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浆角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白粉虱是温室蔬菜的重要害虫,不仅由于取食造成这些植物的直接危害,而且还传播一些植物病毒病的病原.近年来,农民在温室中大量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温室白粉虱,结果造成农药残留严重超标.本文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对浆角蚜小蜂防治白粉虱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国信 《植物医生》2010,23(6):46-47
<正>温室害虫的防治日益成为棘手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就是白粉虱。近年来,由于温室一直使用化学农药,使害虫增加了抗药性,人们不得不寻找生物方法来进行防治。实践证明,利用白粉虱的天敌——丽蚜小蜂来实施生物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温室白粉虱的综合防治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712100)韩学俭温室白粉虱,是我国蔬莱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它主要为害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同时还严重为害露地果菜类蔬菜,以黄瓜、菜豆、茄子、番茄、甜椒受害最重,其次为冬瓜、苦瓜、莴苣等。芹菜受害较轻。温室白...  相似文献   

4.
捕杀特黄板对保护地番茄白粉虱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保护地番茄以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的为害最为严重。目前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方法,然而由于其成虫体表有蜡质的结构特点和活跃的迁飞习性,在番茄种植过程中菜农经常要过量使用农药以获得满意的防治效果。其结果使害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防  相似文献   

5.
棚室诱虫黄板不同设置的诱杀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萍  黄艳花  陈丹 《广西植保》2007,20(1):20-21
用黄色塑料板涂上机油、猪油或花生油诱杀温室白粉虱有良好的效果。试验原材料来源广,操作简便,防治温室白粉虱安全无毒无污染,黄板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6.
阿克泰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阿克泰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阿克泰25%水分散粒剂2g/mu防治温室白粉虱具有很好的防效,防效可达95%,持效期长达15d以上。  相似文献   

7.
1992年秋季我地兴起了日光温室建造热,温室白粉虱的虫口密度直线上升,危害范围扩大,受害作物种类和面积迅速增加,1994~1997年温室白粉虱连续四年大发生,现就生产实践中的防治经验,提供各地参考。1.把好白粉虱进、出温室关,减少虫源基数。首先,在育苗或定植...  相似文献   

8.
温室白粉虱繁殖能力强,发育速度快,世代重叠,群体数量大,取食的植物种类较多,防治难度大,目前已上升为轮台县头号温室栽培的害虫。冬季温室大棚内给白粉虱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生活环境和繁殖环境,使其发生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9.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um Westwoad)是园艺植物的重要害虫,自1975年在北京地区各种温室、塑料大棚、露地等作物上大发生以来,已成为蔬菜生产和花卉栽培急待解决的生产问题。为了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在研究了温室白粉虱生物学  相似文献   

10.
烟草白粉虱世界各地分布广,为害多种栽培植物.其形态与温室白粉虱有区别但相似.每年至少发生3代,世代周期短、繁殖力高,正成为温室园艺的主要害虫,有待确立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冬季温室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冬梅 《植物医生》2003,16(6):11-12
温室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又名小白蛾子。北方地区由于大面积发展保护地蔬菜,温室白粉虱种群数量逐渐上升,特别是在京津、河北、济南等地,已成为温室和大棚栽培蔬菜特别是瓜类、茄果类、豆类等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并有扩大蔓延的趋势。 温室白粉虱是一种多食性害虫。以成虫、若虫在寄主叶背吸食汁液,造成叶片褪绿变黄,萎蔫,严重时枯死。分泌的蜜露可以引起煤污病发生,污染叶片和果实,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降低产量和品质。此外,温室白粉虱还能传播某些病毒病。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有效药剂,采用室内和田间药效方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温室白粉虱卵、若虫和成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单用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5%烯啶虫胺可溶性粉剂混用对卵和若虫的防效高达85%以上。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成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防效均高达94%以上。因此,推荐在温室白粉虱发生初期选择氟啶虫酰胺、氟啶虫胺腈、阿维菌素单用或螺虫乙酯和烯啶虫胺混用进行防治,世代重叠严重时可根据对不同虫态的防治效果选择几种药剂混用。  相似文献   

13.
许多粉虱寄生蜂雌蜂对粉虱若虫的攻击方式不仅是寄生,而且还能取食。本文以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作为测试寄生蜂,Q隐种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作为寄主,在非选择和双向选择条件下调查了寄生蜂对寄主的取食和寄生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非选择试验条件下,海氏桨角蚜小蜂48 h内取食1~4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若虫的数量分别为10.7、6.4、6.7、5.0头和4.4、3.7、2.8、2.3头,寄生1~4龄烟粉虱若虫的数量分别为22.1、27.5、25.4、16.5头,但不能寄生各龄期温室白粉虱若虫;而在选择试验条件下,寄生蜂取食1~4龄烟粉虱若虫的数量分别为同龄期温室白粉虱若虫数量的1.8、2.6、2.5、1.5倍。说明寄生蜂的取食寄主能力明显受寄主种类和龄期的影响。海氏桨角蚜小蜂更适合用来防治烟粉虱,但不适于防治温室白粉虱。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了目前世界范围内白粉虱(Bemisia taba(?)和Tri(?)leurodesvaporariorum)的为害及其防治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我国北方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的花卉栽培,提出了管理白粉虱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
黄色粘性诱捕器在温室番茄上捕到的温室白粉虱成虫的数量能够准确地测报白粉虱的虫口密度。平均每180株设10个诱捕器即可作出准确的预测,每株上有0.01—0.1头温室白粉虱成虫时即可测出。用此诱捕器既可以压低温室白粉虱的虫口密度,又用于监测白粉虱的初侵染及种群消长趋势。  相似文献   

16.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ariorumwestwood)是我市蔬菜、花卉的主要害虫之一。 在药剂防治试验中,发现洗衣粉、合成洗涤剂对温室白粉虱成虫有杀伤效果。以后又在番茄、黄瓜、芸豆等蔬菜上做了多次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喷施1000倍洗衣粉、或合成洗涤剂。防治温室白粉虱成虫效果分别为70.0%、81. 2%。 洗衣粉、合成洗涤剂的活性物质为烷基苯磺酸钠。具有一定的杀虫作用。它接触到白粉虱成虫的头、胸、肤、触角、气门、足、翅等,很快湿润、展布,可脱去虫体壁蜡质,进入虫体很快会窒息致死。 为了进一步了解洗衣粉的作用,用45%烷基苯磺酸钠工业粉,做了不同浓度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喷  相似文献   

17.
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常混合发生,危害严重。丽蚜小蜂是粉虱类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被广泛应用于温室作物上粉虱的防控。本文分别以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作为扩繁寄主,经多代连续扩繁,各自建立起稳定的丽蚜小蜂种群(分别以W1和W2表示),以这两种小蜂种群为天敌试虫,研究了其对不同寄主植物上混合发生的两种寄主粉虱若虫的寄生选择性及其后代蜂生长发育适应度表现。结果表明,番茄、茄子、菜豆上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的同龄若虫同时存在时,小蜂W1和W2均偏好寄生于温室白粉虱,且寄生其若虫内后代蜂的发育历期显著短于寄生烟粉虱若虫内的发育历期;黄瓜上两种粉虱混合存在时W1偏好寄生于烟粉虱,且寄生其若虫内后代蜂的发育历期显著短于寄生温室白粉虱若虫内的发育历期,但寄主植物及粉虱对丽蚜小蜂的羽化率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来看,无论饲养寄主为温室白粉虱或是烟粉虱,丽蚜小蜂均偏好寄生温室白粉虱,且寄生温室白粉虱内的后代蜂发育适合度较高,这对指导寄生蜂的人工饲养及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直径90mm培养皿中进行了经饥饿处理的异色瓢虫成虫对同时存在的等数量桃蚜和温室白粉虱若虫、棉蚜和温室白粉虱若虫、西花蓟马和温室白粉虱若虫捕食偏嗜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桃蚜和温室白粉虱若虫同时存在条件下,异色瓢虫成虫对其捕食更偏嗜桃蚜.但是,随着瓢虫饥饿时间延长,捕食选择性减低;在棉蚜和温室白粉虱若虫同时存在条件下,异色瓢虫成虫对其捕食较偏嗜棉蚜;在西花蓟马和温室白粉虱同时存在条件下,异色瓢虫成虫对其捕食更偏食西花蓟马.各试验中对温室白粉虱的捕食效果普遍较差.  相似文献   

19.
在简单重复序列PCR的基础上建立了烟粉虱和白粉虱两个物种DNA特异性片段的SCAR标记。验证表明,新建立的烟粉虱SCAR标记能特异性扩增不同地理种群的烟粉虱而不能扩增温室白粉虱;相反新建立的温室白粉虱SCAR标记则能特异性地扩增不同地理种群的温室白粉虱而不能扩增烟粉虱种群。两种SCAR标记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  相似文献   

20.
在黏虫板控制状态下温室白粉虱空间分布调查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利用黏虫板控制虫情的条件下,通过系统调查,初步明确了在冬、春季温室白粉虱具有向温室后部集中和趋向植株上部的特性,为该虫科学监测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