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畜禽业》2020,(5)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体表伤口感染,从而导致羊全身肌肉出现强直性痉挛的一种细菌病;破伤风梭菌能产生痉挛毒素和溶血素,对机体产生危害;羔羊和成年羊都能感染,通常为散发流行;预防该病必须做好体表伤口的消毒,必要时注射类毒素进行预防;破伤风抗毒素对该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严重感染的病羊还需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损伤皮肤、粘膜感染,产生外毒素而引起的人畜传染病。以运动神经应激性增强,导致全身骨骼肌肉持续性痉挛为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根据该病的发病机制,结合中兽医临床上以镇痉息风、发汗解表为治则,用曼陀罗全株水煎去渣待温后,对病畜进行外洗内服,并辅以西医常规疗法,经50余个病例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周毛卡 《畜禽业》2024,(2):37-39
破伤风病由破伤风梭菌感染导致,动物多表现单发,病原经体表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伤口面积越大,深度越深,该病的发生率就越高,病畜临床以肌肉痉挛、僵直和不自主颤抖为特征,不及时治疗情况下极易死亡;预防该病须加强对动物的保护性管理,做好皮肤黏膜伤口的处理,科学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必要时进行药物预防,同时提升场内管理水平;病畜可通过抗菌、抗毒素的方法针对性用药治疗,同时根据疾病发展阶段进行中药调理,症状表现严重的还需要进行对症用药才能将病死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4.
程泽华 《畜禽业》2003,(6):42-43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是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诊的主要特征是骨骼肌持续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的兴奋性增高。破伤风梭菌是一种厌氧菌,经常在伤口狭小而深、伤口内有炎症、或伤口被泥土、粪、痂皮封盖等条件下易发生该病。为加快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步伐,促进我国包括肉类产品在内的食品出口,农业部自2002年7月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对猪、牛、羊实行免疫标识打在猪、牛、羊耳朵上,免疫标识为塑料无害标牌,并将免疫耳标统一固定在牲畜左耳上,这样在耳标上下盖的作用下,极易形成适宜破伤风杆菌生长…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10)
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对于牲畜和人体都有着一定的危害。由于破伤风梭菌为绝对厌氧菌,所以极易在家畜和人体的粪便中携带,对于环境的抗力较强,能够在土壤中生存数年。对于现代化养殖产业来说,破伤风是尤其需要注意的疾病之一,不仅对于羊群有着极大危害,并且容易通过羊群传染给养殖人员,通过一起种用公山羊破伤风的诊断和治疗来简要论述破伤风病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6,(5)
猪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创伤性的人畜共患病,猪及多种动物包括人均可感染。一旦发生该病,病死率很高,会造成一定的损失。综述该病的病原体及发病机理、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方法、防治措施。发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主要通过创伤感染。  相似文献   

7.
刘佰玲  刘岩 《畜禽业》2023,(4):67-69
奶牛破伤风病是人畜共患病的一种,该病主要由伤口感染破伤风梭菌而引起,如奶牛分娩断脐、犊牛阉割、临床手术治疗等操作不当均可引起感染,在奶牛生产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的发生不受季节的影响,在任何国家和地区皆有发生,对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从奶牛破伤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综合预防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由于山羊生活习性活泼好动,放养山羊每天都需要放牧在山林、灌木丛中1~3 h,皮肤经常会被尖锐物划伤,或蹄底被小石头刺伤,由于伤口隐蔽或被毛覆盖,伤口不易被发现,没有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或因进行阉割时伤口消毒不彻底,容易被破伤风梭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根据一起羊破伤风接诊的诊治过程,提出针对羊破伤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破伤风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中毒性的传染病,又称"强直症"、"缩口风"、"脐带风",其特征是全身骨骼肌呈现持续性的痉挛收缩,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强。绵羊患此病  相似文献   

10.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损伤皮肤、粘膜感染,产生外毒素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临床上常采用特异性药物,对症疗法和创伤处理同时进行方可取得较好效果,但治疗费用较高,畜主往往放弃治疗,或采用加减千金散、防风散、五虎追风散等中药方剂并进行针灸疗法,也可取得一定的效果。笔者多年来一直采用民间验方治疗本病仔猪47例,治愈44例,治愈率达94%,现予报道,以供同仁参考。1病原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施肥的土壤,街道尘土及腐臭淤泥中,也可存在于家畜及人的粪便中,当它侵入伤口时,可在伤口的脓血和坏死组织中发芽繁殖…  相似文献   

11.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损伤皮肤、粘膜感染。产生外毒素而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临床上常采用特异性药物,对症疗法和创伤处理同时进行方可取得较好效果,但治疗费用较高,畜主往往放弃治疗。或采用加减千金散、防风散、五虎追风散等中药方剂并进行针灸疗法。也可取得一定的效果。笔者多年来一直采用民间验方治疗本病仔猪47例.治愈44例.治愈率达94%,现予报道,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产生破伤风毒素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卫生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和加强,该病多年来得到控制。今年秋季随着免疫标识制度的实施,佩戴耳标引起了羊破伤风病的发生,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2年10月7日,我市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兽医站对所辖的好来宝、西沙勿苏、太白3个村的羊开展免疫注射佩戴耳标,共佩戴羊7万只,其中有31只陆续发生破伤风,死亡23只;10月21日,元宝山区马林镇兽医站对松木沟村郭某家饲养的小尾寒羊15只进行免疫注射佩戴耳标,28日…  相似文献   

13.
<正>犬分娩后低血钙症是由于血钙降低而出现的一种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称为犬产后出搐搦症,又称产后痉挛产后癫痫,产后抽搐症,子痫,产后痉挛,产后低血钙。临床上以痉挛,呼吸困难,低血钙,发热和意志障碍为特征。多发于产子多泌乳量高的母犬,尤其多见于小型犬,产前产后均可发生,产后1~4周多见。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20,(1)
牛感染绦虫病之后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发育不良等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痉挛、贫血等现象,最后导致牛死亡。强化牛绦虫病防治,可大大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在分析了牛绦虫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牛绦虫病的临床诊断,并提出了几条有效的防治策略,希望能为提升我国牛绦虫病防治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6,(9)
正近几年来,绦虫病在蛋鸡生产中发病并不少见。环境卫生差的鸡舍,鸡通过吞食绦虫的中间宿主蚂蚁、苍蝇、甲虫、蛞蝓、螺狮等感染绦虫。鸡感染绦虫病后,肠道寄生部位呈针尖大结节样病变,中央凹陷。大量虫体聚集时,引起肠堵塞,可造成肠破裂和腹膜炎,鸡群出现死亡。此外,虫体的代谢产物可引起病鸡自体中毒,呈现神经症状如痉挛  相似文献   

16.
母猪大挑花阉割术多发事故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方建 《畜禽业》2004,(2):33-33
母猪大挑花阉割术又称肷部卵巢摘除术,是常用的一种母猪阉割术。在阉割过程中,术后破伤风、内出血等事故常常多发。为了减少或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现将本人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1多发事故及产生原因1.1破伤风阉割时对阉割的母猪未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俗称破抗),另外阉割时术部及手  相似文献   

17.
黄鳝痉挛症成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黄鳝养殖大部分都是采集野生鳝苗作为黄鳝养殖的苗种来源,而野生鳝苗放养阶段出现的痉挛症因其发生广泛和高死亡率而对养殖户的危害极大。我公司在规模实施黄鳝工厂化养殖的基础上,对这一病害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得出一些结论并找到了预防的方法。一、痉挛症的发病情况痉挛症一般出现于收购的野生鳝苗放养后7~10天,初始表现为停食,易受惊,用声响和振动刺激后,鳝苗会出现窜游和跳跃现象,并持续15分钟左右,趋于平静。2~3天后鳝苗开始表现出弯曲症状,并且就地作打圈运动,同时肌肉极度紧张,头部与身…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5,(6)
<正>犬瘟热(俗称狗瘟)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双相热型,类似感冒,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等出现,呈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病犬后期发生非化脓性脑炎,出现神经症状,如痉挛、抽搐等。本病多发生于3~6月龄幼犬,青年犬也有感染发病。1流行病学本病全国各地普遍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不同  相似文献   

19.
犬瘟热病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大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早期双相体温热型,症状类似感冒,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为特征。病后期可见有神经症状出现如痉挛、抽搐。部分病例可出现鼻部和角垫高度角化(硬脚垫病)。犬不同年龄、性别、品种都可能感染该病,主要以幼龄犬为容易染病。通过对病原学特性、诊断方法及当前的防治策略作简要介绍,希望能为该病的诊断、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牛、马破伤风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四新 《畜禽业》2006,(18):52-53
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常遇见牛、马等大牲畜患破伤风病症,笔者在20年临床诊治此类病的过程中,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收到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病原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家畜有创、伤口的病史是本病发生的必备条件,西医认为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中医认为乃伤风邪之症。2症状病初对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接着咀嚼缓慢,步态僵硬,以后出现全身性强直孪症状。轻者口少许开张,重者开口困难,牙关紧闭,吞咽困难而流涎,四肢腰背僵硬,头伸直,耳竖立,鼻开张,尾高举,如木马状行走困难,易跌倒且不易自起。3诊断根据有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