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从近几年来学术界对农村弱势群体概念及构成的界定、产生的原因及其救助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对农村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弱势群体问题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密切关注和解决好农村弱势群体的问题,完善社会支持体系,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从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特征分析,分析了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的对策,以期能对加强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陈瑜  彭玉华 《甘肃农业》2006,(5):150-151
弃婴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各种原因惨遭遗弃.他们可谓是全社会最可怜最孤独的人.他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遭遇不幸却只能听天由命。而弃婴行为不仅是对儿童生命权的一种侵犯,而且还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弃婴现象产生的原因.对解决弃婴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以期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社会能更多关注这一社会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4.
促进社会融合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种种原因,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受社会排斥的现象还相当严重,由此产生了许多社会心理问题,这些社会心理问题阻碍社会融合的推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融合的进程,就必须从整合社会阶层关系、实现社会利益公正、扩大社会有序参与、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以及弱势群体自身的努力等方面入手,对社会心理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5.
农村男性弱势群体的婚姻边缘化问题既是预期问题同时也是现实问题。由于人口性别比、尤其是婚配性别比失衡,农村男性弱势群体的婚姻边缘化问题不仅已经出现而且会逐渐严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村男性弱势群体的婚姻边缘化问题是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男性弱势群体的婚姻边缘化问题的形成有生态、人口、社会、文化和历史原因,具有各方面的社会影响,对男性弱势群体婚姻边缘化问题的发展趋势需要有科学预测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男性弱势群体婚姻边缘化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村弱势未婚男性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弱势群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一定规模的社会弱势群体。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现阶段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扩大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分析新时期中国的弱势群体存在的深层原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类社会问题,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统一体。不同现代化类型对“三农”问题的产生和演变有不同的影响。同一现代化类型的不同国家由于国内外情况的差异,“三农”问题的产生原因、演变过程和具体表现各有其特点。外国殖民掠夺和本国封建压迫是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总根源。1949年以后“三农”问题几经演变,今天正朝着最终解决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作为弱势群体的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支持。但是,我国青少年社会支持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对我国青少年社会支持基本状况、犯罪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支持系统的衰落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要预防青少年犯罪,就要建立起有效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9.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重点关注社会特殊群体。随着第一代农民工进入高龄阶段,他们的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阐述高龄农民工这一社会特殊弱势群体的养老现状,分析其养老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构建高龄农民工精准化社会救助制度,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养老的融合发展,运用互联网来实现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更好地解决高龄农民工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转非"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以银川市兴庆区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老龄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背景下,“农转非”老年人成为城市的新生弱势群体。本文在对银川市农转非人员调查的基础上,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农转非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现状及特点,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婧  颜廷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233-11235,11253
立足于社会弱势群体理论,以小产权房现象为切入点,探究了农民这一社会群体处于弱势地位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帮助农民社会弱势群体摆脱“弱”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农村妇女社会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宁 《农业考古》2005,(6):387-389
当前农村妇女作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其发展仍然面临着种种的现实阻力和障碍.本文通过对农村妇女社会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分析,探究实现农村妇女发展思路和对策,以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相对剥夺感反映了人们要求改变目前状况的愿望,这种愿望会转化为不同类型的实现目标的行动,并产生正面或负面、积极或消极的不同社会影响。但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更多的是起到一种消极影响。对弱势群体中存在的相对剥夺感要进行社会控制,只有这样,弱势群体的权力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弱势群体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农业土地的大量征用,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在蒙受了巨大的利益损失后,成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利益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保护问题和它所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尤其是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问题更为严重.本文从农村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入手,分析其产生原因,并力求从政策方面找出支持对策.  相似文献   

16.
谢庆 《湖南农业科学》2012,(17):137-139,14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失地农民成为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弱势群体。通过对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失地农民的实地调查,介绍了当前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社会就业等现状,在分析了失地农民失地后普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问题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浅谈图书馆对城市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弱势群体的队伍逐渐扩大,并引起人们的关注。文对城市弱势群体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城市弱势群体的特点,以及图书馆对他们进行知识援助不力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弱势群体的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中的大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解决或者处理不当,将会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农村弱势群体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必须建立健全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体系,有效维护他们的基本利益。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了实现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紧迫性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农村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路径:把握经济转型机遇期,实现中高速发展,创造社会财富;培养工作技能,增加就业机会,使农民弱势群体融入社会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村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加强教育公平,提高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素养;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给农村弱势群体以工作和生活支持。  相似文献   

20.
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群 《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6-157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把他们留在原住地并委托给其祖辈或其他亲戚照料。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期亲子分离,得不到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基本现状和他们在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层次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从制度建设上深入探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