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辣椒疫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辣椒疫病病原、不同时期及不同部位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发病条件,总结出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永州地区柑桔溃疡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观察,柑桔溃疡病在永州地区的发生规律是:春梢期叶片溃疡病4月下旬开始发病,5月中旬停止发病,5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夏梢期叶片溃疡病6月底开始发病,7月下旬停止发病,7月上中旬为发病高峰期;秋梢期叶片溃疡病8月中旬开始发病,9月上旬停止发病,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果实溃疡病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停止发病,5月底至6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在防治上, 农用链霉素300~1 100单位/mL是防治此病的理想药剂,但用药必须选择适宜时期(即在每次梢、果开始发病前几天);其次是彻底清园,减少病源基数,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阐述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影响发病的因素,提出其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发病症状、发病特点、发病原因等方面对天津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所调查的栽培品种中,东魁表现为易发病,荸荠基本不发病,而水梅未查到病果。东魁单个树体不同方位东、南、西、北、中发病轻重没有明显差异,但群体之间发病轻重与树势强弱相关,树势强发病轻,树势弱发病重,相关系数检测—r∣=0.7988>r=0.5974(p=0.001)。在防治中应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合理使用多效唑和赤霉素等植物生理调节剂,保持树体的生理平衡。  相似文献   

6.
辽西地区苹果树腐烂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辽西地区6个乡镇10个苹果园2010年苹果树腐烂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初步明确了辽西地区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病率与品种关系不密切,与树龄和管理方式关系密切;发病类型中的枝枯型发病与灌溉关系密切,发病部位以剪锯口发病最多,病斑复发所占比例也较大。加强田间管理、合理修剪、病斑刮治、伤口保护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根据实地观察,从侵染对象、发病类型及症状、发病时期、诱发因子和传播途径、发病特点等方面概括了柑桔青枯现象在城固县的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着重介绍西瓜猝倒病的发病症状、病原特征、传播途径、发病条件以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调查分析了苹果粗皮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及其与轮纹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刘艳梅  陈荣贵 《蔬菜》2015,(3):74-75
近年来,大棚蕹菜灰霉病频发,给农民造成一定损失。为更好地防治蕹菜灰霉病,介绍了病害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和综合防治措施,以期指导蕹菜生产。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黄花菜锈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发病因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临猗县2001~2007年间苹果褐斑病的发生危害状况,包括发病症状、引起发病的主要因素及发病规律等,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浙江丽水市莲都区是全国蔬菜重点县,但随着近年的发展,黄瓜上的霜霉病、白粉病、黑星病等病害发生快,危害重。其中以霜霉病危害最重,现将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发病特点、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幼苗期即可发病,结瓜期发病更重。在黄瓜生长出5~6片真叶时开始出现此病,由下往上蔓延发展。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半透明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后受叶脉限制而形成淡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重庆黔江、秀山、开州等5个猕猴桃主产区的50个猕猴桃园开展猕猴桃溃疡病发病特点调查,研究了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与品种、树龄、苗源、海拔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发病较重;负载量大的果园发病严重;用疫区苗木建园发病严重;高海拔地区发病较重。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几点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1枣锈病 枣树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生规律及发生程度取决于7-8月份的气候条件。如果此期降雨过勤,田间湿度过大,则发病早且重。低洼积水地块发病较重,高而平坦的地块发病较轻。株行距大、通风透光好的枣园发病轻。发病时,树下部先发生,由下而上蔓延。枣锈病一般7月中下旬发生,8月下旬达到发病盛期。  相似文献   

16.
《北方园艺》2012,(21):18
正轮纹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候、品种、栽培管理及树势关系密切。土壤瘠薄、黏重、板结、有机质少和偏施氮肥的果园发病重。一般情况下,4~5月份降雨量大时当年发病重,树势弱发病重。  相似文献   

17.
茎瘤芥(榨菜)根肿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存在密切关系。本试验采用454高通量测序方法,以土壤真菌的18Sr DNA序列为靶标,研究茎瘤芥根肿病不同发病时期(移栽前、移栽后发病前、发病初期、发病中期、采收后)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454高通量测序,茎瘤芥根肿病各发病时期的OUT平均数量为1056个。依据OUT所属真菌物种信息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子囊菌亚门真菌在各个时期土壤中均为优势真菌类群,其次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移栽后发病前、发病初期和发病中期土壤真菌群落的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OTU数量和属的数量均高于移栽前和采收后,表明茎瘤芥根肿病发生发展时期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较高,这可能与茎瘤芥生长季节根系分泌物旺盛有关。  相似文献   

18.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1发病症状 危害幼苗、叶片、茎枝、花器和果实。幼苗发病时子叶先端变黄,后扩展到幼茎,茎缢缩变细。叶片发病时病部腐烂,长出灰色霉状物。茎部发病时出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后变灰白色或褐色,病斑绕茎一周,上部枝叶萎蔫枯死,病部表面生灰白色霉状物。花器发病时花瓣呈褐色,水浸状,上密生灰色霉层。果实发病在幼果上顶部或蒂部附近形成褐色水浸状病斑。灰霉病的最大特点是在病部生成灰色霉层。  相似文献   

19.
需要分析针叶苗木猝倒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提出预防措施和化学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根结线虫靠病土、病苗、灌水等传播发病。土温25~30℃、持水量40%左右时发病重。根结线虫不耐高温,通常在55℃左右经5分钟即可死亡。地势高燥、土质疏松的中性沙土适宜根结线虫活动,这样的地块根结线虫病发病重。而土壤潮湿、黏重、板结的田块不利于其活动,一般发病轻。连作地发病较重,连作期愈长发病愈重。大棚黄瓜根结线虫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