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边地区红松人工林烂皮病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红松是我国主要珍贵用材树种之一。解放以来延边造了大量红松人工林,现大多数都苍郁成林,但近几年来林内发现一种较为严重的真菌性病害——红松烂皮病。由于该病蔓延迅速,致使红松幼树大量枯梢或枯死,给大面积红松人工林造成很大威胁。为摸索该病的分布、病原、危害程度及发生规律,我们对这一地区红松人工林进行了调查。一、分布与危害红松烂皮病是一种弱寄生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据记载,在芬兰、德国、挪威和瑞士该病曾造成枝条大量干枯。在国内,辽宁、山东、  相似文献   

2.
所谓病害的流行,是指植物侵染性病害,在一个时期内或一个地区内发生普遍而且严重,他寄主植物或其产量受到很大的损失。近几年来,红松落针病是在东北地区内普遍流行的一种病害。致病菌主要为大散斑壳(Lophodermium maximum B.Z Heet Yang)。该菌既危害苗圃的红松幼苗,又危害山地红松成、幼林。是继红松孢锈病后又一种主要威胁红松的病害。由于该病先后在东北各地爆发性发生,不仅发生面积大,而且扩散蔓延快,危害严重,给林业生产带来很大的  相似文献   

3.
红松落针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坦义 《林业科技》2003,28(4):24-24
红松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 ,但由于红松落针病的危害 ,影响了其正常生长。据报道 ,该病在伊春地区的带岭、浩良河、五营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发病率在 10 %左右。该病1999年在绥棱林业局八一林场大发生 ,发病率为6 6 %。为此 ,1999年 6月 1日 ,在对八一林场红松落针病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进行了防治技术的研究。1 病害的发生与危害情况  调查结果 (见表 )表明 ,13林班病情指数为2 0 7,发病率为 6 6 % ;10林班病情指数为 6 3,发病率为 2 5 % ;7林班病情指数为 4 2 5 ,发病率为 89%。阴坡林缘发病较重 ,19年生红松人…  相似文献   

4.
红松流脂溃疡病(Tym panis confusa)是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的危害红松干枝部的危险性病害,多发生在10~30年生的林分内。该病在干部形成溃疡斑并使树干枝溢缩,在树木生长期大量流脂,严重影响树木生长直至死亡,是影响红松成材以致造成局部林分毁灭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有关红松流脂溃疡病的研究成果较多,为使这些科技成果和应用技术尽快应用于林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黑龙江省部分林区的红松人工林中出现了一种新病害——红松流脂型溃疡病。该病蔓延较快,危害严重。仅通河林业局浓河经营所的红松林中就约有2000亩严重被害,发病率达62%以上,感病指数为49.4,死亡率在9%左右,给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为了解该病的危害情况,我们先  相似文献   

6.
树干注药法防治红松球果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球果蝇是危害红松球果的重要害虫之一 ,严重影响了红松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该种害虫1998年自刁翎局部零星发生危害 ,没能引起重视 ,1999年全局发生危害面积近2000hm2,以幼虫取食红松球果果轴及果肉隐蔽危害造成球果腐烂脱落 ,丰产而不丰收。由于红松种子林树  相似文献   

7.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人工林是辽宁省重要的用材林后备资源,亦为我省当前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些年来却遭受落针病(Lophodermium maximum B.Z.He et Yang)的危害。据调查省内目前约有20余万亩红松人工林感染该病,并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对红松人工林的威胁程度逐年加大,每年因此而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为生产防治该病的需要,于1984年始,对因该病引起红松损失量(即病害损失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现介绍这方面的结果,旨为生产防治解决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小兴安岭红松pinusRoraiensis上有3种红松球蚜危害即红松叶球蚜Pineuscembraepinikoreanus、红松枝缝球蚜P.cladogenus和红松皮下球蚜P.cortecico-lus。它们在红松的各生长阶段接替发生。一般说,红松叶球蚜危害幼苗至10年生以下的幼树,红松枝缝球蚜则多发生在10-30年生的红松上,但一般情况下,二者常伴随发生。40年生以上的红松则只受红松皮下球蚜危害。红松叶球蚜为强喜光性种,因此在皆伐迹地和光照条件较好的林内或林缘发生严重,后二者则次之。  相似文献   

9.
红松是我国东北的珍贵树种。十几年来,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的红松人工幼林,均不同程度地受疱锈病为害。国内最早于1957年在我省草河口地区的红松人工林内发现该病,至1975年调查,抚顺、丹东、本溪等地13万亩(不包括近年新植幼林)红松人工林,发生面积达6万亩,占该地区红松总面积46.1%,已有1600亩红松林毁于该病的为害。发病严重的林分发病率达75%,严重威胁着红松造林事业的发展。 1958年以来,中科院林土所、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东北林学院等单位,对该病  相似文献   

10.
红松疱锈病,是由专性寄生菌引起的传染枝干部病害,主要危害二十年生以下的红松林。该病在黑龙江省和我省本溪、抚顺、丹东等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据一九七五年统计,本溪和抚顺地区红松幼林的发病面积高达二万亩左右,严重地块的发病率达60%以上,病株死亡率高达40%左右,目前正在迅速蔓延。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林业,防治红松疱锈病已成为当前迫切任务。我所(草河口试验林场)于一九五八年开始对红松疱锈病进行调查和观察,在防治试验方面曾先后应用过升汞、石硫合剂、五氯酚钠、二硝基磷甲酚、氨基磺酸钙、敌锈  相似文献   

11.
红松球果蝇是危害红松球果的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了红松种子的产量和质量,该种害虫1998年自刁翎局部零星发生危害,没能引起重视,1999年全局发生危害面积近2000hm2,以幼虫取食红松球果果轴及果肉隐蔽危害造成球果腐烂脱落,丰产而不丰收.  相似文献   

12.
红松种实害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种实害虫危害红松的球果及种子,造成种子产量下降、质量低劣,严重的可导致红松种子绝产。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直接危害红松种实的害虫主要有赤松梢斑螟、冷杉梢斑螟、松梢螟、红松球果种蝇、红松球果种小蜂等。其中冷杉梢斑螟为原始红松林果梢的重要害虫,赤松梢斑螟主要以幼虫危害红松幼树的球果、嫩梢及干部,是该地区危害红松种实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3.
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种类及营林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调查记录了红松人工林中发生危害的5种病原菌和44种昆虫。在辽宁东部红松栽培区,为害红松的叶部害虫以松阿扁叶蜂为优势种;枝干害虫以松梢象甲、红松切梢小蠹为优势种;果实害虫以红松球果螟为主。同时,提出了防治红松人工林主要病虫害的营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近年来,由于疱锈病的发生和危害,不仅影响树木生长,甚至造成树木枯死。该病最早(1957年)发生在辽宁省草河口地区的人工红松林内。1975年调查了抚顺、丹东、本溪等地的13万亩人工红松林,其中有6万亩发生疱锈病,占总面积的46.1%,  相似文献   

15.
红松球蚜的发生与树龄和林分光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小兴安岭红松pinus Roraiensis上有3种红松球蚜危害即红松叶球蚜Pineus cembrae pinikoreanus,红松枝缝球蚜P.cladogenus和红松皮下球蚜P.cortecico-lus。它们在红松的各生长阶段接替发生。一般说,红松叶幼苗至10年生以下的幼树,红松枝缝球蚜则多发生在10-30年生的红松上,但一般情况下,二者常伴随发生。40年生以上的红松则只受红松皮下  相似文献   

16.
前言红松是我国珍贵用材和提供林副产品的重要树种之一,受到生产部门的极大重视。解放后三十多年,辽宁东部山区经大面积的营造,已相继成林。但因红松疱锈病的发生与危害,使红松人工林受到极大的威胁。据  相似文献   

17.
引起红松疱锈病的病原菌是担子菌纲锈菌目栅锈科的茶藨生拄锈菌。为摸清该病在南岔的发病状况和危害程度,我们在辉阳、浩良河、松青、晨明、柳树等场所的红松人工林选设16块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树木发病程度按5级(见表),利用发病等级的代表值,计算发病指数。  相似文献   

18.
红松烂皮流脂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烂皮病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病害。主要危害红松人工幼林,造成干部烂皮和枯枝,轻者影响林木生长,重致全株枯死。目前延边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红松落针病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红松(Pinus koraensis sieb et zucc)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近年来,由于落针病的发生,致使受害的红松成、幼林和苗木提早落叶,严重影响了树木生产。我们在1983—1985年间对该病的病原菌、发生与流行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红松育苗阶段健康的植株是苗木未来生长的重要前提,辽宁地区红松苗期受立枯病的危害很普遍,东北区域内的红松几乎所有培育红松的苗圃均有发生,只是受害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本研究通过对红松幼苗期立枯病病原体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经营管理和药剂防治等有效措施,为解决辽宁地区受立枯病为害的苗木提供合理的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