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瑟氏泰勒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Theileria)的瑟氏泰勒虫寄生于牛体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症状以高热、贫血、出血、黄疸、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该病最早由ЯКПМОВ和ДЕФТЕРЕВ于1930年在前苏联境内发现。1960年以后在我国贵州、甘肃、陕西、青海、辽宁、吉林、河北等省陆续见有报道。该病主要由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传播,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永靖县羊血液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 2 0 0 0年对永靖县血液原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等调查 ,查明其病原为羊泰勒虫和绵羊无浆体 ;该病流行于东部和西南山区 7乡 38村。羊泰勒虫感染率为 5 0 .1% ,1岁以上与 1岁以内羊感染率分别为 2 5 .4%、5 5 .9% ;绵羊无浆体感染率为 5 9.6 % ,1岁以上与 1岁以内羊感染率分别为 5 0 .9%、6 1.7% ;发病季节为 3~ 5月份 ;发病年龄为 1岁 (含 1岁 )内羔羊 ,尤以 2~ 5月龄羔羊发病率最高 ,有的高达 6 3.9% ,致死率达 5 7.8%。绵、山羊发病率无差异。调查发现流行区蜱种有革蜱属、血蜱属和璃眼蜱属 3属 4种 ,共采集鉴定 15 45只 (森林革蜱 5 86只 ,草原革蜱 39只 ,青海血蜱 2 6 8只 ,麻点璃眼蜱 6 42只 )。青海血蜱和森林革蜱为流行区羊体寄生的广布种。羊泰勒虫传播媒介为青海血蜱 ,绵羊无浆体传媒为草原革蜱。麻点璃眼蜱在我县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中部地区羊蜱传性血液原虫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的是甘肃中部地区永靖、七里河等10县区的羊蜱传性血液原虫病的调查。共调查羊466只,其中绵羊374只,山羊52只,黄羊40只,每只羊抹血片2张,共镜检血片932张。发现绵羊泰勒虫和绵羊边虫两种病原。绵羊泰勒虫的感染为主,羊只感染率平均为45.24%,高的可达63.46%。共采集蜱1971只,经鉴定有青海血蜱、长角血蜱、森林革蜱和银盾革蜱4种。青海血蜱是绵羊泰勒虫的媒介蜱。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羊泰勒虫媒介蜱的传播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采自羊泰勒虫病疫区甘肃省永靖且的麻点璃眼蜱饥饿成虫叮咬健康羊体,试验羊体内未发现羊泰勒虫;用其饱血雌虫孵化的幼虫叮咬羊泰勒虫感染羊,收集饱血若虫,再用其饥饿成虫叮咬健康羊体,被叮咬羊体内也未查出羊泰勒虫,证明麻点璃眼蜱不传播羊泰勒虫。用采自羊泰勒虫病疫区张家川和永靖县的青海血蜱经人工孵化的幼虫叮咬羊泰勒虫自然感染羊,收集饱血幼虫蜕皮后,用其若虫叮咬健康羊,40d后在被叮咬羊血片中发现羊泰勒虫,但未显示明显的临床症状。用采自羊泰勒虫病疫区羊体的青海血蜱成虫、若虫、幼虫同时叮咬健康羊,18d时在试验羊体内发现羊泰勒虫,试验羊表现贫血、黄疸、稽留热、肩前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性症状,出现心包积液,肝、脾、肾肿胀及出血的典型病理变化。由此确定,甘肃省的羊泰勒虫是由青海血蜱传播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查明甘肃省羊血液原虫病的病原 ,制订控制技术而开展本调查。方法 于 1 998~ 2 0 0 1年在病情流行的 1 1个试点对羊只进行检查。结果 检出病原为羊泰勒虫 ( Theileria.sp)和绵羊边虫 ( Anoplasma ovis)两种 ,主要致病病原为羊泰勒虫 ,羊泰勒虫病发病季节为 2~ 6月 ,4月下旬到 5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 ;流行区查出硬蜱 4属 7种。麻点璃眼蜱属我省首次发现和报道。黄羊感染羊泰勒虫病目前未见资料报道。结论 羊泰勒虫人工传播试验证实青海血蜱是我省羊泰勒虫传播媒介 ,麻点璃眼蜱不传播羊泰勒虫  相似文献   

6.
<正>山羊泰勒焦虫病是由羊的泰勒焦虫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血液性原虫病。其特征是高热稽留,贫血,黄疸,淋巴结肿大。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羊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临洮县南屏乡、衙下乡、上营乡等乡镇的部分山区属于灌木林丛生和阴湿的森林草原地区,青海血蜱的活动十分猖狂,发病高峰在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的调查方法,查明永靖县羊血液原虫病的病原为羊泰勒虫和绵羊无浆体;流行区域是:关山、徐顶、陈井、三条岘、盐锅峡、太极、刘家峡、杨塔、王台、红泉等10个乡镇56个村;羊泰勒虫病的传播媒介是青海血蜱;绵羊无浆体传播媒介为草原革蜱;发病季节主要是3—5月份,9—10月份也有少量羊只发病。羔羊和从非疫区引进的羊只发病率高,平均发病率达58.72%,致死率达55.62%;成年羊发病率为22.09%,致死率为30.23%;3—6月份羊带虫率分别是:羔羊83.69%,成年羊52.43%。绵、山羊发病率无差异。流行区蜱种有:森林革蜱、草原革蜱、青海血蜱和麻点璃眼蜱3属4种。青海血蜱和森林革蜱为流行区羊体寄生的广布种。  相似文献   

8.
羊焦虫病本地农牧民俗称"苦胆病",该病是由青海血蜱传播,经泰勒焦虫引起山绵羊血液原虫病。对一岁以内的羊感染严重,此病普遍以一种体温升高,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体表淋巴结肿大,行走僵硬,胆囊肿胀,黄疸等症状出现。  相似文献   

9.
羊泰勒虫病是由媒介蜱传播的绵山羊的一种血液原虫病.羊泰勒虫分布很广.原苏联、印度、斯里兰卡,以及非洲等地就报道此病的流行.我国的四川、青海、甘肃、辽宁等地均有本病的发生.罗建勋等人的调查研究发现,甘肃12个地区的35个县都有此病.其中临潭县的羊感染率达到40. 0%,且羔羊病死率在55. 0%左右.同时,研究还发现不同地区的羊泰勒虫致病力不同.笔者为了更进一步证明临潭县羊泰勒虫及媒介蜱的存在,特进行了动物感染试验和病原形态学观察.  相似文献   

10.
牛泰勒虫病主要是由环形泰勒虫寄生在牛体内而引起的血液原虫病,该病主要通过中间宿主——蜱传播,以春季多发。  相似文献   

11.
环形泰勒焦虫病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地方性流行病,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该病多呈急性经过,以高热稽留、贫血和体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对养牛业的危害很大。该病的传播媒介在我国主要为残缘璃眼蜱。感染泰勒虫的蜱在牛体吸血时,子孢子随蜱的唾液进人牛体,首先侵入局部单核巨噬系统的细胞内进行裂体生殖,形成大裂殖体。大裂殖体发育形成后,  相似文献   

12.
牛泰勒虫病主要是由环形泰勒虫寄生在牛体内而引起的一种牛的血液原虫病,该病主要通过中间宿主蜱传播,以春季多发。  相似文献   

13.
我国牛蜱传性血液原虫的虫种调查和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利用病原检查法对我国26个省(区)的3184头牛进行了牛蜱传性血液原虫调查,并研究了不同生态地区虫种的分布特征。调查共发现双芽巴贝西虫、牛巴贝西虫、大巴贝西虫、环形泰勒虫、瑟氏泰勒虫、突变泰勒虫和边缘边虫7种病原。双芽巴贝西虫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省,感染率为0.97% ̄1.5%,媒介蜱为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牛巴贝西虫分布于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感染率为2.38% ̄56.66%,媒介蜱为  相似文献   

14.
牛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颖 《兽医导刊》2010,(6):36-36,53
牛焦虫病(又称血孢子虫病)是由焦虫寄生于牛红细胞或血浆内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该病是由蜱传播的,因蜱的活动具有季节性,因而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我国南方多由牛焦虫引起,北方多由牛泰勒焦虫引起。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牛瑟氏泰勒虫病是由瑟氏泰勒虫(T.sergenti)寄生于牛红细胞、淋巴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蜱传播性血液原虫病[1]。该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本地牛中多呈带虫现象,而在引进牛和改良牛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随着牛瑟氏泰勒虫病流行区域的不断扩大,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6.
<正>牛泰勒焦虫病是由数种泰勒虫引起的一种需经硬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该病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地方性流行病,一般多发于每年5-10月,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如果预防措施不到位,会造  相似文献   

17.
牛泰勒虫病是由泰勒虫寄生在牛体内而引起的一种牛的血液原虫病,该病主要通过中间宿主蜱传播,春秋季多发。对于此次发生在民勤县苏武乡某养殖场以高热、贫血、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尿血等为主要特征的育肥肉牛急性疾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和治疗观察,确诊为肉牛泰勒虫病。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关显著,并且提出了以消毒灭蜱、增强机体抵抗力、杀灭血液原虫为主的肉牛泰勒虫病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羊焦虫病主要由泰勒科的吓氏泰勒焦虫和绵羊泰勒焦虫引起的。其传播者主要为血蜱,子孢子随血蜱的唾液进入畜体,随血液流入细胞内进行繁殖,并在成蜱阶段传播本病。  相似文献   

19.
羊泰勒虫病 ( sheep theileriasis)是由媒介蜱传播的绵羊、山羊的一种血液原虫病。羊泰勒虫分布很广。原苏联、印度、斯里兰卡 ,以及非洲等地就报道此病的流行。我国的四川、青海、甘肃、辽宁等地均有本病的发生。罗建勋等人的调查研究发现 ,甘肃 1 2个地区的 35个县都有此病。其中临潭县的羊感染率达到 40 .0 % ,且羔羊病死率在 5 5 .0 %左右。同时 ,研究还发现不同地区的羊泰勒虫致病力不同。笔者为了更进一步证明临潭县羊泰勒虫及媒介蜱的存在 ,特进行了动物感染试验和病原形态学观察。1 材料与方法1 .1 动物  2 0 0 4号到 2 0 1 7号…  相似文献   

20.
张立颖 《动物保健》2010,(6):36-36,53
牛焦虫病(又称血孢子虫病)是由焦虫寄生于牛红细胞或血浆内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寄生虫病。该病是由蜱传播的,因蜱的活动具有季节性,因而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我国南方多由牛焦虫引起,北方多由牛泰勒焦虫引起。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