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在人类的食物构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动物性食品又主要来自由各种加工饲料喂养的动物。近几年来,由于“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及“瘦肉精”、“二恶英”等事件的不断发生,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问题,并致力于做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性的研究与控制工作。欧美等发达国家首先提出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管理理念。今年我国政府也提出了把食品安全监管前移,实行全程监控的新举措。饲料安全是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若想保证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首先必须保证饲料的…  相似文献   

2.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是以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首先,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涉及面非常广泛,与动物解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学、分析化学、兽医公共卫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第三,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作为公共卫生的一门重要课程,是食品安全及卫生监管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动物防疫检疫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发达国家人们的膳食结构目前以动物性食品为主,我国民众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每年都在大幅度增加。但是,许多动物性产品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尤其进入21世纪后,食品安全问题成了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例如,国际上影响最大的疯牛病,国内连续发生的猪肉瘦肉精中毒恶性事件等。动物源性产品是来源于动物自身的肉、蛋、奶、内脏、脂肪、皮毛等以下角料制成的副产品。动物源性食品指目前普遍为人们接受可食用的动物性产品。动物源性食品除传统意义上家畜、家禽、…  相似文献   

4.
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兽药和添加剂的使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动物性食品(animal-derived foods)又称动物源性食品(foods of animal origin)是指由动物生产的肉、蛋、奶等可食性组织及其加工的产品,由于动物性食品安全不仅和人们的生活、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可能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如转基因动物食品的安全问题),所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问题牵涉面很广,安全的动物性食品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或标准),在目前条件下,笔者认为把动物性食品安全限定在“无疫病、无残留、无污染、无后遗作用”四个方面还是比较恰当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发生了由量到质的变化。人们不仅关心动物性食品的营养价值,而且更关心其卫生与安全。特别是近年来,国外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国内动物性食品因药物残留引发的一系列人体食物中毒事件等,更加大了国民对国内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担心。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影响我国畜产品出口的关键问题。为此,笔者结合长沙市畜禽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长沙地区畜禽水产品质量检测结果,谈谈对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存在的主…  相似文献   

6.
产地检疫作为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和消灭人畜共患的重要疾病、保障人民动物性食品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控制已成为整个食品行业有待解决的重中之重。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得到保证的最根本因素在于产地检疫,只有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安全保证,才能真正实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可靠。这就使产地检疫工作不仅仅要作为控制动物疫病的基础,而且成为了保证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源头和根本。然而在新的形势下,影响产地检疫工作的诸多因素也逐渐暴露出来。1影响因素1.1饲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世界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由动物或动物食品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在对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1食品安全概论1.1动物性食品又称动物源食品,是指由单位生产的肉、蛋、奶等科食性组织及其加工的产品,由于动物性食品安  相似文献   

8.
<正>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溯源系统是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内容、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展望3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论述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中,动物源性产品身份识别技术、质量和安全测量技术、动物源性食品DNA溯源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畜牧业中地理信息技  相似文献   

9.
动物性食品安全现状与监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世界食品安全卫生问题频频发生,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由动物或动物食品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在对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动物性食品(animal foods)又称动物源食品是指由动物生产的肉、蛋、奶等可食性组织及其加工的产品,由于动物性食品安全不仅和人们的生活、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可能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如转基因动物品的安全问题),所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兽药残留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动物源食品中的兽药残留进行检测与控制,是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我国兽药残留标准化工作在最近的十多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提高我国动物产品质量,保证动物性  相似文献   

11.
高职《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作为一门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为了提高学生对食品卫生检验的基础理论、实践技能和食品安全系统控制理念,从教学效果着手提出改革的思路,利用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重视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职《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课程的教学应以培养合格的从事动物性食品生产、经营、加工和卫生检验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以具体的动物性食品为支点、以教学效果为评价指标提出改革的思路,利用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并结合食品卫生界的最新研究思路,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系统的综合控制理念,以实现对该课程较为全面地掌握。  相似文献   

13.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畜产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畜禽公共卫生安全防御体系薄弱以及动物福利差等一系列问题极为突出,结合世界畜牧业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保障等方面的大趋势,必须对原有的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本文结合我国畜牧业发展实际,将畜产品安全事件、畜禽公共卫生安全防御体系以及家畜福利等内容引入本科生家畜环境卫生学课程,以期培养具有现代先进养殖理念的新型畜牧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文提出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这门课程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体现生产需要;教学方法上,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等多种手段,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双语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利用大学生创新平台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本文主要从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实验课改革的措施.通过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旨在培养能够从事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检验检疫工作和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创新型高级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6.
动物环境卫生学实验课是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主要环节。通过实验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养殖场环境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有必要全面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论述了动物环境卫生学实验课程建设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主要从教学观念、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评价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动物环境卫生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动物解剖学实验是以剖解动物为主体的一门实验课程,动物剖解过程中生物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根据多年来从事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的切身经验,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控制生物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杜绝动物解剖学实验过程中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家畜环境卫生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的课程。结合对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实际,论文从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课程教学以及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探索家畜环境卫生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饲料卫生与安全学》是畜牧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从事饲料相关行业后的状态及企业认可度。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趋势,分析了《饲料卫生与安全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A brief overview of food hygiene legisl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llowing several animal disease outbreaks and food contaminant scandals in Europe in recent years,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adopted the White Paper on Food Safety in 2000. This White Paper contains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aimed to increase food safety, improve the traceability of food products and regain consumer confidence in the food industry. To this effect a package of new European legislation on food and feed has been prepared with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responsibility of food safety lies with the food business operator, while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of the Member State verifies corre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rules. Produ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good hygienic practice and HACCP principles and products are subject to microbiological criteria and temperature limits. The legislation deals with all food and covers the entire food chain ("from stable to table"). The general framework of the new food hygiene legislation is explained. The General Food Law (Regulation (EC) No 178/2002) is discussed in more detail as well as the Regulations concerning food hygien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each one of the three Hygiene Regulations is presented (Regulation (EC) No 852/2004, Regulation (EC) No 853/2004 and Regulation (EC) No 854/2004)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changes in the new (horizontal) legislation as compared to the old (vertical) Directives. Implementing measures of the Hygiene Regulation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he form of four Commission Regulations in December 2005. The implementing measures deal with technical issues often in great detail and became applicable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Hygiene Regulations with effect of 1 January 2006. The major issues as laid down in the four Commission Regulations are presented. Finally, various guidance documents are mentioned. These documents are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site (http//ec.europa. eu/food/food/biosafety/hygienelegislation/guide_en.htm) of DG SANCO and explain in plain language some of the topics of the Hygiene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