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作权法》规定,署名权就是表明作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署名权是作权的一部分,署名权属于作。因此,盆景作品的署名权属于盆景作。所以,不是盆景的创作,其身份是不能在盆景作品上表明的,否则就是侵犯了创作的署名权。  相似文献   

2.
胡乐国 《花木盆景》2007,(12):64-67
养护管理是树木盆景造型的继续,它在不断地琢磨、不断地改进过程中,使得作品逐渐完善。树木总是要持续生长,原已完成的造型,总还是要随它的生长而变形。短者当年,长者一二年,又要对其进行整形、改作。这就是树木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品,是永远也完成不好的艺术创作的道理所在。盆景创作的艺术魅力和趣味性也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3.
胡光生 《花木盆景》2007,(10):12-13
朱祥勇先生,1967年生,安徽合肥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合肥市盆景协会理事,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杰出盆景艺术家u0他钟爱盆景艺术事业,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盆景的研究与创作。师从安徽盆景艺术大师朱秀文先生,在前辈梁永贵会长的悉心爱护下,多年来在杂木类盆景研究上颇有建树,作品以“端秀”见长,尤其是近几年来在松柏类盆景创作上,将杂木的“端秀“与松柏的“气韵“充分相融合,形成了“端庄、清秀、飘逸、大气“的作品风格。其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市大奖。  相似文献   

4.
于锐 《花木盆景》2005,(11):14-15
盆景艺术作品因具有鲜活的生命,养护生长中、再创改作中所带来形象的可变性,其作权又因有不同于美术、学、影视等作品而被忽视的客观事实,所以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至于引起了一些纠纷和有益的讨论。笔认为,只要正确理解、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作权法》,以盆景艺术作品形成的前后为界限,还是可以确认其作权的。  相似文献   

5.
方志鹏 《花木盆景》2003,(12B):16-17
在当代盆景界,上至名家巨匠,下至后学稚子,都是以追求符合自然规律的“自然式”盆景为创作目标。“自然式”盆景已形成一股主导潮流。对“自然式”的追求,给盆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盆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盆景艺术由边缘艺术或“准艺术”走向高等艺术的必由之路。笔作为一名盆景爱好,在与盆景友人的交流、创作实践和对盆景理论的学习当中,获得了一些一知半解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6.
王子元,湖北黄石人,1947年生。自幼酷爱盆景艺术,十多年勤学苦练,制作了多种形式盆景,尤其酷爱树石盆景,重视创意和意境。创作上运用“内模贴石法”、“穿石双层藏干法”等技艺,有所创新和发展,作品曾多次获奖。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委员。  相似文献   

7.
钟易 《花木盆景》2003,(12B):18-19
杨作祥先生从事盆景艺术创作已达十六年余,他为人虚心好学,在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的影响、教育、传授下,渐有所得,特别是对树石盆景创作情有独钟,颇有造诣。他的盆景创作思想是崇尚自然,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自然界的树木形态为创作范本,结合创作艺术原理,大胆加以施艺创新,以此来反映其创作的主观意趣和思想情感,从而使其作品既有自然美,又有艺术美,以达到“动势飞扬”、“清新自然”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人在多年的盆景创作实践中,对柏树盆景尤为喜好,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曾多次应邀去改作、管理苏州虎丘万景山庄的“柏王”,现以柏树盆景的创作实践作一浅析,希望与同行共同探究其制作心得。  相似文献   

9.
陈勇 《花木盆景》2014,(8):38-39
浙江省台州临海“澍园盆景”主人陈勇1972年出生在台州临海,18岁起师从民间盆景艺人,通过20多年的摸索创新,其创作的盆景作品多次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盆景展中获奖,尤其近几年专心创作小品盆景和金豆盆景,韵味独特,倍受盆景收藏爱好者青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盆景谁主沉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盆景艺术发端、发展过程中,中国历代学家、诗人、画家、民间艺人或亲自创作盆景,或用诗歌吟咏盆景,或用绘画描绘盆景,或书论述盆景。使园艺栽培的盆栽,升华形成具有意境的盆景艺术,为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盆景艺术作出重大贡献。他们创立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而神游盆景的审美观点,总结“小中见大”的盆景创作手法,要求注重画意……为创作中国盆景艺术提供了法则、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郑国顺先生,生于1958年,安庆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安庆市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他生长在皖江文化名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盆景创作与研究上,尤其致力于松、柏盆景创作。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徽派盆景的传统技法,在继承和发扬徽派盆景传统方面有所突破,创作上走出了徽派传统模式。其作品弘扬徽派雅士盆景中借景抒情的特点,在盆景艺术共性中追求自己的创作个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花木盆景》2014,(3):15-17
园主裴清友,南阳市盆景艺术协会副会长,业余从事盆景创作二十余年,不求高、精、尖,只求在创作的过程中有一个好的心态,能够修生养心而已!“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遂成“知春园”。裴先生盆景创作以自然为师,结合内心感悟,作品多师法自然,因势赋型,造型各异,  相似文献   

13.
《盆景改作》栏目为盆景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前进脚印的空间。笔者受该栏目的启发,赶紧寻找盆景旧照片,也想回过头去看看自己在盆景创作中走过的弯路。但令人失望的是所留“足迹”甚少。一者,旧时照相技术不甚普及,二者,认为“不成型”的盆景不值得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盆景代表作 这件作品创作于1976年,1984年刊发于本刊试刊号封底,在1985年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上被誉为“给我们古老盆景带来新意”的作品之一。“《秋思》这件盆景作品问世的意义在于:一、在贫景中去探求艺术的共性规律和美的规律,并用以指导盆景的艺术创作和造型。  相似文献   

15.
黄翔 《花木盆景》2005,(6):14-15
推出“盆景作权”问题的讨论,应是缘于大伙对沽名钓誉的反感及维权法律意识的提高,旨在规范盆景艺术活动,推进其健康发展。此举得到诸多盆景爱好的热烈响应,纷纷撰,提出自己的看法及解决的途径,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我想,这个问题不仅于盆景圈,甚至于法学界也束手无策,其原因在于盆景存在着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植物“可变性”,  相似文献   

16.
徐吴 《花木盆景》2004,(3):26-28
杭州怡然园园主鲍世骐先生盆景藏品颇丰,事业之余,潜心其间,指导创作或改作了不起大量的盆景藏品。月积年累,精品溢增,怡然园遂成海内外颇具影响的盆景收藏名园。时有国内外盆景名流前往观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盆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花木盆景》2007,(3):F0002-F0002,1
柯成昆先生祖居风景秀丽的海上花园城市厦门,少年时代即喜爱盆景艺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从事盆景创作,善与同行相互切磋技艺,其作品神态自然且注重气势和力度,有许多盆景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中获金奖和银奖。  相似文献   

18.
《花木盆景》2007,(11):36-37
徐淦,安徽滁州人,现为安徽滁州市工商联合会副会长。徐淦先生在成功经营自己的企业之余,钟爱盆景艺术,多年来收藏、创作了一大批精品盆景,建成天然居盆景园。其盆景多次应邀参加各类展览,荣获诸多奖项。  相似文献   

19.
盆景艺术,做为一种艺术创作,不仅需要有较为扎实的创作基础,还要求创作通过一种形式来表露出来。形式美也是盆景的创作来自于自然,高于自然,但也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根据自然形式来创造,这就要求盆景的创作必须具备较强的自身化修养和艺术的创作水平,从而通过充分表现出作所追求的创作个性,对于一盆成功的盆景作品,我们必须具备怎样的心理来观察欣赏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争议呢,这就是每个鉴赏的不同心理表现。  相似文献   

20.
陈迪寅 《花木盆景》2004,(11):26-27
浙江省宁波金轮集团是省三级旅游单位,在金轮盆景园内收藏着许多盆景精品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素材。盆景是活的艺术品,其艺术品位的提高及人为的艺术创造是永无止境的,在收藏过程中除精心养护外,还要不断改作,不断完善,力求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