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人工取盘原理的食葵取盘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食葵机械化收获水平,解决人工分段收获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基于人工取盘原理设计一种食葵取盘装置,其主要工作部件为倾斜输送链式取盘机构,模拟人工取盘时沿竖直方向拔起葵盘的动作,实现葵盘采收。依据部件作业过程与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前翻转控制凸轮推角、后翻转控制凸轮推角、托盘杆尺寸及旋转位置、推杆角度等关键设计参数,并获取了作业性能影响因素及其取值范围。以机具前进速度、推杆角度、插盘高度为取盘性能影响因子,以取盘总损失率为响应值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进行了最优参数组合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取盘过程中各因素对取盘总损失率显著性顺序依次为推杆角度、前进速度和插盘高度,最优参数组合为前进速度0.4m/s、推杆角度20°、插盘高度1000mm,在此参数组合下测得取盘总损失率为1.22%,该食葵取盘装置满足食葵低损失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提出了基于尺寸驱动技术参数化图解法,利用Solid Works软件平台,建立了适用于各种给定参数设计问题的参数化图解法模型,并完成优化设计。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原理简明,建立过程简单,参数调整简便直观,与解析法具有同等精度,并可获得最优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新疆地区食葵收获机械化水平,针对插盘晾晒、分段收获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模仿人工收获工作原理设计一款柔性带式食葵取盘收获机,该机主要部件为模拟人工双手取盘的柔性带式取盘装置和模拟人工敲击葵盘的脱粒装置。根据葵盘的物理特性和取盘的运动过程分析,确定取盘装置中输送带带宽为130 mm、葵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1.7°、脱粒辊直径为80 mm、脱粒辊间的间距为170 mm。依据Box 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机具行进速度、脱粒辊转速及脱粒辊转差率为试验因素,籽粒损失率为试验指标,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损失率显著顺序依次为脱粒辊转速、机具行进速度、脱粒辊转差率,最优组合为机具行进速度0.32 m/s、脱粒辊转速400 r/min及脱粒辊转差率016,该参数组合下食葵籽粒损失率为2.97%,所设计的机具基本达到低损收获的设计要求,为插盘式食葵机械收获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曲柄摇杆与双摇杆齿轮组合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特点,可实现苗盘横向的精确传动,在苗盘输送机构中运用较多。但由于曲柄摇杆具有急回特性及机构做反复式运动必然产生振动和惯性力,影响机构运动平稳性,限制了机构工作效率。为此,针对一种应用于旱地移栽机苗盘横向输送传动机构——曲柄摇杆-双摇杆-齿轮传动机构,建立了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曲柄、连杆、摇杆及齿轮之间的连接点与啮合点等处的受力随曲柄转角变化的规律。应用ADAMS软件完成了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建立,分析了机构作业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利用上述方法找到了机构振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减小振动方法,为苗盘传动机构的改进和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夹指链式残膜回收机清杂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残膜回收含杂率高的问题,结合夹指链式残膜回收机,提出一种曲柄摇杆式清杂装置。介绍了清杂装置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曲柄摇杆机构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曲柄摇杆机构的重要参数,并通过ADAMS软件对该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完成机构技术参数的优化。田间试验表明:该装置的膜杂分离率达到93.8%,证明了该装置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能够满足清杂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食葵盘采收完全依靠人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结合新疆食葵种植模式,分析人工取盘作业特点,确定了食葵盘收获台的整体方案,并对食葵收获台进行了结构设计。同时,分析了往复拨杆的行程要求,结合传动角条件,确定了各杆件尺寸参数,验证了机构设计的合理性;设计了锁止销机构用于锁定食葵茎秆;分析并确定了螺旋输送器的结构和工作参数。试制物理样机并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整机工作平稳,基本可以满足食葵盘采收作业。同时,对样机工作过程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为食葵收获台的后续研发提供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疆插盘食葵人工取盘收获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一种由原位脱粒装置、籽粒回收装置组成的插盘食葵原位脱粒收获原理机。基于静力学及运动学理论分析,对击打-刷脱组合式原位脱粒装置进行设计,并确定影响食葵脱粒效果的主要因素;结合食葵籽粒特点初步确定气吸式籽粒回收装置结构参数,应用离散元与流体耦合分析方式对籽粒回收装置进行仿真分析,模拟集料斗和密封收集箱的作业过程,并得到满足籽粒收集性能的风机作业参数。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确定机具作业速度、脱粒刷转速、击打辊转速的合理取值范围,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以机具作业速度、脱粒刷转速、击打辊转速为试验因素,食葵盘未脱净率、籽粒破损率为评价指标,整机开展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具作业速度为0.3m/s、脱粒刷转速为130r/min、击打辊转速为80r/min时,原理机工作性能最佳,食葵盘未脱净率、籽粒破损率分别为7.11%、1.13%,研究结果可为插盘食葵机械化收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蔬菜移栽机取投苗的稳定性和高效性,针对夹钵取投苗方式,设计了一种全自动曲柄摇杆-导轨组合式取投苗装置。取投苗装置与送盘装置、导苗装置及分苗装置配合完成自主送盘、取苗、投苗与分苗。用解析法对取投苗装置中的摆杆-导轨及曲柄摇杆进行了结构参数设计,用矢量方程法和ADAMS仿真对取投苗装置的运动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并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取投苗装置的实际运动轨迹,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以辣椒钵苗为试验对象,选取取投苗速度、苗株高度及基质含水率为试验因素,以取苗成功率、伤苗率、投苗成功率及取栽成功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因素水平下,整机单行取投苗速度90株/min、苗株高度110mm、基质含水率50%时,取投苗效果最佳,取苗成功率为95.14%,伤苗率为1.39%,投苗成功率93.05%,取栽成功率91.67%。  相似文献   

9.
食葵采收台凸轮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新疆食葵的种植模式进行实地调研,设计一种以凸轮机构为核心的食葵捡拾装置。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凸轮机构基本参数,建立凸轮曲线参数方程。基于SolidWorks软件,构建凸轮机构的三维模型并进行运动学仿真,制作食葵采收台样机并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插盘高度为650 mm、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为720 r/min、机组前进速度为0.88 m/s时,凸轮机构满足设计要求,整机收获总损失率低于5%,符合新疆食葵田间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0.
鉴于我国新疆地区大面积的种植模式,人工移栽穴盘苗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移栽周期长及移栽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化送盘装置,并对关键部件和送盘方法进行设计分析。该装置由机架装置和传送带装置组成,伺服电机驱动传动链转动,穴盘层被带动向下移动,通过止动摇杆机构的配合工作,使穴盘自动下滑到传送带上;通过穴盘的自重和传送带的共同作用使穴盘到取苗输送装置入口处,实现穴盘自动化送入取苗输送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对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解决育苗移栽技术大面积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鸡蛋自动上料装置机构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优化鸡蛋加工生产线吸盘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参数,并确定样机安装中关键零部件同步位置,对该装置的核心部分——吸盘摆臂组合机构进行了结构分析和运动仿真。结果表明:由曲柄摇杆、齿轮和同步带串联组合的吸盘摆臂组合机构自由度为1、曲柄整周转动、摇杆往复摆动60°、摆臂往复摆动180°;同步带角度补偿可以保证在摆臂180°摆动中,吸盘组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保证鸡蛋水平搬运;摆臂末端运动参数(位移、速度、加速度)变化曲线显示,当摇杆摆动到2个极位146°和206°附近时,摆臂存在一段水平速度为零的垂直上下运动,分别对应曲柄84°~108°和252°~312°,以确保吸蛋和放蛋时吸盘垂直运动;为了保证该装置同步协调运动,样机安装时必须使曲柄在96°时,摇杆处在146°、摆臂处在174°位置。样机试验表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与样机实测值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介绍ADAMS在机械机构设计和分析方面的应用。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进行了用户化界面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曲柄摇杆机构的自动化设计,减少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设计质量。同时还对曲柄摇杆机构进行了运动特性分析,给出了反映曲柄摇杆机构运动特性的具体数值,对定量分析曲柄摇杆机构的特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SolidWorks软件在机械设计领域具有强大功能。利用Solid Works软件对新型取苗机构进行三维建模、仿真分析,实现了对农业机械新产品进行物理建模、装配,并进一步通过仿真试验比较、验证了模型参数,从而预知新机构的性能,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创新能力。这为农业机械装置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Pro/E软件建立毒饵喷撒机的曲柄摇杆机构的三维模型,对曲柄摇杆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从而得出了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学特性,为其从动件单行程的速度、加速度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还研究了在给定机架尺寸和曲柄定角速度的情况下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学特性,实现了摇杆速度、角加速度在两极限位置尽可能一样,同时也实现了速度呈余弦曲线变化,从而避免在喷撒毒饵过程中毒饵数量过于集中在某些位置的情况,并为毒饵喷撒机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牧草收获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内蒙古地区,牧草收获的数量多少、品质优劣直接决定了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对牧草收获机械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为此,以9 YG-1.8型圆捆机的弹齿滚筒式捡拾装置为例,研究了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滚筒转速和曲柄长度3个参数对弹齿速度变化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捡拾效果的影响。本研究运用Solid Works进行三维建模,使用VB6.0软件进行编程,实现盘形凸轮的参数化设计;使用Solid Works自带插件COSMOSMotion对弹齿滚筒式捡拾装置进行运动学仿真,对其中主要参数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单一参数变化对捡拾效果的影响。在Solid Works下运用VB进行二次开发可为其它机械运动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食葵机械化收获过程割台损失大、葵盘输送过程籽粒表皮易划伤、脱粒过程籽粒破损严重等问题,根据食葵生物力学特性、种植模式及机械化收获要求,在传统割台的基础上增设脱粒装置,设计了集分禾、扶禾、拨禾、切割、输送及脱粒等功能于一体的食葵联合收获割台装置,葵盘在割台上实现脱粒,有效缩短了葵盘输送路径,为后续提高清选质量奠定基础。为降低割台损失,依据适收期食葵植株姿态,设计了一种不对行拨杆式拨禾轮,并设计了侧边倾角30°的分禾器,同时在相邻分禾器之间增加软毛刷收集碰撞飞溅籽粒;为减少脱粒过程籽粒破损,设计一种轴流螺旋滚筒式脱粒装置;基于物料抛送过程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得出螺旋输送器拨板安装倾角为18°时葵盘较顺畅进入脱粒装置。为验证割台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留茬高度为700 mm时,联合收获机在1.21~2.11 m/s范围内5组不同速度条件下进行田间作业,割台损失率不大于3%、未脱净率不大于2%、破损率不大于3%,均能够满足食葵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17.
插秧机推秧装置凸轮和拨叉的理论分析和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曲柄摇杆式栽植机构推秧装置的凸轮、拨叉的相互位置和各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编制了优化程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后插式分插机构—曲柄摇杆分插机构的研究现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椭圆齿轮传动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开发了理论模拟分析软件,并利用该分析软件对曲柄摇杆分插机构与椭圆齿轮传动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的插秧性能,从秧针静轨迹与穴口宽度、秧针速度与伤秧率、秧针加速度与振动性3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新设计的椭圆齿轮传动后插旋转式分插机构比曲柄摇杆分插机构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9.
平面曲柄摇杆机构的计算机辅助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平面曲柄摇杆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并利用MATLAB6.5对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得出了平面曲柄摇杆机构各铰节点动态规律图,对分析机构的稳定性和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彩霞 《农机化研究》2012,(3):142-144,148
电动菌棒扎孔通气机主要有机架、电动机、减速器、偏心轮、曲柄摇杆机构、动排钉、定排钉和操纵机构等组成。工作时,电动机的动力由传动带、减速器、偏心轮、曲柄摇杆机构传递给动排钉,与定排钉配合,实现给菌棒扎孔通气的目的,操纵机构主要用于控制菌棒进出轧扎槽。本机器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大大降低了广大香菇养殖户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