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T泵试验台用主流量计及其数据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T泵试验台可用来模拟PT泵在发动机上的各种实际工况,对PT泵进行有关参数的测试、调整。这就不仅要求试验台测试系统本身具有较高的精度,以便在结构性能上保证达到试验所要求的各项模拟条件,而且要采用较高精度的显示仪表。目前PT泵试验台一般是按“流量计”法进行设计的。即PT泵必须在试验规定的流量下检测各参数是否符合要求,进而对各参数的相应控制装置进行调整。这就要求流量计必须真实地反映PT泵在相应工况下的实际流量。流量计  相似文献   

2.
电压互感器是一种特制的仪用变压器,它的二次负载主要是一些高阻抗的仪表线圈、保护继电器电压线圈,所以二次电流很小,因此电压互感器(以下称PT)在正常运行时,接近于空载.近年来,发现一些运行单位不重视PT的监视和维护,以至常发生PT烧毁事故.以下谈谈我对PT的认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在气象资料缺失地区的准确计算,探究ET0简便方法在泸州市的适用性,以Penman-Monteith(PM)法作为标准方法,对Hargreaves(Har)法、FAO24 Blaney-Criddle(FAO24 BC)法、Makkink(Mak)法、Priestley-Taylor(PT)法计算的ET0进行适用性分析,并采用线性关系和贝叶斯公式对各方法进行修正。通过误差分析得出,Har、PT法在研究区的适用性较好,RMSE在0.5~1.1 mm/d、PE在10%~15%,误差相对较小,且利用线性关系修正比贝叶斯公式好,线性修正后的Har法、PT法误差分别下降50%、80%左右,可以看出PT法的修正效果比Har法更理想。采用线性关系修正后的PT法更适合代替PM法计算气象资料缺失时的ET0,可为估算作物需水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地表蒸散量是作物需水量估算以及农田水管理的重要依据。越冬期农田地表蒸散过程改变了土壤内部水热参数分布,进而影响春季作物的生长状况。本文对Penman-Monteith(PM)模型、Priestley-Taylor(PT)模型和Simultaneous heat and water(SHAW)模型在越冬期麦田地表蒸散量估算精度及适用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针对冬季土壤冻结的特殊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修正。麦田试验采集了北京市昌平区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2个冬季的气象参数与实际蒸散量。通过对比3种模型默认或经验参数下的估算值与实际测量值发现:PT模型对蒸散量的估算精度最高(PT、PM、SHAW模型RMSE分别为0.159、0.697、0.390 mm),PM和PT模型的估算整体高于实际测量值,其原因在于冬季地表经历了固-液相变和气-液相变两个过程。为了提高估算精度,在PT和PM模型中引入水分胁迫系数,并利用第1年冬季的数据对3种模型参数进行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的PM模型(2011—2012年RMSE为0.159 mm)和SHAW模型(2011—2012年RMSE为0.280 mm)对蒸散量的估算精度都有明显提高。将参数修正后的模型用于预测2012—2013年冬季的地表蒸散量,结果表明:3种修正模型的估算精度均较高(PT、PM、SHAW模型RMSE分别为0.267、0.252、0.253 mm)。相比之下,PT模型的计算最为简单,所需数据最少,因此,在估算越冬期麦田地表蒸散量时,可优先选择PT模型。  相似文献   

5.
智能遥控开关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射频发射和接收的智能遥控开关电路,分析了其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该电路以编码模块PT2262和解码模块PT2272为核心,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PT燃油系统装有PTG燃油泵调速器和MVS燃油泵调速器(或VS调速器)。了解掌握PTG型燃油泵调速器重要工作参数的调整,对维护和使用PT燃油系统的柴油机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7.
正PT燃油泵和PT喷油器或者直立喷油泵与普通喷油器等都是精密部件,其技术状况好坏直接影响到柴油机工作的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些部件技术状况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组成结构与技术状况,而且决定于这些部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它们所产生的综合影响。为解决这一矛盾,泵和喷油器等采用某些可调节机构以弥补和修正零件制造质量及装配质量对性能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弥补和修正必须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另外,即使PT燃油泵或喷油泵与调速器等各  相似文献   

8.
35千伏及其以下的地方电网,均属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在该系统中装设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 T),其激磁电抗与导线对地容抗形成谐振回路,在一定激发条件下,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由PT的过饱和引起)易造成保护误动;设备烧毁;高压保险熔断以及PT爆炸等严重事故.其等值电路图如图1所示. 由电磁式PT饱和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  相似文献   

9.
介绍盖州农电局66kV变电所内10kV电压互感器的运行情况和铁磁谐振过电压产生的机理,对当地运用的3种防铁磁谐振方法进行比对。结果表明:采用抗谐振型PT或在中性点串单相PT这两种装置,能有效抑制铁磁谐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棉花-春玉米轮作下,棉花秸秆还田配合耕作措施对土壤性状和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4 a大田定位试验,以试验处理前土壤理化性质为参照,研究了翻耕秸秆还田(PT+SR)、旋耕秸秆还田(RT+SR)、翻耕秸秆不还田(PT+NSR)、旋耕秸秆不还田(RT+NSR)、免耕秸秆还田(NT+SR)、免耕秸秆不还田(NT+NSR)对土壤容重、水分、养分、微生物等的影响;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合耕作措施可有效降低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以PT+SR处理效果最优,与处理前相比,降幅达9.87%和7%。PT+SR处理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墒效应,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2 a平均玉米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达到了1.29万kg/hm~2和2.42 kg/m~3。秸秆还田配合耕作措施可有效提高耕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其中以PT+SR处理效果最优,分别较试验处理前提高了11.9%、40.5%、32.8%、23.1%、24.6%、74.3%、72.1%和41.9%。通过多年试验证实,在棉花-春玉米轮作区,棉花秸秆还田配合翻耕,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特性,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有益微生物数量,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进而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自动喷雾机红外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红外遥控专用芯片PT2262与PT2272,围绕51单片机搭建简单可行的红外控制电路,并提出了经济方便的PWM电机驱动电路,结合揉性带式底盘设计了红外遥控小车.通过对电磁阀电压控制特性的分析提出了PWM控制电路,并结合红外传感器建立了自动喷雾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在资料缺失情况下的准确计算,对ET_0简化算法在车尔臣河流域的适用性进行科学评价,采用2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逐日气象资料,以Penman-Monteith(PM)法的计算结果为标准,对具有代表性的5种简易算法Hargreaves-Samani(HS)法、Pristley-Taylor(PT)法、Irmark-Allen(IA)法、Makkink(MAK)法和Penman-Van Bavel(PVB)法的计算精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六七月蒸散发量最大,1、12月份最小,PT法计算结果偏大,HS法、IA法、MAK法与PVB法计算结果均偏小;5种方法在流域上、下游的计算精度差异明显,HS法和PVB法较为精准,PT法、IA法和MAK法误差较大;流域上、下游最优算法均为HS法。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的故障除短路、接地。振荡以外,不可忽视的一个故障即XPT铁磁谐振,近年来,由于电力事业较快发展,各等级电压线路不断加长增多,PT的数量亦随着增多,因铁磁谐振而烧毁的数量亦不断增加,所UPT的保护问题值得一提。(1)故障原因的产生:在电网中应用的PT,大多数无  相似文献   

14.
为提出高精度适合广东青年运河灌区参考作物腾发量(ET0)预报方法,制定精准的灌溉预报,降低农业用水量,本研究以灌区内的湛江站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该站点2003-01-01-2017-05-31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和2016-01-01-2017-05-31日的预见期为7 d的逐日公共天气预报数据,采用FAO-56 Penman-Monteith计算值作为基准,比较Hargreaves-Samani(HS)法、简化Penman-Monteith(PT)、逐日均值修正法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以上3种方法1~7 d预见期平均绝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908 3,0.903 1,0.947 9 mm/d,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099 1,1.099 9,1.192 4 mm/d,相关系数分别为0.649 5,0.649 8,0.615 9,PT法的平均绝对误差以及相关系数均最好.就每个预见期而言,1~5 d预见期的最优预报方法均为PT法,6~7 d为HS法.因此,建议采用PT法进行青年运河灌区的ET0预报.  相似文献   

15.
多功能电动车遥控电子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和无线电遥控技术的电动车电子锁,该系统主要由遥控发射电路、遥控接收及信号处理电路、机械执行机构和报警器四部分组成。发射接收电路以芯片PT2262/PT2272为核心;机械执行机构通过电动机带动齿轮与齿条啮合实现上锁和开锁的进程动作;同时通过电磁铁控制按钮实现上锁后的安全定位。报警器保证锁和电动车的安全。产品能够实现快速、便捷的开锁、关锁、寻车且具备防盗功能,成本低、性能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CERES-Wheat模型中两种蒸发蒸腾量估算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CSM-CERES-Wheat模型中Priestley-Taylor(PT)和FAO56 Penman-Monteith(PM)2种蒸发蒸腾量估算方法分别模拟了冬小麦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2个生长季的累积蒸发蒸腾量、日蒸发蒸腾量、土壤含水率、地上干物质以及籽粒产量,并对2种方法的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对2种方法模拟的蒸发蒸腾量值与试验区域内大型称量式蒸渗仪的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PT和PM方法的CERES-Wheat模型均可以准确地模拟干旱-半干旱地区冬小麦的蒸发蒸腾量,累积蒸发蒸腾量和日蒸发蒸腾量的误差分别小于5.4%和3.4%。同时,模型还可以模拟土壤水分动态情况,在0~20 cm土层,CERES-Wheat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标准化均方根误差(RRMSEn)为39.38%,模拟结果较差,但20 cm土层以下,2种方法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RMSEn均小于23.1%,且对40~60 cm土层的模拟结果最好。CERES-Wheat模型基于PT和PM方法对冬小麦在2011—2012年和2012—2013年生长季地上生物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RMSEn分别为13.57%和22.76%,产量的RRMSEn分别为11.80%和15.42%,模拟结果均较好。另外,CSM-CERES-Wheat模型基于PT方法模拟的蒸发蒸腾量小于基于PM方法的模拟值,而PT方法对土壤含水率的模拟结果高于PM方法的模拟结果,且PT方法对地上生物量以及产量的模拟结果高于PM方法,用2种方法模拟的成熟期地上生物量及产量的RRMSEn值均在25%以内。总之,CSM-CERES-Wheat模型采用2种方法对蒸发蒸腾量、土壤含水率及干物质和产量的模拟结果均较好,表明该模型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应用性较好,可为该地区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的生长情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较全面地分析了常见的PT燃油系统就车故障产生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以高压共轨柴油机的喷油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恩智浦高性能汽车控制芯片MC33PT2001,开发了喷油器驱动模块。利用MC33PT2001可编程控制和其拥有高效灵活的高边低边MOSFET栅极驱动的优点,实现了驱动电路的电流波形可控制,电流和电压可定义。运用示波器测试不同参数设置下的电流波形图,验证了实际电流波形的吻合程度,保证了驱动模块设计的可靠性。通过可编程的控制芯片,设计了经济高效、控制精准、测试灵活的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控制系统,开发过程和方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精确预报未来短期ET0的方法,比较了4种基于气温预报ET0预报模型,即Hargreaves-Samani(HS)、Thornthwaite(TH)、简化的Penman-Monteith(PT)及McCloud(MC)模型。收集了西藏林芝站200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实测逐日气象数据和2012年6月6日至2013年12月31日逐日对未来7d的气象预报数据,在气温预报精度评价的基础上,采用4种基于温度的参考腾发量计算模型直接进行ET0预报,然后采用率定后的模型进行ET0预报,最后与实测气象数据和FAO-56PM公式计算的ET0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未率定的4种模型预报误差均较大,其中PT公式精度稍高。经率定后,4种公式的预报精度都有所提高,平均准确率为70%,MAE值HS模型最小,平均为0.57mm/d,其他3个模型为1.27~1.50mm/d;RMSE都在2.0mm/d左右;r值总体仍不高,TH模型平均仅有0.19,其他3种模型在0.6左右。综合来看,PT模型的预报效果稳定性优于其他3个模型。对于林芝地区附近的灌区,无论有无气象观测数据供模型率定,建议采用PT模型进行ET0预报。  相似文献   

20.
针对已有的山地果园电动单轨运输机的中控制系统PT2262/PT2272发射电路功率有限,导致传播距离有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103的中继系统,使其能匹配原有控制系统并实现控制距离的增加。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单个中继系统后,山地果园电动单轨运输机远程控制系统的有效控制距离为200 m,与不使用中继系统相比,平均增加了85 m,遥控距离增加了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