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畜禽血液喂养鳄龟,养殖效益高于饲喂其他碎肉。饲喂方法如下:   初春季节鳄龟开始采食以后,为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可在龟池内靠水边的旱地上修一光滑如碗状的池子,容量为 200~ 500毫升,池中倒进容易消化的畜禽血液。这样,鳄龟就会从水中奔血腥味而来,吞食血液。……  相似文献   

2.
鳄龟原产北美洲,1996年引进我国,首先在广东、浙江人工饲养成功。根据接受试验养殖任务的浙江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的技术人员介绍,从试养5年的繁殖情况看,鳄龟与中国龟对比有生长快、出肉率高、产卵量多等特点。鳄龟在管理和收集龟卵及孵化技术上有一定的要求,具体方法如下:一、收集鳄龟卵每年春秋季节,当水温22℃以上时,鳄龟就开始交配,从6月上旬到8月中旬是鳄龟产卵盛期。因此要注意收取龟卵。1.鳄龟在白天产卵于沙滩(产卵场沙坑),不同于我国龟品种,我国的龟常在晚上产卵。鳄龟产卵以上午居多。雌龟善于爬找产卵场,活…  相似文献   

3.
蛇鳄龟(Cheiydra serpentima)又名小鳄龟,肉龟。1996年广州首次从美国引进,1997年江苏也相继从美国引进蛇鳄龟和大鳄龟试养。蛇鳄龟最大的个体有20公斤以上,肉多体壮,出肉率高达85%以上。该龟饲养环境条件简单,对温度适应能力强,冬季不畏严寒,夏季不怕炎热,  相似文献   

4.
一、鳄龟的经济价值 鳄龟是蛇鳄龟和大鳄龟的统称。蛇鳄龟又名小鳄龟、肉龟,失鳄龟又名驼峰龟。1996年广州首次从美国引进鳄龟.1997年江苏相继从美国引进蛇鳄龟和大鳄龟试养。蛇鳄龟最大个体在20公斤以上.而大鳄龟体型巨大,成年大鳄龟背甲长度可达40-66厘米.  相似文献   

5.
蒋张林 《新农村》2003,(12):18-18
鳄龟原产北美洲和中美洲,又叫小鳄鱼龟,近年引人我国进行人工饲养获得成功。鳄龟以体壮多肉而闻名,故又叫肉龟,具有出肉率高、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出肉率居龟类之首,达85%~89%。鳄龟年平均增重550~1100克,是一般龟的数倍。鳄龟肉细腻香酥鲜美,  相似文献   

6.
4.行为习性:鳄龟是冷血动物,喜欢爬到岩石上或在阳光下慢慢爬行,这种日光浴可加快消化和增加进食次数。鳄龟是龟类中最凶猛的一种,成体鳄龟性情暴躁,会主动攻击人,但20~50克的幼龟很温顺,不主动伤人。当鳄龟被抓起时,龟的身体释放出麝香味,与产干墨西哥的麝香龟释放出的麝香味一样。鳄龟背甲和腹甲的保护作用很小,鳄龟可以用抓在一起的爪子来保护自己。在陆地上鳄龟竖起其头部向后越过背甲咬人。在鳄龟背甲后2/3处抓它都很危险,因背甲很光滑,抓它尾巴是最安全的。鳄龟的腹甲较小,仅有背甲的50%~60%,其四肢较长,大腿部非常发达。爬行时,四肢将自身支撑起,跨步距离大,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鳄龟种龟和龟苗供应比较紧缺,一些唯利是图的炒种者利用绝大多数养殖户从未见过小鳄龟.对小鳄龟的形状特征一无所知,但又急于购买以用于养殖的“空档”,以形态有点相似或生活习性有些相近的其它龟种冒充小鳄龟。蒙骗购种者,并高价出售。  相似文献   

8.
一、鳄龟的经济价值 鳄龟是蛇鳄龟和大鳄龟的统称。蛇鳄龟又名小鳄龟、肉龟,大鳄龟又名驼峰龟。1996年广州首次从美国引进鳄龟,1997年江苏相继从美国引进蛇鳄龟和大鳄龟试养。蛇鳄龟最大个体在20公斤以上,而大鳄龟体型巨大,成年大鳄龟背甲长度可达40~66厘米,一般体重达45~70公斤,大的可超过100公斤。该龟饲养条件简单,对温度适应性强,冬季不畏严寒,夏季不怕炎热,抗病力也强。鳄龟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达85%以上。鳄龟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是高蛋白、高氨基酸、低胆固醇、低热量的高级天然保健品。  相似文献   

9.
鳄龟(Chelydra serpentina)又名小鳄龟。原产于美国,1996年广州首次从美国引进,1997年江苏也相继引进小鳄龟和大鳄龟试养。鳄龟肉多体壮而著称于世,出肉率高达85%以上。鳄龟的饲养环境条件简单,对温度适应能力强,冬季不畏寒冷,可自然冬眠;夏季不怕炎热,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鳄龟肉质细腻,味道鲜美,龟肉属高蛋白、高氨基酸、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天然保健食品。食肉可通任脉助阳道、补阴血、益精气、是久病体虚、产后进补、男女无力、贫血失眠、脑衰退者的佳品,还具有消肿防癌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蛇鳄龟具杂食性,也不挑食,在野外吃所有能捕到的食物,如鱼、蛙、蟹、虾、也喜食水中动物和大量的水生植物。在野外捕捉到的蛇鳄龟胃中有40%~50%的植物。蛇鳄龟较粗食,因此养殖者为了降低养殖成本,尽量利用当地的动植物饲料源饲养,参考中华鳖、乌龟饲料的配方生产出蛇鳄龟的膨化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11.
鳄龟原产北美洲,最近引进我国,首先在广东、浙江等省人工饲养成功。根据接受试验养殖任务的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介绍,从试养的繁殖情况看,鳄龟与中国龟对比有生长快、出肉率高、产卵量多等特点。但鳄龟在管理和收集龟卵及孵化技术上有一定的要求,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1.鉴别 亲龟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年龄达3~4年,体重达1千克以上的鳄龟。亲龟主要用于繁殖。商品龟是指经过加温饲养,体重虽达到种龟的体重,但产卵少或不产卵。鉴别种龟和商品龟的方法是:商品鳄龟的腹甲肥厚,四肢肌肉饱满,四肢收缩时,四肢腋窝、胯部肌肉突出。亲鳄龟的四肢肌肉消瘦,四肢伸展时,四肢腋窝、胯部凹陷。  相似文献   

13.
鳄龟原产北美洲和中美洲又叫小鳄鱼龟,是淡水中水陆两栖动物中的佼佼者,我国1996年从美国引进鳄龟,试养情况令人满意,超出原来所望。 鳄龟长相奇特,观赏价值也很高,粗看酷似一条鳄鱼,其头伸出体外,不能缩入壳内,嘴巴前上下颌略尖,眼睛有神,尾长而尖,尾两边有肉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1999,(7)
海宁市袁花镇龙联村农民蒋张林,购进5对鳄龟进行养殖,经三年时间发展成一个年产值60万元的鳄龟养殖场,产品走红广交会。1998年,他销售鳄龟、鳄龟蛋收入达30万元。1983年,蒋张林担任村委会主任时就开始养龟。1996年春天,他从中国农学会了解到我国从美国引进30对名贵龟种——鳄龟,便设法购来5对鳄龟,进行养殖试验。他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养殖,仔细观察鳄龟在水中、岸上的活动以及栖息习性和食性,很快便掌握了养殖技术。在他精心饲喂下,5只雌龟当年产卵320枚,孵出稚龟300只。1997年又孵出稚龟330只。1998年,已19月龄的150只雌龟产卵10800枚,孵化稚龟9800只,与5只  相似文献   

15.
鳄龟     
鳄龟,也叫鳄鱼龟,是淡水中的水陆两栖动物,它的背甲上有凸起的放射状条纹,尤其是尾巴像鳄鱼的尾巴,它也因此得名叫鳄龟。鳄龟原产于美国,现在看到的这些鳄龟是由北京水产技术推广站从国外引进,在北京进行人工养殖的。专家说:“它和甲鱼最大的区别,是壳是硬的,没有裙边,而甲鱼壳是软的,有裙边。”与甲鱼相比,它的头和四肢都不能完全缩入壳内,爬行起来的姿势也不一样,甲鱼是紧挨地面,鳄龟则是腾空的。鳄龟又叫肉龟,那是因为它体壮而且肉多。在现有的龟鳖类的养殖品种中,鳄龟的含肉率在现在是最高的,能达到80%。含肉率高使鳄龟有很大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6.
鳄龟养殖进入秋季后 ,在池水面上每 5~ 2 0m2设 1只 2 5瓦白炽灯 ,于晚间 9时至凌晨 4时开灯 ,如此做 ,养殖效果好 ,效益明显。1 利于鳄龟越冬鳄龟主要在白天自然光线下采食 ,入秋后 ,天气渐趋凉爽 ,鳄龟食欲大增。夜间开灯 ,创造类似于白昼的光照环境 ,鳄龟可在凌晨 1时前后  相似文献   

17.
被屠宰场长期作为下脚料抛弃的畜禽血液,被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名贵动物养殖场开发用拳饲喂鳄龟,取得较好效果。该场根据各季节鳄龟采食特性,采用多种方式喂给鳄龟畜禽血液,方法科学,鳄龟养殖效益高于饲喂其他碎肉。其饲喂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国内鳄龟种龟和龟苗供应比较紧缺,一些唯利是图的炒种者利用绝大多数养殖户从未见过小鳄龟,对小鳄龟的形状特征一无所知,但又急于购买以用于养殖的"空档",以形态有点相似或生活习性有些相近的其它龟种冒充小鳄龟,蒙骗购种者,并高价出售。为此,笔者电话咨询了中国农学会会员、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所长、养龟专家蒋张林先生,现把蒋先生对小鳄龟识别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蛇 鳄 龟 又 名 鳄 鱼 龟 、 小 鳄 龟 、肉 龟 ,原 产 于 北 美 洲 及 中 美 洲 ,是 世 界 淡 水 龟 类 动 物 中 的 珍 稀 品 种 , 为 目 前 世 界 上 仅 有 的 两 种 鳄 龟 之 一 (另 一 品 种 为 大 鳄 龟 )。 蛇 鳄 龟 长 相 奇 特 ,极 具 观 赏 性 。它保 存 了原 始龟 的 特性 ,吻 较突 出 ,头 较 大 不 能 完 全 缩 入 体 内 ,眼 睛 小 而 有 神 ,嘴 腭 似 钩 。 尾 粗 长 ,极 似 鳄 鱼 尾 部 。 背 甲 棕 褐 色 ,较 薄 ,甲 盾 中 央 有 锥状突起,尾部盾缘呈锯齿状,腹部为 乳 白 色。 四肢 粗 壮有 力。 蛇 …  相似文献   

20.
鳄龟原产北美洲和中美洲,以其体壮多肉而闻名于世,故又叫肉龟,是龟类中的珍品,具有出肉率高、营养丰富、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出肉率居龟类之首,达85%~89%,是一般龟的2倍,鳄龟年平均增重550~1100克,是一般龟的数倍。一、生活习性鳄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