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发生原因(一)天气因素小麦冻害与低温持续时间和寒潮降温程度有关。随着冬暖春寒现象的不断出现,入冬前后气温偏高,小麦幼穗分化加快,导致分蘖节糖分和植株内有机养分积累少,小麦抗冻性降低,在进入春季幼穗分化的关键期发生大幅降温,小麦一般减产10%~30%,严重者减产50%以上。春季低温来临越晚,冻害越重。  相似文献   

2.
刘忠强 《新农村》2021,(3):25-26,35
小麦冻害包括冬季冻害和春季冻害,一般年份小麦冻害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达30%以上。近年来,小麦冻害发生较为频繁,危害程度逐年严重。正确了解冻害形成原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冻害发生后加强田间管理,是小麦减灾增收的关键。1.冬季冻害(1)冻害表现冬季冻害主要是小麦在冬季遇到低温寒冷天气,导致小麦叶片部分或全部受冻,甚至植株受冻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小麦晚霜冻害是豫东地区小麦生产上重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从生产实践上看,晚霜冻害发生频率高,小麦减产严重。睢县小麦晚霜冻害重发年份受冻地块为60%~70%,一般减产率在30%~40%,严重地块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了睢县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4.
<正> 一、小麦冻害类型小麦冻害是指零度以下低温使小麦的细胞组织因冰冻而受害。受害小麦一般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在该县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又叫倒春寒)和低温冷害三种类型。1、冬季冻害指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间,由于寒潮到来降温引起的冻害。2、春季冻害指小麦在返青至拔节时期,因寒潮来临降温发生的霜冻危害。根据发生冻害的早晚又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晚霜冻害,我县早春冻害发生较为频繁,且程度重,多发生在  相似文献   

5.
小麦冻害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介休市曾大范围发生,造成了介休市小麦不同程度减产。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6年这段时间内没有再发生这一灾害,而2007年在小麦已进入返青起身期,突遇低温,在小麦田间发现介休市小麦有不同程度的冻害现象。2014年5月3—5日出现了霜冻,此时正值小麦进入孕穗期阶段,致使部分麦田麦穗部分缺少籽粒。根据小麦冻害在介休市发生情况,对介休市小麦冻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小麦春季冻害是淮北地区小麦生产最主要的灾害之一,近几年几乎连年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一般发生在早春2、3月和晚春4月上中旬,前者是指北方强寒潮袭击时,气温骤降,下降至-2~-3℃以下时,使一部分已进入起身拔节的早播春性品种受到冻害;而后者指轻度的寒潮袭来,气温下降到零度以上2~3℃或5~6℃,使部分正处于抗寒最低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的小麦受害,受害小麦以后表现为空颖或难以抽穗.冻害发生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60%.防御小麦冻害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豫北地区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豫北地区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宋雁中卫志祥牛立平(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济源454650)近几年,河南省小麦冻害已成为小麦生产上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倒春寒的发生,一般年份可使小麦减产10%~20%,特殊年份可减产30%~40%,甚至更多。199...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小麦冻害现象频频发生,导致小麦减产,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冻害除了与天气降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也和播种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有很大关系. 一、小麦冻害的症状 根据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表现可分为严重冻害和一般冻害.  相似文献   

9.
刘荣芝 《河南农业》2016,(25):49-49
2015—2016年度,上蔡县小麦的冻害程度之重、发生时间之早、面积之大都超越了历史记录。对此,笔者根据田间调查结果并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整理,提出冻害原因及对策。一、冻害情况2015—2016年度上蔡县麦播面积9.63万hm2,轻重不同地发生了冻害。其中小麦植株冻死90%以上的面积约266.67hm2,叶片冻枯50%~80%的面积约1.89万hm2,叶尖冻枯21%~50%的面积2.13万hm2,冻害较轻(叶片冻枯20%及以下)的面积5.59万hm2。  相似文献   

10.
<正>小麦进入灌浆期气温较高,常有干热风危害小麦,容易造成小麦提前枯熟,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发生干热风时,一般地块的小麦减产5%~10%,个别严重地块可减产30%。麦农应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干热风的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1.
小麦冻害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小麦越冬时常发生冻害,不少地块严重减产甚至绝产,给农民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因此,分析对冻害发生的原因,及早预防,并及时采取措施,把冻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2.
<正>小麦锈病又叫黄疸,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根据其发生锈病的部位不同,有秆锈病、叶锈病和条锈病三种。这三种锈病在我国麦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小麦发生锈病后体内养分被吸收,叶绿素被破坏,大量孢子堆突破麦叶、麦秆表皮,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严重时条锈病可减产73%~85%、叶锈病可减产47%~49%、秆锈病减产74%~84%。秆锈病为害小麦、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叶锈病为害小麦和少数禾本科杂草;条锈病为害小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漯河市冬小麦发生严重冻害,理论平均减产30%左右,主栽小麦品种表现不同,通过有效的预防、补救措施,能减轻冻害产生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是一种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病害,号称"国病",其发生范围广,传播蔓延快,流行成灾率高。小麦条锈病流行年份可造成作物减产5%~15%,严重时可减产达50%以上,甚至绝收。小麦是射洪县主要小春作物,而小麦条锈病一直是本县对小麦生产影响最严重的病害。一、射洪县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2001年以来,条锈病在我省、我县几度大流行,对小麦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2006年小麦条锈病大发生,发生面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小麦冻害在濮阳县每年都有一定的发生面积,轻则减产,重则绝收,给农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如能掌握冻害发生的原因及特点,并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避免或减轻麦田冻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冯海霞 《农家参谋》2011,(10):30-31
在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纹枯病最近几年发生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受害的麦田,轻者减产幅度在5%~10%,重者减产幅度50%左右,个别地块甚至绝收,同时造成小麦的品质下降,尤其是  相似文献   

17.
1有关概念 1.1冻害 指零度以下低温使小麦的细胞组织因冰冻而受害称为冻害.受害小麦一般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在我县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又叫倒春寒)和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18.
1有关概念 1.1冻害 指零度以下低温使小麦的细胞组织因冰冻而受害称为冻害.受害小麦一般减产10%~30%,重者达50%以上.在我县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又叫倒春寒)和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19.
利用河南省内黄县和林州市多年的冻害资料,分析冬小麦冻害发生时段和原因。近年来,小麦普遍播种偏早,以致冬前旺长的现象发生,遇冬季低温而形成冻害,造成减产。因此,笔者以林州市多年的气候资料为依据,提出防御冻害的几点措施,以达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冻害发生的原因小麦冻害发生的类型主要有:冬季冻害、早春冻害和低温冻害。1.冬季冻害。冬季冻害是小麦进入冬季后至越冬期由于寒潮降温引起的冻害。冬季冻害发生的天气因素是寒潮,即冷空气大规模侵入使温度下降10摄℃以上,最低温度在5℃度以下的灾害天气。寒潮发生冻害的程度又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极端最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