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温室大棚环境的远程监控系统,系统采用ZigBee网络对大棚内环境参数(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上传至上位机和手机,系统根据设定值自动控制大棚内卷帘、风机、灯光、节水灌溉等现场装置的启停操作。仿真实验表明,该温室大棚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具有较好的监控效果,具有功耗小、投入成本低、控制精准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温室管理智能化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温室环境参数监控系统。该系统以MSP430F169作为微控制器,通过数字温湿度传感器DHT11、土壤温湿度传感器SHT10P、光强数字转换芯片TSL2561和CO2气体传感器MG811检测温室环境中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及CO2含量,以n RF24L01+作为射频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下位机和上位机之间的数据通信,以TC35i作为GSM无线通信模块实现上位机和监控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用户可以通过上位机或监控终端对温室环境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使温室内环境参数控制在所希望的水平上,实现温室环境参数的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一种结合Internet网络和嵌入式技术的远程温室监控系统。系统采用移动终端作为监控端,通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PRS控制温室内的喷灌设备、通风设备和照明设备;移动终端可以通过Internet网络登录Cortex-A8信息处理器上构建的Web服务器BOA和网络视频服务器MJPG-streamer,实现实时视频监测温室现场。信息采集模块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参数信息,并将数据发送到Cortex-A8信息处理器,最终以HTML网页的形式显示在Android手机端。实验表明,系统真正实现了多温室远程移动监控,解决了传统温室监控系统受办公地点限制、需要人工现场操作及不够智能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智能温室的有线终端设备难以布线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WiFi的智能温室移动控制终端系统。移动终端采用Android智能手机(客户端),完成获取温室环境参数信息并以文本(txt)格式保存在手机的SD卡上和发送控制命令到控制器等操作,服务器主控芯片采用STM32。经测试,客户端可实时获取温室环境信息,并对温室设备做出控制。该设计为智能温室提供一种新颖、便捷、灵活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便捷、实时监控温室内环境参数,利用嵌入式技术和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一种基于嵌入式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系统分为嵌入式监控终端、无线数据传输网络、采集执行机构。采集执行机构负责采集和调节温室内温度、湿度、土壤含水率等参数;使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数据;嵌入式监控终端选用ARM平台并搭载Linux操作系统,利用Qt开发环境所含数据收发、数据分析和历史备份功能编写监控软件,并为用户提供人性化操作界面。经测试,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实时监控温室内不同区域的环境参数。  相似文献   

6.
基于手机APP的温室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基于手机APP的温湿度传感器系统,避开在温室大棚布线不便的困扰,实现用户随时随地监控温室中的温湿度;采用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系列单片机作为控制单元,通过WiFi实现与无线温湿度传感器无缝连接;搭建基于PC机嵌入式软件系统和专家控制系统,实现数据自动处理;设计温室大棚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的Android移动客户端,可实时监控温室大棚的温湿度参数状况。  相似文献   

7.
精细化养殖要求对养殖场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进行有效实时地调控,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和网络数据库技术开发一套养殖场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系统可以对养殖场湿度、温度、光照强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相关数据存储以便后期的查询和数据回放。通过设置参数的上下限,系统为工作人员提供实时预警,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现场或远程的控制模块控制养殖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合理调控。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完善、运行稳定,能为养殖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养殖场监控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番茄是设施蔬菜栽培的主要作物之一.为此,以温室番茄的干重作为温室环境控制的目标进行优化,为温室作物生长提供经济适宜的环境参数和生长条件;重点研究了温室内番茄生长的环境参数(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对番茄干重的影响规律和温室环境系统最佳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试验指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其较优组合是温度为31℃、相对湿度为69%、光照强度为71klx.  相似文献   

9.
在新疆南部地区选取克州作为代表该地域特点的2010年新建的1座日光温室作为代表,采用智能环境监测仪全天候对温室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获得日光温室内的气温、地温、湿度、光照强度的实测数据,通过与室外实测环境参数的对比,分析克州日光温室结构参数对日光温室环境的影响.新建温室内最低气温9.9C,温室气温平均偏离度30.2%;地温平均偏离度为23.4%,两者均偏大;温室最高光照强度平均47.7kLux,日照时长平均为7h,基本满足作物的采光需求,但光照强度稍微欠缺;本次测试的温室内平均相对湿度为67.5%,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新建温室在气温及低温的稳定性、光照强度方面尚需继续优化,但从整体测试数据来看,温室内小气候环境参数基本满足温室果蔬的春提早、秋延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温室远程监控技术是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它是集智能化、实用化为一体的一种远程环境监测调控系统。该技术采集的数据可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传输到用户计算机终端或手机,使用户随时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环境参数,并可根据现场环境参数和视频资料进行分析,科学调节温、湿、光、水、气、氧等环境参数控制设备,为农作物培养一个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1.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温室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LabVIEW开发平台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温室监控系统,其基本思想是将传统的硬件仪器监控系统通过虚拟仪器技术来实现。为此,介绍了温室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该系统可完成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和CO2等参数的采集。通过监视温室历史与实时环境参数,对温室环境的调节进行必要的人为控制,实现温室环境参数优化管理。该系统具有分析效果好、投入成本低和功能易扩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黄瓜是设施蔬菜栽培的主要作物之一。为此,以黄瓜温室产出与投入比的最大值作为温室环境控制的目标进行决策,为温室作物生长提供经济适宜的环境参数和生长条件。同时,重点研究了温室内黄瓜生长的环境参数(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对成本的影响规律和温室环境系统最佳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试验指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试验因素主次排列为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其较优组合是温度为31℃、相对湿度为85%、光照强度为16klx。  相似文献   

13.
手持式移动终端平台在农业信息采集与监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降低通信成本和提高通信可靠性,本文基于Internet的C/S架构,设计了移动终端平台与数据采集汇聚节点的多径通信系统,并实现了温室监控数据的远近程通信。远程通信时,移动终端平台通过3G或4G电信网络登录到Internet网络,与汇聚节点服务器实现数据通信;近程通信时,移动终端平台通过局域网Wi Fi的AP模式与汇聚节点直接通信。温室环境参数监测测试结果表明,移动终端能够可靠的的获取温室汇聚节点的数据,并根据网络连接状态和Wi Fi信号强弱实现远近程两种通信模式自由切换。  相似文献   

14.
温室温湿度的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科学研究中,为了研究作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情况,需要控制不同的环境参数模型。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供适合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需要对温室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为此,基于LabVIEW平台,利用DataSocket技术开发了温室温湿度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远程监控终端对温室温湿度的控制以及温湿度数据的实时共享。  相似文献   

15.
温室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参数,以便做出相应调整,使作物处于最佳环境中生长。文章主要针对Zigbee技术为基础,以温室监控系统设计为中心,对系统整体设计和温室监控系统硬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本系统可有效提高温室监控的便捷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CAN总线技术的温室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佳生态环境,需要对温室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为此,考虑到CAN总线的主要特点,并从低成本和可靠性以及技术优势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CAN现场总线的分布式温室监控系统,该系统不仅具有温室环境参数的测控功能,还可以进行集中监控、数据管理等.同时,详细说明了硬件构成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7.
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参数的最佳控制,对于促进温室内作物的生长及产量的提高十分关键.为此,以番茄的鲜质量作为决策目标函数,以温室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参数作为变量因子,运用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温室内环境参数改变对番茄鲜质量的影响,运用MATLAB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试验指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其较优组合是:温度为24℃,相对湿度为80%,光照强度为63.2klx.  相似文献   

18.
在某智能化农业系统中,使用OPC技术将iFIX组态软件监控的蔬菜温室大棚系统,以及组态王软件监控的智能养殖系统的数据统一传输到总控室.该技术能够在总控室实时监测蔬菜温室大棚系统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同时监测温室大棚内部各类辅助设备状态信息及作物生长状况信息;又能在总控室实时监控到智能养殖系统自动上料机...  相似文献   

19.
亢娟娜 《南方农机》2023,(11):67-69+95
【目的】传统监控温室大棚存在待机时间较短、线路布置困难、无法远程监控等问题,且受监测设备价格以及操作复杂性的影响。【方法】笔者充分结合NB-IoT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微处理器技术,设计了一种能够对温室大棚环境进行有效监测的新型系统。该系统硬件设计主要以NB-IoT通信技术和STM32处理器为基础,利用具有较高精确度的温湿度传感器DHT22对温室大棚各项环境参数进行采集;软件设计则充分整合了emWin用户界面和uC/OS-Ⅲ操作系统,设计了更加智能化的移动设备App终端。并且,运用TESTO440温湿度检测仪对系统进行了长达1个月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该系统能够持续工作1个月,并且各项指标以及工作状态始终保持在稳定范围,能够充分满足温室大棚实时监控的要求。【结论】基于NB-IoT技术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测试得到的数据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测量精度也较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一门新兴前沿技术。针对目前温室环境监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和农业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数据融合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提高了温室环境参数测控的决策准确性,可显著改善温室环境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