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江苏省稻茬麦种植机械化水平严重退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生产安全。2014年睢宁县稻茬麦撒播达77%,在全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睢宁县稻茬麦并且重点在稻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机械化种植模式、配套机具应用情况以及技术发展方向进行调研,摸清问题,提出前瞻性的解决方案,可以为提高小麦机械化种植作业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我们以睢宁县农户、农机手和种粮大户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目前小麦机械化种植  相似文献   

2.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主。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长年维持在4亿亩以上。水稻的种植主要集中在四大稻区:华东稻区、北方稻区、中南稻区、西南稻区。近年来,四大稻区都在推广全程机械化,据农业部权威数据,2014年全国水稻机械种植、收获水平预计分别超过40%、73%,如果考虑到水稻机收地理条件和机收环境,从实际水平看,水稻机收率已经与小麦机相差无几,说明水稻机械化收获市场接  相似文献   

3.
稻茬麦机械种植技术难点与破解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茬麦在安徽省小麦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常年稻茬麦种植面积在800万亩左右,面积约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沿淮丘陵地区。小麦品种多为半冬性品种、春性品种,沿淮为冬性品种种植。长期以来,稻麦两熟地区存在着"重稻轻麦"的倾向,且其种植质量一直难以保证,产量水平和种植效益也与旱地小麦存在着较大差距,再加上近年来持续阴雨灾害天气的影响,更是增加了稻茬麦的机械化种植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家政策导向的驱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向现代农业、优质高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粮食生产以稻麦轮作为主,每年水稻收获后,遗留下2 000多万t的稻秸秆,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以及后续小麦机械化种植,是农机及农业部门所面临的新问题。水稻秸秆粉碎埋覆还田集成小麦种植机械化复式作业技术,是指应用相关机械在水稻收割后对稻秸秆进行处理,而后用复式作业机具进行小麦机械化种植的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能完成水稻秸秆粉碎、埋茬,一次性完成小麦整地、施肥、播种、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的稻茬麦种植面积近66万hm~2,主要分布于沿淮丘陵地区。该区域田块土质粘重,适耕期较短,加之前茬水稻割茬高,造成稻茬麦种植时的整地质量差,影响小麦出苗率和出壮苗;前茬水稻腾茬时间晚,使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江苏垦区麦稻两熟轮作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需要,提出了适应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高产机械化作业模式与作业机具配套方案。作业模式创新和关键装备技术创新提高了稻茬麦种植质量,实现了齐苗、匀苗、壮苗,并通过秸秆全量还田与复式作业,实现了节能减排,提高了大小麦种植水平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大小麦机械化种植技术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十五"以来,为了加快水稻生产机械化步伐,扬中市进一步加大了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推广力度,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6年,扬中市直播稻种植面积达0.576万hm2,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75%,全市直播稻平均理论单产588kg/667m2,一些高产圩区直播稻单产达到了650kg以上。但由  相似文献   

8.
1沈阳市机械化收获水平现状 沈阳市有耕地68.27万hm2,其中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为28万hm2,水稻的种植面积为12.2万hm2,小麦的种植面积为2.46万hm2.1998年以来,沈阳市实施了"五五六七"工程,计划1999年实现机收面积4万hm2.但据实际报表显示,我市实际实现机械化收获3.47万hm2,机械化水平只有5%.其中水稻机收2.6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1.3%;玉米机收0.13万hm2,占玉米种植面积的0.5%;小麦机收0.73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29.8%.可见,我市的机械化收获水平是相当低的.因此,探索提高我市机械化水平的途径是实现我市农业现代化的当务之急,现就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的机收形势进行分析,探索提高我市机收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目前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最薄弱环节。为加速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步伐,农业部于今年3月开始,有针对性地在北方稻区、南方双季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和西南稻区4个水稻产区组织开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工作。培训的对象是2008年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县、优质水稻区域生产机械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县、实行水稻插秧机购置补贴项目县的技术负责人,培训规模300人,培训委托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承办。  相似文献   

10.
水稻栽植机械化区域型实现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势头喜人,但是水稻栽植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较慢,水平很低,成为水稻生产机械化过程中最突出和最薄弱的环节,这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和难点.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大、分布广,包括三大稻区(南方一季稻区、南方双季稻区和北方稻区)与5种类型(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区、西南稻区、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华南双季稻区和北方稻区),基于我国水稻种植的区域化特点,坚持区域性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发展的原则之一.根据初步的调查分析结果和各区域的实际生产,我国各个主要水稻产区现阶段应以水稻机械化插秧为基础,结合各自区域内的农业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探索适合本区域的水稻栽植机械化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如东县地处南黄海之滨,全县三麦种植面积达到72万亩,目前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小麦种植面积12万亩,集成应用水平仅为16%。随着全县第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和发展已成为提高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如东县通过科学组织和实施项目试验示范工作,优化稻秸秆还田后播种小麦的生产技术路线,实施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种植机械化复式作业技术模式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明显,形成了稻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来,丹阳市种植小麦大部分地区采用撒播方式,机播面积逐年缩小,严重影响了小麦种植质量和产量。丹阳市农机推广站认真总结近三年来稻秸秆还田机械化条播小麦工作中取得的经验,筛选出适宜稻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机械化作业模式和作业机具,为提高小麦种植机械化作业水平提供决策依据。一、机械化种植小麦现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丹阳市小麦机条播水平达到85%以上,以后逐年下降,到2012年,小麦机械  相似文献   

13.
1概述水稻、小麦是江苏的主要粮食作物,江苏大部分地区为稻麦两熟地区,年种植面积约为373.33万hm2。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水稻、小麦机收水平达96%以上,但是水稻、小麦秸秆的有效利用率急剧下降,联合收割机抛撒的稻麦秸秆和高留茬遗留在田间,给下季作物的种植带来极大的困难,农民为了抢抓种植季节,多采取焚烧的方法,约有60%的水稻、小麦秸秆被废弃焚烧,造成了资源浪费,熟化了土地,污染了环境,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交通安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我国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59%,农机从业者达5300多万人,农机化发展进入中级阶段。据笔者对陕西南郑县进行了相关调研,目前粮食烘干机械化仍是薄弱环节,认为现在大力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的时机与条件已成熟,也是今后5~10年农机化发展的重点与"亮点"。1大力发展的紧迫性南郑县位于陕西西南部,粮油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为主,是典型的稻麦(油)二茬轮作区。年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河南省息县地处淮河流域,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289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35万亩,水稻种植面积84.41万亩。近年来,息县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生产,强力推进小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2018年,息县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65%,其中,机耕99.99%,机播88.88%,机收99.99%。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24%,其中:机耕99.9%,机械化种植53.2%,机收99.9%。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61%;谷物产地烘干能力40.43%;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86.16%。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作为农业大国,18亿亩的基本农田需要大量的农业植保作业。目前,我国三大主粮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超过了80%,然而,在劳动强度非常大、农民最望而生畏的的植保环节,机械化植保的水平仍比较低,很多统计资料都省略去了此项。以水稻为例,水稻常年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公顷,稻种植的各环节中,除了病虫草害的防治,其它环节都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而病虫草害严重影响着水稻产量。资料显示,我国历年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面积约占35%。但是,  相似文献   

17.
正安徽是全国粮食生产大省,其水稻年产量在1400万吨左右,占全省粮食作物总产的40%,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与小麦、玉米相比,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偏低,特别是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滞后,成为粮食生产机械化最薄弱的环节。"十二五"期间,安徽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提速,2014年水稻种植机械化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5年底,水稻种植机械化面积1423.5万亩,比2010年增长2.15倍,种植机械化率达  相似文献   

18.
如皋市是水稻生产大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70万亩左右,总产40万吨上下,占全市粮食总产的60%以上。近几年来,直播稻种植面积有扩大趋势,抑制了全市水稻单产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农民增收,也直接威胁了粮食生产安全。今年以来,如皋市不断推出控减直播稻举措,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集成技术。一、认真分析原因,为制定"控减举措"提供科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是我国3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前列。然而,水稻种植机械化一直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和瓶颈,据统计,2016年,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仅达到44.45%,远低于小麦(87.89%)和玉米(83.85%)。2018年5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2018年中国插秧机技术发展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学者针对插秧机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总结了插秧机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为国产插秧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江淮地区地貌以丘陵为主,稻茬麦种植面积近930万亩,多年来小麦秸秆处理都是付之一炬,火光冲天,狼烟四起。随着秸秆禁烧工作的力度加大,小麦秸秆机械化综合处理提上政府议事日程。合理的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既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培肥地力,又能避免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天长地处江淮,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10多万亩,2014年在各级政府的"严看死守"下,99%小麦秸秆实现了全量机械粉碎还田。政府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