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一、夏蝗养殖技术(4月上旬至6月中旬)(一)蝗虫卵的孵化(4月上旬至4月中下旬)1.孵化池的建立:15m~2可养殖蝗虫1万只,园区建养殖棚180m~2,建孵化池2个,每个0.3m×1m×5m,将池内表土取出过筛(虫卵、蚯蚓、蝼蛄等除去),然后将过筛后的细土回填拍实,回填土20~25cm,用开水洒于土层表面可杀死蚂蚁等有害生物。2.播撒虫卵:每个孵化池播撒  相似文献   

2.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我国南方近海重要网箱养殖海水鱼品种之一,而石斑鱼苗种繁育成败对其养殖规模化有着重要影响。为此,本研究比较了3种不同水培育方式下斜带石斑鱼孵化池水质变化特征。孵化在水泥池中进行,池规格为2.5m×4.0m×1.1m。试验采用益生菌和虾片作为培水材料,益生菌总活菌浓度为1.0×108cells/mL。在孵化前1周,每天同时等量往孵化池中加入益生菌和虾片2次,至试验结束,添加时间分别为早上7:00和下午13:00。处理组1、2、3益生菌日添加量分别为每池160、320、320mL,虾片日添加量分别为每池8、8、16g。每组设2个重复。石斑鱼受精卵孵化后持续培育27d,并分别在孵化后第3、8、13、18、23、27d检测水池中pH值和溶氧、总磷、活性磷、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含量。结果表明:在孵化后第3d,水体中pH值从8.06下降至7.03,之后又上升至初始值。试验期间,溶解氧水平维持在6.86~7.99mg/L之间。总磷和活性磷水平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在孵化后第13d,亚硝酸氮水平开始升高,并在孵化后第23d达到峰值(约0.57mg/L)。硝酸氮含量也从孵化后第13d开始上升。各处理组氨氮含量均在孵化后第18d上升至最高值。试验期间,处理组2亚硝酸氮及硝酸氮水平均低于处理组1及处理组2。因此,基于水体亚硝酸氮及硝酸氮为评价指标,斜带石斑鱼孵化池中日添加益生菌及虾片适宜浓度分别为40mL/m3和1g/m3。另外,为避免可能发生的石斑鱼鱼苗亚硝酸盐中毒,应在孵化后第23d往池中注入适当新水。  相似文献   

3.
1 建池 养鳅池建在阳光充足,水源好,有弱酸性土质的地方.以水泥池养鳅最佳,池底泥土要夯实,池壁应高于水面约40cm,水深约30cm.面积:鱼苗培育池(可兼作产卵池、孵化池),每口8~12m2;鱼种培育池每口16~40m2;成鱼池每口100~150m2.进出水口用铁丝网围住,可防泥鳅逃逸.另外,各种鱼池应建集鱼坑,面积为全池面积的1/10,深30cm,坑四周要用木板围住.池底宜向排水口倾斜,便于排水和捕捞.放养时,池底应放20~30cm肥泥,最好用粘土,这样养殖的泥鳅体黄色、脂肪多、骨骼软、肉质美.  相似文献   

4.
一、鱼池建造 鱼池宜选择含腐殖质土壤,地形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最好是富含矿物质元素的泉水)、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家养锦鲤可利用庭院空地或屋顶建池。亲鱼池面积30—40平方米,池深1.5—2米,水深1.2—1.5米。产卵池15—20平方米,池深1.5米,水深1—1.2米。孵化池3—5平方米,池深0.8—1米,水深0.6—0.8米。苗种池10—16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利用闲置的鲍鱼养殖池进行豹纹鳃棘鲈工厂化养殖模式的研究。养殖池长宽高为9 m×3 m×2 m,有效水深约1.7 m,设3个进水口,采用下排上溢的排水方式,在距池底高20 cm处建3排6个进气管,管上打孔增氧。在池中放置一长宽高为6.0 m×3.0 m×1.5 m的网箱,将豹纹鳃棘鲈放在网箱中养殖,有效水体深1.2 m。养殖用水处理:海边沙滤井→沉淀池→三级过滤池→紫外线消毒池→活化珊瑚石过滤→养殖池(下排上溢)→上溢养殖废水用于东风螺或双壳贝类养殖,下排养殖废水进入污水沉淀处理池。在2011年7月放养9 000尾全长10 cm的优质豹纹鳃棘鲈苗种,经过约15个月的养殖,共养成每尾平均体重约742 g的商品鱼5 710 kg,养殖成活率达85.5%,单位产量达12.4 kg·m-3。  相似文献   

6.
锦鲤(见第24页图2)体型优美,色彩艳丽,市场看好,养殖趋热,是目前休闲渔业的主要品种。一、养殖环境选择通风向阳、水流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亲鱼池面积30~40平方米,池深1.5~2米,水深1.2~1.5米。产卵池15~20平方米,池深1.5米,水深1~1.2米。孵化池3~5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锦鲤是既可供观赏又可食用的大型名贵鱼类,目前市场行情看好,养殖趋热。其养殖技术如下。一、鱼池建造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家养锦鲤可利用庭院空地或房顶建池,最好建成水泥池,底层向排水口一端倾斜。也建成简易池,用砖垒至规定高度后,内衬单层0.08毫米厚的塑料薄膜或彩条布(包括池沿),不用灰浆或泥浆,  相似文献   

8.
①落叶松鞘蛾在豫西山区一年发生代,以幼虫带着筒巢在短枝上、小枝基部、树皮裂缝中越冬。翌年4月10日前后开始活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为危害高峰期,5月中旬为化蛹盛期,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7月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9月末幼虫开始缀鞘,10月上旬陆续入蛰。②落叶松鞘蛾在林缘、林间空地及郁闭度小的林分虫口密度高、危害较重,郁闭度大的林分虫口密度较低、危害轻。③落叶松鞘蛾成虫只能交尾一次,单雌蛾平均产卵19枚,最高可达到40枚。幼虫期主要特征明显分为孵化、潜叶危害、制鞘及负鞘危害、扩大筒鞘等一系列的变化。落叶松鞘蛾幼虫在林内呈聚集分布型。该虫具有潜叶危害性和暴食性。④采用P=Po×E×[F/(m+F)]×(1-m)可推算下一代的发生量。⑤研究总结出在加强检疫,科学育林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积极采取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张瑛 《农家致富》2014,(15):32-32
一、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1.茬口安排西瓜于2月上中旬育苗,30天左右定植,5月至6月下旬共收获2~3茬瓜。秋种两熟茭于4月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不迟于8月15日)分株定植,9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采收秋茭,12月至清明覆膜,夏茭可提早至翌年4月上旬成熟。慈姑于4月中下旬育苗,6月初移栽,10月至3月采收。2.品种选择西瓜品种以中果型西瓜早佳(8424)、京欣1号、  相似文献   

10.
美国青蛙是我国近年引进的一种食用青蛙.其生长速度快,抗寒能力强、适应性广.对蛙类易感染的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且性情温和,不善跳跃,易防逃,易管理,是一种很合适人工养殖的蛙种. 1 养殖环境 养蛙场地宜选择水源充足、温暖、向阳、树荫多、安静的场所.场地大小可视养殖规模而定.在养殖过程中,对各种养蛙池有不同的要求.其中种蛙池一般以10~60m2的土池或水泥池为宜,池深要求1.0~1.5m,蓄水深度为0.8~1.2m产卵池一般采用面积为30~100m2的水泥池,水深0.4~0.6m;孵化池一般用砖池为佳,并且要求进出水方便;幼蛙、成蛙池基本采用面积为20m2,池深1m的水泥池.在养蛙池的周围,一定要遮荫,最好是搭  相似文献   

11.
一、鱼种的培育当孵出的鱼苗的卵黄膜基本消失,体色变黑时,即可转入专门的培育池饲养。饲料以水蚤为主,辅之以蛋黄浆等。育15~20天,鱼苗长到3厘米规格时,就应及时过筛,分级分池饲养,进入鱼种培育阶段。鱼种培育阶段的主要饲料是水蚯蚓,鱼苗达5厘米后就可以开始用添加剂引诱的配合饲料进行食性转化,日投量为鱼体总量的3%~10%。这一阶段应特别注意防止自相残食,控制措施除供足饵料外,还必须经常地、严格地将全池鱼苗过筛,分级分池饲养。当鱼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就可放入大池或池塘进行成鱼养殖。二、成鱼养殖大口鲶的适应能力较强,既可在池塘…  相似文献   

12.
罗氏沼虾早苗的中间培育及成虾高产养殖湖北省水产科研所杨启中王小庆一、早苗的中间培育1.准备工作(1)建池利用塘埂挖出长方形土池16只,总面积620米2,其中14只的规格为10.5×3×1(米),2只为30×3×1(米),池壁坡度1∶1.1。因塘埂土质...  相似文献   

13.
首次报道两种中国特有土甲[钝突笨土甲Penthicus (Myladion) nojonicus(Kaszab)和多刻漠土甲Melanesthes (Opatronesthes) punctipennis Reitter.]的幼期形态特征及其在银川地区室内饲养下的生物学特性。两种土甲均有1 a或2 a发生1代的情况;第1种情况:4月上旬至6月上旬产卵并孵化为幼虫,当年7月上旬至9月上旬羽化为成虫并越冬,翌年春季越冬成虫活动,1年发生1代;第2种情况:6月中旬至8月下旬产卵孵化为幼虫并越冬,翌年5月下旬至7月下旬化蛹并羽化为成虫,再以成虫越冬,第3年春季越冬成虫活动,2 a发生1代。两种土甲的成虫均有群居性,幼虫在室内饲养条件下有自相残杀习性。  相似文献   

14.
林蛙蝌蚪与幼蛙的人工饲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我省东部山区、半山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平原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一种俗称蛤士蟆的中国林蛙,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到各种类型的水域中产卵,孵化,从而进入生殖期。为此,要在这一时期前,修好孵化池和变态池,按着它的生态习性,精心饲养。林蛙和其他蛙类一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现象,所以人工孵化饲养是目前迅速发  相似文献   

15.
养殖美国青蛙,应充分考虑其生活习性及生长规律,尽可能选择较适宜的自然环境,采取相应的养殖措施。一、蛙场的选择 1.蛙场应选自然环境僻静、接近水域的温暖地带,人类活动频繁、汽车往来较多、喧闹不息的地方不宜养蛙。 2.蛙场土质应属粘土,以便于蓄水。 3.蛙场必须排水灌水方便。 4.水源选择不限,但自来水漂白粉含量较高,应露天存放2天以上。二、蛙池结构建造养蛙池应视地形、环境及养殖规模确定合理的场地面积和建池方式,可建造土池、水泥池及混合池,面积小到十几平方米,大至数亩。建池应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废旧利用以降低成本。一个完整的养蛙场应  相似文献   

16.
早春黄瓜生产属于反季节蔬菜生产,不仅解决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对新鲜蔬菜的需求,还可以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大棚栽培黄瓜经济效益十分可观。1、培育壮苗(1)品种选择:选择早熟、耐低温、抗病、高产品种,主要有长春密刺、新泰密刺、津春2号、津春3号等。(2)播期选择:北方地区一是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二是11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种,3月上中旬至6月收获。  相似文献   

17.
正一、池塘建设青蛙养殖池塘分为孵化池和养殖池。1.孵化池的建设。根据蝌蚪孵化数量来设定孵化池大小,通常孵化池面积要求在1亩以上。水体过小,水质不易稳定。2.养殖池的建设。养殖池大小一般以200平方米为宜,东西走向,同时每个池塘均应设有进排水管道。池塘高40~50厘米,池塘中间有环沟,环沟宽约60厘米、深40  相似文献   

18.
张长威 《新农村》2003,(2):17-17
水蛭是名贵中药材,也是近年来特种养殖较多的项目之一,从事养殖的人员越来越多. 1.选址建池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建池.作为一项副业,也可套养在茭白田、藕池或稻田中.小规模养殖可建水泥池,经灌水,水中并加食醋、尿素经1个月左右的浸泡,直至池壁长满青苔,经水冲、清除水池含碱物质后才能使用.  相似文献   

19.
在鹿角海萝Gloiopeltis tenax藻体生育期内,观察了大连沿海鹿角海萝的自然生态及藻体生长过程;在繁殖期内定期采集种藻进行孢子放散,测定了藻体生长、孢子放散量与水温的关系;使用培养皿、贝壳等附着基采集四分孢子和果孢子并在室内进行培养。结果表明:1)鹿角海萝在大连沿海的生育期为10月至翌年7月,藻体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长最快,此阶段水温为6~9℃。2)鹿角海萝的繁殖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6~12℃),其中果孢子体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水温6~10℃)放散,放散高峰为5月上旬,最高放散量为0.9×10^6个/g;5月上旬至6月下旬(水温9~12℃)四分孢子体开始放散,高峰期为6月上旬,最高放散量为1.65×10^6个/g。3)四分孢子和果孢子附着后均可萌发形成盘状体,盘状体直径达250um左右时形成直立枝,盘状体和直立枝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干露2h条件下,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直立枝经在室内培养成为鹿角海萝幼苗。  相似文献   

20.
工厂化养殖,改传统的有土、室外、静水养殖为无土、室内外流水养殖,管理方便,产量高、效益好.其生产技术指标为:每1m2投放规格25~40g的鳝茁2~2.5kg,投喂全价配合饲料,经过4~5个月的饲养,以目前原料成本计,生产成本为15~20元/kg.工厂化养鳝技术要点如下: 1 选择有洁净水源的地方建池养殖池分室外和室内两种,面积每池2~20m2,池深0.5m,池内用水泥抹光,池埂上建宽0.5cm的倒船,配备蓄水池.要求养殖池排灌自如.池中养植水生植物,覆盖池面的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