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分析我国木薯产业中存在的种植分散,产量较低,栽培效益不高,栽培与加工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成立木薯产业合作社,改进经营模式;发展集约经营,实现产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改进栽培方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加工与栽培紧密结合,不断增加产业经济效益;注重木薯废弃物的利用,保持木薯连续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
木薯是我国南方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种植栽培、加工工艺等方面已有诸多的研究报道,但其生理生化及其分子遗传学研究相对滞后。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木薯生理生化及其分子遗传学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就其研究方向等提出一些看法和观点,旨在为木薯生产科研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木薯品种的鲜食加工适宜性,以12份食用品种(系)为材料,加工成蒸木薯、木薯汁、木薯羹进行品质特性鉴定和感官评价,应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手段综合评价各品种(系)适宜性,分析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5个蒸木薯品质评价性状共提取了5个主成分,色度值a*、色度值b*、纤维感、综合评价、弹性、硬度和胶着性起主要作用;10个木薯汁品质评价性状提取了3个主成分,色泽、组织状态、pH和黏度共4个性状起主要作用;5个木薯羹感官评价性状共提取了2个主成分,感官综合评价和面度共2个性状起主要作用。另外,蒸木薯主要品质评价指标受到鲜薯淀粉、干物质、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木薯汁主要品质评价指标受鲜薯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12个品种(系)中P3适宜作为水果木薯,M33、M9、ST、NK-10适用于蒸木薯,ST、P9、M11、P3适宜作为木薯汁加工原料,M9、M11、ST、NK-10适宜作为木薯羹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4.
从木薯分布、品种、栽培、管理、市场、加工等方面综述广东省木薯生产概况,分析当前制约木薯产业发展的因素,展望广东省发展木薯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木薯全粉的功能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推广木薯源大宗食物,充分发挥木薯的资源优势,拓展人们日常消费的食物资源,积极应对日益严重的粮食危机.通过对木薯全粉与鲜木薯、木薯淀粉中的营养成分的测定对比,及对木薯全粉的黏度特性、透光率、膨胀度等进行分析,并对木薯全粉的营养成分保留及功能性质进行评价,探讨木薯全粉在食品工业中的潜在应用范围.结果表明,木薯全粉相对于鲜木薯、木薯淀粉营养成分保持良好,食用安全,同时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采用接枝技术使醋酸乙烯酯单体及丙烯酸甲酯单体在木薯淀粉分子链上进行了接枝共聚反应,碱化后制得改性木薯淀粉材料。结果表明,改性木薯淀粉材料的加工性能得到良好改善,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7.
木薯的抗寒性及北移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薯作为中国三大薯类之一,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状,主要适宜在热带和亚热带种植,光合作用效率较高,淀粉产量在高等植物中非常突出。木薯的用途极为广泛,除食用外,可大量加工成工业产品。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木薯在抗寒性的生理生化、抗寒性的分子生物学、抗寒育种及北移栽培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木薯抗寒性和北移栽培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红掌为试验材料,研究木薯废弃物加工生产的熟料基质替代草炭减量作为无土盆栽基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木薯废弃物加工生产的熟料介质替代草炭,降低草炭含量的基质配方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栽培效果。初步筛选出适宜红掌生长开花的木薯废弃物加工生产的熟料基质优化组合体积配比为熟料介质40%+草炭60%。用该熟料介质替代草炭,使得草炭减量的红掌无土盆栽基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黄武  胡新文  毛帅  闵义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7):1452-1461
为了探究热带作物木薯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本文对近年来木薯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数据检索时间是 1999—2017 年,各项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的时间范围是 2009—2017 年。基于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利用网页检索功能分析了木薯研究的年发文量、基金资助机构及国家地区分布、研究方向及研究机构状况;利用 CiteSpace 对 2009—2017年木薯研究关键词进行共现性和可视化图谱聚类分析。中国地区发文量、基金资助分布及研究机构排名位于前列;农业研究、食品科学技术领域占比较大;以 3 a 为时间轴对数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绘制可视化信息图谱并分析聚类下的信息,得出木薯研究的趋势和热点问题。木薯淀粉-壳聚糖、燃料乙醇研究引发新的研究热点。从发文量来看,中国在木薯研究科研投入和成果数量产出方面都位居前列;分子育种成为品质改良的重要手段,木薯病毒、燃料乙醇、光暗发酵制氢、甲烷和单细胞油脂生产、延缓块根变质、耐受性基因选择持续成为关注热点;最近 3 a,木薯淀粉在新型材料加工方面有了新的应用,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出现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献计量:木薯近年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武  胡新文  毛帅  闵义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2):2521-2531
为了探究热带作物木薯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本文对近年来木薯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数据检索时间是 1999— 2017 年,各项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的时间范围是 2009—2017 年。基于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利用网页检索功能分 析了木薯研究的年发文量、基金资助机构及国家地区分布、研究方向及研究机构状况;利用 CiteSpace 对 2009—2017 年木薯研究关键词进行共现性和可视化图谱聚类分析。中国地区发文量、基金资助分布及研究机构排名位于前列;农 业研究、食品科学技术领域占比较大;以 3 a 为时间轴对数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绘制可视化信息图谱并分析聚类下的 信息,得出木薯研究的趋势和热点问题。木薯淀粉-壳聚糖、燃料乙醇研究引发新的研究热点。从发文量来看,中国在 木薯研究科研投入和成果数量产出方面都位居前列;分子育种成为品质改良的重要手段,木薯病毒、燃料乙醇、光暗 发酵制氢、甲烷和单细胞油脂生产、延缓块根变质、耐受性基因选择持续成为关注热点;最近 3 a,木薯淀粉在新型材 料加工方面有了新的应用,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出现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华南6号木薯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南6号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cv,M.SC6)是从OMR33-10品系自然杂交种F1无性系后代中选育而成的。其块根产量约35000kg/hm^2,比现推广品种华南205增产50%,比华南201增产48%;块根干物率为40.5%,淀粉质量分数为32.4%,分别比华南205高2.5%和2.3%。  相似文献   

12.
国内木薯病害普查及细菌性萎蔫病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7~2010年,对广西、海南、云南等木薯主产区进行病害普查.结果发现,至今危害国内木薯的主要病害有7种,包括真菌病害6种[褐斑病(Cercosporidium henningsii)、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离孺孢叶斑病(Bipolaris setariae)、棒孢...  相似文献   

13.
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134份木薯种质资源进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36对多态性引物对全部材料进行扩增,共获得348个稳定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306条(占87.9%),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分别为9.7个和8.5个。应用Nei’s相似系数法估算了134份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536~0.971,说明木薯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基础一般。聚类分析将全部材料划分为8个组群,结合PCA分析说明,分组群体构成与其品系的地理来源具有一般相关性。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630,各个组内存在差异,以第1、5组较高,分别由我国的自育品种和来自南美洲的品系构成。研究结果较全面反映了中国现有木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特点,为我国进一步引进木薯优良资源,以及优异木薯基因资源挖掘和育种利用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木薯是世界上第五大粮食作物。但由于含有生氰糖苷,食用处理不完全的木薯产品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对木薯生氰糖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木薯生氰糖苷的生物合成以及人们在降低生氰糖苷含量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阐述,并对未来获得没有或低含量生氰糖苷的木薯产品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木薯嫩叶为材料,对其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取样时间、预处理药剂、固定液、解离方法以及染色剂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取材时间为上午8:30~10:00,用0.1%秋水仙素与0.002 mol/L 8-羟基喹啉混合液室温预处理 3 h,经固定液(无水酒精 ∶ 氯仿 ∶ 冰醋酸=6 ∶ 3 ∶ 1)固定,用1 mol/L盐酸60 ℃下解离8 min,再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压片镜检,能取得良好的分裂相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更加灵敏、高效地发现新miRNA并改进其表达差异鉴定方法,对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SC124和KU50这2个品种进行了驯化和非驯化2种干旱处理方式,利用Multiplexed RT-PCR法对2个木薯品种的8个 miRNA 进行了表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8个miRNA具有明显的品种、组织和时序表达特异性,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了miRNA的表达模式对胁迫信号的响应。因此,Multiplexed RT-PCR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分析miRNA表达差异的方法,在未来miRNA的研究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木薯K+、Ca2+和ABA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变化规律,对2个品种的木薯SC124(高抗)和KU50(低抗)进行对照、驯化、非驯化旱害和驯化旱害等不同方式的干旱处理。研究发现2个木薯品种中,干旱胁迫对叶片K+和ABA的含量影响较大,而Ca2+含量变化较小;SC124在驯化和非驯化处理下的K+含量发生显著变化;ABA的含量在2个品种中的驯化干旱和非驯化干旱中变化显著,且变化趋势不同;干旱胁迫下,ABA、K+和Ca2+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华南7号木薯茎叶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华南7号木薯生长期间6~11月份茎、叶营养成分动态变化及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华南7号木薯叶粗蛋白含量为21.16%~31.80%,粗脂肪含量为4.17%~8.28%;茎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4.67%~39.6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3.47%~29.74%。木薯叶片、茎秆鲜样、烘干样6月份生长初期氢氰酸含量最高,随着生长月份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木薯茎叶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为77.74%。结果说明,华南7号木薯茎叶含有较高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体外产气量和干物质消化率。  相似文献   

19.
木薯新品种华南8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木薯新品种华南8号(Manihot esculenta Crantz.cv.M.SC8)是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通过CIAT从泰国引进的CMR38-120的自然杂交种F1无性系后代中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并有很强的抗风能力和出苗率。其鲜薯产量约36.79t/hm2,比现大面积种植的当家品种华南20(5SC205)增产40.90%,其块根干物率和淀粉含量分别为质量分数40.86%和32.69%,分别比SC205高2.70个百分点和2.16个百分点。因此,华南8号是一个高产、优质的饲用和工业应用型木薯新品种。为了保护新品种及便于产权鉴定,对新品种华南8号建立分子指纹。  相似文献   

20.
Soluble and insoluble fiber contents of some Cameroonian foodstuff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s a result of the lack of reliable data on the fiber content of African foodstuffs, a study to determine the dietary fiber contents (soluble, insoluble and total) on a dry weight basis of a selected variety of major Cameroonian foods was conducted. The influence of processing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on the fiber content was also assessed. Vegetables were found to be the richest source of total dietary fiber (57%), followed by legumes and seeds (30%) and fruits (16.5%). Okro (Hibiscus esculenta), plantain (Musa paradisiaca) and beans (Phaseolus spp) showed varietal differences in their soluble and insoluble fiber content, while methods of processing and preparatio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fiber content of cassava (Manihot esculenta), corn (Zea mays) and be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