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年来,大毛棕鳃金龟在黑龙江省望奎县、兰西县等平原地区苗圃和人工幼林内大量发生,常常造成苗床严重缺苗断条现象。幼虫危害家榆、黄榆、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樟子松等苗木根部。成虫在补充营养时也咬食上述苗木的叶部。大毛棕鳃金龟两年发生一代。以一龄和三龄幼虫在土内越冬。越冬的一龄幼虫在6月上旬开始进入二龄,7月中旬开始进入三龄,然后以三龄幼虫越冬,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羽化为成虫,并出土活动,7月上旬至中旬开始产卵,7月中旬开始孵化为一龄幼虫,然后以一龄虫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2.
徐明 《北京农业》2013,(30):106
紫穗槐豆象是森林植物检疫性害虫,在吉林省1 a2代,以2~4龄幼虫在种子内越冬,翌年5月下旬化蛹,6月中旬成虫羽化;第二代幼虫7月下旬化蛹,8月上中旬成虫羽化。基于此,介绍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提出检验和除害处理方法,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松墨天牛(M onochamus a lternatus)为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在南岳低山马尾松(P inusm as-son iana)林内1 a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树干木质部蛹室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出孔,盛期为6月;6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6月中旬开始孵化为幼虫。可采用多种防治方法有效控制该虫危害。  相似文献   

4.
细梢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梢小卷蛾是华山松和云南松的重要梢部害虫.调查其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的分布、危害及生物学特性发现,该虫在昭阳区大山包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树梢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幼虫恢复活动,蛹期4月上旬至6月上旬,5月中旬开始羽化,6月上旬至中旬为产卵盛期,10月中旬幼虫进入越冬状态.  相似文献   

5.
柿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蒂虫1.1为害状及发生规律。柿蒂虫又名柿实蛾,是柿树主要害虫之一。此虫1年发生2代,以成熟幼虫在粗皮缝隙和根基部土里结茧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上旬羽化,中旬进入羽化期,6月上旬~7月初第一代幼虫为害幼果,8月~9月第二代幼虫开始为害。幼虫钻食柿果造成柿子早期发红、变软、脱落。1.2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松梢螟Dioryctria abietella Schiff,为吉林省森林针叶树主要蛀梢害虫。该虫1 a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伤口皮下越冬,5月上旬为害,7月上旬化蛹,7月中旬羽化成虫。松梢螟为害隐蔽,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为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同时也是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媒介.该虫在安徽省1a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树干皮下或木质部内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开始取食,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上、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出孔,盛期为6月中、下旬;出孔成虫靠爬行与飞翔扩散,大都到树冠上部取食当年生至2年生枝条嫩梢、树皮进行补充营养,同时传播线虫.其后13-21d进行交配与产卵,产卵其6月中旬-9月上旬.幼虫取食到11月下旬开始越冬.  相似文献   

8.
张存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654-2654,2662
对楸蠹野螟生物学特性的观察表明,该虫每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苗干或枝梢中越冬,越冬幼虫95%以上为4~5龄幼虫,幼虫来年3月底化蛹率10%左右,3月下旬为化蛹始期,4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始期,第一代幼虫4月底为孵化始期,第二代幼虫7月上旬为孵化始期,该虫危害苗木、幼树较重,10 m以上大树基本不危害.在枝、干中越冬的幼虫是翌年的虫源基地.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白桦食叶害虫中带齿舟蛾(Odontosia arnodiana(Kardakoff))的生物学特性。该虫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每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成虫于翌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30日前后为羽化盛期,5月中旬羽化结束,雌蛾寿命为7-11d,雄蛾寿命为6-14d。成虫羽化后1d左右即可产卵,卵多产于白桦1-2年生的枝条上,单雌产卵量为168粒,最高可达600粒。卵期长为30d左右。5月中旬始见初孵幼虫,6月初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共5龄,历期50d左右,最长可达60d。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开始下树,7月上旬开始化蛹,7月下旬全部化蛹结束。蛹期长9个月。同时研究了中带齿舟蛾大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咖啡豹蠹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咖啡豹蠹是山核桃主要的枝干害虫之一。在宁国该虫1a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的虫道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幼虫孵化,危害期长达120—150d,10月中旬陆续越冬。幼虫共5龄,一生可转移危害3—4个枝干。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观察了家蚕真皮细胞核和生毛细胞核的性染色质小体(sex-chromatin body,以下简称SB)的存在情况,得出如下结果。 (1)雌蚕的真皮细胞核从4龄起,生毛细胞核从3龄起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SB。观察SB的最好时期是5龄期。(2)在正常个体中,真皮细胞核的SB数与生毛细胞核的SB数总是相同的。二倍体雌蚕的每个核中存在有1个SB,而四倍体雌蚕的每个核中存在有2个SB。(3)雄蚕的细胞核中不存在SB。 根据上述结果,讨论了SB在各龄期的变化及其与真皮细胞和生毛细胞成长的关系;讨论了SB与W染色体的等同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斜线网蛾(Striglina scitaria Walker)隶属鳞翅目网蛾科(Thyrididae),以幼虫卷叶为害杨梅、余甘、梅、茶、栗树等木本经济植物。寄主杨梅和余甘为新记录。福州此虫年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于杨梅树头的枯枝落叶、杂草卷叶及土石缝隙内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化蛹,3月底至4月中旬羽化。5~7月日平均温度23.7~25.8℃时在室内观察,一世代历期35.0~39.3天。每雌平均产卵15粒。产卵位置多在幼叶叶尖。根据幼虫越冬场所和虫苞掉落期,结合清园等农事,破坏土缝石缝潜藏场所,可以控制斜线网蛾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3.
平均气温17.7℃腹管食螨瓢虫幼虫期(15.3天)平均捕食桔全爪螨各虫态800.7只;气温24.2℃3~4龄幼虫平均日捕食猎物卵104.6粒,或若螨59.2只,或成螨44.2只;气温15.6℃雌成虫平均日捕食桔全爪螨各虫态77.3只;气温23.4℃日平均猎食卵78.5粒,或幼螨55.1只,或若螨65.1只,或成螨62.2只。腹管食螨瓢虫雌成虫对桔全爪螨卵、幼螨和成螨的功能反应为Ⅰ型反应,其功能反应的参数成螨为1.8707,幼螨为2.6225,卵为1.0325;对若螨为Ⅱ型反应,参数为1.0601。3~4龄幼虫对桔全爪螨的卵和若螨为Ⅰ型反应,参数为1.9598和1.3626;对成螨为Ⅲ型反应,参数为1.2715。雌成虫捕食量大于雄成虫。成虫和幼虫都较为嗜食猎物的卵。  相似文献   

14.
瓜螟Diaphania indica(Saunders)是葫芦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在杭州,一年发生4—5代,以蛹在桔叶,瓜架竹杆内越冬。1—2代主要为害丝瓜和冬瓜,3—5代主要为害冬瓜和秋黄瓜。一龄幼虫头宽为0.234毫米,Dayer常数为0.62,幼虫共5龄,取食量随龄期的增加而增大。产卵前期为2~3天,卵、幼虫和蛹期分别平均为4.6,11.7和8.4天。卵、幼虫,蛹和世代(卵一卵)的发育历期与日平均温度的曲线回归方程为:Ye=12877640x~(-4.6379),Y=279253x~(-2.9963),Yp=211317x~(-3.1155)和Yg=8857x~(-1.7476),田间每年在6~10月发生,以8~9月虫量最多,在丝瓜、冬瓜和黄瓜生长季节出现两个虫量高峰,第一个虫量高峰期三种瓜类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红锯蛱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红锯蛱蝶4个虫态的形态特征;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研究了该蝶的生物学特性:在西双版纳该蝶1年7代,以第7代3龄幼虫越冬,越冬时间从每年的12月起至次年2月中旬止.其余各代历期35~40d,室内21~28℃下,卵期8~11d,幼虫期12~16d,蛹期8~9d,雌虫寿命12~18d,雄虫寿命6~10d.幼虫共4龄,l~2龄幼虫取食嫩叶,喜群集;3~4龄幼虫取食嫩叶、嫩枝和老叶;4龄幼虫还取食茎的绿色表皮,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78.98%.幼虫喜食三开瓢,成虫喜访马缨丹、仙丹花、九重葛等有花植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成虫的交配率和产卵量与网室的大小和蝴蝶的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杉木半穿刺线虫病病原线虫是柑桔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在福建一年发生10~12代,以卵囊和二龄幼虫在根部或根际土壤中越冬,二龄雌幼虫侵袭根部,完成一世代时间是3~5周。种群数量自然消长与土温有关,而主要与杉木根萌发期一致。虫口密度一年内出现两个高峰期,阳坡比阴坡高,随林龄增大而递增。线虫在土壤中垂直分布深度达1.2m,而虫口密度最大是分布20~60cm土层。卵囊的活卵率平均为85%,卵的孵化率在杉木浸汁液中是90%,在清水中是70%。在清水中从卵发育至雄成虫需46~55天,雌幼虫在根外不能发育成虫。卵的发育最高温度35℃,致死温度40℃,雌雄虫性比为56:1。  相似文献   

18.
栎黄枯叶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室内昆虫饲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办法,研究了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ahnou gigantina Yang)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虫在延安地区每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越冬期持续8~9个月,第二年5月中下旬卵孵化,7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结茧化蛹,蛹期9~20天;成虫始见于8月下旬,终见于9月底。成虫羽化主要在16:00~22:00,交尾高峰期为4:00左右。雌虫寿命6.12d,雄虫寿命5.89d。  相似文献   

19.
 异毛真胸蚜(Euthoracaphis heterotricha Ghosh and Raychaudhuri)是中国一新纪录种蚜虫,本试验测定异色瓢虫捕食异毛真胸蚜的功能反应,采用Holling Ⅱ型方程和Honing Ⅲ型功能反应模型对异色瓢虫1~4龄幼虫和雌雄成虫捕食异毛真胸蚜的作用进行拟合,由模型得出,其寻找效应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在猎物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成虫的寻找效应大于幼虫,幼虫随虫龄的增加寻找效应增大。一头异色瓢虫雌、雄成虫及4龄、3龄幼虫对异毛真胸蚜的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16.64,16.35,14.84,13.02头。当异毛真胸蚜若虫密度N→∞时,每头异色瓢虫1~4龄幼虫及雄、雌成虫对异毛真胸蚜的理论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9.49,25.77,35.09,50.51,74.63,78.13头,表明异色瓢虫对异毛真胸蚜捕食潜力很大,尤其是3,4龄幼虫及成虫对异毛真胸蚜具有较大的捕食潜能。  相似文献   

20.
梨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石家庄梨园,调查了梨园梨小食心虫成虫和卵的发生规律,并进行了化学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成虫1 a出现5个高峰期,分别为4月中旬、5月底~6月初、6月底~7月上旬、7月底~8月初和8月底~9月初,以最后2个峰值较高;梨果从6月底7月初开始着卵,到梨采收时仍有卵发生。用48%乐斯本2 000~2 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剂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2 000~2 500倍液喷施,防治效果均较好,虫果率控制在1.31%~4.13%。并对梨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