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掌握公路绿化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公路绿化水平,根据近几年公路绿化的实践,对公路绿化目的、特点、功能、现状、树种选择及公路绿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山区公路绿化对改善交通运输环境、生态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山区公路绿化有投资大、难管理、成活率低等特点,这些特点极大的制约着公路绿化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提出了保定市山区公路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绿化布局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3.
公路绿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路绿化要适应公路建设的发展 ,高等级公路要有与之匹配的绿化模式。该文根据河北省近年公路绿化的发展 ,对公路绿化的设计原则、基本模式及投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公路绿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公路新改建工程的完成,公路绿化成为公路形象建设的主体。根据公路行业的新形势,针对公路绿化现状,提出了新时期公路绿化的思路、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巴彦淖尔市公路绿化现状和成功经验分析,提出巴彦淖尔市公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巴彦淖尔市公路绿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公路绿化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目前全市国、省、县级公路已绿化里程2469公里,绿化率为93%;全市公路绿化保存各类乔木158.64万株,花灌木214.6万株,绿篱156.4万延长米,草坪171.8万平方米。为建设西部生态强省作出了贡献。成都市交通局领导亲自抓绿化工作,安排落实绿化资金,对重点公路绿化规划、设计方案等亲自审定。交通局公路管理处设置绿化科专门从事全市公路绿化管理,负责全市公路绿化的规划、政策制定、技术指导等工作,做到公路绿化工作常抓不懈。1996年成都市交通局提出建设高标准公路绿化规划,制定了《成都市公路绿化技术规范》。严格执行绿化与公路主体工程同规划、同施工、同验收的原则,将绿化工程纳入新建工程的统一管理范畴,使公路绿化在用地、资金等方面得到保证。近年来,随着成灌、成绵、成南、成雅、绕城高速公路以及县道城环路等高标准绿化线路的建成,全市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快速通道为骨架,以县级公路为主体的公路绿化网。2000年完成的成灌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开创租地30年搞公路绿化之先例,在40公里公路两边各租地10米。全路段共栽植各类乔木17.5万株,花灌木4万平方米,草坪86.4万平方米,成...  相似文献   

7.
真抓实干十五年公路绿化面貌新¥武进市公路绿化组@毛小龙真抓实干十五年公路绿化面貌新武进市公路绿化组毛小龙武进市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临长江,南衔太隔两湖,环抱常州。京杭大运河、沪宁铁路、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境内公路四通八达,等级公路密度每平方...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巴彦淖尔市公路绿化现状和成功经验分析,提出巴彦淖尔市公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巴彦淖尔市公路绿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路绿化是稳固路基、保护路面、美化路容、改善环境、防风沙的重要措施之一。内蒙古西部地区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气候、自然环境恶劣,大多数为荒漠干旱地区,公路绿化工作举步维艰。自2000年以来,我们在公路绿化中引入了滴灌节水技术进行试验,树木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率明显提高。结果证明滴灌节水技术在国内荒漠干旱地区及其他气候、自然环境条件类似地区公路绿化中的应用十分成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现代公路绿化的管护技术,其中包括:公路绿化工程的抚育管理、检查验收、技术建档三项内容。该项技术有助于提高绿化工程的质量,有助于公路绿化建设持续、科学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郑少华 《防护林科技》2012,(5):46-47,54
为了探索防护林阔叶树造林的树种,在福建省福安市进行了不同海拔阔叶树造林树种选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适应的阔叶树造林树种有木荷、枫香、杜英等3种,其适应性好,生长量高,造林成活率均在87.5%以上。防护林造林应选择与立地条件相适宜的阔叶树造林树种,才能发挥最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提供一种科学、规范的景观树种选择方法,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选择广东省景观林带树种,通过对广东省常用的180个造林树种进行指标量化,建立指标量化+ TOPSIS模型,共筛选出50种优良的景观林带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3.
木麻黄抗星天牛无性系营造试验及初步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福建沿海木麻黄防护林连续多年发生木麻黄星天牛危害,2~5年生幼林尤其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平潭国有防护林场选择引进台湾、广东以及福建东山和惠安等地的7个木麻黄无性系,并以平2为对照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龙7和台山木麻黄两个无性系抗星天牛危害最轻,分别仅有1%和2%。湛江1和湛江2两个无性系表现一般,分别达到12%和16%;惠41、抗风6、粤703和对照的平2四个木麻黄无性系被星天牛危害最为严重,平均达到27.75%,因此在星天牛危害的重灾区不宜应用惠41等4个木麻黄无性系在沿海防护林建设中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14.
福建柏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由于其木材结构细致,树质优良,用途广泛,抗逆性强,受到人们的喜爱,是湖南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本文从育苗、造林地选择、整地、栽植、幼林抚育管理与施肥等几个方面总结了福建柏速生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福建柏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收集的52份木麻黄无性系中筛选了13个表现较好的用材型无性系,通过苗木培育与造林试验,对木麻黄各无性系的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木麻黄各无性系间除枝下高外,树高、胸径、材积和冠幅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无性系重复间差异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粤703、惠86和龙7三个木麻黄无性系具有明显的增益效果,可作为用材型木麻黄优良无性系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粤东岩质海岸困难立地造林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台湾相思(A. confusa)、 小叶榕(Ficus concinna)和杨梅(Myrica rubra)等5 个树种,在粤东4 个区县的岩质海岸困难立地进行 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后4 年,各树种平均保存率排序为:大头茶(90.1%)> 大叶相思(85.5%)> 台湾相思(84.5%)> 杨梅(76.7%)= 小叶榕(76.7%)。大叶相思生长最快,平均树高为1.84 m,平均地 径为4.03 cm,平均冠幅为1.35 m;大头茶、杨梅和台湾相思生长较快。这4 个树种是适宜粤东岩质海岸 困难立地造林的优良树种。小叶榕保存率低、生长慢、长势差,不适合作为粤东岩质海岸困难立地造林 的优选树种。  相似文献   

17.
鄂西北半干旱地区多季节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鄂西北秋季造林比春季造林成活率可提高30%左右,差异显著;苗木高生长可提高1.6~6.0倍,地径生长变化不大;对于不同树种,中、晚秋造林成活率不同,针叶树种如湿地松、杉木等中、晚秋造林成活率变化不大,而阔叶树如刺槐、沙棘等晚秋造林成活率则明显高于中秋造林。因此,鄂西北地区造林应根据造林树种不同而选择相应的造林时间,尤其是阔叶树种应在10月中旬造林效果最佳,针叶树种造林时间可以提前到9月中旬。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绍兴市城镇绿化植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绍兴市城镇绿化植物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绿化树种配置不合理,管理粗放,立地条件不适宜和盲目引种,提出了适地适树、加强抚育管理、加强检疫、搞好虫情监测预报和各种防治措施协调应用的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闽浙乡村行道树种结构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稳步推进,乡村道路建设的不断改善,乡村行道树的建设逐渐受到重视.道路绿化具有生态保护、交通辅助、景观组织和文化隐喻等功能[1].当前,全国正开展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乡村行道树作为绿化的重要内容,在村庄内部,村庄与村庄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系统,合理选用乡村行道树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乡村道路质量、美化乡村景观以及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有关行道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2-5],在一定区域尺度,有关乡村道路绿化树种选择、树种组成、树种特征、生长要素等等方面,目前尚无人涉及研究~[6-8],难以为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研究52 个乔木树种纯林的碳储量,分析其固碳能力差异,为碳汇造林选用乔木树种提供参考 依据。以广东省东江林场11 年生的乔木树种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测定52 个树种生长量和树干、树枝和 树叶的含碳率。按照平均木法,算出平均木生物量,结合平均含碳率、林分密度与保存率,估算碳储量。 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林分碳储量差异极大,最高碳储量(厚荚相思Acacia farnesiana)比最低碳储量(紫 玉兰Magnolia liliiflora)相差约20 倍,年均碳储量在10 t/hm2 以上的树种有含羞草科的厚荚相思、大叶 相思A. auriculiformis 等5 个树种,年均碳储量在5~10 t/hm2 的有灰木莲Manglietia glanca、红荷Schima wallichii 等18 个树种。以保存率和单位面积碳储量2 个主要性状作聚类分析,可将52 个树种按固碳能力 划分成4 种类型的碳汇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