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3.2%乳油450 mL/hm2、阿维菌素5%乳油750 mL/hm2、20亿PIB/mL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900 mL/hm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微乳剂750 mL/h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保叶效果均达90%以上,显著优于毒死蜱,是取代毒死蜱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
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后14 d,8~12 ml/667m2杀虫效果为89.6%~92.2%,表现出较强的胃毒、触杀性,保叶防效为89.0%~93.5%,明显优于施用药剂40%毒死蜱乳油,建议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高峰期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甲维.毒死蜱EW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使用25%甲维·毒死蜱EW 60~80 ml/667m2药后16 d防效为73.85%~82.01%,与对照药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 60 ml/667m2防效79.99%和40%毒死蜱EC 100 ml/667m2防效76.01%相当或略高,能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可以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8种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低龄期用药防治,48%毒死蜱(猛清)80 m L/667 m~2和稻腾30 m L/667 m~2均有很好的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40%噻虫·茚虫威20 m L/667 m~2和16%甲维·茚虫威12 g/667 m~2处理的杀虫效果和保叶效果次之,但持效期较长,其他处理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控制木薯园蛴螬的危害,筛选其药剂防治技术。采用"Z"字型取样法对云南木薯园蛴螬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危害当地木薯的主要地下害虫种类为痣鳞鳃金龟。选取3种药剂不同配比及浓度,采用土壤药剂处理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辛硫磷乳油2 520 m L/hm2与1.8%阿维菌素乳油1 680 m L/hm2混合液"对蛴螬有较好的防效,显著降低了植株死亡率、虫薯率和虫害率,增产幅度较大,可作为木薯蛴螬药剂防治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几种药剂对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表明48%乐斯本乳油80m l/667m2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首选农药,5%锐劲特40m l/667m2、5%锐劲特20m l/667m2 20%三唑磷75m l/667m2对二化螟防效较好,当田间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同期发生时,可用5%锐劲特20m l/667m2 20%三唑磷75m l/667m2进行兼治。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药剂防治高龄稻纵卷叶螟幼虫的药效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以5%锐劲特悬浮剂和20.2%稻卫乳油的防治效果和保叶效果最好,且药效期长、持效性好.40%毒死蜱、25%贝伐、三锐(三唑磷)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速效性好,在特大发生的暴发年份,2类杀虫剂应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8.
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及其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5种农药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都有防治效果,其中锐劲特对稻纵卷叶螟的有防治效果最好, 氟虫腈次之.锐劲特对稻纵卷叶螟防效高达97.3%,氟虫腈对稻纵卷叶螟防效达94.8%,可以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阿维菌素复配制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及适宜用药剂量。[方法]选用目前田间常用的阿维菌素复配制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其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供试的4种阿维菌素复配制剂在中、高剂量处理时对水稻二化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枯心防效和杀虫防效均在80%以上,与氯虫苯甲酰胺、丙溴磷组合高剂量处理时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6%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水稻二化螟最佳用药量为42.53~47.25 g/hm2,8%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SC最佳用药量为48 g/hm2,20%阿维菌素·丙溴磷ME最佳用药量为450~540 g/hm2,32%阿维菌素·毒死蜱EC最佳用药量为240~360 g/hm2。[结论]为水稻二化螟药剂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30.2%甲维.毒死蜱乳油、15%阿维.马拉松乳油、30%阿维.毒死蜱乳油等3种药剂喷雾防治高龄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00 ml/667 m2的15%阿维.马拉松乳油对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有较长的持效期和较好的保叶效果,70~100 ml/667 m2的30.2%甲维.毒死蜱和30%阿维.毒死蜱有较好的速效性,其持效期在6 d左右。  相似文献   

11.
应用7种药剂对菜青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0.5% 阿维菌素乳油、2.5% 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4.5% 氯氰菊酯乳油、40% 毒死蜱乳油、40% 辛硫磷乳油对菜青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3 d防效可达81.68%以上;药后7 d的防效在84.38% 以上,持效期7~10 d,生产上防治时可轮换或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8-18W太阳能双波诱虫灯的单灯诱虫数量,随灯泡功率的增大渐趋增多;对稻螟蛉、大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叶蝉等稻田害虫的诱集峰次明显,预警作用较强;对稻螟蛉、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有效控制距离分别为50 m、30 m和20 m左右,近灯区的虫量比远灯区可下降30%以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验证30%爱苗EC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优优128为供试水稻品种,在广东潮安县水稻种植区对该药剂进行了小区药效试验。[结果]施药后各药剂均未对水稻产生明显药害。30%爱苗EC 225 mL/hm2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达85.00%,30%爱苗EC 225mL/hm2与45%硫.三环唑WP 2.1 kg/hm2混合施用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可达99.16%。[结论]30%爱苗EC及混合药剂是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特效药剂。  相似文献   

14.
噻嗪酮对稻纵卷叶螟F_1代生存的影响陈忠孝,胡国文,凌逸军(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江苏农学院,扬州225001)EffectofBuprofezinonF_1GenerationSurvivalofRiceLeaf-folder¥CHENZ...  相似文献   

15.
防治稻纵卷叶螟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筛选高毒农药替代药剂,采用Potter喷雾法测定了8类29种杀虫剂对广西南宁和江苏南京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这8类杀虫剂的毒力顺序为:抗生素类杀虫剂≥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噁二嗪类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机氯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两地区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触杀毒力最高,其LC50值介于0.2~0.8 mg/L;氟虫腈、茚虫威、呋喃虫酰肼、丁烯氟虫腈、虫酰肼、氟啶脲和氟铃脲的LC50值介于1.8~53 mg/L。推荐对稻纵卷叶螟毒力最高的10种新型杀虫剂(甲维盐、依维菌素、阿维菌素、氟虫腈、茚虫威、呋喃虫酰肼、丁烯氟虫腈、虫酰肼、氟啶脲、氟铃脲)和一些有机磷杀虫剂(喹硫磷、辛硫磷、丙溴磷、毒死蜱、哒嗪硫磷)作为高毒农药替代的候选药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此外,还讨论了稻纵卷叶螟的药剂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吴亚坚  徐赛  李保同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2):2452-2457
为探究 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影响,采用撒施法研究 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剂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效及对天敌蜘蛛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 试药剂 1 125、 1 500 a.i. g/hm2 处理在水稻移栽前撒施,对早稻和晚稻二化螟防效分别为 66.99%~81.80%和 69.36%~81.63%,对稻纵卷叶螟防效分别为 55.13%~77.75%和 51.23%~73.14%,优于或显著优于 750 a.i. g/hm2 处理和对 照药剂 2%吡蚜酮颗粒剂 400 a.i. g/hm2 、3.6%杀虫双颗粒剂 1 500 a.i. g/hm2 、3%克百威颗粒剂 1 350 a.i. g/hm2 处理;供 试药剂 1 125、1 500 a.i. g/hm2 处理药后 75 d 对早稻稻飞虱防效为 91.37%~98.04%,药后 60~75 d 对晚稻稻飞虱防效为 54.65%~96.66%,优于或显著优于 750 a.i. g/hm2 处理和对照药剂 3.6%杀虫双颗粒剂 1 500 a.i. g/hm2 ,与对照药剂 2%吡 蚜酮颗粒剂 400 a.i. g/hm2 和 3%克百威颗粒剂 1 350 a.i. g/hm2 处理相比,无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供试药剂对稻田蜘蛛有 一定的杀伤作用,750~1 500 a.i. g/hm2 处理药后 45 d 对早稻和晚稻蜘蛛的杀伤率分别为 20.64%~34.12%和 30.52%~ 35.50%,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药剂 2%吡蚜酮颗粒剂 400 a.i. g/hm2 和 3%克百威颗粒剂 1 350 a.i. g/hm2 处理,与对 照药剂 3.6%杀虫双颗粒剂 1 500 a.i. g/hm2 处理无显著差异;药后 90 d 早稻和晚稻蜘蛛密度均恢复到空白对照水平。0.5% 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剂适用于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对稻田天敌蜘蛛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明确毒死蜱和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亚致死效应,【方法】我们采用离体叶片浸渍法,2龄稻纵卷叶螟幼虫在亚致死浓度(LC_(10)和LC_(25))浸渍下的水稻叶片上处理72 h,然后观察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状况,并测定了其体内主要解毒酶活性。【结果】毒死蜱亚致死浓度LC_(10)和LC_(25)处理组幼虫历期较对照显著延长;蛹历期显著短于对照,雌雄成虫寿命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浓度LC_(10)和LC_(25)处理组,幼虫历期和蛹历期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LC_(10)处理组雌成虫寿命缩短。毒死蜱LC_(10)和LC_(25)处理组,稻纵卷叶螟体内的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氯虫苯甲酰胺LC_(10)和LC_(25)处理后其体内的酯酶活性显著增加;LC_(25)处理组的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毒死蜱和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浓度处理使稻纵卷叶螟部分生长期发育放缓,但诱导体内部分解毒酶活性上升。稻纵卷叶螟处于这两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的选择压下,将有利于抗药性的积累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不同药剂拌种对花生地下害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药剂拌种,筛选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的药剂。结果表明,在花生果实膨大期,三种药剂各处理对花生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达60%以上,20%氯虫苯甲酰胺SC450g/hm2、22%吡虫·辛硫磷EC6750g/hm2。的防治效果达70%以上,但各处理差异不显著;花生果实收获期,20%氯虫苯甲酰胺SC450g/hm2、22%吡虫·辛硫磷EC6750g/hm2、地鹰20kg种子/100g的防治效果达60%以上。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22%毗虫·辛硫磷EC、地鹰在花生播种时拌种可用来防治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9.
10种杀虫剂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大环内酯类、烟碱类、苯基吡唑类等10种常用杀虫剂,在室内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双斑长跗萤叶对一般杀虫剂均较敏感,在供试药剂中,高效氟氯氰菊酯、灭多威、马拉硫磷3种药剂的速效性最好,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