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对水稻的危害是指盐碱土上种植水稻或引用盐碱水灌溉所造成的水稻生理性病害,凌海市水稻种植面积15万亩,分布14个乡镇,二分之一的水稻分布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2.
吉林西部不同种植年限水稻土酸缓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6,(2):56-61
种植水稻是盐碱地区改良土壤的一种有效方式,而选取p H值较低的水稻苗床土已经成为盐碱地区亟待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水稻土进行理化性质、水溶性盐基离子和酸缓冲性能的测定,确定影响盐渍水稻土酸缓冲性的主要因素,寻找水稻育苗土可利用资源。结果表明:西部不同种植年限盐渍水稻土的酸缓冲容量表现为:种植60年(壤质黏土)50年(壤质黏土)35年(壤质黏土)45年(壤质黏土)20年(壤质黏土)45年(黏土)25年(黏土),酸缓冲性主要受土壤碳酸盐、土壤黏粒及土壤碱化度的影响,种植50年和60年水稻的壤质粘土酸缓冲性较弱,易于调酸,可以考虑作为苗床土的供选资源。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种植模式、插秧密度对辽西盐碱土壤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本文采用覆膜机插秧和常规机插秧两种种植模式、3种插秧密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覆膜能促进水稻早生快发,促进茎蘖增长,覆膜机插秧水稻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有效穗数等产量性状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从而促进水稻产量水平显著提升;不同插秧密度间,水稻产量及相关性状差异较大,产量和有效穗数随插秧密度增大而提高,表明在盐碱土壤适当提高插秧密度有利于产量性状优化及水稻产量提高。在辽西盐碱土壤,覆膜机插秧种植水稻密度行距30 cm时,株距以10~16 cm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盐碱对水稻生产的危害是指盐碱土上种植水稻或引用盐碱水灌溉所造成的水稻生理障碍.凌海市水稻种植面积约15万亩,分布在14个乡镇,1/2的水稻分布在属盐碱地沿海地区.近几年来,由于干旱、水源匮乏、海水倒灌、水稻生产受盐碱危害逐年加重,以插秧返青期最为突出,插后死苗、重插、多次补苗现象屡见不鲜,给稻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水稻生产面临严重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我们进行了盐碱对水稻生产危害的调查及治理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5.
河套灌区有484万亩耕地含有不同程度盐碱,改造利用潜力大。河套灌区热量资源、年平均日照时数可满足一季水稻的热量需求。该研究在盐碱地采用膜下滴灌直播、水田插秧、育苗移栽三种种植模式,明确了膜下滴灌种植模式省时省水,但在盐碱地种植后期需大水漫灌压盐,适宜在巴彦淖尔市盐碱地推广种植,同时发现种植水稻土壤盐碱程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业科技》2009,(2):73-73
水稻种植在碱性土壤中产量往往不高,日本科学家最近通过基因工程,在盐碱地上种出了高产稻。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不同种植年限苏打盐碱型水稻土水溶性有机物(WEOM)的变化规律,为苏打盐碱型水稻土固定有机碳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种植水稻0、1、3、5、15和20年对苏打盐碱地土壤中WEOM含量(w)及其三维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WEOM的含量先增加后逐渐降低,在种植3年时达最大(259.29 mg·kg-1),而在20年时最小(19.29 mg·kg-1);土壤中WEOM D254 nm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增加;WEOM的三维荧光图谱形状和荧光线密度不同,荧光线密度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强;随种植年限增加,水稻土中区域Ⅰ和区域Ⅱ的荧光峰的发射光波长发生了蓝移,而区域Ⅲ和区域Ⅴ发射光波长发生了红移;土壤积分值为区域Ⅴ区域Ⅲ区域Ⅳ区域Ⅱ区域Ⅰ;种植20年后,类腐殖物质占WEOM的百分比降低。【结论】苏打盐碱型水稻土中类富里酸、类腐殖物质以及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芳香族化合物含量随种植年限而增加。三维荧光技术适用于研究土壤中WEOM的结构和组分。  相似文献   

8.
盐碱地水稻种植是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土利用的一种主要方式。为明确克盐碱水溶肥缓解水稻盐碱危害的效果,在秸秆还田下,分别于水稻移栽前和分蘖期施用克盐碱水溶肥,调查其对东北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在分蘖期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体pH和EC分别显著降低3.80%和4.93%,土壤EC显著降低11.65%,在灌浆期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体pH、EC和土壤pH、EC变化不大;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稻籽粒产量较常规对照显著增加21.94%,有效穗数显著增加26.51%,结实率增加2.51%,每穗粒数降低8.18%,千粒重显著降低3.68%;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水稻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较常规对照均呈下降趋势,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显著降低33.49%和54.95%,食味值略有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所降低;施用克盐碱水溶肥的纯收益为813.86元·hm-2。综上所述,施用克盐碱水溶肥可以显著降低生育前期水体的pH和EC以及土壤EC,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在种植技术、种植管理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将简要分析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1.苗床选择为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苗床一定要选择土壤肥沃,土质松软,便于播种的平坦田地。江西全都采用背风向阳,土壤肥沃,土质松软的菜地或者旱地。不可选用盐碱性不合格的土地,长期播撒草木灰消毒的土地也不可。盐碱不合格,和长期播撒草木灰影响土质的田地在选择苗床时是大忌,不可选用,秧苗地也要避开这类田地。为了让秧苗有强劲的根部系统,在当年移栽后的苗床上,有规律的施用优质农家肥,翻种  相似文献   

10.
不同盘土及草炭配比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盘土及草炭配比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炭具有明显改善盐碱土的作用.不同盐碱度的土壤和草炭配比对水稻秧苗素质影响显著.土壤盐碱度越大,秧苗素质越差;增加土壤中草炭比例,秧苗素质提高,但增至一定程度后,秧苗素质不再提高,甚至个别指标有下降趋势,而且盐碱度不同的土壤和不同配比的草炭对秧苗素质有很强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农业科学》2014,(6):12-16
以长白9号水稻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盐碱胁迫下,水稻分蘖动态、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当土壤含盐量为2.20‰时,处理A的分蘖数、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与CK差异均不显著,当土壤含盐量2.20‰时,差异显著。说明当土壤含盐量为2.20‰,p H为7.92,电导率为200.13 us/cm时,可作为苏打盐碱地水稻种植及土壤改良与综合利用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前郭县水稻面积110万亩,其中盐碱地水稻面积占40多万亩,主要是后开发的小井稻,分布在蒙古艾里、八郎、海勃日戈、平凤、宝甸等以草甸盐碱土壤为主的水稻田。由于盐碱地治理水稻费用大,目前治理仅限于栽培技术的更新,如增施有机肥、施用酸性肥料(硫酸铵)、种植抗盐碱品种等,近两年单位试验从改良土壤上,如施加土壤调理剂,硫酸铝改良剂、福建的光合效素等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但仅处于试验阶段、面积较小。本文旨在阐述前郭县盐碱地种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盐碱洼地开发种稻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农安县苏打盐碱土开发种植水稻,平均亩产达360kg,使大面积盐碱洼地能加速改良利用,为增产细粮开辟了广阔基地。经过3年开发研究已总结提出盐碱洼地水稻生育规律;筛选耐盐碱品种;培育壮苗,增强抗盐碱能力;建设窄幅条田,实行深沟排水,充分洗盐排碱;建立合理群体结构;实行浅水勤灌,提高脱盐效果;增施有机肥料,改良盐喊土壤;氮磷钾配合,分期合理追肥;防治水稻赤枯病等一整套综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我区地处滨海盐碱地区,土壤盐碱含量高,耕层全盐量0.15%-0.3%。过去以水稻种植为主,2000年以后由于蓟运河海水倒灌不能使用,加之天气持续干旱,降雨量偏少,上游水库水源紧张等原因,水稻大面积种植难以维系,开始逐步探索稻田改旱技术,经过多年试验、示范与推广,积累了丰富的西瓜种植经验,现总结如下:一、茬口选择种植西瓜的茬口首选是水稻茬,其次是高粱  相似文献   

15.
以盐丰47水稻品种为试材,采取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可降低耕层土壤的盐碱危害,活化土壤营养成分,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促进水稻返青、分蘖的作用最为明显。在常规施肥(或减量)基础上,施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各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9 897.0、9 550.0、9 148.5 kg/hm2,比常规施肥分别增加了5.16%、1.48%、-2.79%。因此,增施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可增加耕层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6.
以盐丰47水稻品种为试材,采取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可降低耕层土壤的盐碱危害,活化土壤营养成分,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促进水稻返青、分蘖的作用最为明显。在常规施肥(或减量)基础上,施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各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9 897.0、9 550.0、9 148.5 kg/hm2,比常规施肥分别增加了5.16%、1.48%、-2.79%。因此,增施生物型化肥增效抗盐碱剂可增加耕层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7.
段左平  沈岳波  钟宗石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8907-8908,8914
江苏地区有大量的低产盐碱水稻地,通过改变种植模式和探索新的种植技术,加快盐碱地的改造,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一、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验证施地佳牌盐碱改良剂在察布查尔县新开垦水稻生产区使用后对土壤盐碱的改良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盐碱地直播水稻适宜土壤改良剂,引进了市场上的6种改良剂,以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季直播水稻种植,开展土壤改良剂对种植前后土壤化学性质、秧苗素质以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剂对降低土壤pH值、土壤水溶性含盐量有显著作用,1号地最高分别降低2.76%、0.90 g·kg-1,2号地分别降低2.78%、0.58 g·kg-1。土壤改良剂对提高盐碱地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作用不明显。土壤改良剂对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有明显促进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及水稻产量,1号地、2号地最高增产分别为11.06%、6.44%。土壤改良剂在高盐度盐碱地上的增产效果好于低盐度盐碱地,其中试验所采用的盐碱消、北京康源、红都嘉业3种土壤改良剂增产效果较好,可以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0.
以宁夏优质耐盐碱水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水稻籽粒灌浆期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在不同盐碱梯度的变化趋势。试验设3个不同盐碱梯度土壤和1个正常土壤对照,测定5个水稻品种籽粒中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水稻品种(系)籽粒中的两种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随着盐碱胁迫增加,两种酶活性受盐碱胁迫的影响,抑制作用明显。不同水稻品种籽粒中酶活性对盐碱胁迫的反应不同,随着盐碱胁迫增加,两种酶活性变化缓慢;在重度盐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较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推迟并且数值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