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脾多发性出血性梗死是生猪宰后检验时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变。这里介绍一种非传染性、麻电引起的猪脾多发性出血性梗死,以供同行商榷。1肉眼观察梗死灶多发生于脾脏的边缘,即脾的前缘部,其大小不等、数量多少不一,由数个到十几个,大的约板栗大,小的如豌豆大、暗红色、稍隆突,呈不正圆形,与周围脾组织的境界分明,触摸有坚实感。  相似文献   

2.
由于麻电不全造成的脾多发性出血性梗死在生猪屠宰检验时比较常见,本文阐述了屠宰麻电不全引起的猪脾多发性出血性梗死的解剖病变、病理切片的显微镜观察和卫生评价,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方部分猪场发生高热病的疫情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国南方某些省的猪场出现一次以高热为主要特征的大面积疾病流行。该疫情主要表现为传播快、死亡率高。一般以中大猪首先发病,其次是母猪,再次是仔猪。本次流行猪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皮肤发红转而发白,血痢。病变主要为淋巴结肿大、出血或呈棕黄色,脾出血性梗死变软,肺呈  相似文献   

4.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发病急、高稽留热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猪瘟和副猪嗜血杆菌病均属免疫抑制性疾病,常混合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常表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共济失调等。猪瘟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使病情加重,临床症状复杂,不易确诊治疗,给养猪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5月份的一起猪瘟和副猪嗜血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猪肾多发性贫血性梗死的发生原因及卫生评价。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株与我国当今流行的高致病性毒株在致病性上的差异,对高致病性PRRSV自然感染病例和美洲株VR-2332人工感染猪进行比较病理学研究,探讨PRRSV高致病性毒株的致病特点及发病机制.结果显示,高致病性PRRSV会引起发病猪耳和四肢末端迅速发绀、皮肤点状出血、急性肺实变、全身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急性炎性脾肿、部分病例脾边缘出血性梗死灶、肾点状出血和胃肠黏膜出血等剖检病变,死亡病猪具有急性出血性败血症的剖检病变特征.全身性淋巴组织急性坏死、重度病毒性脑炎、实质器官变性坏死及肺继发感染为高致病性PRRSV自然感染病例的组织病变特征,这是导致病猪急性死亡和多继发感染的的主要原因.两病毒感染猪的肺和扁桃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以及肺和脾电镜下病毒颗粒的分布、形态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又称猪霍乱(HogCholera,HC)或猪热病(Swine Fever),是由猪瘟病毒(CSFV)所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其病变特征为小血管壁的变性,导致内脏器官的多发性出血、坏死和梗死。  相似文献   

8.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病猪高热稽留和小血管的变性导致组织器官多发性出血、坏死和梗死。此病于1833年首先在美国等地发现,以后遍及世界各大洲。  相似文献   

9.
猪痢疾是一种由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猪产生黏液出血性下痢、大肠黏膜产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或者大肠产生纤维素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猪痢疾又被称作黑痢、血痢或黏液性出血性下痢。猪痢疾主要感染的动物为猪,对人或者其他动物不具感染性,并且对各种年龄阶段的猪都具有感染性,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猪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感染猪瘟病毒后出现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高的传染病,典型特征是多发性的出血、梗死和坏死,常会出现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我国将其列入一类传染病。猪蓝耳病英文简称是PRRS,是一种因为PRRS导致的疾病,主要症状是妊娠母猪出现繁殖障碍以及仔猪的呼吸道疾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猪瘟和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会增大诊断的难度,给养殖场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猪回肠炎,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是由细胞内劳森菌引起的一种以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为特征的疾病。可引起保育猪或生长猪出血性或非出血性腹泻,使感染猪生长速度缓慢,猪群均匀度变差,引起猪只死亡、淘汰或饲料转化率降低,给猪场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2.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和败血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主要是引起败血病,主要的剖解病变是肾脏皮质部有针尖状出血点,脾表面有突出于表面的小出血点,边缘有出血性梗死,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中央坏死,胃肠粘膜充血、出血,喉头外膜有出血点,膀胱粘膜有出血点等;慢性经过的病例,主要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在盲肠和结肠粘膜可见典型的扣状肿溃疡。猪圆环病毒病,是由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的猪圆环病毒II型引起的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主要是进行性消瘦、呼吸困难和黄疸,也有下痢、咳…  相似文献   

13.
(一)病原猪出血性大肠杆菌病是由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拉稀症状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猪密螺旋体病的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密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猪的一种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以大肠粘膜卡他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为特征.临床表现为消瘦、粘液性和出血性下痢.  相似文献   

15.
(一)病原猪出血性大肠杆菌病是由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拉稀症状为主的一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ASF)是由病毒(ASFV)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易感。家猪感染后出现发热、高病毒血症和出血性病变等典型特征,发病率高,但死亡率因感染毒株和猪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5%到100%不等。通常将临床表现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四种类型,最急性和急性型病死率高,解剖病变与古典猪瘟类似,(但病程更短,盲肠结肠见不到溃疡,脾脏见不到梗死)。不同种类的野猪感染后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7.
猪痢疾为一种严重的粘膜出血性下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它是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感染幼猪,其特征为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乃至纤维素坏死性肠炎,临床表现为腹泻,黑痢和血冻样下痢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发病特征是患猪大肠黏膜发生黏液性、渗出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病初以急性出血性下痢为主,随后转为亚急性和慢性黏液性下痢。幼猪发病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猪痢疾是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进而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在临床上表现为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  相似文献   

20.
猪痢疾又称血痢、黑痢、黏液出血性下痢等,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病猪消瘦、腹泻、黏液性或黏液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病理学特征为卡他性、出血性、纤维性或坏死性盲肠与结肠炎。(一)流行特点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均易感染,以7~12周龄的幼猪发生最多,哺乳仔猪发病较少,不感染其他动物。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