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解大理州规模化牛场和散养奶牛寄生虫感染情况,提供防治参考和依据,对一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和散养户随机采集新鲜粪样50份,通过漂浮法和沉淀法检查寄生虫。结果显示,规模化奶牛场30份粪样中,吸虫卵检出15份,检出率50.0%,线虫卵检出2份,检出率6.7%,为混合感染;散养户20份粪样中,吸虫卵检出18份,检出率90.0%,线虫卵未检出。结果表明,大理州奶牛吸虫感染普遍,检出率66.0%,线虫感染较轻,散养户寄生虫感染率比规模化牛场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某种肉牛场的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状况,以便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本试验随机采集50份新鲜粪样,采用洗涤沉淀法和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调查结果显示,37份检出线虫卵,检出率为74%,其中2份同时检出吸虫卵,检出率为4%.结果表明,该种肉牛场寄生虫感染比较严重,其中线虫尤为严重,寄生虫防治工作中要以驱蠕虫,尤其是以驱线虫为主.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了解榆林某牛场肉牛寄生虫感染情况。试验随机采集54份榆林某牛场肉牛新鲜粪便,通过饱和食盐水漂浮法、离心沉淀法、斯陶尔氏虫卵计数法对该牛场肉牛寄生虫感染种类、感染率及感染强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牛场肉牛寄生虫感染率为53.7%,其中犊牛寄生虫感染率为92.9%,成年牛寄生虫感染率为40.0%。肉牛感染线虫、绦虫、吸虫、球虫的感染率分别为42.6%、25.9%、0、40.7%,线虫、绦虫、球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434、90、264个/g,且存在混合感染,两重感染率为33.3%,三重感染率为11.1%。研究表明,该牛场内感染寄生虫种类以线虫和球虫为主,不同年龄肉牛寄生虫感染率存在差异,犊牛感染率远高于成年牛。该牛场应加强对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理某奶水牛场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提供防制建议,随机采集引进牛只、杂交1代、杂交2代和杂交3代新鲜粪样44份,进行漂浮法和沉淀法检查寄生虫,结果表明,总寄生虫检出数22份,总检出率为50.0%;18份检出吸虫卵,检出率为40.9%;7份检出线虫卵,检出率为15.9%,其中2份检出特异性蛔虫卵,占4.5%;3份同时检出吸虫卵和线虫卵,占6.8%。杂交3代的线虫检出率最高,杂交1代和杂交2代的吸虫卵检出率较高。建议采取重视寄生虫病的监测和诊断等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浏阳市山羊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浏阳山羊感染寄生虫的情况,作者于2004年8月15日至26日进行了调查,对32只黑山羊,8只白山羊,作了完全剖检,共检出体内寄生虫7种,隶属3纲4目7科7属。  相似文献   

6.
湘东地区五个奶牛场寄生虫病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东地区5个奶牛场256头奶牛直肠掏粪作蠕虫虫卵检查,有68头检出虫卵.感染率为26.56%。5个牛场的感染率分别为36.00%,35.71%,23.08%,25.38%,15.38%,查出有肝片形吸虫等5种虫体,对197头牛采血作原虫检查中,查出有虫体的95头.感染率48.22%.抽检牛主要感染的原虫为梨形虫,5个牛场感染率分别为58.54%、53.85%、35.14%、48.65%、40.00%;体表寄生虫有痒螨、蠕形螨、蜱等。结果表明该地区5个奶牛场寄生虫痛感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云南省会泽县黄牛寄生虫感染情况,对规模化养殖场、合作社和散养户等饲养的黄牛采样,共随机采集了新鲜牛粪样70份,通过漂浮法和沉淀法检查寄生虫,结果显示,规模化牛场10份样品中,4份检出线虫卵,检出率40.0%,3份检出吸虫卵,检出率30.0%,相同样品检出线虫卵;合作社27份样品中,20份检出线虫卵,检出率74.1%,14份检出吸虫卵,检出率51.9%,9份样品同时检出2类虫卵;在散养户4家共33份样品中,27份检出线虫卵,检出率81.8%,16份检出吸虫卵,检出率48.5%,14份同时检出2类虫卵。表明会泽县黄牛寄生虫卵检出率较高,线虫卵和吸虫卵分别为72.9%和47.1%,其中规模化牛场虫卵检出率较低,散养户最高。建议采取重视寄生虫病的监测和诊断等各种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长沙县牛感染寄生虫的情况,于2000年7-11月进行了牛寄生虫调查。共对26头牛作了完全剖检,对187头牛进行了直肠取粪检查虫卵和卵囊,对105头牛进行了刮取病料镜检体表寄生虫。共检出体内外寄生虫17种,隶属5纲8目13科15属。  相似文献   

9.
牛血虱(Haematopinidae eurysterus)是一种寄生于牛体表的吸血性寄生虫,在牛中很常见。虱子多发于秋冬两季(Holste et al.,1997;Geden et al.,1990;Chalmers et al.,1980)。在牛中,虱子很常见。据调查,在英国1940年有84.5%的牛场存在虱子感染,即使在广谱抗寄生虫药被广泛应用的1996-1997年,仍有63.1%的牛场存在虱子感染。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湖南省规模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结核病、牛副结核病4种疫病的流行状况,采用ELISA方法,对全省未免疫以上4种疫病的规模牛场开展了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规模牛场的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结核病、牛副结核病的场阳性率分别为51.35%、74.32%、13.64%、22.73%,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3.54%、45.45%、3.11%、4.67%。全省14个市州规模牛场均检出牛病毒性腹泻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原抗体阳性,4个市州检出牛分枝杆菌抗体阳性,7个市州检出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不同规模牛场4种疫病的抗体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大规模场偏高;多重感染占比为45.45%。结果表明:牛病毒性腹泻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湖南省规模牛场流行较为普遍、严重,部分地区还存在牛结核病、牛副结核病流行,而在大规模牛场4种疫病流行更为严重,各规模牛场4种疫病病原的多重感染情况也较为普遍。因此,湖南省规模牛场4种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需加强防控。本调查为湖南省此类疫病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源于安徽省金寨县牛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对该地区展开病原学调查,以期为该地区牛羊寄生虫病防治与诊断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该调查主要采用直接涂片法、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对在金寨县的4个乡(镇)7个不同养殖场(2个牛养殖场和5个羊养殖场)采集的50份牛羊粪便进行检查,并根据形态学特征对所获得的虫卵和幼虫进行归类。经过对调查样本的检查结果显示共查出8种寄生虫,分别为犊新蛔虫、古柏线虫、扩展莫尼茨线虫、大片形吸虫、食道口线虫、夏伯特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前后盘吸虫等。由此可见,安徽省金寨县牛羊寄生虫感染还是比较严重,因此需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应用ELLSA试验对来自内蒙古地区17个大﹑中﹑小型奶牛场的2391份牛血清样品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抗体检测,并对其中222份抗体阴性牛应用ELISA试验进行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抗原检测。结果表明:17个奶牛场均检出BVDV抗体阳性,共检出阳性血清2125份,阳性率最高达100%,最低为46.8%,平均为88.9%。对14个奶牛场进行了BVDV抗原检测,在5个奶牛场检出BVDV抗原阳性,阳性率为3.6%(8/222)。表明内蒙古地区奶牛场普遍存在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感染,感染率较高,并且牛群中存在持续性感染(PI)牛。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我国部分省(区)规模化牧场中牛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对2015年采集自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湖北省、四川省、安徽省、江苏省6个省(区)规模化牧场的16 172份奶牛血清样品进行了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检测样品的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总阳性率为2.59%,6个省(区)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2.09%、黑龙江省3.90%、湖北省2.05%、四川省5.23%、安徽省8.00%、江苏省1.22%;不同饲养规模牧场的阳性率分别为:大型牧场2.42%、中型牧场2.01%、小型牧场4.32%,小型牧场的阳性率极显著高于中型牧场(P〈0.01),显著高于大型牧场(P〈0.05)。综上提示,我国安徽省、四川省、黑龙江省等地规模化牧场奶牛的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较高,大型牧场和中型牧场的阳性率低于小型牧场。该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为我国牛副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内蒙古肉牛养殖主要生产区养殖场基本信息和兽药使用的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肉牛养殖以中小型规模养殖为主,经营模式多样,以养殖合作社为主体;常用治疗药物以抗菌药物为主,以庆大霉素使用频率最高;肉牛养殖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疾病是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黏菌素分别是内蒙古地区肉牛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首选治疗药物;与中大型养殖场用药种类相对单一、频次较少相比,小型养殖场用药种类和频次相对较多。当前的用药模式可能带来病原微生物耐药性逐渐增强和产品兽药残留超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奶牛场的流行情况,对内蒙古地区的16个大、中、小型奶牛养殖场的2 321头奶牛,应用ELISA方法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个大型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阳性率在68.5%~100%之间,5个中型奶牛场的阳性率在34.0%~84.2%之间,6个小型奶牛场的阳性率在32.6%~89.3%之间,平均阳性率为75.7%。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芒市肉牛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为其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云南省德宏州肉牛场采集191份新鲜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沉淀法检查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结果]共有124份样品检测出寄生虫感染,总感染率为64.92%,检出球虫、线虫、吸虫,其感染率分别为30.89%、4.19%、15.71%,混合感染率为14.41%。不同品种的肉牛之间寄生虫感染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养殖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肉牛之间寄生虫感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芒市肉牛寄生虫感染较为严重,其球虫的感染尤为突出,应定期驱虫和加强综合防治来促进肉牛的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17.
根据调查方案和流行病学特点,采取随机采样、粪检、屠宰检验和镜检等方法,对宁化县张某牛场牛感染寄生虫的情况进行初步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日龄的牛都不同程度感染不同类群的寄生虫,通过调查进而探讨牛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摸清湖南省野生动物救护繁殖中心饲养场笼养蓝孔雀组织滴虫等寄生虫病感染情况,笔者对3个饲养场的48只笼养蓝孔雀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发病蓝孔雀的临床症状、死亡病例的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离心沉淀等方法对卵囊进行镜检。结果表明:笼养蓝孔雀为组织滴虫等寄生虫病混合感染,异刺线虫感染强度为++,球虫感染强度为+++,蛔虫感染强度为+,死亡率为8.3%。同时,笔者对笼养蓝孔雀感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制定了防治措施,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9.
引起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的病原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感染后会出现与其他腹泻病相似的症状,仅通过临床表现和病理观察很难做出准确鉴别;其次持续感染(PI)牛是该病主要传染源,如何鉴别、净化牛场中PI牛十分重要。为了检测BVDV病原和净化PI牛,选择一种最佳的检测方法非常重要。文章对目前常用的不同BVDV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在敏感性、特异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实际应用时应根据检测目的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实掌握张掖市百万头肉牛基地肉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感染情况,建立健全百万头肉牛基地的动物卫生防疫体系,有效防治疫病的发生流行,确保百万头肉牛基地健康发展,对全市肉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和实验室检测。通过详细普查,掌握了全市肉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病情况,为有效防控肉牛疫病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