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质体色素含量和代谢途径基因的影响,通过使用电镜技术、荧光定量PCR和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在不同施氮水平处理条件下,中部叶成熟过程中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质体色素含量和质体色素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绿体被膜上的嗜锇颗粒增多增大,类囊体片层的数量增加,淀粉颗粒数量增加,体积增大;施氮量的增加处理可促进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进而促进质体色素的合成;质体色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显示,PSY和CHL基因的转录水平受氮素调控,且在高氮水平下抑制表达,是质体色素代谢途径中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烟草局科技项目(08A08)资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烤烟K326为试验材料,分别种植在河南平顶山和云南玉溪,研究2生态区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色素、降解产物含量变化规律和色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表达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叶片发育前期,河南烤烟中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含量接近甚至高于云南烤烟的水平,在发育后期,河南烤烟中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远远低于云南烤烟水平;云南烟叶色素降解多于河南烟叶的降解。质体色素合成关键酶基因随叶片发育表达量呈现总体降低趋势,云南烤烟中诸基因的表达强度均高于河南烤烟的相应时期,尤其是在发育后期,河南烤烟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呈陡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有机肥用量对烤烟碳氮代谢途径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设置3种有机肥施用量(0、200、600 kg/667m2)来分析烤烟成熟期叶片碳氮代谢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显著降低了碳代谢途径中蔗糖合成酶基因(SUS)、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PS)、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和淀粉分支酶基因(SBE)的表达水平,3个处理表现为:CKC200C600。通过对氮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硝酸还原酶(NIT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中一个重要家族成员(GLN1-3)的表达分析表明:施用适量(200 kg/667 m2)有机肥对氮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影响不显著,仅在高用量(600 kg/667 m2)有机肥条件下表现出抑制。因此,通过添加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可以看出,有机肥处理下的碳氮代谢基因表达量明显受到抑制,且与有机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性,有机肥对碳代谢途径的影响大于氮代谢。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有机肥用量对烤烟碳氮代谢途径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设置3种有机肥施用量(0、200、600 kg/667m2)来分析烤烟成熟期叶片碳氮代谢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显著降低了碳代谢途径中蔗糖合成酶基因(SUS)、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PS)、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基因(GBSSI)和淀粉分支酶基因(SBE)的表达水平,3个处理表现为:CK>C200>C600。通过对氮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硝酸还原酶(NITR)、亚硝酸还原酶(NIR)、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中一个重要家族成员(GLN1-3)的表达分析表明:施用适量(200 kg/667 m2)有机肥对氮代谢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影响不显著,仅在高用量(600 kg/667 m2)有机肥条件下表现出抑制。因此,通过添加不同有机肥用量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可以看出,有机肥处理下的碳氮代谢基因表达量明显受到抑制,且与有机肥的施用量呈正相关性,有机肥对碳代谢途径的影响大于氮代谢。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烤烟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与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的关系,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对未熟和适熟的上、中、下部位烟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测,并对不同部位烟叶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未熟烟叶细胞叶绿体中淀粉颗粒数、嗜锇颗粒数、基粒数和高基粒片层占比在不同部位间差异显著,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适...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源和打顶方式对烤烟质体色素及降解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源和打顶方式对烤烟质体色素及降解产物的影响、质体色素与其降解产物关系。结果表明,T1t2处理可有效提高烤烟中上部叶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时也可降低叶绿素含量,使总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保持适宜的比例;在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和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总量方面,中部叶T1t2处理三者含量均最高;上部叶T2t2处理新植二烯和质体色素降解产物二者含量最高,T1t2次之,T1t2处理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最高;质体色素与其降解产物的相关分析表明,烤后样品中叶绿素含量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而类胡萝卜素含量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烤烟中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总量相对较高,烤烟品质较好。因此,T1t2处理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影响最大,尤其是中部叶。  相似文献   

7.
【目的】叶绿素是参与光合途径最为重要的光合色素。叶绿体的发育及叶绿素的合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质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之间的双向信号传导来精确协调基因表达。通过对白化表型的CRISPR/Cas9-ZmpTAC2转基因阳性纯合突变材料进行RNA-seq研究,筛选和鉴定参与叶绿素合成的相关基因,为明确叶绿素的合成途径奠定基础。【方法】以CRISPR/Cas9-ZmpTAC2玉米转基因编辑纯合突变株系为研究材料,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确定叶绿体发育状态及叶绿素合成情况。对转基因阴性材料(CK)和CRISPR/Cas9-ZmpTAC2转基因纯合编辑材料(zmptac2)苗期叶片取样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CK与zmptac2间差异表达的基因;qRT-PCR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与玉米pTAC2互作的蛋白质。【结果】共获得15株T0转基因植株,包括绿色植株(7株)和白色植株(8株)。绿色幼苗中3株为转基因阴性材料,4株为转基因阳性(2株为未编辑,2株为杂合编辑突变),白色植株(8株)均为转基因阳性纯合编辑。与CK相比,突变体(zmptac2)叶绿体发异常,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RNA-seq的结果显示,CK与zmptac2之间共检测到1 367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618个基因上调表达(zmptac2/CK),749个基因下调表达(zmptac2/CK)。GO富集分析显示,下调基因显著富集到叶绿体和质体中。KEGG分析表明下调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和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等途径。选取的15个差异基因表达模式均与测序数据相一致,表明测序结果是可靠的。与CK相比,zmptac2中依赖PEP(plastid-encoded RNA polymerase)转录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而依赖NEP(nuclear gene-encoded RNA polymerase)转录的基因表达量则显著上升。通过对玉米cDNA文库筛选和互作验证,鉴定出ZmpTAC3与ZmpTAC2存在互作。【结论】ZmpTAC2突变会导致叶绿体早期生物合成受阻,该基因参与叶绿体发育及叶绿素合成,且该种作用是由ZmpTAC2调控PEP相关基因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叶绿素是参与光合途径最为重要的光合色素。叶绿体的发育及叶绿素的合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质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之间的双向信号传导来精确协调基因表达。通过对白化表型的CRISPR/Cas9-ZmpTAC2转基因阳性纯合突变材料进行RNA-seq研究,筛选和鉴定参与叶绿素合成的相关基因,为明确叶绿素的合成途径奠定基础。【方法】以CRISPR/Cas9-ZmpTAC2玉米转基因编辑纯合突变株系为研究材料,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确定叶绿体发育状态及叶绿素合成情况。对转基因阴性材料(CK)和CRISPR/Cas9-ZmpTAC2转基因纯合编辑材料(zmptac2)苗期叶片取样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CK与zmptac2间差异表达的基因;qRT-PCR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与玉米pTAC2互作的蛋白质。【结果】共获得15株T0转基因植株,包括绿色植株(7株)和白色植株(8株)。绿色幼苗中3株为转基因阴性材料,4株为转基因阳性(2株为未编辑,2株为杂合编辑突变),白色植株(8株)均为转基因阳性纯合编辑。与CK相比,突变体(zmptac2)叶绿体发异常,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RNA-seq的结果显示,CK与zmptac2之间共检测到1 367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618个基因上调表达(zmptac2/CK),749个基因下调表达(zmptac2/CK)。GO富集分析显示,下调基因显著富集到叶绿体和质体中。KEGG分析表明下调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和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等途径。选取的15个差异基因表达模式均与测序数据相一致,表明测序结果是可靠的。与CK相比,zmptac2中依赖PEP(plastid-encoded RNA polymerase)转录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而依赖NEP(nuclear gene-encoded RNA polymerase)转录的基因表达量则显著上升。通过对玉米cDNA文库筛选和互作验证,鉴定出ZmpTAC3与ZmpTAC2存在互作。【结论】ZmpTAC2突变会导致叶绿体早期生物合成受阻,该基因参与叶绿体发育及叶绿素合成,且该种作用是由ZmpTAC2调控PEP相关基因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类胡萝卜素积累与质体的超微结构变化的关系,以邗江枇杷园的大红袍果实为试材,观察了枇杷果实色泽形成过程中,质体的超微解剖结构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早期绿色果皮的特点是叶绿体具有典型的基粒-基粒类囊体结构,叶绿体结构完好;在黄绿色时期叶绿体类囊体系统解体,质体已不具备叶绿体的典型结构;在黄色、橙黄色的果皮中,质体球数增加,脂类物质增多,从而为脂溶性色素-类胡萝卜素在果实成熟期的大量积累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烤烟颜色特征值对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采集大量烤烟样品,测定其颜色特征值与质体色素含量,继而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烤烟的颜色特征值进行代表因子提取,并依据因子分析结果对烤烟质体色素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10个颜色参数中提取出L~*(正面)、b~*(正面)、h~*(正面)、L~*(背面)、a~*(背面)及C~*(背面)共6个颜色参数作为代表性因子。相关分析显示,烤烟的颜色特征值与各质体色素含量有较高的相关性。典型相关分析显示,烤烟颜色特征值中背面a~*值与背面C~*值对烤烟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随背面a~*值升高,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降低;随着背面C~*值增加,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增加;烤烟颜色特征值中正面L~*值和正面b~*值对烤烟中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随正面L~*值和正面b~*值升高,β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叶黄素含量增加。综之,烤烟颜色特征值对质体色素含量的变化有较大影响,生产中可以利用烤烟颜色特征值对质体色素的高低进行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烤烟生长及成熟过程中色素类物质代谢规律,以不同生长期烤烟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肥料处理烤烟色素类物质代谢生理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烤烟叶绿素含量在团棵期呈增长趋势,旺长期后各处理均逐渐下降,不同处理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成熟过程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30%无机肥+70%烟草专用肥处理的烟叶,生长前期色素含量较高,后期降解较为充分,同时烟叶成熟前期POD保持较高的酶活性,LOX保持较低的酶活性,成熟后期叶绿素酶和LOX保持较高的活性,对充分降解色素有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UV-B强度对烤烟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探讨UV-B对烤烟品质的影响机理。[方法]采用5个不同的UV-B辐射强度,对3个品种红花大金元、K326和云烟87,旺长期烟株进行辐射处理,分别采集处理7、14、21和28 d后的新鲜叶片测定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UV-B对不同烤烟品种质体色素含量的影响随UV-B强度和照射时间而变化,且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较大。减弱30%UV-B处理28 d后,导致K326和云烟87中部叶质体色素含量升高,但对红花大金元的影响则不显著。而增加1.5 h的UV-B照射,28 d后3个品种的质体色素含量均降低。而增强3.0 h的UV-B照射处理7 d后,红花大金元和K326质体色素含量升高,云烟87的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提高烟叶品质和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黑暗诱导烟叶衰老过程中质体色素代谢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栽培品种K326为实验材料,在中部叶叶龄50 d时,对其进行单独叶片黑暗诱导衰老(individually darkened leaves,IDLs)处理,研究了烟叶质体色素及其降解成分含量变化、叶片衰老和质体色素代谢的关键基因表达规律。结果表明:在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都在不断降解,在IDLs处理的第5 d时成熟特征显著;在IDLs第5 d衰老基因表达明显增强或减弱,色素合成基因表达减弱,分解基因表达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4.
王宝元  马二登  张庆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60-5062,5120
[目的]研究有机肥种类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2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常规肥+抗病生物肥、常规肥+土壤保育肥、精制有机肥及复混肥等有机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无机肥处理相比,常规肥+抗病生物肥、常规肥+修复土壤肥、精制有机肥和复混肥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加烤烟农艺性状参数值.其中以复混肥处理增幅最大,采烤前1天,其最大叶面积和平均叶面积参数值分别比常规复合肥处理高47%和44%;各有机肥处理不同程度降低了初烤烟叶烟碱和氯离子含量,其中以常规肥+抗病生物肥最为显著,与常规复合肥处理相比,其初烤烟叶烟碱和氯离子含量分别下降8%和19%;与常规复合肥处理相比,复混肥处理初烤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增加4%,其余有机肥处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有机肥处理中,以复混肥处理烟叶经济性状增加最为显著,与常规复合肥处理相比,其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6%和8%.[结论]有机肥施用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因有机肥种类而异,如何因地制宜施用有机肥以保障烟叶产量和改善品质,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安康烤烟生产的有机肥种类及配套的化肥减施量,本研究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有机肥、3个化肥减施比例共9个处理,以常规纯化肥为对照(CK),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种类间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差异显著,化肥不同减施量间株高、茎围、有效叶数、最大叶面积、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差异显著,两因素间互作不显著。烤烟农艺性状上表现为蚯蚓粪>油饼>酒糟,经济性状上表现为蚯蚓粪=油饼>酒糟。综合大田长势、产值和生态效应,蚯蚓粪3000 kg/hm2+烟草专用肥810 kg/hm2(较常规用量减少10%)为最优处理,油饼750 kg/hm2+烟草专用肥855 kg/hm2(较常规用量减少5%)和酒糟750 kg/hm2+烟草专用肥855 kg/hm2(较常规用量减少5%)为次好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不同钾肥喷施对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出适合烤烟K326最佳的钾肥喷施方案。[方法]研究不同种类钾肥喷施对烤烟K326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喷施有机钾肥和硫酸钾肥均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和品质的提高,但喷施有机钾肥的效果更好,能提高烟叶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和钾的含量,降低总氮和烟碱含量,使初烤烟叶内在主要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结论]该研究可为烤烟的钾肥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有机生物菌肥对重茬烤烟养分吸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黑龙江寒地重茬烤烟种植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在大庆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试验基地,进行有机生物菌肥+烤烟专用肥不同配比施用对重茬烤烟龙江911养分吸收、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独施用烤烟专用肥(48.13g/株)相比,配施有机生物菌肥能促进烤烟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增加烤烟叶面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其中以每株施用50g有机生物菌肥+48.13g烤烟专用肥的效果最好,其氮、磷、钾积累量分别比单独施用烤烟专用肥提高34.79%、71.39%和40.55%。施用50g有机生物菌肥+48.13g烤烟专用肥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提高烟叶品质,可有效缓解烤烟重茬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生理特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烤烟生产中无机肥用量,提高烤烟产量,改善烟叶品质,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烤烟生理特性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5%有机肥和65%无机肥配合施用下烤烟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相对较高,烤后烟叶的产量、均价、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较高;但有机无机肥配施中有机肥比例过高时烤烟各生理指标会降低,经济性状也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