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海省乐都县自2005年以来,连续四年进行了河蟹池塘养殖实验,在实验中发现河蟹的蜕壳贯穿其整个生活吏,河蟹蜕壳期间的管理及养殖技术对提高其成活率,增加产量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乐都县属高原地区,平均海拔2200m,由于气候寒冷多变,多年来池塘养殖主要以“四大家鱼”为主,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于2006年首次在乐都县进行了池塘养殖河蟹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高原地区池塘养殖河蟹经验,现总结如下。一、池塘的选择选择在乐都县下杏园渔场,每口池塘面积5亩,试验池3口,平均池深1m~1.5m。渔场环境安静,池塘进排水方便,养殖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3.
池塘养殖河蟹技术王欣宁,陈发华,钱祖武(江苏省镇江市乡管局)为探索河蟹池塘养殖技术,1990、1991和1993年在丹徒县高桥乡进行了池塘养河蟹的试验,现将试验与推广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河蟹池建设1990年11个养蟹专业户,养殖面积为47...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河蟹养殖效益,长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河蟹池塘"小群体、大规格"的养殖模式研究,在河蟹池塘养殖模式上作新的探索。一、模式设计1.试验地点与方法试验在浙江省长兴县洪桥镇橡树下村朱树成河蟹养殖基地进行。试验塘面积16亩,对照塘面积34亩。池塘底部平坦,淤泥深15~20厘米。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进排水系统完  相似文献   

5.
乐都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下游,东西宽64公里,南北长76公里,从高店到老鸦的湟水河谷区海拔在1850-2150米,湟水河横穿中部。位于乐都县可园村的池塘养殖曾经亩产达到200-250kg。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善,养殖观念陈旧,鱼苗投入量少,养殖效益明显下降。为充分利用当地养殖的优越条件,扭转池塘养殖业下滑的趋势,2006年5月份到2007年5月份我们对全县池塘养殖生产进行了调查分析。1、基本情况乐都县池塘养殖分布于乐都县的高庙、雨润、洪水、岗沟乡镇,位于湟水河两岸,夏季气温在20-25℃之间,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沿岸有万亩盐碱地适宜池塘的开挖和…  相似文献   

6.
河蟹是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特种名贵水产品.为进一步提高河蟹池塘生态养殖的产出率和养殖效益,我们开展了大规格螃蟹优质高效生态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7.
小龙虾与河蟹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恒彦  颜昌胜 《中国水产》2009,404(7):40-42
为了探索小龙虾与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笔者于2006年~2008年在洪湖市滨湖河蟹板块养殖基地进行了小龙虾与河蟹生态健康养殖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平均亩产小龙虾156kg,河蟹115kg,亩产值6932元,每亩纯利4500元。  相似文献   

8.
唐招平 《水产养殖》2009,30(11):12-13
近年来,由于受价格因素影响,鲈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有所滑坡,为了进一步探讨鲈鱼池塘内套放河蟹养殖技术。2008年在江苏省溧阳市社渚农场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进行的鲈鱼套放河蟹养殖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金湖县宝应湖农场拥有无公害养殖基地称号,2011年河蟹养殖面积达666.7hm^2(1万余亩)。多年来.受河蟹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等因素影响,河蟹的规格和品质有所下降,已影响到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池塘河蟹品质和池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2011年宝应湖农场承担了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0.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大闸蟹.由于个体肥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品佳肴。为探索山区河蟹的养殖方式,2004年我们进行了河蟹池塘生态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河蟹是我国传统的水产珍品 ,在近年来的水产养殖结构调整中 ,河蟹养殖发展很快。但由于养殖历史较短、技术路线还不够完善等原因 ,目前国内池塘养蟹的亩产一般仅 35kg左右 ,而且个体规格偏小 ,商品蟹的个体平均只有 60~ 80 g ,超过 1 2 5 g的大规格商品蟹的比例不足 30 % ,严重影响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从 1 999年1 0月至 2 0 0 1年 5月开展了池塘种草养蟹技术研究 ,采取了从改善池塘养蟹生态环境入手 ,进一步调整种草及管理措施 ,改进投饲方式等技术路线 ,经过二年的试验 ,产量、产值、经济效益达到了预期的结果。现将试验情…  相似文献   

12.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螃蟹。其肉味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为了促进名优水产品的发展,提高池塘水产养殖效益,2004年在讷河镇渔埸利用180亩池塘进行蟹鱼生态养殖高产试验,经过精心管理,科学喂养,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蟹鱼池塘生态养殖试验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渔业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河蟹养殖规模逐年增加,为提高河蟹在高纬度地区适应力和养殖成活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我们于2002年11月到2003年4月在东发机械化渔场进行了河蟹池塘越冬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河蟹池塘养殖在我地有较长历史,太湖白鱼是近年来新引进的开发品种。河蟹生活在底层或池塘四周,喜欢在水底吃食;白鱼生活在水体中上层,性暴、善于跳跃,一般只吃浮在水面的饲料。两者混养,各取所需,可以起到养殖双丰收的效果。2004年我们在海盐县百步镇桃东村孙张林养殖的13口(4.67hm^2)池塘中进行了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池塘养殖幼蟹试验报告毛崇林,马如国(阜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关键词:池塘,养殖,幼蟹近几年来,随着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池塘养蟹发展很快。为了探索在辽宁西部地区发展河蟹养殖技术,1993年我们在阜新县鱼种场进行了河蟹养殖试验。试验池面积4.5亩,投放大眼...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泗阳县位于洪泽湖北部,是苏北水产养殖大县,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26.8万亩,其中河蟹养殖面积达15.6万亩。河蟹池塘养殖主要采取无公害高密度精养模式,河蟹产量较高,但养成规格较小,效益不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位水面养殖效益。2012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河蟹池混养泥鳅生态高效模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生态与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池塘准备与苗种放养泗阳县众兴镇基地实施50×667 m2泥鳅大规格苗种培育,同时,在该镇及其他基地开展河蟹池塘  相似文献   

17.
山区池塘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又名毛蟹、螃蟹,学名中华绒螯蟹。肉味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特种名贵水产品,为探索山区池塘生态养殖河蟹的产出率和养殖效益,我们开展了山区池塘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我们进行池塘河蟹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选择2口池塘,共16亩,坡比1:2.5以上,灌水深在1.5米以上,壤质土,无污染,保水性好,池塘淤泥少,进排水方便,“水、电、路”三通,通讯便捷。2.水源条件水源为我市境内女山湖水  相似文献   

19.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称毛蟹,其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生长快,养殖周期短,效益高.河蟹的养殖对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达小康起到重要作用,全市99年河蟹养殖面积为10.8万亩.池塘河蟹养殖是在人工控制下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是近几年在我市发展较快的水产养殖项目.池塘养蟹对池塘条件、投饵、防逃、病害防治等都有严格要求,需按照一定的技术精心管理才能取得高产量、高效益.  相似文献   

20.
池塘河蟹苗种雌雄分养商品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东 《科学养鱼》1999,(12):12-12
为了探索河蟹池塘养殖高标准、高产优质、高效益养殖发展的新思路,1997年底,我们选择江苏苏州西山镇震建村水产养殖场第14、15号池塘进行河蟹雌雄分养试验,取得了增产明显,增效突出的可喜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超过了同类养殖研究先进水平。这种养殖模式,将是河蟹池塘养殖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将池塘河蟹雌雄分养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面积。选择太湖边上的苏州西山震建村养殖场第14、15号池塘。面积各10亩。2-放亩模式、时间。于1997年12月20日至1998年1月5日,在第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