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盐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ETM+遥感影像和同期野外实测生物量为数据源,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反演研究区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反演生物量湿重、干重精度分别达到了70%和74%;研究区生物量总量湿重为4.996×108kg,干重为9.370×107kg;在空间上呈现出海陆分异明显,海岸方向变化缓慢;米草、芦苇、碱蓬这3种植物的单位面积生物量呈现由高到低的特征,碱蓬的生物量干重集中在0~1.5kg/m2,湿重集中在0~6kg/m2;米草的生物量干重集中在1~2kg/m2,湿重集中在8kg/m2以上;芦苇的生物量干重集中在0~2kg/m2,湿重集中在2~6kg/m2,生物量与株高、盖度呈正相关,干重与二者相关性更强;生物量与生态位、土壤环境要素呈正相关,尤其与土壤养分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陕北黄龙山植被保水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的结果表明,陕北黄龙山森林下枯枝落叶层能防止和减少降水所引起的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以及释放所含的水分调节空气湿度。在生长期末,辽东栎林2米深土层内含水分4966.7米~3/公顷,山杨林为4233.7米~3/公顷,白桦林1.4米深土层内含水分3915.5米~3/公顷。邻近无林区人工洋槐林2米深土层内含水分2534.8米~3/公顷,人工柠条林为1563.1米~3/公顷,人工沙打旺草地为1194.5米~3/公顷。  相似文献   

3.
一、能源林的战略地位 能源林业,就是在研究森林植物的能量转换过程、方法和利用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林业措施,有目的地经营森林,以补足或满足人类社会能量需要的林业生产活动.据电子计算机模型估测,全世界的生物群体,利用光能合成的生物量当量共约150×10~9吨(干重),其中44%(66×10~9)产自森林群体.据统计全世界总耗能量为15×10~9吨(干重),也就是说,从理会上计算,世界的总耗能量还不及森林可能总产量的1/4.可见,森林能  相似文献   

4.
以20个云南松半同胞家系的2 a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的累积与分配在家系层次的变异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科学评价云南松苗木质量和提高遗传改良的潜在增益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个云南松半同胞家系2a生实生苗的生物量累积与分配指标,在家系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差异.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地上干重、全株干重、根分...  相似文献   

5.
一、杉木“小老树”的概念与特征 杉木“小老树”是指那些在人工造林后,长时期处于成活不成林,成林不成材的低产、低值林分。如17年生的杉木“小老树”,平均高不及一米,平均每株地上部分干重仅0.22公斤,平均每年干物质积累量为0.013公斤;而正常生长的12年生杉木林,平均树高7.10米,胸径10.6厘米,平均每株地上部分干重达18.07公斤,年平均生长量为1.8公斤。相比之下可见“小老树”的产量之低。再从干物质产量的分配比例来看,构成用材树木的经济产量是指树干部分,“小老树”的经济产量只占其生物产量的2/5,叶子的干重却占1/2;而正常生长的12年生杉木林,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3/5强,叶子的干重仅占1/5。据研究,随着杉木年龄的增长,其树干的重量比例是逐渐加大,17年生的杉木林经济产量约占总生物产量的4/5左右。相比之下亦可见杉木“小老树”经济价值之低。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航黑龙江省局承担研制,林业部东北航空护林局大力配合协作的米八型飞机载液森林灭火设备(84—ZMS—1型)已于1985年3月在哈尔滨通过鉴定。该设备由灭火液箱、喷洒机构、操丝系统、野外自动的吸水系统和托架五部组成。其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 1.灭液箱容积2.6米~2。 2.喷洒带长200—220米,宽10—8米。 3.单位面积受液量0.66—0.97公斤/米~2。 4.野外自动上水率500公斤/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小气候资料是于1963年和1964年夏季在小兴安岭北京林学院试验林场(N 48°19',E129°29')观测的.迹地类型为60×60米~2、100×1,000米~2和330×1,000米~2.60×60米~2迹地的林墙为草类落叶松林,平均树高23米,郁闭度0.5-0.6.后两种迹地的林墙为灌木蕨类红松林,平均树高25米,郁闭度0.8. 设置的测点,在330×1,000米~2迹地上,设在距南北林墙25.50、100和150米处;在100×1,000米~2迹地上,设在距南北林墙10、25和50米处;在60×60米~2迹地上,设在距南北林墙15  相似文献   

8.
对2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表明,全林生物量38.42吨/公顷,间伐后年生产量6.49吨/公顷林木根量5.73吨/公顷,相对生长率19.0%,净同化率0.253公斤/米~2·年,生产力水平偏低。林分抚育间伐后,林木的生物生产力得到提高。建立了林木各器官干重与直径树高的8个相关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通过叶面积及其生长函数分析,林分密度过高,生长速率降低,建议及时合理地调节林分密度。  相似文献   

9.
由于森林资源的逐渐减少,采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不能满足人造板工业的需要。人们开始研究、试验用农业废料或竹子生产人造板。近十年已来,我省对非木质人造板进行开发性研究和生产实践。建成一些非木质人造板厂。其中竹席板厂四十余家,年产竹席板约400万米~2,棉杆纤维板厂1家,设计能力2000吨/年,蔗渣碎料板3家,设计能力6,000米~3/年、竹木复合板厂一家,设计能力2,000米~3/年,竹碎料板1家,设计能力2,000米~3/年,(正在进行生产试验,已生产近百立方米)。四川省东华机械厂向省内外提供近十套蔗渣碎板成套设备,现在正在研究提高设备精度、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花博士门诊     
扦插繁殖金银花金银花扦插繁殖于春、夏、秋季均可进行。春季在新芽萌发前,秋季于9月初到10月中旬进行。扦条选择1~2年生健壮、充实的枝条,截成长30厘米左右的插条,每根至少留3个节位。摘去下部叶片,留上部2~4片叶,将下端近节处削成平滑的斜面,用500ppm吲哚丁酸(或ABT)溶液快速浸蘸5~10秒钟,稍晾干后进行扦插。直接扦插造林,株行距1.5米×1.5米,挖穴施基肥,每穴均匀散开插入3~5根,入土深度为插条的1/2~2/3,填细土用脚踩,浇1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左右生根发芽。扦插育苗按行距15~20厘米,株距3~5厘米,用小木棒或竹筷打引孔,将插条1/2~…  相似文献   

11.
以丝瓜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镉(Cd 2+)处理对丝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溶液浓度等于5 mg/L ,可增加株高、主根长、侧根数量和幼苗干重,有利于幼苗生长;Cd 2+溶液浓度5~100mg/L 对其幼苗生长势和生长量有抑制作用,侧根数少且短小,且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100mg/L Cd 2+处理对株高的长度和茎叶重的有抑制作用,而对主根的长度和根系的抑制作用更大.结论是低浓度(≤5mg / L)的 Cd 2+处理对丝瓜生长有促进作用,最适于丝瓜生长的 Cd 2+浓度为5mg/L ;Cd 2+浓度过高(>5mg/ L)则会产生生理毒害作用,进而影响丝瓜幼苗的正常生长.2+  相似文献   

12.
水湿栽竹法先挖好长1.5米、宽1米、深0.5米的植穴。穴内留2/3的松土,浇水6~8公斤,调成泥浆,拌入钙镁磷肥4.5~5公斤。然后把母竹栽入穴中央,将鞭根和竹蒲头轻埋入泥浆中,上面用1/3松土盖住,成馒头状。移笋栽竹法即只挖掘鞭笋栽竹,当年栽竹当年出笋。方法是:每年2~3月,挖取2~3年生长健壮的母竹竹鞭附近的笋芽,留鞭长0.3~0.4米,去鞭长1~1.2米。挖掘时注意不损伤笋芽与鞭的连接处(螺丝顶),挖取后用稻草包扎。栽植方法与水湿栽竹法相同,但竹鞭入土深度要控制在25厘米以内,太深对竹笋生长发育不利。埋鞭栽竹法埋鞭栽竹主要是依靠竹鞭上的芽发育成…  相似文献   

13.
对江苏海门沿海当年造林的光叶楮生长及生物量调查结果表明:3种立地条件下,造林密度为1 m×1 m时,在林业站苗圃脱盐立地(全盐量0.046%,pH8.15)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最大,为8 981.40 kg/hm2,其次在盐碱地东灶港海堤(全盐量0.286%,pH9.09),为6 478.20 kg/hm2,最差在杨树混交林地(全盐量0.098%,pH9.05)为1 846.95 kg/hm2.地下部分的规律与地上部分类似,干重最大是林业站苗圃,为5 158.65 kg/hm2,其次在东港海堤,为1 948.95 kg/hm2,最差在杨树混交林地,为662.40 kg/hm2.总生物量干重最大在林业站苗圃,为14 140.20 kg/hm2,其次在东灶港海堤,为8 427.195 kg/hm2,最差在杨树混交林地,为2 509.39 kg/hm2.根系主要分布在10 cm浅土层.  相似文献   

14.
1.树木生物量及其应用 生物量指动植物等生物体的总量,一般采用干重、含碳量或能量等指标表示。当生物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将成为能源、食品、饲料、工业原料等来源。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构成了陆地生物的最重要生产基地,有着最高的生物量(占全球陆地生物总量9%)。我省森工林区仅树木生物量(干量)就高达5.5×10~8吨,其中树干占2/3,枝叶根占1/3。另外,木材生产过程中的大量“三剩”(采伐、造材、加工剩余物)数量达到产量的1/3,也是不可忽视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5.
福州北郊木荷林与马尾松林生物量和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州北郊的木荷林与马尾松林生物量和能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木荷林现存生物量为299.02t/hm2,地上部分生物量是地下部分生物量的6.81倍;各组分干重热值在19.98~23.48 kJ/g之间,能量现存量6 158.32×106kJ/hm2;(2)马尾松林现存生物量为284.44t/hm2,地上部分生物量是地下部分生物量的2.04倍;各组分干重热值在20.53~21.54 kJ/g,能量现存量为5 972.56×106kJ/hm2.  相似文献   

16.
以2年生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的施肥处理(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罗汉松幼苗株高、地径、干重的影响,以期为园林引种栽培育苗施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磷、钾肥施肥配比对罗汉松幼苗的株高、地径、根干重、茎干重、叶干重、总干重均产生明显促进作用,其中最佳施肥配比为氮肥2.28 g/株,磷肥9.0 g/株,钾肥0.5 g/株,即表明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为2∶3∶1。  相似文献   

17.
正林下的环境条件适于多种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杨树林栽培食用菌是林业立体开发的一种新模式。一、栽培场地的选择及处理。选择6年生以上的杨树人工林,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郁闭度0.4~0.6的林分,行距2~4米或4~3米均可。沿行间作床,床宽1米,长不超过10米,根据地势积水情况,可向下挖0.1~0.2米,作床时要将床底、两侧铲平、压实,每两床之间要留有0.6米的工作道,在栽培床四周挖0.5米×0.5米的排水沟。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地条件下,影响油松播种苗生长的主要措施是施磷和混沙,最佳配比方案为磷肥92克/米~2混沙25千克/米~2。在这种条件下,有利菌根生长,苗木各项生长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Ⅰ、Ⅱ级优质苗产量可达总苗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我局地处暖温带森林植物生长区,雨量充沛,湿度大,土壤肥沃。从1960年起共营造杉林4万余亩,已成林的2万余亩,一般生长良好。据观测,9.5年生的Ⅰ类林分,年增粗1.5厘米,材积年生长量2米~3/亩左右;16年生的Ⅱ类林分,材积年生长量近1米~3/亩;13-15年生Ⅲ类林分,材积年生量0.5米~3/亩。目前,迫切需要进行间伐抚育。为  相似文献   

20.
1.大力开展造林育林,扩大森林面积10亿亩左右。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2.7%提高到20%。2.经营好现有森林,把林木总生长量由现在的2.2亿米~3,提高到4亿米~3以上。3.统配木材采伐,由现在5000万米~3增加到1亿米~3,林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