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BRDC)是肉牛场高发的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呼吸道感染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防治难度大。本研究团队研发一种中药复方防治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CBA)分析,以研发项目100头试验肉牛的生产性能和管理资料为基础,分析中药防治BRDC的成本投入和产生的效益。结果显示,中药防治BRDC的总成本约为8 243.42元,其中中药成本5 807.2元,占70.45%;患病牛治疗成本仅为5.78%。中药防治总效益为108 495元,效益-成本比(BCR)为13.16,净效益为100 251.58元。新研发的中药防治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技术有效可行,能提高牛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肉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指在各种应激因素(如长距离运输、饲料营养不足、管理不当等)诱导下,混合感染多种病原而导致发病。最早在肉牛育肥过程中发现,病牛不会表现出感染单一病原而导致的典型症状。在我国,该病给养牛业带来较大影响,由于具有快速发病、传染力强的特点,严重损害养牛业的经济效益。现主要介绍三种常见的牛呼吸道疾病,并概述其发病机理、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为广大养牛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牛呼吸道疾病是牛养殖业的常见疾病,多数牛呼吸道疾病存在较强传染性,对养殖产业的危害较大,需积极预防,并做好早期诊断,尽早干预治疗,尽量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目的:探讨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本地区某养殖场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牛呼吸道疾病预防性措施,选择实施后(2020年1~12月)本养殖场饲养的110头肉牛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实施前(2019年1~12月)本养殖场饲养的110头肉牛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肉牛呼吸道疾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牛呼吸道疾病发病率(3.64%,4/110)显著低于对照组(15.45%,17/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可有效降低牛呼吸道疾病发生率,有助于提升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肉牛的常见疫病,并探讨了有效的防治措施。选取某牛场的肉牛500头作为调查对象,观察肉牛的常见疾病,以及各种疾病所占比重,并对疾病防治前后的常见疾病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为不孕症、乳房炎、真胃转移、代谢性酮病、胎衣不下以及肢蹄病等都是肉牛的常见疾病,经过有效防治后,肉牛常见疾病的发生率由原来的16.4%降低到4.8%。实验结果证明,对肉牛常见疾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肉牛各种疾病的发生,并且能够提高肉牛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牛呼吸道疾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危害养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给全世界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给临床上肉牛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和日常管理等提供借鉴,本文就牛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及饲养管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肉牛养殖是姚安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养殖实践分析,面临着重大风险就是疾病,若牛患得各类疾病,则会造成重大的损失。现结合肉牛养殖实践,围绕肉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因、主要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做简单的论述,总结养殖经验,提出防治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肉牛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酸中毒、瘤胃臌胀4种肉牛常见前胃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以期为肉牛养殖场兽医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犊牛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肉牛养殖业的发展,犊牛疾病的防治是保障犊牛健康生长的关键手段,犊牛呼吸道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导致犊牛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方面,饲养管理不当以及病原菌的传播等都是导致犊牛出现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本文将对犊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病过程以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介绍,旨在为犊牛的健康养殖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犊牛腹泻病、牛结核病和牛感冒等肉牛场养殖过程中一些常发、易发疾病的临床症状,预防和治疗措施,为肉牛养殖中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我国肉牛频繁发生呼吸道疾病,直接导致肉牛养殖业的经济大幅度下降,同时也对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阻碍。究其原因是国内有部分养殖户引进外来的牛犊,对其没有进行有效管理,导致牛群感染呼吸道疾病并快速蔓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内蒙古肉牛养殖主要生产区养殖场基本信息和兽药使用的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肉牛养殖以中小型规模养殖为主,经营模式多样,以养殖合作社为主体;常用治疗药物以抗菌药物为主,以庆大霉素使用频率最高;肉牛养殖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疾病是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黏菌素分别是内蒙古地区肉牛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的首选治疗药物;与中大型养殖场用药种类相对单一、频次较少相比,小型养殖场用药种类和频次相对较多。当前的用药模式可能带来病原微生物耐药性逐渐增强和产品兽药残留超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固原肉牛产业是宁夏地区肉牛的核心区域,固原黄牛产业是固原地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因此本文对固原地区肉牛养殖的大体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以及根据实地调研对肉牛养殖场种常见的犊牛腹泻和肺炎等疾病进行相关分析并给与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宜春市肉牛规模化养殖场发展迅速,肉牛结核病一旦蔓延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掌握宜春市某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结核病的感染情况,采用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对该养殖场的300余头肉牛进行随机抽检。结果表明,随机抽取的30头肉牛样品的阳性检出率为3.33%。其中,所调查的2个年龄段的肉牛群中,以12月龄以上的肉牛群阳性检出率最高,为6.67%。在春、夏两季节调查的牛群中,春季阳性检出率最高,为6.67%。数据表明,该牛场结核病的免疫效果较差,须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调查河南省伊川县肉牛养殖现状以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为政府和伊川肉牛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肉牛发展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采用实地走访、查看及与合作社或企业负责人座谈等形式进行调研。经调研发现,伊川县肉牛养殖以品质优良的安格斯肉牛品种为主,加上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如母牛和新增肉牛栏位补贴、粮改饲补贴等,使得肉牛养殖在当地成为一种优势产业。河南省伊川县肉牛养殖产业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并就目前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肉牛产业是玉溪市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本地黄牛约占玉溪肉牛存栏的70%~75%,本文通过对品种特性、当前养殖模式及发展潜力等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性的提出本地黄牛提质增效技术措施,为提升本地黄牛养殖效益,促进玉溪市肉牛产业提质增效及贫困地区肉牛产业扶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肉牛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对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宁夏作为全国十大牧区之一,努力发展肉牛业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宁夏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肉牛业,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通过对宁夏固原地区肉牛养殖业面临挑战的剖析,以期为宁夏固原地区肉牛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valuate trends in feedlot cattle mortality ratios over time, by primary body system affected, and by type of animal. DESIGN: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IMALS: Approximately 21.8 million cattle entering 121 feedlots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1994 through 1999. PROCEDURES: Yearly and monthly mortality ratios were calculated. Numbers of deaths were modeled by use of Poisson regression methods for repeated measures. Relative risks of death over time and by animal type were estimated. RESULTS: Averaged over time, the mortality ratio was 12.6 deaths/1,000 cattle entering the feedlots. The mortality ratio increased from 10.3 deaths/1,000 cattle in 1994 to 14.2 deaths/1,000 cattle in 1999, but this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9). Cattle entering the feedlots during 1999 had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 (relative risk, 1.46) of dying of respiratory tract disorders, compared with cattle that entered during 1994, and respiratory tract disorders accounted for 57.1% of all deaths. Dairy cattle had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 of death of any cause, compared with beef steers. Beef heifers had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 of dying of respiratory tract disorders, compared with beef steers. CONCLUSIO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lthough overall yearly mortality ratio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during the study, the risk of death attributable to respiratory tract disorders was increased during most years, compared with risk of death during 1994. The increased rates of fatal respiratory tract disorders may also reflect increased rates of non-fatal respiratory tract disorders, which would be expected to have adverse production effects in surviving animals.  相似文献   

18.
根据草牧场生产和肉牛繁殖规律,按照两者同步化原则,设计了草原牧区肉牛繁殖管理模式,对该繁育模式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运行效果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实施措施和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世界牛肉第二大消费国、第一大牛肉进口国,也是需求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肉牛是持续性发展产业,本文通过对陕西6个肉牛生产县区的实地调研,从肉牛生产品种、养殖方式、生产模式、养殖效益等方面进行调查,结合全省肉牛产业发展情况,分析肉牛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瓶颈性问题,展望肉牛发展潜力及发展前景,提出陕西肉牛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辽市是全国及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主产区,肉牛育肥是肉牛养殖的最后环节,也是提高牛肉品质的关键环节。从养殖模式、品种特点、牛源结构、销售市场、饲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查,对目前通辽市育肥牛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期能为当地政府把握肉牛育肥基地发展现状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