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猪细小病毒灭活苗对41窝阳性后备母猪进行免疫注射,与41窝未免疫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窝均产仔数增加0.44头,窝均死仔减少0.66头,窝均活仔数增加1.1头,产活仔率提高7%。表明猪细小病毒灭活苗对预防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对1749 头纯种长白、约克母猪按不同窝产活仔数 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两品种的母猪 随窝产活仔数不同,生长速度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01) 。生长速度最快的是长白猪窝产活仔数为8 头及约克猪窝产活仔数≤7 头者。两品种生长速度最慢的均是窝产活仔数≥13 头的猪只。  相似文献   

3.
选用猪细小病毒灭活苗对41窝阳性后备母猪进行免疫注射,与41窝未免疫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窝均产仔数增加0.44头,窝均死仔减少0.66头,窝均活仔数增加1.1头,产活仔率提高7%。表明猪细小病毒灭活苗对预防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胎次对不同品种猪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某种猪场5 697窝大白母猪和2 226窝长白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按照胎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白和长白母猪中胎次对产仔数影响显著。大白母猪产仔高峰在第4胎次,总产仔数为(12.37±2.52)头,产活仔数为(11.74±2.86)头;长白母猪产仔高峰也在第4胎次,总产仔数为(12.57±2.41)头,产活仔数为(11.83±2.44)头,胎次对产仔数的影响在大白母猪和长白母猪中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双肌臀大白猪在云南省原种猪场经过7年的风土驯化,纯种猪窝均产总仔、窝均产活仔分别为9.53头和9.12头,出生个体重和21日龄断奶个体重分别为1.52 kg和5.72 kg,胎产仔间隔166.9 d。其结论为活仔率高,整齐度高,泌乳性能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6.
胎次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某种猪场的生产记录,应用SPSS软件对不同胎次的3588窝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纯种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纯种母猪中,胎次对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平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最高均为第6胎,分别为11.44和10.26头,最少均为第1胎,分别为9.49头和8.56头。  相似文献   

7.
测定84头新关系杜洛克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分娩胎次、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分别按照窝产活仔数分组进行方差分析和性状间的相关回归分析,探讨分娩胎次对猪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组间差异均呈极显著(P〈0.01),初生窝重在窝产活仔猪数为9头和10头,7、8、9头差异不显著,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1日龄窝重在窝产活仔数为7、8、9、10、13头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对窝产活仔数与分娩胎次、初生窝重、21日龄窝重进行相关分析,分娩胎次与21日龄窝重指标不相关,其余各组指标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综合分析表明猪窝产活仔数在10~12头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养猪业的发展,养猪规模越来越大,其繁殖效率也就越容易受到影响而下降,进而影响生产效益,然而提高生产效益的两个关健因素就是精液品质和母猪繁殖力。为了探讨精液品质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本试验统计了河南省驻马店诸美种猪场2006~2013年母猪配种、产仔记录,分析了猪精液质量(精子活率和精子密度)与母猪繁殖力(窝产仔数和初生窝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产仔性能最好的是长白猪,大白猪次之,杜洛克猪最差,三个品种的平均窝产仔数分别是10.52头、9.96头、9.05头;第3胎达到最大值,其产仔数分别为11.25头、10.23头、9.57头。(2)精子活率与杜洛克、长白、大白种猪的窝产总仔数、初生窝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3)精子密度与杜洛克、大白种猪窝产总仔数和初生窝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长白种猪的没有显著相关(P0.05),表明影响母猪繁殖成绩的关键因素是精子活率。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母猪胎次对产仔性能的影响,收集福建某种猪场2008-2011年总计10482胎的分娩记录,应用Excel整理数据、SPSS17.0软件比较不同胎次的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的差异。结果表明,胎次对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随着胎次的增加,母猪的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在第4胎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77头、10.54头。  相似文献   

10.
1品种特性繁殖力高是太湖猪最主要的种质特性。反映该猪种繁殖性能的特性之一是产仔数高,据对其7个类群1214窝经产母猪统计,平均窝产总仔数和活仔数分别达15.10头和13.82头,以二花脸猪的15.93头和14.12头为最佳;特性之二是性成熟早,二花脸...  相似文献   

11.
四川丘陵区猪三元杂交与二元杂交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测定了我省丘陵区以本地内江猪,雅河猪为基础母猪,与引起长白,大约克夏公猪进行三元与二元杂交的杂交效果,结果表明,三元杂交与二元杂交平均产活仔数,窝重,育肥日增重,瘦肉率分别提高12.1%,23.8%,11.9%和11.2%,仔猪窝平增收133元,肉猪头平增收34.60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英系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纯种繁育繁殖性能上的特点和差异,通过统计分析广州某种猪场2016—2018年的育种数据,发现三个品种间的长白猪的产仔窝数和窝产仔数最高;大白猪的产活仔数最高,杜洛克猪和大白猪的产活仔率持平;但是三个品种的产仔窝数、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的差异不显著(P 0.05),三个品种的配种受胎率差异不大;同时发现近三年的三个品系母猪的繁殖性能总体呈上升的趋势。文章旨在分析英系3个品种猪纯种繁殖性能方面的差异,为猪场生产和繁殖育种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5,(9):55-57
为了研究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选用109窝1 307头榆林地方猪进行窝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断奶活仔数、断奶个体重以及育成率等主要繁殖性状的变异分析和性状间相关回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榆林猪窝产活仔数在13头以内,育成率均达91.8%以上。此地方猪种主要繁殖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8.95%~29.71%,变异范围较大,具有实施选育改良提高的潜力。研究发现,榆林猪主要繁殖性状之间相关表现为:当窝产活仔数或断奶活仔数1~10头时,各主要繁殖性状间不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其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在11头以上时,各主要繁殖性状之间的相关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关系,即初生个体重与窝产活仔数、断奶个体重与断奶活仔数均呈负相关,初生个体重与断奶个体重呈正相关。由于猪繁殖性状较多,其间变异与相关性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4.
人工授精成功的合格水平是公母比应在1:100以上.受胎率应达85%,分娩率达80%,窝产总数和活仔数与自然交配相当.优秀的水平应达到1头公猪配250~350头,受胎率95%-97%.分娩率89%-90%产活仔数.比自然交配时高0.5~1头。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韶关地区引进新丹系种猪对环境的适应性及繁殖性能,笔者对2009年5月份从海南罗牛山A、B 2个种猪场引进的长白、大白种猪及二元杂交后代进行繁殖性能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A场长白、大白、二元杂交种猪窝产总仔数分别为(14.55±3.11),(15.68±3.61),(15.72±4.17)头,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3.38±3.14),(14.11±3.34),(14.27±3.43)头,窝断奶活仔数分别为(12.82±4.21),(13.15±3.88),(13.75±4.22)头;B场长白、大白、二元杂交种猪窝产总仔数分别为(14.83±3.02),(15.86±3.14),(16.05±3.31)头,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3.62±2.98),(14.14±3.01),(14.34±3.03)头,窝断奶活仔数分别为(13.04±3.11),(13.61±3.32),(13.77±3.35)头;每头新丹系种母猪年可提供断奶活仔猪26头以上,大白猪繁殖成绩优于长白猪,二元杂交猪繁殖成绩优于纯种猪。说明新丹系种猪已适应韶关地区的环境,并保持了新丹系种猪优良的繁殖成绩。  相似文献   

16.
将长×大二元经产母猪30头60窝,随机分为母猪定位栏和传统母猪舍2组,同等条件饲养繁殖,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仔猪初生重0.04公斤,提高产活仔率4.1%,提高育成仔率6.7%,增加断奶窝重17.8公斤。  相似文献   

17.
母猪分娩舍是猪场中猪密度大、流动快、技术要求最高的猪舍,可谓工厂化养猪场的“心脏”。母猪分娩、哺乳、离乳,仔猪出生、补饲、断奶和免疫等都要在分娩舍中进行。大通县种猪场自1995年引进工厂化养猪设备以来,生产水平不断提高,1998年母猪共产967窝,活产仔猪9477头,窝均活产982头,离乳941窝,仔猪30日龄断奶成活率达906%,断奶平均个体重达73kg,生产成绩和生产水平接近国内同类养猪场的水平,属省内领先。现将我场分娩车间所采取的饲养及技术管理措施报告如下:1 兽医卫生制度11 猪…  相似文献   

18.
测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试验农场种猪场健康、繁殖正常的147头长白母猪的窝产活仔猪数(X)、初生窝重(Y1)、断奶窝重(Y2),分别按照窝产活仔猪数分组进行方差分析和性状间的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组间差异均呈极显著(P〈0.01),初生窝重的多重比较在窝产活仔猪数为8头和9头,10头和11头,11头和12头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断奶窝重在窝产活仔猪数为10、11、12头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对窝产活仔猪数(X)与初生窝重(Y1)、断奶窝重(Y2)进行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经分析得出窝产活仔猪数在10~12头之间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或组合猪多产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 1 2个品种或组合猪为研究对象 ,收集了其 1胎、2胎及经产共 42 6 9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数据资料。纯种猪混合胎次窝产仔数以四川白猪Ⅰ系为最高 ,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为 1 1 6 1头和 1 0 71头 ,本地猪、杜洛克猪和长白猪居中 ,分别为 1 0 86头和 1 0 0 6头、1 0 0 7头和 9 33头、9 85头和 9 2 6头 ,大白猪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低 ,分别为 9 34头和 8 87头。二杂母猪的窝仔数以DL、DI、YI、DY较高 ,其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为 1 1 4 9头和 1 0 80头、1 1 4 8头和 1 0 38头、1 1 36头和 1 0 4 5头、1 0 89头和 1 0 89头 ,YL、YB较低 ,分别为 1 0 2 7头和 9 6 5头、1 0 1 8头和 9 84头。二杂母猪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平均杂种优势率分别为 8 2 6 %和 9 4 1 % ,其中DL、DI、DY3个组合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平均杂种优势率分别为 1 1 1 4 %和 1 3 1 3% ,TI、YL、YB相应为 5 39%和 5 6 8%。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观察用EM原露发酵饲料对育肥猪的饲喂效果,开封市畜牧站于1998年6月7日至7月18日,在富隆种猪场选用42头三元杂交育肥猪,作了为期41天的对比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发酵饲料的处理将55%玉米、18%麦麸、8%米糠、1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