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试验对6个东三省主栽的油豆角品种,出苗期、出苗率、开花时间、坐荚时间、叶面积、株高、茎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等8个方面的指标进行了观测,并进行了品种之间的比较,从而选出相对较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品种,为今后本地区油豆角的种植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油豆角品种园丰907、九架豆10号和哈菜豆16号,相对更适合于在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2013年嘉善县菜用大豆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个菜用大豆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航豆3-2、奎鲜1号等几个品种商品性和丰产性较好,增产幅度明显,可作为本地区春季菜用大豆品种进一步示范应用;杭鲜1号品种的早熟性表现突出,但产量相对较低,可作为本地区促早栽培品种扩大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3.
<正>番茄是吐鲁番设施农业春提早生产的主栽作物,为推进番茄优良品种在本地区推广应用,选用8个本地区推广品种和8个引进品种进行小区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2~3个品种,供本地区生产选用。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供试材料为16个当地及外地番茄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北斗鑫冠作对照。其它品种为:丰棚帅冠、丰棚208F1、丰收209F1、丰收1号F1、红峥、粉硕番茄F1、毛粉1316、毛粉1318、亚粉1号、石头番茄、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对克单8、龙单28、甘玉1号、北种玉一号、龙单34、绥玉7、丰源208及青单一号等9个玉米籽粒品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甘玉一号、丰源208、依育等品种综合性状较适合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对克单8、龙单28、甘玉1号、北种玉一号、龙单34、绥玉7、丰源208及青单一号等9个玉米籽粒品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甘玉一号、丰源208、依育等品种综合性状较适合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品种的粉红果番茄在我市的适应性,探讨本地区最适宜的种植品种,我们从全国各地引进了“朝研粉王”等10个品种,通过地膜覆盖栽培,比较各品种在本地区的生长习性、抗性、产量、品质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8个品种小白菜型油菜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叶绿素等品质和电导率、产量分析,结果表明,四月慢、五月慢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产量较高,但四月慢的品质相对较差;青邦油菜、苏州青的综合品质较其它品种好。因此,适合于本地区春季种植的品种是五月慢、青邦油菜和苏州青。  相似文献   

8.
为选育出适宜修文县种植的干鲜两用辣椒新品种,进一步提高我县辣椒生产水平,特安排品种引种比较试验,从抗病性、丰产性等综合性状比较看,辣霸天下、韩玉3号、线辣8号三个品种表现最好,产量和抗病性均高于对照长辣7号,均适应本地区种植;韩玉3号、线辣8号干鲜两用都可以,而辣霸天下产量最高,但只能卖鲜椒,不适宜做加工型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9.
针对杭州夏秋季叶菜生产品种单一的情况,引进了12个速生叶菜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比较试验,以选耐热、抗病且品质较佳的品种。结果表明,早熟8号各方面表现优良,最适合本地区夏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0.
绿豆品种筛选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6个绿豆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研究,在生育性状、病虫害等方面进行调查及田间观察,对试验产量进行了生物统计,综合各种表现,提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绿豆品种为冀绿7号、科绿1号、保绿942-34、冀绿11号、冀绿10号、吉绿5号等品种,为本地区食用豆种植产业提供优良的品种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烤烟施肥优化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烤烟15个不同施肥处理的13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个不同施肥处理中8号的加权关联度最大,说明8号的氮磷钾肥配比最佳。本试验处理下烤烟施肥最佳配比为氮肥62.84 kg/hm2,磷肥101.75 kg/hm2,钾肥197.43 kg/hm2。  相似文献   

13.
张文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416-8418
阐述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就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针对其中的队伍建设问题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从领导的信息意识、信息服务队伍建设、信息技术维护队伍建设、专家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8项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8个姜品种的芽为试验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它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4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66个条带,其中55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35.67%;8个姜品种的遗传距离在0.212 8~0.842 1之间,在λ=0.44处,可将供试的8品种分为3大类。供试8个姜品种多态性不高,5个自育品种和其他3个供试品种在遗传距离、亲缘关系、聚类结果各不相同,可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利用RACE方法从奶牛中克隆得到了Meg8基因的5 '端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HQ407410~HQ407413),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存在4种可变剪接体.选取牛Meg8基因的5'侧翼区作为研究对象,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发现:在人、绵羊、鼠、猪、狗和马这几个物种中,牛Meg8基因5'侧翼区与绵羊相似性最高,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寻求对百草枯有较大吸附作用的吸附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波长290nm处测定不同pH条件下,多种吸附剂对百草枯的吸附率.活性炭、膨润土、高岭土这3种吸附剂对百草枯的吸附率较高,鞣酸、硅藻土、二氧化硅等对百草枯的吸附率较低.活性炭、膨润土、高岭土这3种吸附剂对百草枯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临床上百草枯中毒病人的解救.  相似文献   

17.
徐展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39-2242
全面总结了上海市8个低碳发展实践区试点概况,并对试点城区的建设发展目标和低碳发展特色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8个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规划有益经验,以期对其他类似城区低碳规划建设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茄子生长素响应因子新基因,为研究茄子果实形成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T-PCR 和RACE 技术克隆茄子ARF家族相应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经序列联配进行与其它物种同源基因的保守域和进化关系分析。实时定量PCR 检测目的基因在茄子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将该基因命名为SmARF8,它的cDNA序列全长为3 671 bp,编码阅读框全长2 676 bp。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SmARF8蛋白拥有核定位序列,蛋白质结构具有ARF家族的N-端DNA结合域,中间脯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富集的非保守调控域,C-末端蛋白互作域。氨基酸与拟南芥的调控单性结实基因ARF8相似性较高,进化树分析表明它们聚集在一个分支上,进化关系非常密切。SmARF8基因在幼果中表达最强,在根、茎、叶、花蕾、花朵及成熟果实中表达较强烈。【结论】从茄子中克隆得到一个生长素响应因子家族基因SmARF8。  相似文献   

19.
Live measurement growth traits are very important economic traits in pig production and breeding. In this research,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 were detected for 11 live estimated growth and carcass traits, including birth weight (BWT), average daily gain over testing periods (ADG3), live backfat thickness at last 3-4th lumbar (LBFT3), live loin eye area (LLEA), and so on, in 214 pig resource family population, including 180 F2 individual, by 39 microsatellite marker loci on SSC4, SSC6, SSC7, SSC8, and SSC13.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4 chromosome significant level QTL and one suggestive QTL were detected for ADG3 (at position of 50 cM on SSC8), LBFT3 (at position of 147 cM on SSC4), LLEA (one highly significant at position of 48 cM on SSC7; another significant at position of 125 cM on SSC8) and BWT (suggestive significant at position of 0 cM, at marker sw489 on SSC4).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of these QTL accounted for 0.95% to 16.91%. Most of them were mentioned in previous reports; except the QTL of LLEA at position of sw1953 on SSC8 which maybe a new QTL.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水稻F8重组自交系群体穗长QTL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相同亲本衍生的不同群体的遗传图谱、QTL位置、QTL效应的异同,鉴定稳定表达的穗长QTL,以期增加对穗长遗传行为的了解,且有助于通过分子聚合育种手段改良穗长性状。【方法】以籼稻品种泸恢99和粳稻品种日本晴(基因组测序)为亲本构建的F8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188个家系为研究材料,利用包含207个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定位软件QTLNetwork 2.0,对水稻穗长QTL进行定位和效应分析,并比较分析F8、F2群体的QTL定位和遗传图谱异同。【结果】在F8群体中检测到7个与穗长性状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第2、3、6、7、8、10染色体上,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3.38%—14.8%,总贡献率为52.5%。F8、F2群体在5条相同染色体上都定位到了穗长QTL,这些QTL所在标记区间物理位置大部分是重叠和包含关系。F8、F2图谱在定位标记数、标记的位置顺序、遗传距离、平均图距等方面发生了变化。【结论】在F8、F2群体检测到一个稳定遗传的主效应QTL位点,位于第6染色体,并发现了4个尚未报道的穗长QT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