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邵侃  朱国 《浙江畜牧兽医》2021,(1):40-41,43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多发于雨量较多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钩端螺旋体可经黏膜及伤口感染,进入血液循环扩散至肺、肝、肾或其他组织器官,主要引发肾功能损伤,此外还可能引发胰腺炎、溶血性贫血和肺出血等症状.钩端螺旋体可通过犬尿液等方式传播,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2020年9月我...  相似文献   

2.
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复杂的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又称钩体病、钩病等,是由几种不同血清型的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犬较易感染本病,犬钩端螺旋体病又称犬伤寒,所有年龄段的犬都易感,雄犬发病率高于雌犬,幼犬发病率高于老年犬.  相似文献   

3.
<正>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由感染了钩端螺旋体属众多致病血清型中的任何一个后引发,本病遍及世界各地。钧端螺旋体病几乎会影响所有哺乳动物,且具有较为广泛的临床症状,从轻度、亚临床感染到多器官衰竭和死亡。1病因钩端螺旋体是一种极难培养且生长缓慢的需氧型革兰氏阴性螺旋体原虫,能够引发特征性的螺旋样死亡。钩端螺旋体的分类很复杂,且可能会造成混淆。  相似文献   

4.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与科学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端螺旋体病也称细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家畜中主要发生于猪,牛、犬,马、羊次之.临诊表现形式多样,大多数呈隐性感染,少数急性病例表现为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黏膜坏死等特征.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受钩端螺旋体病危害十分严重.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钩端螺旋体病在各种家畜均可发生,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疾病,可引起多数动物的败血症、间质性肾炎、出血性贫血和流产,也可能是马周期性眼炎的病因。目前将所有的钩端螺旋体列为一个种,即问号钩端螺旋体,共有20个血清群200多个血清型。常见的有波摩那钩端螺旋体、塔拉索夫(猪)钩端螺旋体和哈勒焦钩端螺旋体。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2003年8月份,本人在进行生猪屠宰检疫时发现了一起疑似钩端螺旋体病的病例,后跟踪发现病猪均来自同一自然村。现将整个过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种类很多,可分为致病性钩体及非致病性钩体两大类。致病性钩体能引起人及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在世界各地都广泛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中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尤以南方各省最为严重,对人民健康危害很大,是中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8.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一群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隐性感染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犬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短期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母犬流产和出血性素质等。本病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尤其热带、亚热带地区多发。根据血清学调查,有些地区20%-80%的犬曾感染过钩端螺旋体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见1例感染钩螺旋体致死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复杂的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又称钩体病、钩病等,是由几种不同血清型的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犬较易感染本病,犬钩端螺旋体病又称犬伤寒,所有年龄段的犬都易感,雄犬发病率高于雌犬,幼犬发病率高于老年犬。  相似文献   

10.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的临诊症状形式多样,猪钩端螺旋体病一般呈隐性感染,也时有暴发。急性病例以发热、血红蛋白尿、贫血、水肿、流产、黄疸、出血性素质,皮肤和黏膜坏死为特征。猪的带菌率和发病率较高。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多发。  相似文献   

11.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犬钩端螺旋体或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引起。所有年龄的犬都易感,公犬和幼犬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该病在本地区频频出现,笔者曾诊治7例出血性黄疸型犬钩端螺旋体病,治愈3例,4例因就诊时病情严重,未能治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其病原为钩端螺旋体,亦称细螺旋体。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以南方地区较为严重。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发生于猪、牛、犬、马、羊等家畜和人,也可感染鸭、鸡、鹅等禽类。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流产、皮肤和黏膜坏死、水肿等为特征。1现场诊断钩端螺旋体几乎可感染所有温血动物,其中啮齿类的鼠类是重要宿主,是该病的自然疫源。畜禽中以  相似文献   

13.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啮齿类动物是主要载体,尤其是老鼠,钩端螺旋体通过感染动物的尿液排泄到土壤或附近的水中。由于本病多呈急性暴发,病程短、死亡快,短时间内确诊困难,因此控制本病的关键在于积极预防,及时治疗。本文报告一例犬钩端螺旋体病诊治情况,采用多西环素、速诺消炎杀菌,同时对症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是钩端螺旋体。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均有发生,多种动物有感受性,其中啮齿目的鼠类是最重要  相似文献   

15.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犬类与多种动物感染钩端螺旋体所导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引发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体是具备致病性的问号钩端螺旋体。犬类被感染后,由于感染的钩端螺旋体的血清型的不同,主要体现为两类不同的症状:一类是急性、致死性黄疸,体温上升、精神萎靡不振、呕吐、肌肉发痛、黄疸、口唇出现血性疱疹,牙龈与口腔黏膜出血,严重时病犬还会发生死亡;另一类是亚急性或慢性肾病,临床多体现为肾病症状,其他的内脏器官也易受到侵犯。人体在被钩端螺旋体感染后会出现螺旋体性黄疸,被叫作Weil氏病。当犬只发生钩端螺旋体病时,应立即进行诊断,同时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防范控制该病的扩散,保障犬只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同时也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2-3].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属革兰阴性需氧菌,该菌呈纤细、螺旋致密型,一端或两端  相似文献   

17.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一群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隐性感染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犬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短期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母犬流产和出血性素质等。本病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尤其热带、亚热带地区多发。根据血清学调查,有些地区20% ̄80%的犬曾感染过钩端螺  相似文献   

18.
犬肉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犬也是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丝虫病、旋毛虫病等20多种人畜共患病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19.
羊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传染病,该病原体还能引起人、其他动物发病,钩体病是一种全球流行的重要而复杂的人兽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临床上表现出多样的症状,主要为发烧、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黏膜坏死、水肿等.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和参考文献,对羊钩端螺旋体病进行浅析,以期为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诊断、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属微生物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多呈急性经过,以黄疸、血尿、粘膜和皮肤坏死及短期发热、迅速衰竭为特征。 1病原钩端螺旋体非常纤细,具有浅而密的螺旋,菌体两端呈钩状弯曲,形如“C”、“S”、“X”,有时呈“8”字形,能运动。在家畜致病的钩端螺旋体较重要者有:黄疸出血性钩端螺旋体,犬钩端螺旋体,黄疸贫血钩端螺旋体和猪钩端螺旋体等,此外,尚有其它许多血清类型,因地区而有不同的分布。菌体对各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大,日光照射能在0.5-2h内将其杀死,加热至56℃可于半小时内死亡。菌体对低温有抵抗力。在尚未腐败的尿内,钩端螺旋体能生活数天。本菌在许多化学药剂的作用下迅速死亡,如20%酒精、2%盐酸、0.5%石炭酸、0.25%福尔马林、0.1%升汞,均可于5分钟内使其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