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核果类主要果树花粉大小与萌发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几种核果类果树的花粉大小,形态和萌发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属间花粉大小,形态和萌发率差异很大,花粉萌发率与花粉大小和极轴/赤道轴比值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同一属内不同品种间花粉大小和开头差异较小,且与花粉萌发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疆野生杏花粉量及花粉活力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对新疆野生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的花粉量及花粉萌发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田间人工辅助授粉提供参考依据,为野生杏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集新疆野生杏6个单株的花粉量进行测定,并采用离体培养法,对野生杏花粉活力进行观察研究.[结果](1)供试6株野生杏每枚花药花粉量平均为1 516粒;新疆野生杏单株间的花粉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6号单株的花粉量最多,为每花药2 039粒;而2号单株最少,为1 038粒.(2)新疆野生杏花粉离体萌发适宜的培养基为D培养基(1;琼脂+10;蔗糖+0.01;硼酸),贮藏第3d花粉萌发率达75.4;.(3)野生杏5号花粉在蔗糖浓度分别为20;、10;时萌发率达到最大值(贮藏3d),分别为:94.6;、88.0;;其次为4号,萌发率为74.0;(10;蔗糖浓度);最低为1号,萌发率为9.9;(20;蔗糖浓度).[结论]新疆野生杏花粉常温保存3d内具有较高活力,萌发率能达到90.0;以上,常温保存至30 d丧失活力,适宜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新疆野生杏花粉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测尾叶紫薇Lagerstroemiacaudate花朵的开放过程,并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生活力,研究了尾叶紫薇的开花习性、花粉萌发及储藏条件。结果表明:凌晨3:30尾叶紫薇花萼开裂;6:00花瓣全部展平;6:30花药开始开裂。柱头上开始分泌黏液,进行杂交育种时须于6:30前去雄;6:30—7:30是授粉的最佳时间。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比较蔗糖、聚乙二醇4000(PEG 4000)、硼酸和氯化钙对尾叶紫薇花粉的离体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离体培养基为100mg·L-1蔗糖+30mg·L-1硼酸+30mg·L-1氯化钙+150g·L-1PEG 4000,花粉萌发率可达96.28%。尾叶紫薇花粉在自然条件下储藏2d后生活力急剧下降,6d后花粉完全失活,4℃是花粉储藏的最佳温度,保存9d仍能保持30%的萌发率.在散粉后30d失活。图2表2参15  相似文献   

4.
油松花粉及其相关性状的数量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花粉在蔗糖浓度10%+硼酸0.002%的琼脂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各无性系间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量的差异极显著,且重复力很高,分别为0.846和0.654,花粉量与冠幅,雄球花数间极显著相关,花粉萌发率与花粉长、花粉宽之间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5和0.721。  相似文献   

5.
小豆花粉生活力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将大纳言、JN0 0 1、JN5、B 1、NL3、B 47等 6个材料新鲜的小豆花粉置于不同温湿环境条件下进行保存 ,利用花粉离体培养技术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萌发能力 ,以花粉萌发率作为小豆花粉生活力测定的指标 ,从而评价小豆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 :(1)检测小豆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液配方为 0 0 12 0 %硼酸 +2 5%蔗糖 ,最佳处理时间是 1~ 1 5h ;(2 ) 1d中不同时段相同形态的花蕾的花粉萌发率相差不大 ,但花粉萌发率的最高值均出现在 8:0 0~ 10 :0 0 ;(3 )湿度是影响小豆花粉萌发的主要因素 ,低温干燥条件下可以延长花粉的生活力 ,干燥器中取出的花朵吸湿 3 0min后其花粉萌发率会提高。  相似文献   

6.
红花酢浆草花粉萌发及贮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 DC.)花粉为试材,利用离体培养法、碘-碘化钾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和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对花粉的生活力进行了测定,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探讨了花粉形态结构与花粉萌发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蔗糖+0.004%硼酸,其萌发率达31.45%。花粉萌发率与饱满花粉占花粉总数的百分率一致。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的贮藏条件对其有显著的影响,最佳贮藏温度为-80℃,此条件下花粉的耐贮藏力长达30d,贮藏28d后花粉萌发率仍可达到1.30%。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伊犁地区新源县交吾托海野果林原生境内的新疆野苹果不同单株的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固体培养基法研究了不同保存温度和不同浓度蔗糖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常温保存3d以内活力较高,平均萌发率为58%,保存5d以后花粉活力开始明显下降,平均萌发率为37%,保存30d以后平均萌发率仅1%,几乎无活力;花粉4℃保存10d以内具有较高活力,平均萌发率在50%以上,4℃保存130d仍有活力;蔗糖对花粉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浓度15%蔗糖较好。单株间花粉活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人工栽培条件下森林草莓花粉活力和萌发状况,以生长不同时期的森林草莓花蕾为材料,显微镜下观察了花粉形态,I-KI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在含硼酸和钙的液体培养基上进行了花粉粒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未开花的小蕾、中蕾、大蕾和开花初期、开花盛期,花粉的形态、活力和萌发状况各不相同。大蕾花药中的花粉多数较大呈圆形,周边形状饱满,呈黄橙色,花粉活力高,且萌发率高,花粉管生长长度也较长。大蕾期前的小蕾、中蕾时期以及之后的开花初期、开花盛期,花粉较小,周边形状不规则,花粉活力均不高,且萌发率也很低,花粉管短。说明森林草莓大蕾期是花粉活力和萌发率最高的时期,适宜进行杂交授粉或贮藏。  相似文献   

9.
红花酢浆草花粉萌发及贮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红花酢浆草花粉为试材,利用离体培养法、碘-碘化钾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和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探讨扫描电镜下花粉形态结构与花粉萌发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红花酢浆草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50g/L蔗糖+0.04g/L硼酸,萌发率达31.45%。花粉萌发率与饱满花粉占花粉总数的百分率一致。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不同的贮藏条件对其有显著的影响,最佳贮藏温度为-80℃。花粉在-80℃耐贮藏力长达30d,贮藏28d后花粉萌发率仍达到1.30%。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白菜育种中授粉结籽率,并获得最佳的授粉时间,以白菜品种75。为材料,对开花前1d、开花当天、开花后1d和开花后2d的花粉进行活力、萌发率和形态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开花当天花粉活力最高,开花后2d花粉活力急剧降低,开花前1d与后1d花粉活力相差不大,居于开花当天和后2d之间。白菜育种中选用开花当天的花粉利于受精。  相似文献   

11.
晚熟李花粉生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晚熟李品种‘龙眼秋李’、‘黑宝石’、‘安哥诺’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萌发试验测定花粉生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和田间套袋法测定了其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蔗糖和硼砂浓度对晚熟李花粉生活力均有显著影响。3个李品种均在10%蔗糖浓度下萌发率最高,分别为36.61%、21.33%和12.97%。蔗糖浓度高低影响花粉萌发率,适宜硼砂浓度明显促进花粉萌发,晚熟李花粉萌发适宜条件为1%琼脂+10%蔗糖+50 mg/L硼砂。柱头的可授性可持续3 d,但开花后1~2 d的可授性最强。  相似文献   

12.
用TTC法测定鼠尾草属3种植物花粉的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随着散粉时间的延长,贵州鼠尾草紫背变种、血盆草与黄花鼠尾草的花粉活力都是逐渐降低。散粉初期花粉活力最高的是血盆草,平均为76.8%;花粉活力最低的是黄花鼠尾草,平均为37.7%。3种鼠尾草属植物的花粉活力可持续3~7 d,最佳传粉期为开花后1 d。柱头在花冠刚开放时便具有可授性,可授性持续3~5 d,最佳授粉期为开花后1~2 d。  相似文献   

13.
以紫丁香和什锦丁香为试验材料,对其开花习性和授粉特性进行调查研究。观察了紫丁香和什锦丁香的花器结构、开花形态、开花顺序、开花持续期、花粉活力及结实率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紫丁香和什锦丁香均为两性花,紫丁香1 a开花1次,什锦丁香1 a开花2次。紫丁香群体开花大约在4月上中旬开始,5月初进入盛花期,5月中下旬开花基本结束;什锦丁香第1次花期在4月下旬~5月下旬,第2次花期在7月下旬~9月上旬。紫丁香和什锦丁香的花粉活力相对较高,放置5 d后紫丁香花粉基本降至无活力,而什锦丁香第1次开花的花粉活力可持续到第5 d;紫丁香的自然授粉结实率和自花授粉结实率都很高,而什锦丁香第1次开花的自然结实率仅为5.12%,第2次开花的自然结实率和自花授粉结实率均为0。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离体萌发法,测试9份甘蔗核心种质初花期的花粉成熟度及其花粉活力的特性。[方法]采集当天开放的雄性花粉,将花粉均匀撒播在液体培养基上,24℃暗培养2 h,研究初花期的花粉活力。[结果]9份甘蔗核心种质初花期的花粉成熟度变化范围为58.5%94.5%,花粉萌发率为13.9%44.3%,花粉管生长速度为31.489.3μm,花粉粒大小为860.61 879.1μm~2,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花粉成熟度、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花粉粒大小4指标间极显著正相关。各项因子分别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测试品种中花粉成熟度小、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生长速度慢且花粉粒小的品种相对较多,占44.4%,这类品种在杂交育种应用上可选择作母本。[结论]花粉离体萌发技术可以被作为甘蔗育种人员在甘蔗品种改良方案进行双亲杂交测定所需花粉育性的1种工具。  相似文献   

15.
以四倍体神农香菊(Dendranthema indicum var.aromaticum)和露地菊‘纽9717’(Dendranthema×gandiflorum‘niu9717’)为试材,对其进行花粉和柱头的微观形态观察、最适花粉萌发的培养基筛选,同时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及不同授粉方式下的结实情况,并对杂交获得的F1代植株性状进行表型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神农香菊和露地菊‘纽9717’均为单粒花粉,有3个萌发沟,柱头均在丫状期开始授粉,最适花粉萌发的培养基均为ME3+150g/L PEG4000+150 g/L蔗糖+0.1 g/L硼酸+0.1 g/L Ca~(2+);四倍体神农香菊在开花第4天花粉活力最高,为64.63%,在13:00花粉活力最高,为54.56%,在开花第9天13:00—14:00时柱头可授性最强;露地菊‘纽9717’在开花第6天时花粉活力最高,为11.63%,在13:00花粉活力最高,为9.26%,在开花4~5 d 12:00—13:00时柱头可授性最强;不同授粉方式的结果显示,四倍体神农香菊与露地菊‘纽9717’杂交在去雄、套袋、人工异花授粉条件下结实率最高(79.28%);杂交后获得的F1代21株植株,在植株形态、叶片和花蕾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其中2株呈匍匐状生长,8株表现为叶长≤叶宽,7株叶缘锯齿为圆钝,10株现蕾早,且大多数花蕾为黑褐色,仅1株的花蕾为绿色。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外源GA3对紫荆花粉萌发的影响,为紫荆的杂交育种和盐碱地的引种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紫荆(Cercis chinensis Bunge)为材料,采用花粉人工培养法,研究外源GA3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紫荆花粉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培养基中NaCl浓度的增大,其对紫荆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伸长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20和5 mmol/L以上NaCl即可分别显著抑制紫荆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伸长。添加100 mg/L外源GA3可促进盐胁迫下紫荆花粉提早萌发,提高盐胁迫下紫荆花粉的萌发率(14.89%~32.04%)和花粉管长度(0.15~0.36 mm),显著增强花粉细胞的SOD活性,降低相对电导率。【结论】较低浓度的NaCl即可对紫荆的生殖过程产生不利影响,添加外源GA3不但可提高盐胁迫下紫荆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长度,而且可促进盐胁迫下紫荆花粉的提早萌发,缓解NaCl胁迫对花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对花粉管伸长和花器官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杨酸对花粉管伸长和花器官衰老的影响。[方法]以鸭梨花粉和花序为试材,研究水杨酸对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和对鸭梨离体花序花期的影响。[结果]0.002、0.02 mmol/LSA对花粉萌发有促进作用,而0.2 mmol/LSA处理的花粉萌发率明显低于对照;0.002 mmol/LSA处理其花粉管显著高于对照,起到了促进花粉管伸长的作用,0.2 mmol/L SA则抑制了花粉管伸长;0.002mmol/LSA延长了鸭梨离体花序的花期,而0.02、0.2 mmol/LSA处理促进花的衰老。[结论]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花粉管伸长和花器官衰老存在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陆地棉花粉及柱头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11个陆地棉品种(系)为亲本,组配成7个组合,在8:30至17:30的10个时间段,分别给母本柱头授以自然花粉及冰箱保存花粉,以杂交结实特性为考查指标,研究棉花花粉及柱头生活力表现.分析认为,当地自然条件下,柱头活力为1.5 d,开花当天柱头活力呈“不对称双峰“特征,9:30~10:30及15:30~16:30是柱头活力旺盛时段.花粉活力可维持1 d,以9:30~10:30生活力较强,随时间推后,花粉活力大幅度衰减.依据本试验结果,就棉花杂优利用制种工作的授粉方法及技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