03)、(0.270±0.02)、(0.193±0.02)mg·mg-1冻干粉;DPPH·清除率分别为32.75%、53.20%、37.97%;·OH清除率分别是35.45%、51.94%、39.35%;WSP含量分别为16.63%、23.87%、18.60%,表明第2胎胎盘提取物各指标最佳。2)各胎次提取物4℃保存时,随时间延长DPPH·清除率、·OH清除率、WSP含量3个指标保全率均明显优于常温存放(P0.05)。3)4℃存放63d,第2胎提取物DPPH·清除率保全了78.85%;·OH清除率保全了71.93%;WSP含量保全率为77.36%。综上表明,第2胎胎盘提取物冷冻干燥,4℃存放比常温保存抗氧化活性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马齿苋多糖(POL-P)体内外的抗氧化作用,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方法获得POL-P,在宫颈癌U14实体瘤小鼠左前肢腋窝皮下接种0.2 m L不同浓度的POL-P,建立宫颈癌小鼠模型,给药后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在体外化学模拟条件下,测定POL-P对超氧阴离子(O2-·)、羟基自由基(·OH)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体内POL-P的抗氧化作用表现为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SOD、GSH-Px、CAT、AKP活性(P0.05),降低LDH活性和MDA含量;POL-P具有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作用,且为剂量依赖形式。说明POL-P的抗肿瘤作用与抗氧化活性有关,其抗氧化性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强SOD等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清除自由基,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20,(3):112-119
试验旨在筛选出抗氧化活性最强的硒化多糖,为研制硒化多糖类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将7种硒化多糖sSCP_1、sLP_2、sCAPS_2、sCCPS_5、sLBP_6、sAMP_6和sEPS_7及修饰试剂Na_2SeO_3分别用蒸馏水倍比稀释成5个浓度,分别用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测定各硒多糖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筛选出抗氧化效果较好的3种硒化多糖;给小鼠分别灌服高、中、低剂量的sCAPS_2、sLBP_6和sAMP_6,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比较肝脏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在同一浓度下,7种硒化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大于或大于亚硒酸钠,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均以sCAPS_2为最高,sLBP_6和sAMP_6次之;小鼠试验中,3种硒化多糖sCAPS_2、sAMP_6和sLBP_6组在各时间点的T-AOC、GSH-Px、SOD的活性均高于或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MDA的含量均低于或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3个硒化多糖高、中剂量组肝血窦内的内皮细胞和枯否氏细胞明显增多,sLBP_(6H)的变化最显著。硒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硒化修饰试剂Na_2SeO_3,sCAPS_2的活性最强;3种硒化多糖3个剂量均有较强的体内抗氧化活性,sLBP_(6H)的活性最强,可以作为硒多糖类抗氧化剂的候选药。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提取溶剂对黑沙蒿提取物得率、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其对自由基DPPH清除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各处理按1∶15(g/mL)料液比分别加入蒸馏水、乙醇、乙酸乙酯、乙醚和丙酮,通过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黑沙蒿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采用DPPH法来测定黑沙蒿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①与其他提取剂的提取物相比,蒸馏水提取物的得率最高(P0.05),且其多糖和黄酮含量也最高(P0.01),而乙醚提取物中多酚的含量最高(P0.01)。②同种溶剂提取物不同浓度相比,水提取物浓度为1 mg/mL时,对DPPH清除率极显著高于浓度为0、0.2和0.4 mg/mL时的清除率(P0.01);乙醇提取物浓度为0.4和0.6 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浓度为1 mg/mL、乙醚提取物浓度为0.8 mg/mL、丙酮提取物浓度为0.6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均极显著高于浓度为0和0.2 mg/mL时的清除率(P0.01)。③与其他溶剂提取物相比,当提取物浓度为0.2 mg/mL时,无水乙醇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P0.01);提取物浓度为0.4和0.6 mg/mL时,水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显著低于其他4种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P0.01);浓度为0.8和1 mg/mL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P0.01)。综上,黑沙蒿水提取物得率及多糖和黄酮含量最高,乙醚提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而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抗氧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6):163-169
为了研究紫竹根水提物(PNR)对动物体内外抗氧化的作用,本试验体外调查了PNR对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并测定了其总还原力;以免疫抑制小鼠为试验对象,测定心、肝、肾匀浆液中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显示,PNR在体外抗氧化的4个指标中,尤其是清除超氧阴离子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在小鼠体内试验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NR高剂量组的SOD、CAT、GSH-Px和TAOC活性显著增加(P0.05),所有剂量组的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试验结果表明,PNR可以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杨树花超声波提取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抗氧化活性。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法、邻苯三酚法和甲基紫-Fe~(2+)-H_2O_2反应体系联合分光光度计法对杨树花3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3种杨树花提取物均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杨树花超声波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维生素E,低于维生素C,杨树花超声波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杨树花水提物和醇提物。杨树花黄酮类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在各种提取方法中,超声波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研究乳酸乳球菌对氧化应激状态下Caco-2细胞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培养好的Caco-2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和氧化应激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和100μmol/L H_2O_2,处理组在H_2O_2氧化应激条件下同时添加乳酸乳球菌(1×108CFU/m L)。培养至12 h和48 h时分别测定培养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的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氧化应激12 h并没有对细胞造成明显的损伤;48 h时细胞发生了严重的氧化应激,培养上清中T-AOC(P0.05)、抗O_2-(P0.01)、GSH-Px(P0.01)和CAT(P0.05)活力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氧化应激组相比,乳酸乳球菌处理12 h时显著提高了细胞培养上清中T-AOC、SOD、CAT活力(P0.01)和GSH含量(P0.01)以及细胞裂解液中SOD活力(P0.01)和GSH含量(P0.05);处理48 h时显著提高了上清中抗O_2~-、SOD、GSH-Px、CAT活力(P0.01),显著抑制了H_2O_2诱导的胞内SOD活性、GSH含量的升高和POD活性的降低(P0.01),虽然T-AOC无显著变化(P0.05),但培养上清中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以上结果表明,在体外条件下,乳酸乳球菌可通过提高不同抗氧化酶活力,改善胞内抗氧化防御系统,增强Caco-2细胞抗氧化功能,减轻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黄芩提取物,本试验对比水提和醇提两种提取方式,并将提取物冻干后复溶成水提水溶、醇提醇溶、醇提水溶三种状态,以胃肠模拟消化后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OH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能力和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五种抗氧化活性指标的综合秩和比(RSR值)为判断标准,确定出最佳的提取溶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其提取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水平,再结合析因设计试验分析提取工艺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获得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通过RSR值排序的结果表明:两种冻干粉在复溶后的抗氧化活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水提水溶、醇提水溶、醇提醇溶。单因素试验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保持微沸,提取时间120 min,液料比50:1(mL/g)。析因设计试验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保持微沸,提取时间120 min,液料比60:1(mL/g)。优选的工艺提取液其经过消化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39.48%、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58.85%、·OH自由基清除率为48.63%、总还原能力为0.49、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28.87%,可为黄芩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提供重要参...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比较核桃壳和板栗壳的色素提取得率、总黄酮、多酚含量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选择较优者开展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建立急性酒精性肝组织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研究提取物对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核桃壳和板栗壳色素的碱提得率大于醇提,总酚与总黄酮含量碱提高于醇提;核桃壳色素在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强。核桃壳提取物提高了小鼠酒精肝损伤下GSH-Px、CAT、T-SOD活力,降低了丙二醛的含量,对酒精引起的肝脏损伤有预防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甜养总黄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作用,通过DPPH法、改良Smimof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甜荞总黄酮化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的浓度范围内,甜养总黄酮提取物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其自由基清除能力也显著提高。表明甜荞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韩勇 《中国饲料》2023,1(1):72-77
本试验通过超声波法提取水蔓菁中的挥发油,并运用响应面试验分析方法对挥发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来研究水蔓菁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的水蔓菁挥发油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6.6:1 (mL/g)、提取温度53℃、超声时间30 min,在优化的提取条件下提取挥发油,提取率为1.13%。水蔓菁挥发油浓度为12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8.5%,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2.7%,并具有较强的还原力。表明超声波法提取所得水蔓菁挥发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葛根、枳椇子解酒组合物抗氧化活性,以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计,设定葛根、枳椇子11组不同配比组合物,以乙醇脱氢酶(A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指标确定葛根、枳椇子最优配比解酒组合物,以维生素C为对照,研究最优配比组合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根提取物中葛根素含量为72.24mg/g;枳椇子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101.15mg/g;11组不同配比组合物对ADH和SOD活性均具有促进作用,当葛根和枳椇子配比为8∶2时,ADH和SOD活性最高;葛根、枳椇子组合物能增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前两者IC50分别为0.038mg/mL、0.697mg/mL,总还原力最高为1.171。说明以葛根素及总黄酮含量计,葛根、枳椇子解酒组合物最佳配比为8∶2,最优配比组合物具有明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为葛根、枳椇子组合用于解酒及抗氧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昆仑雪菊黄酮提取物(KFE)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法提取昆仑雪菊中黄酮,乙醇浓度95%、温度40℃、时间15 min,提取3次。经过测定1 g昆仑雪菊粉末中含有0.125 g黄酮。分别用普鲁士蓝还原法、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以及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不同浓度下KFE的还原能力,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结果表明,KFE还原能力随浓度上升而增强,但弱于维生素C;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在110 g/mL最强,清除率为18.72%,高于维生素C;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弱;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302.5 g/mL最强,清除率为94.47%;脂质体系抗氧化能力在605 g/mL最强,抑制率为54.22%。结果表明,KFE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四种油梨的果皮、果肉、果核三个部位的多酚提取物的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分别采用Folin-Ciocalteu法确定了水果提取物的总酚含量,通过测定水果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ABTS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确定其抗氧化能力,同时测定了提取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四种油梨的三个部位果皮、果肉、果核的总酚含量为9.6~27.8 mgGAE/g干物质;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分别是41.7 ~ 144μg/ml、27.3~2783μg/ml、20.2~323.1μg/ml。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的IC50值分别是202~2042μg/ml。总体而言,四个品种油梨的果皮、果肉、果核三个部位的抗氧化活性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比较是果肉?果皮?果核。因此,我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利用果皮、果核这些不可食用的部位,达到变废为宝、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裂叶荨麻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根提取物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总黄酮含量,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价裂叶荨麻根各萃取相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裂叶荨麻根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乙醇浓度700mL/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为50.53mg/g;各萃取相总黄酮含量为乙酸乙酯相(70.62 mg/g)>正丁醇相(45.48 mg/g)>水相(18.76 mg/g)>石油醚相(10.23mg/g),抗氧化活性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石油醚相,各萃取相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说明裂叶荨麻根具有抗氧化活性,乙酸乙酯相及正丁醇相的抗氧化活性作用较好,为将裂叶荨麻开发为抗氧化食品及药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新疆克州地区传统发酵马奶酒中分离既有抗菌活性又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继而获得能用于微生态制剂开发的优良菌株。【方法】采用MRS固体培养基进行乳酸菌分离培养,筛选优势菌株,观察菌体形态学特征,并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研究菌株的生长曲线、产酸能力、耐酸能力、耐胆盐能力和抑菌能力,通过检测菌株耐H2O2能力及菌株发酵液、无细胞提取物、菌体混悬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等相关指标来评价菌株体外抗氧化功能,并通过药敏试验和小鼠饲喂试验评估菌株的安全性。【结果】试验筛选出1株菌落形态圆形、白色半透明、边缘不整齐的革兰氏阳性菌,将其命名为JK-24,经16S rRNA克隆测序鉴定该菌株为马乳酒样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在6~18 h,D600 nm值增长速度较快,进入对数生长期,JK-24发酵液pH下降明显;JK-24在pH 2.5~6.5范围内均能生长,能耐受0.3%胆盐;发酵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  相似文献   

19.
在正常情况下,动物体内有一套完整的清除体内自由基的体系,包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是生物机体抗氧化系统中重要的抗氧化分子,在抵抗氧自由基损伤、维持细胞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和机体氧化还原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SOD是动物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类,其作用是清除自由基和过...  相似文献   

20.
枯草芽孢杆菌对Caco-2细胞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氧化应激状态下Caco-2细胞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Caco-2细胞分为4组,对照Ⅰ(空白对照组,0μmol/L H2O2)和对照Ⅱ(氧化应激组,100μmol/L H2O2),处理Ⅰ和处理Ⅱ分别在对照Ⅱ条件下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1和B10(终浓度为0.3×108CFU/mL),分别于12、48h测定氧化应激状态下Caco-2细胞上清液和裂解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和氧化应激组相比,添加2株枯草芽孢杆菌均极显著提高了Caco-2细胞培养上清液12、48 h时的总抗氧化能力(P<0.01)。其中,菌株B1可显著提高上清液中抗超氧阴离子(O2-)(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P<0.01)和过氧化氢酶(CAT)(P<0.01)以及48h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P<0.01),而菌株B10除提高了Caco-2细胞上清液中抗O2-、SOD和CAT活性(P<0.01)外,还提高了细胞抑制羟自由基(.OH)能力(P<0.01)和POD活性(P<0.01或P<0.05);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组细胞上清液中12 h时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与氧化应激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8 h时则均极显著降低(P<0.01)。细胞培养12 h时,氧化应激组细胞裂解液中SOD活性和GSH含量比空白对照组低(P<0.05)而POD活性高(P<0.01),48h时结果与之相反,此时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组均极显著提高了细胞裂解液中POD的活性(P<0.01)。结果提示,2株枯草芽孢杆菌均提高了氧化应激状态下细胞的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