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受教育部委托 ,2 0 0 2 - 0 1- 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邀请全国 13位专家教授组成鉴定委员会 ,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改河教授主持的“西藏一江两河农业开发与青藏高原农业发展研究”项目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 ,该项目在近 10年的研究中 ,做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分析计算和试验示范工作 ,整个研究的 4个方面涉及了青藏高原的重点地区——西藏一江两河、西藏全部和青藏高原 ,对西藏一江两河、整个西藏地区和青藏高原的开发潜力 ,人地关系 ,农业发展模式 ,高寒农业分类 ,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作物、牧草、蔬菜、畜禽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 ,配合饲料的…  相似文献   

2.
从西藏"一江两河"、农牧结合概念以及农牧结合功能的提出,分析目前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牧结合的现状和实行农牧结合的优越性,提出了在该区实行农牧结合的对策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西藏自治区"一江两河"农业生态流域是西藏主要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农业资源与开发、人口聚居与生活的集中区域,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当中指出要重点发展中部、放开搞活西部、联合开发东部、藏北牧矿致富的发展思路,就目前来说在西藏"一江两河"农业生态流域重点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农牧区的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矿业、旅游业以及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笔者认为:目前要实现"一江两河"农业生态流域的综合开发应该对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并预防新产生的环境问题,促使该地区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针对西藏"一江两河"农业生态流域主要环境问题以及有效的对策探讨十分的必要和紧迫,在对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遵循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和利用地区的优势、特点以及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采取综合防止与综合利用的方针,提出对主要环境问题的补偿办法和防治措施以及规划设想,才能防止"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系统开发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相似文献   

4.
一江两河地区和藏东三江流域是西藏的主要农牧区,干旱是影响西藏农业最大的灾害。通过对西藏各地市的降雨量、蒸发量、农牧区土壤特点及干旱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干旱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西藏自治区农业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一江两河"农业生产流域,该流域是农业资源开发、经济建设、人口聚集等主要的集中地,是发挥西藏农业优势、符合实际、增强自我发展创新的区域地,在多年的开发与建设当中,总体是以开发区域大农业、兴修水利设施、大力改造中低产田、积极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并逐步推进交通业和运输业的有效结合,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在面临今天日益提倡的"建设美丽西藏、建设生态家园"主题,环境问题建设缺少了系统性的研究是目前西藏"一江两河"流域面临的突出性问题和根本性问题,同时环境建设是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历史使命。因此,本文研究西藏"一江两河"农业生态流域的环境问题十分的必要、更加的紧迫,就目前的"一江两河"农业生态流域进行初步探讨供相关环境部门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河西地区农业资源的特点、耕作制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今后一段时间耕作制度改革总的目标应该是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依靠科技进步 ,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郭健斌  张红锋  刘翠花  曹丽花  刘合满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41-16042,16090
[目的]分析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分布情况及其比例。[方法]根据西藏首次土壤资源调查结果,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实现耕地土壤养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结果]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占总量的53.62%;土壤全氮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占总量的39.43%;土壤缺乏碱解氮的耕地占总量的46.55%;土壤全磷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分别占总量的2.88%和21.10%,土壤速效磷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占总量的70.58%;土壤全量钾含量缺乏和较缺乏的耕地仅占耕地总量的4.34%。[结论]根据该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提出实现该地区耕地土壤养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增施有机肥料;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节土壤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8.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是全区沙化最集中和严重的地区,占全区沙化土地面积的30.9%。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沿线山体沙化区处于"一江两河"的拉萨河重要区段,是拉萨市的窗口和门户区,也是藏民居住与活动的密集区域与重点区域。通过调查该区域沙化土地现状、成因和危害,分析沙化土地治理条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测定分析96个土壤样品的基础上,结合西藏“一江两河”土壤资源数据集的有关资料,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种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耕种土壤质地以砂壤土、壤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偏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绝大部分面积处于较丰或中等水平,而碱解氮、速效磷大部分面积处于缺或较缺水平,43.1%的耕地面积速效钾含量处于缺或较缺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测定分析96个土壤样品的基础上,结合西藏“一江两河”土壤资源数据集的有关资料,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种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耕种土壤质地以砂壤土、壤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偏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绝大部分面积处于较丰或中等水平,而碱解氮、速效磷大部分面积处于缺或较缺水平,43.1%的耕地面积速效钾含量处于缺或较缺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利"与"弊"     
有一次,著名人际关系交往专家卡耐基曾经长期租用红约一家饭店的大舞厅,用来举办一系列的讲座. 但是在某一季度开始的时候,他突然接到通知,饭店让他付出比以前高出三倍的租金.卡耐基当然不想付这笔增加的租金,可是他知道跟饭店的人争论是没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化有两种精神相对峙,一种是刚健的,一种是柔顺的。《易经》"生生"学说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刚健精神。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以熊十力、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注重吸收《易经》"生生"学说,将生生与创造联系起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论证创造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人应如何发挥创造性等重要命题,赋予中国哲学新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数字地球"与"数字农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数字地球”就是信息化的地球,它包括全部地球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过程在内。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整体性地解决地球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农业”是实施“数字地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别论述了“数字地球”、“数字农业”的源起、概念、内涵、特点及中国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Where" and "what" in vis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 Sagi  B Julesz 《Science (New York, N.Y.)》1985,228(4704):1217-1219
The mixture of a few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line segments embedded in an aggregate of diagonal line segments can be rapidly counted and their positions rapidly determined by a parallel (preattentive) process. However, the discrimination betwee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orientation (that is, discrimination of a single conspicuous feature) requires serial search by focal attention. Under recent theories of attention, focal attention has been assumed to be required for the recognition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experiment, knowing "what" even a single feature is requires time-consuming search by focal attention. Only knowing "where" a target it is mediated by a parallel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有用即真理"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它把真理的本源问题和真理的作用混为一谈,从而否定客观真理,主张主观真理。"猫论"是典型的唯物主义价值观,它强调"实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角度阐述了服务是一种爱的栽体,应将爱融入服务工作之中;强调了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图书管理员应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将爱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