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姜羽 《甘肃农业》2013,(2):48-51
不断开展的移民开发活动在发展移民区经济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作者以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红寺堡为研究对象,对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改善宁夏生态移民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宝强 《农业与技术》2023,(11):145-148
生态移民既是修复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亦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海南省少数民族生态移民围绕“搬得出、稳定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完善了移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移民的产业发展,保障了移民的就业与收入提升。但生态移民并非简单的空间位移,还包括移民的身份角色转换和社会文化整合,这一过程中移民还面临文化的割裂、社会资本的局限以及社会排斥等多重困境。因此,移民有效融入当地社会还需整合移民与当地村民的利益、文化以及社会关系,以避免冲突和摩擦,保障移民融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表明:移民措施有效地遏制草地生态退化的趋势,促进了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草原牧民享受社会福利的机会,同时其也存在生态补偿机制不尽合理、移民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建议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发展当地人民直接受益的产业、改善人民的生存条件、加强禁牧草地监管等几个方面,对移民政策进行完善,确保生态移民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生态移民作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反贫困的重要对策,被广泛采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中。陕西省南部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已见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农户居住环境显著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得以调整,促进了当地的城镇化建设。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政府对移民搬迁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农户后续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移民安置点住房空置与空巢老人现象突显等问题。笔者在对陕南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燕燕 《甘肃农业》2014,(22):15-16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贫困山区的生态严重过载,人均耕地减少,群众拓荒行为又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生态移民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移民迁出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改善了当地贫困人民的生活状况。在移民迁出区发展循环经济,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目的在于将贫困山区居民迁移至条件适宜的地区,帮助移民实现脱贫目标,保护和恢复生态脆弱区的自然环境,保障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自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以来,贵州省始终坚持小城镇集中安置,探索与当地经济状况、环境优势、区域特色相匹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而确保工程效益最大化。根据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现状,将生态移民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模式分为产业驱动型、生态建设型和人文教育型,从模式的适用性、具体实践、制约因素三方面分析不同之处,拟为各地区实现生态移民稳定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7.
阿拉善是中国最大的沙尘暴发源地,在国家生态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沙漠化加剧,沙尘暴频繁发生。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给阿拉善地区经济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三大沙漠将握手连片,生态恶化加剧了阿拉善19.63万农牧民的贫困,部分牧民已沦为生态难民。为了有效解决当地的生态建设及生态移民生存能力问题,文章提出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优势大力发展设施有机农业的整体思路。为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吉林省蛟河市林业系统结合林区"廉租房"、"危旧房改造"等工程,采取多种方式,改善了林区职工的居住条件,生态移民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林业生态移民面临诸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全面实施县域内生态移民工程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针对地方林场经营区基础设施薄弱,自然保护区内居民对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严重破坏了保护区各生态系统和关键物种繁衍地的环境,给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带来巨大压力等林业生态移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相关的生态移民政策,把生态移民工程与国家扶贫攻坚等重大工程结合起来,把生态移民工程与加快城市化进程及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187-189
生态移民工程作为我国扶贫开发采取的手段之一,其后续发展问题不仅关系到生态移民工程的成败,同样也关系到扶贫开发的成效。从生态移民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大化县生态移民工程实施的背景,指出了大化县生态移民后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内蒙古包头市7个牧区生态移民安置区的移民调查数据,采用生态移民认知和统计描述等方法实证分析牧区生态移民非农生计策略选择及困境问题。研究表明:生态移民以从事临时性无手艺打工为主要非农生计策略,而女性以及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的生态移民选择失业的比重比较高;生态移民非农生计策略选择重点依赖于自己;在非农生计策略选择中往往会遇到工资少、缺技术、打工机会、知识缺乏、资金短缺、社会关系缺乏、语言沟通困难、缺乏带头人以及缺乏企业等困难。笔者认为,为提高生态移民在非自愿迁移背景下非农生计策略的转型能力,应该建立移民非农就业机构,根据生态移民性别、教育程度以及劳动能力,采取适合的产业选择、二三产业就业培训、安置区内外转移相结合方式以及当地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延长等措施,实现生计转型背景下的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异地扶贫搬迁对于减轻生态压力和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扶贫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省H县作为深度贫困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搬迁基数大、资金需求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搬迁户迁入移民社区后,面临着内生发展动力不足、资源处置困难、社会融入艰难等问题。易地扶贫搬迁应着力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正确处理好客观环境与主观因素的关系、政策执行的程序性和灵活性问题、搬迁户的社会隔阂与社会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12.
胡丽美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6):101-102,161
从"维利"、"维稳"的视角,指出建立三江源生态移民基本社会保障的利益监督机制既是三江源生态移民追求物质利益、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需要,又是确保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保障机制良性运行的需要,同时也是化解三江源生态移民原生性、介入性贫困达到"维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烤烟K326在云南几个典型生态区的综合表现,基于相同的施肥技术,研究了K326的生长特性及烟叶内在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昆明生态区和红河生态区烤烟K326质量具有区域相似性,可聚为一类,两个生态区烤烟K326的生长特性及烟叶的物理性状适宜性、化学成分协调性及感官质量整体优于曲靖生态区。说明在施肥技术一致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可提升区域烟叶同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油菜轻简化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广应用以节约劳动力投入为主的少免耕栽培方法已成为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南方油菜产区发展生产的必然选择。为筛选适宜云南不同生态产区最经济有效的油菜轻简化栽培模式,制定云南省油菜节本增效栽培技术规程,2009~2010年度,在云南陇川、凤庆、丽江、腾冲、罗平5个具有代表性的油菜生态区,与传统精细栽培模式为对照,对当地主要轻简化栽培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菜生产劳动力和肥料投入占总投入的85%以上,属于高劳动强度农业生产;轻简化栽培下油菜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和单株产量均降低,其增产潜力的发挥主要依赖于增加种植密度;以少免耕为主的云南常见轻简化栽培方式平均节约生产成本20.83%,节本增效66.49%,投入产出比提高29.68%;云南油菜轻简化栽培应因地制宜选用少免耕打塘点播种(滇南热区)、免耕撒播(滇中高稳产区)、免耕打塘点播(滇东北和滇西北冷凉地区)、免耕移栽(滇西)、跟牛点播(滇东旱地油菜产区)等轻简化栽培方式。为提高商品油菜籽的总产量,在部分有劳动力条件的滇中及滇中以南产区,仍以采用传统的翻耕栽培(直播或移栽)方式为宜。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以来,商洛市生态移民专项项目的建设稳步推进使得退耕还林成果得以有效巩固。截至2015年,累计退耕还林面积达20万hm2、生态移民超过50 000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商洛市退耕还林政策和生态移民项目在实施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搬迁人数和投资完成情况进展缓慢、部分生态移民搬迁后出现返迁现象、移民的主观搬迁意愿不强烈、集中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滞后和部分移民安置点的社会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改善退耕农户生存和发展"为中心、把生态移民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加强生态移民项目后续建设、规范移民集中安置点的社会管理等对策建议以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相似文献   

16.
刘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426-10428,10432
提出了生态安全的园林理念,从地形地貌特征、典型气候天象、自然植被、生物多样性、大树移植、防灾功能、绿化安全、园林物种引进8个方面阐述了云南园林生态安全问题,进一步提出了维护云南园林生态安全的对策,即:①因地制宜,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尊重自然要素;②对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③重视城乡绿地一体化建设,保持城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④大力发展苗木产业,提倡就地培育大苗;⑤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应做到适地适树。最后指出了云南园林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和结合云南优越的生态背景条件和优势,其中对生态安全的思索应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目前宁夏生态移民区地域优势和基础,总结了移民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解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移民新村发展设施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3E系统理论与云南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生态农业是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该文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用3E系统理论,分析提出云南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实现生态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宁夏生态移民村镇绿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探讨了移民村绿化的相关模式和具体的绿化方法,提出了生态移民新村绿地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与技术创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育种从矮化育种到杂交优势的研究利用,技术创新使水稻育种水平有了质和量的飞跃。针对当前消费者对稻米品质需求,品质育种成为水稻育种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简要归纳了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及历程,并结合云南丰富的稻种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优势,运用光温互换 生态压力淘汰法选育优质软米核不育系的技术路线,对云南选育软米核不育系成效进行总结,并对有效选育优质软米核不育系的技术基础及软米杂种优势的利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