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五指山猪是我国特有的微型猪种,是人类医学实验动物理想模型。本研究为进一步提供五指山猪胸腺免疫功能的形态学资料,以1日龄五指山猪为试验动物,采用常规的解剖学和组织学技术,观察了1日龄五指山猪胸腺的解剖学及组织学特点。结果表明:1日龄五指山猪胸腺特别发达,呈Y字型,由胸叶、中叶和颈叶3个部分构成,其中,颈叶特别发达,向前延伸达颌下腺背侧;胸腺指数0.856 9%,平均长度9.64cm;光镜下,1日龄五指山猪由表面的被膜和深层的实质构成,被摸和小叶间结缔组织不发达,实质分为外周的皮质和内部的髓质,皮髓分界清晰,实质主要由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构成,髓质内胸腺小体主要是小型胸腺小体和少量的幼稚胸腺小体,未观察到衰老的胸腺小体。  相似文献   

2.
猪胰岛是治疗人类Ⅰ型糖尿病的理想异种供体。为给胰岛的异种移植提供形态学基础资料,分别以出生后1~10、40、120和180d的五指山猪的胰腺为试验材料,对五指山猪出生后不同日龄胰岛的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指山猪胰腺在出生后第1~10d未生成典型胰岛,在第40、120、180d出现典型胰岛,随日龄增长胰高血糖素免疫反应细胞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出生后不同日龄五指山猪胰腺均具有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胰高血糖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和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这些细胞的分布面积随日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五指山猪基因结构和发掘新基因,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6、8月龄五指山猪背最长肌组织转录组进行分析。经过质量控制,分别得到65 683 578条(6月龄)和65 464 156条(8月龄)有效序列;与猪基因组比对后发现,转录本序列分别为20 102、25 719个;通过与各数据库进行序列对比,功能基因分别有18 206、18 374个;朋6、8月龄五指山猪样品中预测的新转录本分别有687、737个,长度为180~14 884 bp,新转录本最少的仅含有1个外显子,而最长的包含40个外显子;新预测的可变剪接分别有28 670、32 940个,内含子保留(intron retention,IR)模型在6月龄五指山猪中的数量最多,而在8月龄猪中却以外显子跳跃(skipped exon,SE)剪切模型为主;对6 932个(6月龄)和7 110个(8月龄)基因结构进行优化,分别有2 785、2 950个基因3'端发生了延伸,4 147、4 160个基因5'端发生了延伸;分别筛选出103 250个(6月龄)和110 545个(8月龄)SNP位点,均以转换型SNP位点数量居多。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五指山蚂蚁鸡这一新的畜禽遗传资源概况,该研究调查了其来源、形成历史和产地,并对其开展了300日龄体重体尺测定、150和300日龄的屠宰性能测定。结果显示五指山蚂蚁鸡具有详细的史料记载,羽毛特点是雪里碳,体型特小,300日龄平均体重母鸡1.23kg,公鸡1.73kg。屠宰性能和体尺的结果可用来指导五指山蚂蚁的提纯复壮。综上所述,五指山蚂蚁鸡无论来源、体重体尺还是屠宰性能都具有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五指山猪和长白猪生长后期肌肉生长发育的差异,以6、8月龄五指山猪和长白猪为试验对象,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对其背最长肌总蛋白进行鉴定,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品种间和品种内差异蛋白,并对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4组样品中共鉴定到1713个蛋白;五指山猪和长白猪品种间比较,6、8月龄猪中分别有460、337个差异的蛋白;品种内2个生长阶段比较,五指山猪和长白猪中分别有421、275个差异蛋白;2种比较均为上调的差异蛋白数多于下调差异蛋白数;KEGG通路分析发现,在五指山猪和长白猪品种间,6、8月龄在2个品种间的差异蛋白富集到差异显著(P<0.05)的条目分别为34、33个,在品种内,五指山猪和长白猪在2个生长阶段间的差异蛋白富集到差异显著(P<0.05)的条目分别为24、14个;在品种内发现了调控骨骼肌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PI3K/AKT信号通路和影响脂肪沉积的PPAR信号通路,在品种间除了这2种外,还发现有肌纤维类型发育相关的糖酵解/糖异生信号通路;品种内2个比较组在PPAR和PI3K/AKT信号通路分别有10、9个共同表达的基因,品种间2个比较组在糖酵解/糖异生、PI3K/AKT和PPAR信号通路分别有10、13、9个共同表达的基因,对这些信号通路中共同表达的基因进行分析后筛选到一些与肌肉生长发育和脂肪代谢相关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6.
黄丽丽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221-222
五指山猪是我国著名的微型猪种,具有体型小、肉质好、耐粗饲、抗逆性强、早熟、耐近交、遗传稳定、适应性强等特点,是中国猪种多样性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五指山猪的品种特点和种质资源现状,分析了五指山猪保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指山猪未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五指山猪是中国著名的微型猪种,具有体型小、肉质好、耐粗饲、抗逆性强、早熟、耐近交、遗传稳定、适应性强等特点,是中国猪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要介绍了五指山猪的品种特点与种质特性,对五指山猪的基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阐述,并展望了五指山猪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五指山猪H-FABP基因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指山猪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和测序技术相结合,对五指山猪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进行多态检测,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体质量、体高、体长、胸围)的相关性.在五指山猪H-FABP基因Exon2中发现了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AA、AB、BB,对其中的纯合子AA、BB进行测序,发现Exon2的第30、120位点处发生了突变,都是由碱基C→T的转换造成的,并且导致脯氨酸突变为亮氨酸,苏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AA、AB、BB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2%、66.7%、18.1%,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8.6%和51.4%.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8月龄体质量、体长和10月龄胸围AB与AA、BB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其余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采用 PCR–SSCP、PCR–RFLP 技术,对海南五指山猪封闭群及其近交系、海南黑猪2个品系(临高猪、屯昌猪)的 POU1F1基因外显子4、外显子5、外显子6、内含子3的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猪 POU1F1基因外显子5、外显子6不存在多态性,内含子3、外显子4存在2个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在外显子4基因座上,五指山猪、临高猪、屯昌猪呈 Hardy–Weinberg 平衡状态,五指山猪近交系呈不平衡状态,4个猪种群的遗传多态性均处于中度多态(0.250.5);利用 SPSS 软件分析五指山猪 POUIF1基因内含子3和外显子4基因的多态性与其3个生长阶段体质量的相关性,发现引物 P1与 P4不同基因型个体体质量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试验对50只不同日龄(公母各半)的槐猪血液的9项生理指标、34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了不同日龄和不同性别间的生理生化指标。经测定表明,槐猪60日龄时胆固醇公母间差异显著;120日龄肌酐公母间差异显著, 胆固醇公母间差异极显著;150日龄尿酸公母间差异显著, 多数测定项目不同日龄间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除此之外,其他大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性别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确定了槐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基础数据,为槐猪的疾病防治、保种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五指山猪原产于海南省五指山区.是当地少数民族饲养的一种小型猪。海南山区因交通不便,过去没有外来猪种,饲养的山猪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因长期的极度近亲交配,使其主要特征如体型、外貌、毛色等稳定地遗传下来,成为该地区特有的小型猪种,现数量骤减.范围大大缩小,多分布在交通不便、比较偏僻的山村。仅白沙、东方等县(市)的少数乡镇有少量种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采用PCR-RFLP法对五指山猪、二花脸猪及皮特兰猪的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PCR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SLA-DQB基因外显子2经限制酶HaeⅢ和RsaⅠ酶切共分出9种RFLP组合带型,五指山猪、二花脸猪和皮特兰猪分别有3种、3种和5种组合带型.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表明,五指山猪和二花脸猪的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两个酶切位点的PCR-RFLP带型达平衡状态,而皮特兰猪中只有RsaⅠ酶切位点达到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3.
1月龄五指山猪与长白猪骨骼肌miRNA转录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microRNA(miRNA)在五指山猪和长白猪肌肉生长发育中的差异和探究差异miRNA对骨骼肌发育转录后调控的影响,以1月龄的五指山猪和长白猪背最长肌为材料,通过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骨骼肌发育相关的差异miRNA。结果显示,从2个文库中共鉴定获得318种己知的猪miRNA,五指山猪和长白猪分别鉴定出312个和306个已知miRNA,同时分别发现了83个和88个新的miRNA。获得17个差异显著的miRNA,其中16个miRNA表达上调,1个miRNA表达下调。靶基因预测和生物学功能预测发现17个差异miRNA,共预测到535个靶基因,靶向作用于mTOR信号通路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控的ssc-miR-486,ssc-miR-204,ssc-miR-338和ssc-miR-885-3p 4个miRNA可能参与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4.
小型猪品系五指山猪(WZSP)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青峰  冯书堂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61-162,192
五指山猪是高度近交的小型猪品系,近交系数高达0.908以上.本文就15年来五指山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性能及生理指标、分子遗传学特异性及其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猪异种器官移植的免疫识别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五指山猪DQA基因cDNA,然后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海南五指山猪SLA-DQA基因序列长度为768个核苷酸,其中1~765为完全阅读框编码255个氨基酸残基。五指山猪SLA-DQA基因cDNA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我国小型猪同源性最高,与人相应基因的同源性明显高于与小鼠的同源性。[结论]将五指山猪作为适合于进行异种器官移植的中国猪种,对免疫遗传学特性系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SSCP、PCR-RFLP技术对6个猪群共计276头猪的POU1F1基因的4个位点的多态性进行多态性分析,在针对Intron1设计的2对引物扩增的片段中分别发现1处突变位点,各存在2个等位基因(A和B、C和D);在引物P2位点,海南4个品系的猪种(五指山猪、五指山猪近交系、临高猪、屯昌猪)均没有发现多态性,而在滇南小耳猪、香猪2个猪种中BB基因型频率较AA基因型频率占优势,群体遗传多态性检测处于中度多态;在引物P3位点,在6个猪群体中,DD基因型频率较CD基因型频率占优势,群体遗传多态性检测均处于中度多态。SPSS软件分析五指山猪POUIF1基因P3位点的多态性与3个生长阶段及其日增重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P3位点不同基因型对五指山猪3个阶段的生长及日增重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1五指山猪的历史背景 五指山猪是原属海南省保亭县、五指山市等一带自然繁殖的本地猪,经过长期近交,形成遗传基因稳定的独特品种,是列入我国畜禽品种遗传资源保种名录的唯一海南猪种。它具有体型小(成年体重30~35kg)、性成熟早、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信息荟萃     
<正>海南育出野味新品猪海南省农科院利用海南野猪和五指山猪杂交出的新品种——野黄金通过专家组验收,该项目不仅完成了特种食用猪各阶段饲料配方的研制与筛选,还建立了规范和特种食用猪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技术规程,建立了五指山猪国家级保种场。该品种的育成满足了人们对  相似文献   

19.
应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制定5种免疫程序防制猪瘟,使用了目前最好的ELISA酶标测定猪瘟抗体。超前免疫、1月龄1次免疫、2月龄1次免疫和1月龄首免2月龄加强免疫的2次免疫4种免疫程序,能使猪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采用超前免疫首免2月龄加强免疫的2次免疫的免疫程序对猪产生的免疫应答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为开展试验用小型猪选育前微生物抗体的检测工作,对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进行微生物、寄生虫检测,以了解其病原生物感染状况.采集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的血清样本,用血清学和显微镜观察方法进行7项微生物和体表寄生虫指标的检测.结果发现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疫苗免疫良好,无强烈病原生物感染.对小型猪选育时,在按照遗传学指标选育的同时,应尽量选择微生物感染率低的小型猪,同时应改善动物饲养管理条件,完善动物防疫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