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以四川西南地区20种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为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花粉形状、外壁纹饰以及萌发沟类型等特征进行观察,并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探讨其花粉的形态特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结果表明:20种凤仙花的花粉大多为单粒4沟类型(占75.00%),少数为单粒3沟类型(占20.00%),仅1种为单粒5沟类型。不同种花粉在大小、赤道面观、极面观等性状上差异显著;极面观多为椭圆形、距圆形和胶囊状,少数为三角状圆形和五边形;花粉外壁纹饰均为网状纹饰,其网眼稀疏程度、大小、网眼内颗粒物密度等存在较大差异。综合上述特征将20种凤仙花属植物分为7个亚类型。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4个主成分因子,基于花粉形态的聚类分析可将20种凤仙花属植物分为3大组,其中康定凤仙花、波缘凤仙花和天全凤仙花等聚为第1支;贝苞凤仙花、滇南凤仙花和山地凤仙花等聚为第2支;白花凤仙花、纤袅凤仙花和菱叶凤仙花等聚为第3支。  相似文献   

2.
运用扫描电镜对国产凤仙花组30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组植物的花粉普遍表现为单粒4沟花粉,极面观多为矩圆形,具角萌发沟,表面具网状纹饰;此外,不同种花粉在大小、极面观形状、网脊形态、网眼大小、网眼内颗粒状附属物密度等性状上有明显差异,如极面观多为矩圆形,偶见近圆形、近方形等,花粉表面网状纹饰的网眼有疏密均匀和疏密不均匀两种类型,网脊边缘形状有平滑和波状,网眼内颗粒状附属物不同的密度等。综合以上性状将本组植物的花粉划分为2个类型,8个亚类型。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花粉形态特征,特别是花粉表面纹饰的网眼是否均匀、网脊形态、网眼大小、网眼内颗粒状附属物的密度等特征可作为凤仙花组组下划分的依据,对其种水平的界定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王啸博  曹颍  郭伟  马琳  刘秀丽 《园艺学报》2023,(11):2417-2434
运用扫描电镜对玉兰亚属44种(8个种,36个品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44种植物的花粉粒均为单粒,具单沟,为N1P3C3类型花粉,呈长球形或超长球,中等大小(41.49~69.46)μm×(18.50~27.64)μm,左右对称。花粉极面观近球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侧面观为舟形。花粉壁表面纹饰较为原始,可以分为6类:孔状纹饰、疣状凸起纹饰、横纹状纹饰、脑沟状凹陷纹饰、短棒状孔穴纹饰和瘤状凸起纹饰。研究结果表明:玉兰亚属不同植物花粉形状、萌发孔沟等特征近似,外壁纹饰差异较大,因此花粉形态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种类;但不能准确区分玉兰品种,仅可作为品种分类的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了解柑橘不同种属花粉形态的多样性,为柑橘不同种属品种的鉴定以及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以枳属、金柑属和柑橘属不同品种的花粉为试材,通过FEI Quanta 200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的赤道面、极面、外壁纹饰等形态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孢粉学研究表明,枳属和金柑属材料的花粉粒具有4条孔沟,柑橘属中除柠檬和宜昌橙具有5条孔沟外,其余品种皆为4条孔沟;枳属花粉粒大小(P×E)为(20.40~30.33)μm×(17.91~28.49)μm,网脊宽为0.52~0.58μm,网眼多为不规则多角形,网眼直径大小为0.48~0.74μm,金柑属花粉粒大小(P×E)为(23.81~29.58)μm×(15.73~17.37)μm,网脊宽为0.79~0.93μm,网眼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大小为0.66~1.07μm;柑橘属花粉粒大小(P×E)为(20.52~39.14)μm×(14.28~31.93)μm,网脊宽为0.17~1.41μm,网眼直径大小为0.43~1.69μm,多为圆形或近圆形,但宜昌橙区、枸橼区的部分品种网眼为不规则多角形;枳属、金柑属的品种花粉粒的外壁纹饰均为网状纹饰或细网状纹饰,柑橘属中除柚类和部分葡萄柚具有穴状纹饰外,其余品种皆为网状纹饰或细网状纹饰。【结论】孢粉学研究结果表明柑橘不同种属品种的花粉特征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体现了花粉形态具有多样性,花粉形态特征的差异可以为柑橘不同种属品种的鉴定以及系统分类提供一定的依据。从花粉形态的原始性分析推测,莽山野柑和姑婆山野生皱皮柑是目前发现的最原始的柑橘野生种。  相似文献   

5.
利用扫描电镜对新疆变色石竹3个种群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3个种群的花粉形状均为圆球形,大小为39.2~42.0μm,具多个萌发孔,分散孔圆形,孔径6.90~8.20μm,具孔膜,孔膜上着生若干小刺,花粉外壁具刺状、穴状和瘤状纹饰;3个种群的花粉大小、形状无明显差异,但萌发孔数、外壁不同纹饰的分布数量、孔膜上小刺数量存在较明显差异。研究为石竹属植物种下分类及野生资源利用提供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花部形态变异极为复杂,分类十分困难,其种子微形态特征 可为种间划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利用扫描电镜对24 种凤仙花属植物的种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 较。结果显示,种皮纹饰可归入网状型(含细网状亚型、粗网状亚型、负网状亚型、龙骨状亚型和条纹 状亚型5 种亚型)和隆起型(含指状隆起亚型、簇状隆起亚型和鳞片状隆起亚型3 种亚型)两大类型; 其网眼形状、网眼深度、网脊粗细、隆起物形状、衍生物密度等方面呈现出种间多样性,可用于类群的 比较和鉴别。探讨了种皮微形态在凤仙花属内的系统分类学意义,推测了种皮纹饰的可能演化路线,认 为网状结构为原始性状,其余纹饰结构为衍生性状,结合分子系统发育资料、花粉形态和叶表皮微形态 特征可为属内一些种系统位置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3个猕猴桃栽培种的花粉形态学特征,了解其遗传变异特性、亲缘关系,为花粉的外观形态与种间分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30个品系的花粉粒进行形态观察。【结果】花粉粒外观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极面观均为三裂圆形,可看到3条内陷萌发沟。美味猕猴桃萌发沟长度18.08~31.48μm、萌发沟脊宽度4.65~11.42μm、极轴长度21.54~36.05μm、赤道轴长度9.60~17.66μm,极轴/赤道轴1.65~3.05、大小244.90~608.52μm2。中华猕猴桃萌发沟长度14.09~24.96μm、萌发沟脊宽度4.09~9.37μm、极轴长度15.60~30.11μm、赤道轴长度8.85~17.87μm、极轴/赤道轴1.26~2.65、大小182.58~443.18μm2。软枣猕猴桃萌发沟长度16.34~30.06μm、萌发沟脊宽度6.11~11.23μm、极轴长度18.66~32.11μm、赤道轴长度8.76~18.42μm、极轴/赤道轴1.33~2.68、大小166.62~547.07μm2。表面纹饰存在3种类型:(1)波纹状,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样品均包含,占样品总数的53.33%;(2)疣状,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样品均包含,占样品总数的36.67%;(3)颗粒状,均为软枣猕猴桃,占样品总数的10.00%。【结论】猕猴桃花粉外观形态和大小在相同种内和相同来源环境背景下存在一定的保守性;整体来看,美味猕猴桃花粉最大,其次是软枣猕猴桃花粉,显著大于中华猕猴桃花粉;花粉大小、萌发沟长度、萌发沟脊宽度、极轴长度、赤道轴长度,中华猕猴桃均显著小于美味猕猴桃,可作为2者划分的孢粉学特征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20种川西凤仙花属植物为试材,采用实地调查和AHP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凤仙花属植物形态特征与资源评价对凤仙花属植物开发利用和分类学的影响,以期为四川凤仙花属植物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川西南地区凤仙花属植物种类多于川西北地区,其主要分布于海拔1 000~2 000 m,占总数的70%;花色丰富,有黄色、红色、白色等颜色,以黄色为主,占总数的40%;叶片形状有卵形、长卵形和椭圆形等,叶长5.75~18.30 cm,叶宽1.69~5.91 cm,叶片面积3.85~38.32 cm2;种子长2.24~3.93 mm,宽1.18~2.46 mm,千粒质量1.02~4.41 g。此外,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Ⅰ级(>3.5)资源有6种,可直接开发并加以应用;Ⅱ级(3.0~3.5)资源有10种,可驯化后予以开发;Ⅲ级(<3.0)资源有4种,可作为杂交亲本等予以开发。综上所述,川西地区凤仙花属植物资源丰富,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柚类种质资源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湖南省47份柚类和5份其他柑橘类的花粉形态,统计了花粉表型性状,结果表明其花粉形态具有十分丰富的多样性。花粉大小和形状差异很大,最大花粉的体积(极轴长×赤道轴长)是最小的2.04倍,大部分材料的花粉为椭球形。除道县野橘花粉表面沟壑满布,无明显网眼和网脊外,其他材料的花粉均呈网状分布,网眼近圆形,大小不一,不同材料的网眼大小和分布密度存在较大差异。除山下红温州蜜柑的花粉多为瘪粒,不易观察外,其他材料的花粉大部分具有4条萌发沟,少数有5条萌发沟,萌发沟沿极轴方向以等距环状分布,沟长直达两极。花粉为长椭球形的材料多为酸柚、酸橙或柠檬等酸度较高的类型,其网眼较大,网脊较宽,萌发孔多嵌在萌发沟内,不太明显;反之亦然。按照花粉表型性状对52份材料进行了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1.2处大致分为5个组群。讨论了花粉形态对于湖南省地方柚类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对云南凤仙花属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及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其地理分布、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园林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共有凤仙花属植物117种,主要分布于滇西北、滇南及滇东,其中以怒江分布种类最多,达35种,占云南的30.0%;从300~4 000 m不同海拔均有分布,其中以1 500~3 500 m分布最多,有93种,占总数的79.5%;并从花序、花形、花色和花期等方面分析了该属植物的观赏价值;同时发现华凤仙、大叶凤仙花等13种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并对云南凤仙花属植物的开发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保护措施,以期为今后云南凤仙花属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柿属8种植物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国家柿种质资源圃收集的7份已知种和1份分类学未知柿资源(德阳柿)的花粉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其花粉均具三孔沟,近球形,极面观圆形,花粉大小为(24.7 ~ 52.8)µm ×(23.8 ~ 47.9)µm,萌发沟内有疏密程度不同的拳头状和丝状物,表面穿孔明显或不明显,外壁纹饰均为谷穗状条纹,但各个种间条纹宽度和萌发沟长度存在显著差异。(2)聚类分析结果,君迁子、浙江柿和油柿为第Ⅰ类群,西村早生、美洲柿和华中雄株为第Ⅱ类群,德阳柿单独为第Ⅲ类群;各个种花粉粒的大小与其倍性正相关。(3)德阳柿花粉形态明显区别于其他材料,本试验的结果为进一步确定德阳柿分类学地位提供了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连翘(Forsythia suspense)长花柱和短花柱植株的花为试验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对花粉形态进行观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中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花中总多酚含量。结果表明,连翘花粉粒形状主要呈长球形、近球形和纺锤形。极面观多近圆形或三裂圆形,三条萌发沟延伸达两极,表面网状纹饰。生长环境对花粉粒大小的影响不显著。短花柱型植株的花粉粒极轴长和赤道轴长分别显著高于长花柱型的(P0.05)。环境对长、短花柱花中化学成分均有较大影响;长花柱型花中松脂醇–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显著高于短花柱型花(P0.05)。  相似文献   

13.
富士芽变系品种花粉形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忠业  伊凯  李作轩  刘志  王冬梅  杨锋 《园艺学报》2006,33(6):1299-1302
 用扫描电镜对富士和长富2号、福岛短枝富士、早熟富士、望山红等芽变系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 这些富士芽变系品种的花粉粒侧面观为长椭圆形, 极面观为三角形; 具3拟孔沟;花粉表面为条状纹饰, 有穿孔。‘福岛短枝富士’花粉粒大, 极轴长最长, 为42.25 μm; 赤道轴长为25.08μm, 略短于‘早熟富士’, 明显长于其它3个品种; ‘富士’的P /E值最大, 为1.75, 其次是‘长富2号’和‘望山红’, 分别为1.73和1.71, 三者明显大于‘早熟富士’的P /E值。P /E值可作为芽变品种鉴定的重要指标。每个品种的花粉纹饰各有特点, 可通过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来鉴别以上的富士芽变系品种。  相似文献   

14.
莲种质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扫描电镜对不同来源的31份莲种质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外部形态均呈近球形,赤道面观均为椭圆形,极面观大部分呈三裂圆形,少量种质有近圆形。所有莲种质除都具3条萌发沟外,在5个种质中还首次发现具有散沟的花粉(六沟花粉)。不同种质间花粉形态特征具有差异,尤其是萌发器官和外壁纹饰细部特征的差别,体现了不同莲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可为种质间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越橘稔性与花粉超微结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进一步研究越橘结实率低是否与花粉形态结构有关,在扫描电镜下观察比较了5个具有不同结实率的兔眼越橘品种的花粉形态结构。结果表明,花粉粒的外形为4个分体结合成的准四面体,表面具脑纹状或不规则雪溶状纹理,并多处凹陷。萌发孔沟多为3对(顶分体3条,侧分体各对应1条),以四面体几何中轴为中心,中心对称分布于四面体的3个侧面。萌发孔沟的长度、宽度、孔盖长宽与形状、突起的程度等,在个体间有差异。在花粉群体的观察中发现:花粉萌发率最低的杰兔品种花粉粒中,有明显“干瘪”形状的花粉粒比例高达80.00%。这些花粉粒分体表面的明显凹陷,影响到四分体整体的充盈和饱满程度。并在文中提出了用极坐标描述花粉四合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树莓部分野生种及栽培品种花粉亚显微形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镜对树莓属有育种潜力的分属于空心莓组和木莓组8个野生种及从国外引进的分属于黑莓种群和树莓种群的17个栽培品种共25份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所观察树莓花粉均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P/E为1.67~2.26),大小多为25.52 μm × 15.37 μm ~50.06 μm × 25.65 μm。花粉外壁纹饰在组内和栽培种群内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同时变异丰富,在不同种之间、甚至在不同品种之间区别明显。空心莓组的5个种和树莓种群的品种的外壁纹饰以条纹—穿孔状为主,黑莓种群的品种主为条纹状和条纹—穿孔状,与木莓组的3个种的差异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粉大小和外壁纹饰特征可基本反映树莓属下组及栽培种群的划分,树莓种群品种与空心莓组的插田泡和茅莓的亲缘关系较近;而黑莓种群与木莓组的3个有果用育种潜力的任一种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7.
孢粉学在部分梨属植物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配合光学显微镜对杜梨、木梨、褐梨、豆梨4个野生种,白梨、砂梨、秋子梨、西洋梨、新疆梨5个栽培种的花粉、花药的大小、形状、表面纹饰和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研究,并进行了种间、品种间的比较。  相似文献   

18.
以红花新几内亚凤仙幼苗为试材,采用砂培法,以不加铜的日本园试配方营养液为对照,研究3.2×10-9、3.2×10-7、3.2×10-6、3.2×10-5 mol/L不同浓度的铜对其叶片、开花性质及花瓣表皮细胞色素分布等观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铜浓度为3.2×10-7 mol/L时,红花新几内亚凤仙的花色最深、花瓣上表皮细胞内形成的色素数量最多;铜浓度为3.2×10-6mol/L时,红花新几内亚凤仙的开花数和花朵直径最大。  相似文献   

19.
山东20个石榴品种花粉亚微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日立S-570扫描电镜对山东省20个石榴(Punica granatum)品种花粉的亚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花粉具3条萌发沟,属N3P4C5类型;赤道面观均呈近长球形,极面观呈三裂圆形或三角形;花粉粒极轴长23.08 ~ 28.57 μm,赤道轴宽13.07 ~ 19.74 μm;供试品种间花粉的大小、表面纹饰等均有明显差别。初步认为花粉粒的形态特征可以作为石榴品种间分类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