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免疫乳研究及开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免疫乳及乳抗体的特异性免疫乳(Immune Milk)是指给哺乳动物(主要是指奶牛)选择性地接种一些能够引起人和动物疾病(主要是肠道疾病)的细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病毒(如轮状病毒)或其它一些外来抗原(如隐性孢子虫等)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以分泌特异性的抗体(Specific antibody)进入乳中,这种含有特异性乳抗体的乳称为免疫乳。在机体免疫应答过程中,除了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之外,机体还会产生一些淋巴因子,其中的一些也会随泌乳进行而进入乳中,如在免疫乳中发现的抗炎因子(Anti-hypertension F…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对鸡免疫应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微生态菌应用于动物生产已有 3 0余年。利用微生态制剂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和生态效应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动物消化道生物的竞争性排斥作用 ,帮助动物建立有利于宿主的肠道微生物群系 ,形成屏障 ,提高抗病力。同时动物建立有利于宿主产生抗体和致敏免疫活性细胞 ,对某些致病性微生物有抑制作用。近年来有些试验结果表明 ,微生态制剂能促进实质性免疫器官增重和刺激非特异性免疫系统 ,进而防止疾病感染。本研究旨在验证本项目研制的微生物制剂GAIC对雏鸡的免疫应答功能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方法试验选用 3 2 0…  相似文献   

3.
重组菌BL21(pFsFaeG)是能够同时表达致PWD和ED大肠杆菌保护性抗原(F4、F18、Stx 2e)基因的基因工程重组菌。由IPTG诱导的重组菌制成抗原,经甲醛灭活后腹腔免疫小鼠,用间接ELISA法定期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体产生情况,结果显示重组菌能够诱导小鼠产生针对上述3种保护性抗原的特异性抗体IgG。免疫攻毒保护试验表明,用大肠杆菌标准强毒株C83907(F4)、108/86(F18)和Stx 2e毒素攻毒后,重组菌诱导产生的抗体能够对小鼠提供80%以上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1特点 DNA疫苗又称核酸疫苗或基因疫苗,是编码免疫原或与免疫原相关的真核表达质粒DNA(或RNA)。可经一定途径进入动物体内,被宿主细胞摄取后转录和翻译,表达出抗原蛋白,此抗原蛋白能刺激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从而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本系研制的三批鸡大肠杆菌油乳剂灭活疫苗,分别免疫非免疫鸡10只。在免疫前及免疫后的第7天、14天、28天、42天、56天分别采血,检测其免疫前、后的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此疫苗在免疫后第7天即产生抗体,28天达到高峰,到56天仍维持较高水平。分别用O1、O2、O35、O78菌体抗原检测血清单因子抗体,结果表明,4种抗原均能产生较高浓度的凝集抗体。在免疫后第60天,分别用4种不同O抗原的野生型细菌攻击:每只鸡口服20亿活菌,观察一周,每组鸡均未见死亡,扑杀后也未分离到大肠杆菌,表明免疫鸡能抵抗活菌的攻击  相似文献   

6.
益生菌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剂,可以提高内源宿主的防御机能,有效提高抗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通过产生抗体提高噬菌作用活性等刺激免疫激发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并增强宿主对病原的非特异性免疫,辅助免疫清除,调节宿主对潜在病原的免疫调节作用,减弱宿主对过敏原的过敏性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M细胞靶向肽co1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从肠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全基因组中扩增FaeG基因,通过重叠延伸PCR的方法将人工合成的co1靶向肽编码序列连接到FaeG基因的3'端,获得FaeG-co1融合基因.并分别将FaeG和FaeG-co1基因克隆到pET-30b表达载体中,转化于大肠杆菌BL21 (DE3)进行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FaeG和FaeG-co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均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别用两种重组菌表达的包涵体免疫昆明鼠,测定特异性IgG、sIgA抗体水平,并用ETEC强毒株对免疫鼠进行攻毒.结果表明,FaeG-co1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诱导机体产生的特异性IgG和sIgA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FaeG组;FaeG-co1组两次免疫后即可对ETEC致死剂量的攻毒保护率达到100%.这些结果表明M细胞靶向肽对抗原具有免疫增强作用,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免疫增强分子.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锥虫通过不断地产生表面变异糖蛋白(VSG)而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但在锥虫感染过程中,宿主机体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免疫系统不但能够对其进行免疫应答,还能将侵入的锥虫部分或全部的免疫清除。目前认为,抗锥虫免疫主要由体液因素介导,其中抗 VSG 抗体(特别是 IgM)是宿主抵抗锥虫感染的主要因素。但是,单靠抗体还不能完全清除感染的锥虫,各种吞噬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对最后消灭锥虫起着重要作用。此外,  相似文献   

9.
犬瘟热的诊断及其预防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7,他引:29  
本文对犬瘟热(CD)的诊断、预防免疫和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及犬瘟热病毒(CDV)的宿主范围进行了综述。CDV不仅感染陆生食肉动物,而且也感染水生食肉动物,并且其宿主范围还在不断扩大。CDV感染主要采用病毒分离、特异性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检测等方法确诊。疫苗包括灭活的CDV疫苗、麻疹病毒(MV)异源苗及CDV弱毒活苗。疫苗接种犬的免疫反应主要取决于毒株特性及犬的应答能力,只有弱毒活苗能诱导产生持久而坚强的保护力。尽管多年来CDV弱毒活苗的使用控制了CD的发生,但最近免疫过的犬发生CD的病例并不少见。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母源抗体干扰、疫苗质量差、其它病毒的免疫抑制以及CDV流行株可能发生了变异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引起婴儿腹泻的轮状病毒RV和大肠杆菌E.coli免疫妊娠后期的奶牛,使之产生抗这两种病原的抗体。免疫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别用E.coli和RV作免疫原免疫奶牛,另一种以两者同时免疫奶牛。然后定期采乳,分别以试管凝集反应和反应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大肠杆菌抗体和轮状病毒抗体,并比较这两种不同免疫方式免疫奶牛乳中抗体的消长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以大肠杆菌或轮状病毒作免疫原与这两者同时作免疫原,免疫奶牛乳中抗体消长规律相似,抗体效价也相近,且均可维持近两个月。  相似文献   

11.
以菌体表面表达猪水肿病毒素保护性抗原(SLT-ⅡeB)的重组大肠杆菌(PZBSPAX),对1日龄、15日龄仔猪口服免疫,用ELISA法对口服免疫后10 d、15 d、30 d仔猪肠黏液中特异性SIgA和血清中特异性IgA、IgG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口服免疫猪能产生较高水平的肠黏液特异性SIgA及血清特异性IgA和IgG,证明该重组菌能有效激发肠道黏膜免疫反应,同时也能激发全身性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羊口疮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感染所致,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疗。囊膜蛋白是OrfV的主要抗原性蛋白,其机理主要是为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创造一系列条件,同时降低宿主免疫力,增强了病毒的毒力。当病毒侵入宿主体内后,宿主会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来清除病毒粒子,包括特异性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但主要以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为主。宿主对病毒会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同时病毒也会对宿主的免疫应答形成一种免疫逃避机制,通过该机制来躲避宿主免疫细胞对病毒粒子的捕获和清除,为病毒粒子在宿主体内的增殖、成熟及增强病毒毒力创造了各种条件。作者归纳总结了近年来羊口疮病毒与宿主互作的研究,阐述了OrfV囊膜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免疫逃避机制和OrfV的其他一些毒力因子的致病作用,以期为羊口疮病毒的致病机制及疫苗防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表达并提纯了无毒诱变葡萄球菌肠毒素C与谷胱甘肽硫转移酶重组融合蛋白(GST-mSEC).用GST-mSEC作免疫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经乳导管注射感染的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鼠乳腺感染金葡菌3 d后,免疫小鼠乳腺的眼观病理变化显著轻于未免疫的对照组,乳腺组织中的菌数也明显低于未免疫的对照组.GST-mSEC免疫小鼠可引起大量的特异性抗体产生,并对葡萄球菌超抗原刺激的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显著的中和抑制作用.结果表明GST-mSEC融合蛋白及其诱导的特异性抗体对金葡菌引起的乳腺感染具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O型口蹄疫病毒(FMDV)VP1双拷贝T细胞表位(aa 21-40)、B细胞表位(aa 141-160)融合蛋白2020-2020VP1及其与肠毒素大肠杆菌肠毒素融合后蛋白2020-B-2020和2020-B-2020-STI进行了免疫分析。动物试验表明,用2020-2020VP1、2020-B-2020和2020-B-2020-STI 3种融合蛋白分别免疫动物,免疫动物血清中均可产生针对FMDV的抗体。免疫豚鼠在低浓度FMDV刺激下能够产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说明3种融合蛋白都能诱导机体产生FMDV特异性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2020-B-2020和2020-B-2020-STI融合蛋白免疫雌鼠能够抵抗大肠杆菌强毒株攻击,免疫保护率如下:2020-B-2020 60%/1.5MLD,2020-B-2020-STI 100%/1.5MLD。2020-B-2020-STI免疫血清中具有STI中和抗体,且融合蛋白不具STI毒性。ELISA结果显示,2020-B-2020和2020-B-2020-STI能与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B抗体特异性结合。结果表明,2020-B-2020-STI具有开发成为口蹄疫及肠毒素大肠杆菌疫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免疫系统在家畜抗病育种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非特异免疫和特异免疫。非特异免疫包括:皮肤粘膜屏障、吞噬细胞及一些有抗菌作用的其他分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接触外界抗原后针对抗原而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是免疫系统的作用方式。非免疫基因在决定异体识别及特异性反应、病原体的附着力及病原体入住宿主后的增殖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预防动物传染病,要用疫苗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在疫苗抗原的作用下,刺激机体的免疫器官,使其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并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保护机体在受到相应病原体的侵袭时不被感染或感染后不引起发病,达到预防疫病的发生和保护动物的作用。动物在注射疫苗后,产生抗体水平的高低和抗体维持时间长短,标志着动物机体抵抗力的高低。实践证明,动物体接受免疫的次数愈来愈多,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7,(8):84-87
为了研究携带鸡白痢沙门菌主要外膜蛋白OmpC基因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制剂在肉鸡上的免疫原性,以具有益生菌属性的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基因疫苗表达宿主,构建表达鸡白痢沙门菌主要外膜蛋白的枯草芽孢杆菌重组菌(pHT43/WB800n-OmpC)。将重组菌饮水饲喂12日龄艾维茵肉鸡,同时设空白、空转菌及非诱导菌对照组,分别于免疫后27和42日龄测定特异性抗体效价,同时45日龄后采用沙门菌C79-13株腹腔注射攻毒。结果:SDS-PAGE分析显示该重组蛋白大小为37 ku;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表达蛋白具有很好的反应原性;肉鸡饲喂结果显示,42日龄时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抗体,且抗体效价为1∶32;攻毒试验显示重组菌诱导组免疫保护率为76.92%,而对照组、空转菌组、非诱导组保护率分别为23.08%、38.46%和30.77%。结果表明:此重组菌对鸡沙门菌具有免疫保护作用,为沙门菌的免疫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实现了饲用疫苗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猪瘟病毒单克隆抗体,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选的阳性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从中发现1株单克隆抗体能与感染猪瘟病毒的猪肾、肝病理组织切片及PK15细胞产生特异性染色反应,与非感染猪的肾、肝组织切片和PK15细胞无染色反应。单克隆抗体与猪瘟病毒感染的PK15细胞或猪肝、肾小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猪瘟病毒呈现较强的特异性棕色着染,表明该单抗是针对猪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对研究猪瘟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命活动和繁殖定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单抗命名为YNF,培养上清液和腹水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80和1:10000。抗体蛋白属IgG类,亚类为IgG2/κ。  相似文献   

19.
GroEL是细菌内分子伴侣蛋白,参与细菌多种生命活动,在布鲁菌、链球菌研究中,GroEL蛋白展示了良好的疫苗潜力。前期利用迟缓爱德华菌抗体Pull-down技术筛选到GroEL蛋白,揭示了该蛋白的潜在应用价值,本试验以迟缓爱德华菌GroEL蛋白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纯化GroEL重组蛋白(rGroEL),进一步通过动物模型评估rGroEL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rGroEL能够激发小鼠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对迟缓爱德华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抵抗力,相对保护率达95%。斑马鱼感染试验结果表明,rGroEL免疫对迟缓爱德华菌感染具有一定保护效果,保护率为60%。用rGroEL免疫斑马鱼可以产生针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保护力,保护率可达45%。本试验初步探索了迟缓爱德华菌重组蛋白rGroEL的免疫特性,为研制迟缓爱德华菌亚单位疫苗和核酸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免疫或人工感染鸡副嗜血杆菌(Hpg)血清变异型A或C的鸡发生的血清学应答可用特异性的血球凝集(HA)抗原和普通的HA抗原进行检查。免疫或人工感染Hpg血清变异型A的鸡能产生针对Hpg血清变异型的特异性的HA抗原和Hpg普通的HA抗原的血凝抑制(HI)抗体;大部分鸡用血清变异型C免疫后第3周能检出两种HA抗原型的HI抗体,以后滴度逐渐下降;大多数鸡人工感染血清变异型C只产生对普通HA抗原的HI抗体,很少的鸡产生对血清变异型的特异性的HA抗原的HI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