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农机科技推广》2023,(3):18-21+30
<正>为提高春耕生产机械化水平和机械化技术到位率,针对南方地区水稻生产和北方地区春玉米(大豆)生产提出本技术指导意见,其他地区可参照应用。一、南方地区水稻育插秧水稻机械化育秧移栽技术包括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钵体苗机械化育插秧、钵体苗机械化有序抛秧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贵州省首次引进了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为研究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试验示范效果,开展了常规毯状苗、钵苗和大钵体毯状苗3种育插秧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模式下的秧苗素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大钵体毯状苗有利于培育壮苗,移栽后的根系损伤率为常规毯状苗的42.30%,根系损伤小,发根力与钵苗基本一致,秧苗素质明显优于普通毯状苗。钵苗、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移栽与同期人工相比,产量增幅分别为12.20%和11.08%,明显高于常规毯状苗的6.41%,且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较钵苗和常规毯状苗种植收益分别提升21元/667 m2和38元/667 m2,经济效益好。该技术为贵州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水稻钵苗育插秧技术是一项以水稻钵盘育秧为核心的新型机械化栽培技术,通过不同插秧机现场试验后各指标的系统对比,得出结论:水稻钵苗机插秧技术在水稻伤根率、秧苗长势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毯状苗机插秧技术,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机插秧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为验证钵毯苗技术在"稻虾共作"模式下机插秧技术优势,验证水稻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稻虾共作"水稻栽植环节机械化技术模式。2019年,安徽省滁州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在定远县桑涧镇河北村开展"稻虾共作"模式下钵毯苗机插秧+同步侧深施  相似文献   

5.
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稻栽植机械化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要方向,也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重点阐述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与装备、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秧盘育秧是实现水稻机械化移栽的前提,重点分析了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作业自动化技术和精密播种智能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毯状苗机插秧和钵体苗机栽插是水稻机械化移栽的2种主要方式,移栽机械控制技术是移栽机械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和核心,在分析我国水稻机械化移栽方式与装备的基础上,对毯状苗机插秧技术和钵体苗机栽插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对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加强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解决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双季晚稻和连作晚稻机栽植问题是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的研究重点,提升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的播种均匀性、解决低播量下精密播种育秧、毯状苗插秧机纵向送秧的精准性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突破毯状苗机插秧技术的关键,研发经济高效、轻简型的钵体苗栽插装备是发展钵体苗机栽插技术的核心,加强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是栽植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机械化插秧及钵苗移栽技术的优势及前景,通过对比分析钵苗移栽技术与传统毯状苗机插,总结了水稻钵苗栽植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栽植机械化是种植机械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长期以来,水稻种植机械化是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薄弱环节,也是长久以来掣肘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内外水稻机械化移栽方式主要有毯状苗机插秧和钵体苗机栽插两种形式,重庆地区也不例外。但毯状苗机插秧技术存在育秧取土困难、播种量大、播种均匀性欠佳、秧龄弹性小、秧苗素  相似文献   

8.
<正>怀远县是安徽省农业大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80万亩。多年来,怀远县的水稻毯状苗机械化移栽技术"推而不广"。为寻找其原因,提出适合当地推广的机插秧技术,我们在前几年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外地的经验,2018年做了"不同类型的水稻插秧机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机具毯状苗插秧机品牌为久保田生产的,行距25cm;半钵体苗插秧机品牌为江苏久富的,行距25cm;宽窄行侧深施肥毯状苗插秧机品牌为河北锦禾的,宽×窄行距=33×17 cm。  相似文献   

9.
水稻机械化移栽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作为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水稻种植机械化作为水稻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越来越越受到重视。为此,简述了水稻机械化移栽的两种模式—毯状苗插秧和钵体苗移栽,分析了国内外水稻移栽机械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水稻移栽机械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弥补今年初广东省遭遇冰冻雪灾天气而造成的重大损失,帮助农民抢农时,促春耕,同时为加大技术培训与示范带动力度,进一步促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在全省的推广应用,广东省农业机械推广站(以下简称广东农机推广站)2008年3月底至4月初在全省铺开了一次以"农机促春耕"为主题的大型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现场会.  相似文献   

11.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状钵苗较毯状苗返青  相似文献   

12.
为弥补今年初广东省遭遇冰冻雪灾天气而造成的重大损失,帮助农民抢农时,促春耕,同时为加大技术培训与示范带动力度,进一步促进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在全省的推广应用,广东省农业机械推广站(以下简称广东农机推广站)2008年3月底至4月初在全省铺开了一次以"农机促春耕"为主题的大型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现场会.  相似文献   

13.
6月14日,广东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市召开。广东省农业厅郑惠典副厅长、陈华富副巡视员、省农业厅农机化办、省农机推广站有关领导以及全省30个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县农机(农业)局负责人共40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连云港市水稻机插面积逐年增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但由于连云港地处江苏的北部,稻麦作物轮作时换茬时间紧张,同时普通毯苗机插技术应用于生产中时,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秧龄弹性小、低播量、成毯性差、伤秧伤根严重、漏秧率较高、每丛苗数不均匀及返青慢等问题,无法发挥机插水稻增产潜力,制约了我市水稻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水稻钵苗机插技术是采用水稻钵苗插秧  相似文献   

15.
<正>常见机插毯状秧苗要求盘根紧密、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杂交中籼稻机插在育秧时要求盘播量相对较大,而在机插过程中,取秧面积较小,易造成伤秧和漏插,特别是根系拉伤严重、返青时间长,直接影响到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水稻钵苗摆栽技术,虽然机插时不伤苗、返青时间短,但因摆栽机械和育秧专用盘的价格昂贵,生产投资成本高,目前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毯状钵苗机械化育插技术在安徽省天长市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因毯状钵苗秧块下部分开、上部连成毯状,秧龄时间长、秧苗壮,毯  相似文献   

16.
5月10日,辽宁省农机局在辽宁省省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园—灯塔市佟二堡镇东荒农场召开全省水稻乳苗机械抛栽现场会,旨在通过乳苗机械抛栽技术的推广,加速辽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全省水田重点市、县(区、市)的农机局长、管理、科教科长以及各级农机推广部门的负责人约200人参加会议。水稻育秧和插秧是水稻生产中劳动强度最大、用工量最多、季节性最强和成本最高的两个环节,也是辽宁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栽植机械化水平仅为7%。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偏低,制约了全省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全省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的提高。究…  相似文献   

17.
正为推广应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2014年8月8日和8月12日,惠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分别在博罗县杨村镇和龙门县举行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现场会。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以及厂商代表等参加了现场会。市推广站工作人员向参会人员派发了插秧机宣传资料及向种植大户赠与免费的育秧盘,现场演示高速插秧机作业,厂家  相似文献   

18.
各地·动态     
<正>全国水稻钵苗机插现场会召开近期,农业部在江苏省扬州市组织召开了全国水稻钵苗机插现场会。会议认为,推广水稻钵苗机插技术解决季节矛盾、实现周年高产;体现绿色理念、实现增产增效;推进规模化种植、实现机械化生产。近年来,在南方单季稻区的江苏、安徽、四川、湖北等地,双季稻区的江西、湖南等地,以及东北稻区的黑龙江、吉林等地,相继开展水稻钵苗机插试验示范,年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19.
深入分析双季稻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南方双季稻区机械化种植水平低、插秧机保有量少、手工直播趋势蔓延等栽植机械化发展现状,从茬口衔接、生育期、比较效益、技术难易、生产规模五个方面梳理制约南方双季稻栽植机械化发展的因素,通过综合测评和试验示范深入比较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秧、水稻机械化有序抛秧、水稻钵苗摆栽技术三种机械化栽植技术在缓解茬口矛盾、抵御自然灾害、农药减施、水稻增产等方面的优势,遴选出适宜南方双季稻机械化栽植技术模式。从技术推广、政策支持、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通过因地制宜选定适用主推技术、完善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提高水稻栽植机具保有量、完善育秧中心布局、提高育插秧作业服务能力等发展路径加快提升高南方双季稻栽植机械化水平,促进双季稻面积恢复。  相似文献   

20.
水稻钵苗机械化移栽技术是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采取的一项先进技术。介绍水稻钵苗的定义与分类,阐述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试验对比分析水稻钵苗移栽与传统插秧的经济效益情况,并提出加快推广水稻钵苗移栽技术的建议,以促进该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