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前胃迟缓是羊很容易发生的一种前胃疾病,它会严重影响羊的生产能力,给羊养殖造成经济损失。临床上引起羊前胃迟缓的致病原因多种多样,诊治中一定要明确致病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降低疾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该文主要分析了羊前胃迟缓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2.
羊的捻转血矛线虫病,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由寄生于羊、牛及反刍动物真胃为主的捻转血矛线虫引起的。此病可引起羊贫血、消瘦、慢性消耗性症状,也可引起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严重损失。下面报道我镇该病的流行和防治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内蒙古肉牛羊养殖是广大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精粗料的合理搭配及科学饲喂技术是确保养殖增收的关键。针对肉牛羊属于反刍兽的基本生理特点及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调制最相宜的饲草料,并做到科学饲喂管理,切实达到"促长、防病、增收"的最佳效果,是农牧区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实用、高效养殖技术。1肉牛羊消化特点及其适宜营养肉牛羊属反刍动物,其具有四个胃"瘤胃、网胃、瓣胃、真胃",前三个胃称为前胃,前胃(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羊捻转胃虫病病程长、症状表现多样,很容易和其他病混淆。笔者通过实例,详细分析了羊捻转胃虫病的鉴别诊断和高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羊捻转血矛线虫病也称之为羊捻转胃虫病,它是由寄生于羊等反刍动物真胃内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羊的一种胃肠道寄生虫病。此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但往往由于一部分养羊场户对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一旦羊群发生感染后,常常会因捻转血矛线虫吸附于羊的真胃壁黏膜吸取病羊体内的血液而获取营养,从而则会导致病羊出现渐进性贫血、瘦弱、营养  相似文献   

6.
(一)答硫酸銅液治羊胃虫病問题 本刊三卷六期刊出了許綬泰同志來稿「硫酸銅溶液對成年羊胃虫症之藥効實驗」發表後,前後收到蘇南國營社渚農場及熱河敖漢旗種羊場的來信,說明他們在使用硫酸銅治療成年綿羊胃虫病時,發生羊隻中毒死亡現象,并概述了他們的情况,他們來信中提到的主要事實是這樣:  相似文献   

7.
羊有四个胃,功能各不同.这四个胃,分别有什么作用呢?只有了解其特性及功能才能养好羊,提高农牧民养羊经济效益. 1瘤胃 瘤胃是羊4个胃中的第一胃,亦称为“草肚”,对纤维物质具有非常强的降解能力,其大部分位于腹腔左侧,几乎占据整个左侧腹腔,少部分位于腹腔右侧.瘤胃作为羊及其他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器官,在其消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寄生在羊真胃中的一种寄生虫疾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又被称为捻转胃虫病,在临床上以消瘦、贫血、腹泻、衰竭为主要症状,对羊养殖产业,尤其是对羔羊群造成严重威胁,严重的导致羊只出现死亡,给农牧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一起的羊捻转血矛线虫病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的养羊生产中,如何控制和调解羊胃中原生虫吞噬体内蛋白质,影响羊的生长,是科研人员正在设法解决的一个难题。据国外有关资料介招,每天给每只羊的饮水中加入15克膨润土,每天就可多长2克羊毛。其原因是羊饮用了含膨润土的水后,羊胃中的原生虫被冲洗的速度比以  相似文献   

10.
舍饲羊和传统放牧羊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舍饲羊的活动空间相对有限、饲养的环境基本一致等,在这种情况下,舍饲羊发生疾病的几率也就相对较高,如果不及时地预防和治疗,那必然会直接影响养殖效益。舍饲羊的胃积食尤其是瘤胃积食的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给羊群的健康生长带来很大的威胁。本文对舍饲羊胃积食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研究,希望为养殖户提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寄生于羊真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临床上以高度营养不良、渐进性消瘦、贫血、下颌水肿、腹泻、衰竭死亡等症状为特征,以羔羊和青年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是危害养羊业的重要寄生虫疾病之一,给养羊业  相似文献   

12.
正羊各种消化道线虫疾病引起的症状基本相似,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流行特点。本文主要以羊捻转血矛线虫为例,就羊消化道线虫病的防治进行了分析。羊捻转血矛线虫主要寄生在羊的真胃中,偶尔会寄生在小肠内。在真胃中属于大型线虫。整个体型呈现粉红色,头部顶端尖细,口囊较小,在口囊中存在斗角质背矛,距离头端约0.5mm位置  相似文献   

13.
1羊快疫该病是腐败梭菌感染引起的以羊突然死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有时病羊来不及表现症状就迅速死亡,有的病羊独立一处,卧地,磨牙,排黑色稀粪,有疝疼表现,最后痉挛而死。尸体剖检呈败血症变化,真胃呈出血性炎症变化,尤其胃底和幽门附近  相似文献   

14.
(一)瘤胃积食 发病羊瘤胃体积增大,胃壁扩张运动机能紊乱,胃内容物滞留而引起严重消化不良。多发生于舍饲羊或瘦弱羊。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羔羊复胃的发育性变化,试验以0-112日龄哺乳期藏羊羔羊为研究对象,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测定了放牧条件下0、3、7、14、21、28、42、56、72、84、98和112日龄羔羊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前胃、总胃重量及各胃室容积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藏羊羔羊在0-112日龄的各胃室发育迅速,各胃室增重明显,容积显著增加,尤其瘤胃的增重明显;在藏羊生产实践中,70日龄断奶较适宜,56日龄是可接受的最早断奶日龄。  相似文献   

16.
危害家畜的蝇蛆病是由马胃蝇、牛皮蝇、羊鼻蝇等幼虫引起的 ,在农村饲养的草食动物中感染率高 ,危害也非常普遍。因此 ,其防治受到普遍重视。1 发病情况经过对全区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查及在屠畜中采集的虫体分析 ,蝇蛆种类有马胃蝇蚴 4种、牛皮蝇蚴2种 ,羊鼻蝇蚴 1种 ,共 7种。即马肠胃蝇蚴、红尾胃蝇蚴、兽胃蝇蚴、烦扰胃蝇蚴 ,其第 2、3期蚴均寄生于马、骡、驴胃内 ,少数寄生于十二指肠 ,后两种幼虫在离开马体前在其直肠末端、肛门周围均寄生一段时间。牛皮蝇蚴 ,纹皮蝇蚴第 3期均寄生于牛体脊背两侧皮下。羊鼻蝇蚴寄生于羊鼻腔、鼻窦腔。…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一)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  相似文献   

18.
绪言牛皮蝇、马胃蝇及羊鼻蝇是畜牧业的三大害虫,它们寄生在牛、马、羊的体内,造成严重的危害。它们在全世界都有分布。牛皮蝇、马胃蝇及羊鼻蝇的防治基本上就是化学防治。因为它们的生活史及生活习性的特点,其他防治方法都不易见效,也不易实行。它们都有寄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肉用绵羊舍饲条件下前胃组织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切片方法观察研究了在相同舍饲条件下,蒙古羊、德国美利奴羊、特克塞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前胃黏膜组织学的变化.光镜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肉用绵羊前胃黏膜组织学结构基本相似.前胃胃壁上皮角化层厚度表现为蒙古羊最厚,其次为无角陶赛特羊,最薄的为特克塞尔羊;前胃肌层厚度以蒙古羊最厚,且与其它品种绵羊差异均显著(P<0.05);瘤胃和网胃黏膜下层厚度在不同品种羊间差异也均不显著(P>0.05);网胃和瓣胃粘膜肌层厚度以蒙古羊最厚,其次为无角陶赛特羊;瓣胃中央肌层厚度以德国美利奴羊最厚,且与其它品种羊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在养羊生产实践中,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多发病,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羊的消化系统是机体摄取食物,并经消化、吸收,供应机体营养的器官系统,包括消化管(口腔、咽、食管、前胃、真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和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两部分。消化管和消化腺的任何部位发生问题,即表现为消化器官疾病。羊常见的消化器官疾病主要有羊口炎、羊口疮、食道梗塞、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瘤胃臌胀、瓣胃阻塞、皱胃炎及胃肠炎、急性实质性肝炎等,应引起养殖场(户)的重视。本文重点介绍羊常见消化器官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