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浅析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油菜分段收获机械化技术油菜分段收获是一种先割晒再捡拾和脱粒的收获方式。在油菜的角果八成熟时,人工将油菜割倒,铺放于田间,晾晒至七八成干时,由人工捡拾均匀喂入到收割机的割台里,实现油菜的脱粒、清选和秸秆粉碎还田。采用分段收获法,充分利用作物的后熟作用,可提前收割,延长了收割期,可使油菜籽粒饱满,产量有所提高。缺点是需要的劳力较多,生产率较低,劳动强度大。机械分段收获油菜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油菜晾晒不可过干,否则暴壳多,损失大;二是喂入要均匀、适量,喂入过多容易堵塞,过小则影响工效。由于油菜籽的理化性状与水稻和…  相似文献   

2.
油菜分段收获脱粒清选试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我国南方油菜分段收获割晒后的脱粒清选特性和脱粒清选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在试验台上脱粒和清选正交试验,得出了分段收获捡拾脱粒机脱粒、清选部件形式和两组合理的工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脱粒分离夹带损失最小的优选参数组合为喂入量1.6kg/s、滚筒转速750r/min、脱粒间隙15mm、滚筒形式钉齿6排;影响脱粒分离夹带损失率的主次因素为滚筒形式、喂入量、脱粒间隙和滚筒转速。综合考虑清选损失率和含杂率最〖JP3〗小的优选参数组合为开度10mm鱼鳞筛、振动筛曲柄转速260r/min、离心风机转速860r/min、离心风机倾角15°;由模糊综合评价值的极差分析可得因素的主次排序为离心风机倾角、振动筛曲柄转速、筛片结构形式和离心风机转速。  相似文献   

3.
<正>安阳市谷子种植历史悠久,谷子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余亩。长期以来,安阳市谷子收获大多采用人工收获,即人工割倒、切穗、脱粒、清选的方式或采用通用谷物收获机收获方式。人工收获方式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而采用通用谷物收获机收获损失率较高,农民难以接受。为尽快解决谷子生产过程机械化的问题,2016年安阳市对谷子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对谷子联合收获机械的损失率、经济效益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收获是燕麦生产关键环节之一,不同收获方式对燕麦损失及籽粒质量产生不同影响。分别采用联合收获、人工收获、人工收割+机械脱粒和机械收割+机械脱粒4种方式开展燕麦田间收获作业,试验以总损失率、含杂率、破碎率和种子发芽率为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收获方式对燕麦收获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方式对燕麦总损失率、含杂率和破碎率影响显著,各组种子发芽率均在85%以上,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组间无显著差异。该研究为燕麦收获方式选择与收获技术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机科技推广》2004,(7):25-26
目前我国油菜机械收获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联合收获,另一种是分段收获。前者使用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切割、输送、脱粒、清选作业,获得油菜籽粒;后者为二次作业,先用割晒机将油菜植株切割,条形铺放,田间晾晒数天,再用带拣拾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拣拾脱粒,完成收获作业。现阶段,我国油菜收获机械技术和装备以及油菜机械收获作业工艺正处于试验示范阶段。  相似文献   

6.
油菜收获技术基础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油菜收获技术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分析了国内外油菜收获技术基础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基础研究的方向。国内外在油菜收获方式、油菜收获时期、收获损失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油菜割晒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条铺形成过程以及放铺质量上,捡拾脱粒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捡拾器结构研究上。油菜联合收获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割台参数优化、脱粒分离与清选机理和参数优化上。在研究手段上主要采用有限元分析、虚拟样机建模与仿真技术。在油菜收获技术基础研究领域内,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移栽油菜割晒技术、油菜脱分机理、油菜籽粒在清选装置中的运动规律、筛分情况与清选装置中各个零部件的工作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谷物收获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提升谷物质量,针对谷子的生长特性,对大中型自走式谷子联合收获机的割台、脱粒滚筒、清选筛及凹板等关键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并生产样机。以谷子损失率、破碎率和含杂率为试验指标对整机进行田间试验及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该样机基本解决了割台丢穗掉穗的问题,降低了割台损失率;在保证脱粒作业效果同时,避免了滚筒内堵塞和谷子夹带问题;降低了谷子的破碎率和清选损失,提升了谷子清选率,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食用豆是我国重要的食用作物,推进其机械化收获提质减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食用豆种类多、地域分布广、种植模式多样,其高效收获装备较为缺乏,是当前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短板技术问题。结合国内外食用豆产业发展现状、当前联合收获技术研究成果和食用豆机械化收获的特殊性,在对现有联合收获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食用豆生产的机械化减损收获技术策略。主要措施包括综合考虑宜机化品种筛选及配套种植农艺、联合收获各环节协同作用和机手收获技能减损。利用以上手段可有效降低收获割前损失、割台损失、脱粒损失和清选损失,同时通过集成应用低损收获割台、高效脱粒清选和物料低损输送技术,可大幅降低食用豆联合收割机作业损失率,减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一、谷物收获方法谷物收获方法是研制谷物收获机械的依据,应予重视。我国采用的机械化收获方法有以下几种:1.分段收获法:用多种机械分别完成割、捆、运、堆垛、脱粒和清选等作业方法。如用割晒机将谷物割倒,然后用人工打捆,运到场上再用脱谷机进行脱谷和清选。这种方法使用的机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油菜最佳的收获途径,选择4个油菜品种,针对不同的收获时间、收获方法(人工、机械)、收获方式(联合、分段)开展油菜籽粒性能研究,分析不同收获因素对籽粒的含水率、破碎率、发芽势、发芽率等特性的影响;开展不同收获方法和方式对油菜籽粒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的方差分析,明确各因素对籽粒发芽势及发芽率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收获时间推移籽粒含水率直线下降,破碎率缓慢上升,发芽势和发芽率无显著变化;采用机械分段收获可获得最低籽粒含水率和最低的破碎率;联合收获时人工和机械两种收获方法对籽粒发芽率影响显著;采用机械收获时,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两种收获方式对籽粒发芽率影响显著,且得出籽粒发芽率高低为人工联合>人工分段>机械分段>机械联合。  相似文献   

11.
油菜联合收获脱粒损失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油菜联合收获机损失率高,严重影响机械化推广,而脱粒损失占很大的比重。针对由于脱粒装置各项参数没有良好的配合使脱粒损失偏高的问题,在研发的移动式脱粒清选试验台上,以喂入量、脱粒间隙、滚筒转速和脱粒元件形式4个因子为影响因素,以脱粒损失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采用Design-Expert数据处理软件对脱粒滚筒的脱粒损失进行数据分析,得到脱粒间隙和喂入量对油菜脱粒滚筒的脱粒损失有显著影响,最优参数组合形式如下:脱粒间隙9mm,喂入量3.2kg/s,脱粒元件型式为半钉齿半纹杆,滚筒转速1 010r/min。  相似文献   

12.
针对食葵机械化收获过程割台损失大、葵盘输送过程籽粒表皮易划伤、脱粒过程籽粒破损严重等问题,根据食葵生物力学特性、种植模式及机械化收获要求,在传统割台的基础上增设脱粒装置,设计了集分禾、扶禾、拨禾、切割、输送及脱粒等功能于一体的食葵联合收获割台装置,葵盘在割台上实现脱粒,有效缩短了葵盘输送路径,为后续提高清选质量奠定基础。为降低割台损失,依据适收期食葵植株姿态,设计了一种不对行拨杆式拨禾轮,并设计了侧边倾角30°的分禾器,同时在相邻分禾器之间增加软毛刷收集碰撞飞溅籽粒;为减少脱粒过程籽粒破损,设计一种轴流螺旋滚筒式脱粒装置;基于物料抛送过程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得出螺旋输送器拨板安装倾角为18°时葵盘较顺畅进入脱粒装置。为验证割台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留茬高度为700 mm时,联合收获机在1.21~2.11 m/s范围内5组不同速度条件下进行田间作业,割台损失率不大于3%、未脱净率不大于2%、破损率不大于3%,均能够满足食葵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4LYBl-2.0型油菜联合收获机的总体结构,以及伸缩割台、脱粒分离、清选装置等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田间性能测试表明:该机总损失率为5.7%、破碎率0.3%、含杂率2%,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油菜机械化收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大豆机械收获损失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豆收获是大豆生产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采用适当的收获机械适时完成大豆收获作业是大豆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大豆机收损失一直是大豆机械化收获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国内外针对损失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损失率也在不断的降低,但仍不能满足需求。为此,从减少大豆机收损失出发,对大豆割台、输送装置、脱粒清选装置等关键部件的研究现状以及大豆收获方式、机理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豆收获机械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艺大多是全喂入方式,先割后脱,其割台结构是通过拨禾轮、扶禾器即将带穗作物茎杆切割下来,输送到脱粒和清选装置。脱粒、清选负荷很大。尤其是在作物含水量大时,极易造成堵塞、脱粒不净、麦粒难以分离等现象。使得利用机械收获的工作效率受到限制。为解决传统联合收获机的收获工艺,割前脱粒收获工艺成为收获机械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用机械一次或分段完成收割、脱粒、清选等作业过程的技术称为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水稻收获可采用分段收获法和联合收获法。 1.分段收割机械选型和使用 水稻分段收割一般选用与手扶拖拉机(3.6~8.8kW)或小动力底盘(2.1~3kW)配套的割晒机,多选用立式割台。性能较好的水稻收割机有:江苏生产的4GL-185X型稻麦收割机、福建生产的龙江140型圆盘收割机、河南桐柏县生产的4GL-130型稻麦收割  相似文献   

17.
我国油菜机收损失率过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实际生产中大多用谷物联合收割机兼收油菜,收获损失难以精准把控,割台损失率、脱粒清选损失率、破碎率都过高,总损失率难以达到行业标准要求,亟待对专用油菜籽联合收获机实际作业性能进行科学准确评价,加大专用油菜籽联合收获机推广应用力度。为此,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组织对国内主流的3款专用油菜籽联合收获机开展了包括作业性能和经济性能在内的作业效果综合测评。结果显示,3款机具的含杂率、破碎率、总损失率等作业性能指标均达到行业标准要求,满足生产需要,充分说明油菜籽专用联合收获机的作业性能比兼用收获机更为可靠;3款机具的作业效率均是人工收割油菜的100倍以上,包括人工、机具折旧、燃油在内的作业总成本只有人工的1/10,经济效果显著。通过结果分析,提出以收定种、耕种收一体推进油菜机收,大力发展高效低损油菜收获机具装备,加大机手培训指导减少机收损失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缓慢,尤其是收获机械化更为薄弱。对人工收获、机械分段收获和机械联合收获3种方式的收获损失率进行查定,研究油菜收获方式差异,比较油菜收获方式和技术先进性、适用性,是指导科学选择油菜收获方式,明确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方向的现实之需、迫切之举。今年5月上旬-6月初,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  相似文献   

19.
总损失率包括割台损失和脱粒机体损失,脱粒机体损失分为脱粒损失、分离损失和清选损失。  相似文献   

20.
日前我国油菜机械收获方式为两种:一种是联合收获,另一种是分段收获。前者使用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切割、输送、脱粒、清选作业,获得油菜籽粒;后者为二次作业,先用切割机将油菜植株切割,条垄铺放,田间晾晒数天,再用带拣拾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拣拾脱粒,完成收获作业。现阶段,我国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