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鲜菌草(巨菌草、象草、五节芒)及其相对应的干菌草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鲜菌草与干菌草灭菌前与灭菌后的碳氮含量及碳氮比的变化。结果表明:灭菌前,鲜菌草的碳含量低于相应干菌草的碳含量,鲜菌草的氮含量高于相应干菌草的氮含量,鲜菌草的碳氮比均低于相应干菌草的碳氮比;灭菌后,鲜菌草与干菌草的碳含量和氮含量均有所降低,除了干巨菌草以外,鲜菌草与干菌草的碳氮比均降低,鲜菌草的碳氮比也低于相应干菌草的碳氮比。因此,灭菌对鲜菌草和干菌草的碳含量、氮含量和碳氮比均有影响,鲜菌草更适合用于栽培较低碳氮比的食药用菌。  相似文献   

2.
以姬菇菌糠为试验材料,研究姬菇菌糠发酵过程中温度、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姬菇菌糠发酵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姬菇菌糠在发酵过程中,堆体温度先上升后下降,温度变化表现为发热上升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后熟稳定阶段四个阶段;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呈现不断下降趋势,较发酵初期有机质降低29.89%,速效氮含量降低40.87%;速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但变幅不大;速效钾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较发酵初期变幅不大;pH呈上升趋势,电导率(EC值)呈下降趋势,发酵第35天时,pH较发酵初期升高13.84%,电导率较发酵初期降低9.34%。  相似文献   

3.
为寻求猕猴桃园废弃枝条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本研究对新鲜的猕猴桃枝条进行了不同的粉碎、消毒、接种EM菌、接种蚯蚓等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蚯蚓生存、生长、繁殖的影响,以及这些处理对猕猴桃枝条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显示:30 d后,蚯蚓在不同处理的枝条粉碎物中的存活率为87.50%~100%,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枝条的2次粉碎物较1次粉碎物更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与对照(CK)相比,猕猴桃枝条粉碎物接种蚯蚓后其全氮、全磷、全钾、全碳等元素含量均有所上升;而有机质含量下降,最大降幅约25%;C/N比下降,降幅最大为15%。蚯蚓在30 d内对100%猕猴桃枝叶粉碎物的最大生物降解率约为25%。  相似文献   

4.
以山西北部地区菇农喜食的皱柄白马鞍菌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发生地生态因子,检测土壤pH、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同时开展菌丝碳源、氮源的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皱柄白马鞍菌发生时间集中在8月中下旬,发生期平均温度为13~23℃。该菌在弱酸、弱碱的土壤环境下均可生长,在有机质、碱解氮含量高的土壤环境下更容易发生。通过菌丝碳、氮源适应性分析表明,该菌可适应单糖、二糖、多糖、糖醇等碳源,可适应有机氮、无机氮、氨基酸氮等氮源,但对不同的碳、氮源有选择性。在试验中,皱柄白马鞍菌菌丝培养较适合的碳源是乳糖和葡萄糖,氮源是甘氨酸。  相似文献   

5.
微波、臭氧和EM菌处理对温室土壤健康和线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伟  王玉江  孙东文 《中国果菜》2010,(8):14-20,25
分别用微波、臭氧和EM菌处理土壤,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明确其对土壤pH值、EC值、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以及甜瓜根结线虫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蚯蚓粪对红壤中柑橘根系生长和铁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江橙为试材,将断根插入蚯蚓粪含量不同的基质中,研究蚯蚓粪对红壤理化性状、柑橘根系生长及铁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对比,含60%蚯蚓粪的基质pH值显著提高,有机质含量也明显升高;蚯蚓粪能诱导柑橘根系生长,以含40%蚯蚓粪的效果最好,诱发出的根量最多;红壤中施用占基质40%和60%的蚯蚓粪后,柑橘根系吸收积累的铁比未施用蚯蚓粪的显著增加,根系活力也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微波、臭氧和EM菌处理土壤,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明确其对土壤pH值、EC值、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以及甜瓜根结线虫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省开阳县不同种植方式下的黄壤为供试样品,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土壤pH、容重、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以期为碳酸盐岩地区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单作与连作下的各项理化指标呈现相同趋势,即容重和速效钾表现为种植前高于收获后,而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全钾含量均表现为收获后高于种植前;间作下的pH、容重、碱解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种植前高于收获后,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表现为收获后高于种植前.整体而言,3种种植方式下,土壤pH表现为连作>间作>单作;容重表现为间作>单作>连作;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以及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均相同,即在3种种植方式中均表现为间作>连作>单作;土壤C/P和N/P在3种种植方式下表现为单作>连作>间作,而土壤C/N表现为单作>间作>连作.  相似文献   

9.
以草莓、黄瓜和番茄3种果蔬作物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方法,设置等氮食用菌菌糠源蚯蚓粪生物有机肥、等氮菌糠常规堆肥和等氮常规化学肥料(对照)3个处理,通过测定果蔬产量、株高、叶绿素、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及硝酸盐、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等品质指标,研究了菌糠源蚯蚓粪生物有机肥对果蔬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菌糠源蚯蚓粪生物有机肥在果蔬种植中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化学肥料相比,施用菌糠蚯蚓粪处理果蔬的生长水平显著提高(P<0.05),黄瓜株高和茎粗分别提高11%和8%,草莓和黄瓜的叶面积分别提升了44%和11%。菌糠蚯蚓粪生物有机肥处理的草莓、黄瓜和番茄的产量均有显著提高,其中番茄产量提高幅度最大,提高了48%,草莓和黄瓜则分别增产45%和20%。果蔬品质指标含量分析结果显示,施用蚯蚓粪生物有机肥同比化学肥料能够显著降低果蔬中的硝酸盐含量,3种果蔬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菌糠堆肥和常规化肥处理。综上,菌糠蚯蚓粪生物有机肥的施用相较常规堆肥能更好的提高果蔬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京冠二号青梗菜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按照菌渣奶牛垫料与盐碱土体积比设定不同处理,测定青梗菜的发芽率、株高等生长指标、根系活力及青梗菜收获后不同处理土壤的理化性质,以此来比较菌渣奶牛垫料对盐碱土性质和青梗菜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菌渣奶牛垫料改良盐碱土研究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菌渣奶牛垫料加入盐碱土后,没有影响青梗菜发芽率,但提高青梗菜生长势,株高提高71.2%~93.2%,地上部鲜质量提高117.1%~177.1%,而且显著提高了盐碱土中氮、磷、钾含量,改善了盐碱土的理化性质,仅有机质含量较盐碱土提高60.9%~73.6%,田间持水量提高51.0%~129.0%,并且显著降低了盐碱土的pH值。综上所述,菌渣奶牛垫料改良盐碱土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正果园中的各种有机废弃物经发酵后,可在蚯蚓消化系统蛋白酶、脂防酶、纤维酶和淀粉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转化为易于其自身或其他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经排泄后成为蚯蚓粪。因此,蚯蚓粪从本质上讲是大自然的产物。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自然界除了蚯蚓粪粒之外没有沃土,蚯蚓能够将树叶、秸秆等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是一种高效"生物发生器",500 g品种优良的蚯蚓种苗每年可消耗掉3亩左右的秸秆,生产约600 kg蚯蚓粪和近百斤蚯蚓鲜  相似文献   

12.
对河北省吴桥县5 172份土壤样品的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吴桥县土壤属碱性,根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土壤有机质含量83.58%、碱解氮含量63.15%、速效钾含量59.68%的样点属于4级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68.93%的样点属于3级水平.在测定的5个土壤肥力因子中,土壤pH值的变异系数最小,其次是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土壤速效钾.  相似文献   

13.
以赫章县当地特色铁核桃树和黔产半夏为试材,通过间作比较了2行核桃树中间(中测点)、核桃树冠下(冠下点)、核桃树冠外(冠外点)以及净作(CK)半夏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析赫章核桃与半夏间作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土壤pH值关系为净作(CK)冠外点中测点冠下点。土壤全氮、碱解氮的含量均达到Ⅱ级以上水平,为半夏与核桃2种喜氮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氮素保障。冠下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最高,中测点碱解氮含量最高,对照组各养分含量最低。土壤pH值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呈负相关,与速效钾呈正相关但均不显著;有机质与其它养分之间均为正相关,尤其与全氮含量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871**);碱解氮与有效磷为负相关,相关性不显著,与速效钾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733*)。  相似文献   

14.
菌渣堆制前后养分含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梅 《食用菌》2011,(5):64-65
菌渣中添加0.1%酵素菌剂,经堆制后,菌渣除有机质、全磷有所降低外,在全氮、全钾、总养分含量、速效养分均比未处理的菌渣有了明显的提高,可作为有机肥料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5.
夏波 《西南园艺》2014,(5):41-44
通过对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区县监测点的土壤样品数据分析表明,与土壤背景值相比,施用腐熟剂的水稻、玉米、油菜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一定程度上降低容重和pH值;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也有所增加。同时,分别对水稻、玉米、油菜后茬作物产量提高效果也较为明显,说明秸秆还田能达到改善土壤结构、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果园土壤肥力是苹果生产的基础,是提高果品质量和生产优质果品的基本条件和保障。该研究以临猗县苹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13个乡镇40个苹果园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明:1)在对苹果园土壤肥力评价中,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属Ⅰ级标准,碱解氮含量、全氮含量及有机质含量均属较低的Ⅳ级标准。有效磷含量的变异程度最大,土壤pH的变异程度最小。除了土壤pH以外,其他各成分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5%,说明全县土壤肥力水平变化很大。2)角杯乡的36号和嵋阳镇的的27号苹果园是土壤肥力最好的果园,其他果园均可借鉴。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H与其他含量均成负相关,其中与有效磷含量负相关性最大。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有机质之间均成正相关,其中全氮含量与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正相关性均较高,且全氮含量与碱解氮含量正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油麦菜、马铃薯、辣椒、豇豆4种蔬菜总糖、总酸、类胡萝卜素、叶绿素、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研究新鲜蔬菜、鲜切蔬菜及其低温贮存后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与新鲜蔬菜相比,4种蔬菜的总糖含量在鲜切和鲜切冷藏后大多发生显著变化,辣椒鲜切和鲜切冷藏后总糖含量极显著提高,而豇豆、马铃薯鲜切和鲜切冷藏后总糖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油麦菜、马铃薯总酸含量在鲜切和鲜切冷藏后有明显下降趋势,鲜切马铃薯的糖酸比极显著上升。鲜切和鲜切冷藏后油麦菜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降低32.7%~54.5%,辣椒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提高63.5%~112.9%。鲜切冷藏后油麦菜和辣椒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57.7%和43.6%。油麦菜、马铃薯鲜切及鲜切冷藏后总抗坏血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鲜切辣椒总抗坏血酸和还原态抗坏血酸含量均极显著上升,而鲜切冷藏后辣椒总抗坏血酸和还原态抗坏血酸含量极显著下降。豇豆鲜切和鲜切冷藏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和抗坏血酸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园绿地土壤肥力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壤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系统研究鄂尔多斯市公园绿地土壤的化学特性及养分丰缺状况,包括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有效氮、磷、钾,分析养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公园绿地土壤的肥力状况,揭示出鄂尔多斯市公园绿地土壤存在的问题:土壤pH值偏高,其中85.7%的土壤呈强碱性,其余呈碱性;多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处于缺乏及以下水平;土壤pH值与有机质、速效钾分别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其他养分因子之间均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园林废弃物覆盖对园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综合了解园林废弃物在园林上的应用效果,将园林有机废弃物经过腐熟后覆盖在园林土壤上,覆盖厚度设3、6、9cm及对照(无覆盖),研究一定时间后不同覆盖厚度对土壤各种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园林废弃物覆盖可以显著降低表层(0~20cm)土壤体积质量,提高土壤渗透性,具有显著的保水作用;覆盖园林废弃物1a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显著增加;覆盖厚度为6和9cm的土壤pH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养殖蚯蚓对芒果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芒果园养殖蚯蚓的试验结果表明,与清耕土壤(CK)相比,在蚯蚓粪覆盖下,0~20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提高135%,容重为94.7%,钙含量提高150%,氮含量提高58%,磷含量提高13%,钾含量提高82%,pH值增加1.1,更接近于中性值;20~40 cm土层的土壤电导率提高65%,容重为87.5%,氮含量提高33%,磷含量提高12%,钾含量提高33%,钙含量提高77%。蚯蚓粪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优于牛粪,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