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饲用青贮玉米秋播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奥玉5102、新青2号、青饲01等9个饲用青贮玉米的秋播品种比较试验,观察植株主要生物学特性及生育性状、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奥玉5102、新青2号、青饲01等品种表现植株高大,生物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奥玉5102亩(1亩=667m2)产鲜草4750.0kg,比农大108增产37.7%。为均衡供应饲草,提高产草量,生产上可根据不同品种的生育特性,搭配种植,分期播种。  相似文献   

2.
对六种饲料作物在民和县河谷川水地区进行了复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覆膜对饲料作物的植株高度、产量都有显著的作用。覆膜比不覆膜平均鲜草产量高28 206.0~56 202.0kg/hm2,增产51.4%~127.6%,经济效益明显,甘露2号高丹草和科青1号饲用玉米综合性状表现最优,是适宜该地区二茬复种的优良饲料品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川西高原推广应用的饲油1号饲用油菜为对照,于2015~2016年在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和阿坝县开展了饲油36饲用油菜大面积的生产试验。连续2年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饲油36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饲油1号品种。饲油36鲜草产量为34 774.44~38 242.60kg/hm~2,比对照增产13.8%~18.6%;干草产量为5 220.27~5 967.26kg/hm~2,比对照增产10.7%~13.7%。饲油36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饲草生产性能,适宜在川西高原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饲用玉米引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德花  宁凯  徐化凌  毕云霞  陈小芳 《草业科学》2016,33(11):2306-2311
选择不同的饲用型玉米(Zea mays)品种(系),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作对照,进行引种试验,通过观测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等,筛选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夏播种植的饲用型玉米品种。结果表明,除雅玉青贮26外,供试青贮玉米品种(系)鲜草产量都高于对照品种,桂青贮1号鲜草产量较高(69 802.5kg·hm~(-2)),茎秆强韧抗倒,茎叶比较小(1.833),饲用品质好。综合分析认为,桂青贮1号适合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饲用玉米主栽品种夏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云南省宣威市对夏播的16个青贮玉米(Zeamags)进行品种筛选试验,并对其生育期、适应性、生物产量和植株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最后筛选出适宜宣威夏播的青贮玉米品种有:云优78,鲜草产量可达到2092.69kg/667m^2,干物质产量可达到511.34kg/667m^2,粗蛋白含量为8.69%,粗脂肪含量为1.55%,粗纤维含量为23.90%,粗灰分含量为5.30%,无氮浸出物含量为55.86%;云优21,鲜草产量可达到1855.93kg/667m^2,干物质产量可达到494.64kg/667m^2,粗蛋白含量为9.84%,粗脂肪含量为1.62%,粗纤维含量为24.80%,粗灰分含量为5.20%,无氮浸出物含量为53.14%。  相似文献   

6.
夏播秋玉米从播种到收获的生育期要比春播缩短30~40d.选择中晚熟、耐旱品种,适当迟播(7月下旬)时,品种的主要植物学特征和亩产的生物产量优于早播(7月初),科多4号、科青1号、农大108,在8月1日播种的亩产(1亩=667m2)生物产量分别达到3283kg、3000kg、2650kg,可以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7.
2010年在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卓扎滩村对4种良种裸燕麦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裸燕麦种子产量和鲜草产草量均较高,参试的4个裸燕麦品种,NEON、青引3号莜麦,草莜1号、青莜2号,它们的种子产量和鲜草产量分别是2723.6kg/hm^2、2582.7kg/hm^2、2536.9kg/hm^2、2357.6kg/hm^2和40535.2kg/hm^2、40188.5kg/hm^2、36640.2kg/hm^2、38170.3kg/hm^2,其中NEON产籽量和鲜草产量最高,比对照品种青莜2号分别提高15.5%和6.2%。试验证明是我省东部农区适宜种植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青贮玉米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玉米1号、青贮玉米2号和墨西哥饲用玉米品种在试验区种植适应性好,鲜草产量为127 725.0 kg/hm2、131 625.0 kg/hm2和180 465.0 kg/hm2,分别比当地普通玉米增产59.8%、64.6%和125.7%,青贮后品质优良,肉牛喜食,有很重要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在新平县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及最佳种植密度,试验对新平县高、中海拔地区进行华兴单88号、秋硕玉6号、芮单26号、云黄2号、隆瑞3869、康农2号、良禾367、红单6号,低海拔地区进行兆丰9968、恒玉821、兆丰788、先达901、强鑫209、正大719、桂单162、显玉78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几个品种均表现出较高的抗性水平及产量水平,综合全株产量及籽粒产量、株高、穗位高等来看,在本试验选取的几个品种中,秋硕玉6号最适宜新平高海拔地区,良禾367最适宜中海拔地区,低海拔地区以收获全株产量为主时最佳为桂单162、收获籽粒为主时最佳为恒玉821;高海拔地区建议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中、低海拔地区建议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冬油菜茬后复种青贮玉米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文  李飞  杨植  张秀珍 《草业科学》2012,29(9):1482-1485
为了开辟饲料生产新途径,在冬油菜(Brassica napus)茬后复种青贮玉米(Zea mays),开展品种筛选试验。对9个参试品种生育期、植株形状、产草量等指标的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饲粮2号和文玉5号属中熟品种,茎秆最粗,且饲粮2号鲜草产量最高,为79 303.7 kg·hm-2,其干物质为18 855.9 kg·hm-2;文玉5号鲜草产量次之,其干物质产量最高,为20 127.6 kg·hm-2。综合分析认为,饲粮2号和文玉5号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适于在当地冬油菜茬后复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种量对一年生黑麦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健虹  尚以顺 《四川草原》2006,(4):20-21,42
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一年生黑麦草产草量、植株性状、生长速度、单位重量的干草产量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每小区70g时,产量最高为3226.83kg/666.7m2。单株叶片数、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株高、单株分蘖数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茎叶比、风干率等性状随密度增加比值加大,拔节期前处理C4生长速度最快,为适宜播种量,可在生产中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2.
陇东地区紫花苜蓿播种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宏  韩雍  方刚 《草业科学》2013,30(2):238-244
在陇东半干旱地区,对新引进的优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了2~3年的播种时期、播种密度和播种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播期中,秋播平均产量0.772 kg·m-2,夏播0.700 kg·m-2,分别比春播高10.29%和4.79%(P<0.05);参试品种中,苜蓿王、三得利、金皇后和甘农1号分别比陇东苜蓿高13.88%(P<0.05)、3.54%、2.22%和7.53%。2)不同密度中,以720和480株·m-2产量较高,平均产量分别为0.72和0.66 kg·m-2,与240株·m-2间有显著差异(P<0.05);参试品种中,苜蓿王和金皇后产量较高,并与皇冠差异显著(P<0.05)。3)播种方式中,膜侧沟播与普通沟播在出苗率、越冬率以及产草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机械条播差异较显著(P<0.05)。4)总体来看,不同播种技术及品种对苜蓿第1-2年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较大,当地应以秋季播种并采用普通沟播较好,其种植密度以480~720株·m-2、播种量在15.0~22.5 kg·hm-2为宜。不同试验中,苜蓿王增产效果极显著,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甘肃省河西地区优良紫花苜蓿品种的引进,在甘肃省高台县对引进的9个国内优质苜蓿品种进行了定量灌溉、无追肥模式的区域试验,观测分析了各品种的产草量、株高和茎叶比等指标。结果表明:9个苜蓿品种在高台地区普遍生长良好,生育期差异不明显;3年平均株高甘农3号最高,为94.3 cm,草原3号最低,为82.5 cm,中苜1号、甘农3号3年平均株高均显著高于草原3号(P<0.05),其他各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年平均干草产量中苜1号最高,为238.41 kg/100 m^2,甘农8号最低,为200.08 kg/100 m^2,中苜1号、新牧1号3年平均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甘农8号(P<0.05),其他各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评价认为,供试9个苜蓿品种综合生产性能均较好,适宜在甘肃高台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在临潭县冶力关镇海拔2 590 m的梯田,于早春以不同播量种植甘肃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cv.Gansu)(70、100和130 kg/hm2)和甘农一号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 cv.Gannong No.1)(7、10和13 kg/hm2 ),观测其物候期、株高、生长率、产量、营养动态及翌年越冬率,探讨其在高寒山区的生产性能及适应性。结果表明,播种当年两种牧草均未完成生活史,停留在分枝期,但翌年越冬率都在95%以上,都能安全越冬;甘肃红豆草100 kg/hm2播量下的鲜草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11 734.0和3 357.8 kg/hm2 ,甘农一号杂花苜蓿13 kg/hm2播量下的鲜草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5 217.5和1 690.9 kg/hm2 。不同播量对两种牧草的养分影响较小,其变化趋势一致,在8月5日之后粗蛋白、粗灰分和磷含量呈降低趋势,粗纤维含量逐渐上升。甘肃红豆草和甘农一号杂花苜蓿分别以100 kg/hm2播量和播量13 kg/hm2的草产量高,且适应性强,饲料利用价值较高,在甘肃临潭县可作为饲草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宜在广州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种植和袋装青贮的方法,研究了10个玉米品种(京科青贮301、农大108、赣单2、大丰3、宜黄单4、雅玉8、先玉335、郑单958、雅玉26、华玉8)的种植和青贮潜力。结果表明,1)品种间全株干物质产量(P<0.05)和消化率(P<0.01)差异显著,参试品种均超过对照品种华玉8,其中雅玉8的干物质产量最大,达14.30 t/hm2;京科青贮301干物质消化率最高,达78.15%。品种间的相对饲用价值呈现显著差异(P<0.05),京科青贮301的相对饲用价值为123.52,比对照高17.90%(P<0.05),郑单958、赣单2、先玉335、雅玉8、农大108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2)品种间的干物质、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差异显著(P<0.05),各品种干物质含量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雅玉26、大丰3、雅玉8干物质含量均达到40%;雅玉26、大丰3、农大108和雅玉8的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分别达到65.31% DM、63.94% DM、63.38% DM和62.17% DM。品种间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玉米品种间植株附着的乳酸菌和霉菌差异显著(P<0.05),郑单958的乳酸菌数达106 cfu/g FM,高于其他品种。4)各玉米品种青贮后的pH值、乳酸和丙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对照华玉8的pH值最低为3.63,雅玉8的pH值最高,达4.22;对照华玉8的乳酸含量最高,达9.16% DM。丁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雅玉8和郑单958没有检测到。各品种青贮的NH3-N/TN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雅玉8、郑单958和大丰3分别为8.81%、10.04%和10.61%,至少比对照低13.39%。综合各品种全株干物质产量、营养价值和青贮效果,雅玉8在广州地区种植作青贮饲料利用更有潜力。  相似文献   

16.
在黄淮海夏玉米生产区,不同控释氮肥和尿素的配比下,研究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其花前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累积分配规律,以及相应的氮素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为该区域夏玉米氮肥高效施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周期为两年,以施氮处理为主区,设置0、180、300 kg·hm-23个施氮水平,并在180 kg·hm-...  相似文献   

17.
中亚热带区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不同秋眠强度紫花苜蓿品种在福建中亚热带生产性能,选择秋眠级数(FD)3、5、7、9.5的紫花苜蓿品种在福建延平、福建建阳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越夏率、年度产草量、产草量季节动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秋眠级数为7的阿瑞博表现最优,越夏率为67%,在延平、建阳年度鲜草产量分别为4 7931kg/hm2、62 505kg/hm2,干草产量分别为12 373.2kg/hm2、13 344.8kg/hm2,初花期粗蛋白含量28.0%。秋眠级数为3的苜蓿王初花期粗蛋白含量最高(33.4%),但越夏率和产草量最低。秋眠级数为9.5的萨兰多在秋季保持较高的产草量,但越夏率和春夏季产草量均低于阿瑞博。选择春季生长迅速,耐旱、耐热的非秋眠品种是中亚热带区紫花苜蓿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筛选适宜河套地区种植的优质饲草大麦品种,本研究以12PJ-051,12PJ-007,12PJ-067、12PJ-068为参试材料,以蒙啤麦3号为对照,测定各品种饲草的草产量和营养指标,确定各品种最佳的刈割时期。通过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麦品种饲草产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2PJ-067在抽穗期刈割效果最佳,鲜草产量2947.78kg/666.7㎡,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各个时期(P<0.05),达到564.99kg/666.7㎡,粗蛋白含量14.0%。12PJ-007在灌浆期、乳熟期、乳熟后期,鲜、干草产量均表现最好,鲜草产量均在3000kg/666.7㎡以上,干草产量均在500kg/666.7㎡以上,粗蛋白含量均在12%以上。各品种不同刈割期粗蛋白含量在8.4%~18.5%之间,其中12PJ-007在乳熟期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8.5%,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的各个时期(P<0.05)。  相似文献   

19.
杜桂娟  杨姝 《草业科学》2009,26(9):178-182
分析了复种青贮玉米Zea mays对气候资源的利用特点、产量和品质优势以及市场需求,并根据田间试验结果提出了辽宁地区复种青贮玉米生产的4项关键技术,即:辽宁地区复种青贮玉米适宜的品种为郑单958和高油青贮4515;为保证产量和品质,选用郑单958和高油4515品种,播期最好不要超过7月19日;在有机质中等偏上、氮含量中等、磷和钾缺乏的土壤条件下,经济合理的施氮量为250 kg/hm2,施磷量(P2O5)为100 kg/hm2;采用穴播技术(一穴双株)可有效地提高产量,适宜的穴播密度为10万株/hm2。  相似文献   

20.
以3个抗寒性较强的燕麦品种华岭444,青永久409和陇燕2号为材料,研究了播种量和播种期交互作用对甘肃高寒牧区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播种量、播种期及其相互间的交互作用对燕麦的生产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燕麦品种的生育期有显著差异,播种量和播种期对3个燕麦品种的生育期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参试3个燕麦品种的株高差异较大,播种量和播种期,及其交互作用均对株高有显著影响,随着播种量增大,株高逐渐降低;品种与播种量的交互作用对干草产量影响不显著,而品种、播种量、播种期、品种(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期、品种×播种量×播种期)对燕麦干草产量均有显著影响。选择适宜品种为青永久409燕麦,进行合理密植(225kg/hm2)和适时播种(5月10日),是获得较高草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