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植物标本采集和鉴定、文献资料借鉴,对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进行植物区系和地理成分分析。研究表明: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植物78科246属440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5属23种,裸子植物1科4属7种,被子植物67科227属410种。菊科、蔷薇科、毛茛科等22科为优势科,桦木科、杨柳科、松科等8科为表征科;优势属和表征属分别为86属和15属。保护区植物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单种科,但有2个单种属。在地理成分中温带分布型有23科185属431种,分别占(不含广布型)科、属、种总数的29.49%、74.80%和97.95%;保护区植物与亚洲交流较多,与热带交流较少,具有强烈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组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内有维管植物94科330属660种,其中蕨类植物10科12属16种,裸子植物3科5属7种,被子植物81科313属637种;区内大科(40种)为菊科、禾本科、蔷薇科和豆科;植物种集中分布在寡种属和单种属;生活型研究表明:多年生草本占绝对优势,一二年生草本为次位,再次为灌木,最后是乔木,反映了该保护区的林—草过渡性;水分生态型以中生和旱生植物为主,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较少。  相似文献   

3.
莲都峰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交汇地带,植被构成以森林植被为主。在2016年科考的基础上,对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70科661属1370种,其中蕨类植物33科66属124种,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132科588属1336种。保护区内大科有4科,分别为菊科(Asteraceae)、蔷薇科(Rosaceae)、禾本科(Gramin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大属有3属,分别为薹草属(Carex Linn.)、悬钩子属(Rubus L.)和冬青属(Ilex L.),寡种科和单种科数量最多,分别有79科和49科,寡种属、单种属分别有214属、404属。保护区植物地理成分复杂,过渡性明显,区内170个科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及其变型,661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3个,区系表现为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4.
采用线路调查法对福州植物园原生植物区系的组成、物种多样性、地理成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州植物园有原生维管束植物163科505属891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蕨类35科53属80种、种子植物128科452属811种,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种子植物中木本植物有411种,其中常绿木本276种,是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成分。本区系中大科为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蔷薇科(Rosaceae)等。原生种子植物128科可划分为10个科分布类型,以泛热带分布科(46科含126属231种)为代表的热带性质科是本区系科构成的主体,温带科所含属、种数仅约为热带科成分的1/4。原生种子植物452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类型,泛热带分布125属(248种)占最大比例;其次为北温带分布58属(97种);热带成分295属(507种),温带成分101属(164种),热带成分优势明显。中国特有属3属,无特有种,区系过渡性质明显。  相似文献   

5.
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和查证有关文献,编制湿地植物名录,并根据吴征镒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对洛宁湿地植物的地理分布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洛宁湿地植物有50科85属90种,其中被子植物46科81属86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蕨类植物2科2属2种。洛宁湿地植物属的分布区有9个类型和5个亚型,以温带分布为主,世界分布、热带分布的种类起到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对平天山种子植物区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平天山维管植物种类丰富,有野生维管植物181科583属981种(含变种及亚种)。其中蕨类植物34科59属103种;种子植物147科524属878种,含裸子植物6科6属8种,被子植物141科518属870种。(2)植被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属数之比(即R/T)为2.90。(3)以菊科、禾本科、蝶形花科、大戟科、樟科、茜草科占优势;有4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列入CSRL的植物有5种,列入CITES保护植物有7种。(4)起源古老,孑遗植物丰富。与大明山、岑王老山、大瑶山和十万大山4个区系的相似系数均高于50%。  相似文献   

7.
东营市自然分布的维管束植物共有87科279属501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5属8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82科265属492种;含有20种以上的大科有禾本科、菊科、豆科、莎草科和蓼科。属的地理成分可归为14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世界分布67属,而且多为典型植被草甸、沼泽和水生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剔出世界广布成分后,温带区系成分占63.21%,热带区系成分36.79%。就具体区系成分而言,北温带分布最多,71属占33.50%,其次是泛热带分布,50属占23.58%,再次为旧世界温带成分,31属占14.62%。东营植物区系的地带性特征不显著,植物区系虽然表现出温带特征,但东亚成分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偏少,中国特有成分贫乏。  相似文献   

8.
对石家庄井陉山区石包垴种子植物的调查发现,该地区被子植物包含54科、111属、133种(其中双子叶植物45科、97属、114种,单子叶植物9科、15属、19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1科-蔷薇科(Rosaceae),中国特有植物1种。通过植物区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分析表明,种子植物主要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共计38属、48种,占总属数的33.63%,总种数的35.56%),其次是东亚分布成分,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调查对海南省中部地区保亭县的湿地植物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保亭县湿地维管植物共有134科426属641种,其中蕨类植物33种,裸子植物3种,被子植物605种;珍稀濒危物种14种。(2)按照生长型将全区湿地植物划分为乔木、灌木、草本、藤本4种,分别占比26%,25%,36%,13%,其中草本植物在保亭县湿地植物区系中居优势地位。(3)保亭县湿地维管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为主,热带成分分别占科总数的67.16%和属总数的89.44%;温带成分占比较小,分别占科总数的6.72%和属总数的6.34%。这与保亭县处于热带的地理位置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深圳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深圳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91科699属1289种,其中蕨类植物36科68属118种,种子植物155科631属1171种,包括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151科627属1166种。该地的植物区系组成:科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为主,热带成分的属占非世界分布属的81.2%,温带属占非世界属的18.8%。有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4种(含兰科15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