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粘度为评价指标,由试验确定复配体系配比为马铃薯淀粉5%、黄原胶0.3%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马铃薯淀粉-黄原胶复配体系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 6、温度69℃、搅拌时间28min、盐离子浓度0.03mol/L时,复配体系的粘度为27 606mPa·s,与预测值27 787mPa·s的相对误差为0.65%,差异不显著,回归模型拟合良好,这一粘度均较相同浓度的马铃薯淀粉或黄原胶粘度高很多.  相似文献   

2.
RS3抗性淀粉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鲜牛奶、复原乳为主要原料,以RS3抗性淀粉为增稠剂和稳定剂,经乳酸发酵制备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搅拌型保健酸奶.以产品感官质量、酸度、黏稠度和乳清析出率为评价指标以及贮存过程中酸奶品质的变化,确定最佳RS3抗性淀粉为马铃薯抗性淀粉、最佳用量为1.2%,为开发优良物性和高膳食纤维的保健型酸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变性淀粉对马铃薯全粉小麦复合粉方便面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小麦粉和马铃薯全粉为主要原料,研究变性淀粉对马铃薯全粉小麦复合粉方便面(简称马铃薯方便面)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单一变性淀粉试验中,筛选出效果较好的醋酸酯淀粉、羟丙基淀粉、磷酸酯淀粉及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添加剂;在此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复配试验.【结果】单一变性淀粉试验结果表明,醋酸酯淀粉添加比例为3%,羟丙基淀粉、磷酸酯淀粉及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添加比例均为2%时对马铃薯方便面品质改善较好;复配试验中,羟丙基淀粉和醋酸酯淀粉的添加比例为1.5%和1.5%,其规范化综合得分为1,马铃薯方便面的品质最佳.【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复配试验的规范化综合得分明显高于单一变性淀粉试验的规范化综合得分,说明变性淀粉复配添加对马铃薯方便面的品质有更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复配稳定剂对芒果酸奶凝乳结构及其稳定性的作用,本试验对以乙酰化二淀粉己二酸酯(ADA)、瓜尔豆胶、海藻酸丙二醇酯(PGA)为复配稳定剂的搅拌型芒果酸奶的感官品质、质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L9(34)正交表,调整3种稳定剂的配比,测定其感官分值和持水力,并通过仪器分析方法测定了酸奶的质构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ADA、瓜尔豆胶和PGA的添加量分别为0.2%、0.008%、0.03%时,能最大程度地改善芒果酸奶的品质,感官分值达到最高,显著高于(P<0.05)空白组9.3%。复配稳定剂的添加不影响酸奶的滴定酸度和pH值,但显著(P<0.05)提高了芒果酸奶的持水力,并改善了其黏度和硬度。扫描电镜图显示,添加复配稳定剂后,瓜尔豆胶与蛋白质相互结合形成网络结构,变性淀粉嵌于网络中间,稳定了芒果酸奶的凝乳结构,改善了芒果酸奶的感官品质。复配稳定剂能有效地作用于芒果酸奶,这为解决热带亚热带水果酸奶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稳定性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大米蛋白乳饮料生产工艺,以大米蛋白、乳清蛋白为主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确定产品最终配方。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大米蛋白和乳清蛋白以3∶2比例复配后的蛋白粉氨基酸组成合理;稳定性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大米淀粉、卡拉胶和结冷胶对大米蛋白乳饮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黄原胶效果不佳;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配稳定剂添加量为卡拉胶0.040%、结冷胶0.035%、大米淀粉0.60%;风味调配结果表明复配蛋白粉添加量6.0%、蔗糖5.0%,柠檬酸0.04%,炒米香精0.08%,在此工艺下制得的大米蛋白乳饮料氨基酸组成合理,产品稳定性良好,风味佳。  相似文献   

6.
酸奶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乳清析出、质地稀薄的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添加变性淀粉来改善,但是如果过程控制中操作条件异常,尤其是温度的波动,会引起产品性质的不稳定。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淀粉破坏的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配料温度和均质温度过高,都影响淀粉的状态,从而影响酸奶持水力和黏度。在经过均质之前淀粉温度要控制在70℃以下,否则淀粉经均质会破裂。研究结果,配料温度在50℃左右、均质温度在60℃生产的搅拌型酸奶品质较好,同时优化了酸奶中淀粉的最适添加量,当淀粉浓度为8 g/L时,酸奶综合指标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4种稳定剂对香蕉凝固型酸奶品质的影响,为香蕉凝固型酸奶制作工艺优化和酸奶品质提升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不添加稳定剂和香蕉果肉及仅添加香蕉果肉为对照,探讨黄原胶、果胶、卡拉胶和CMC-9等4种稳定剂不同添加量对香蕉凝固型酸奶稳定性、质地、黏度、持水力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稳定剂添加对香蕉凝固型酸奶各品质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以添加0.250%~0.500%黄原胶的香蕉凝固型酸奶品质最佳,其凝乳和稳定效果好、口感软滑细腻、酸奶持水力和黏度均优于其他3种稳定剂;其次是果胶,添加量以0.500%为宜;卡拉胶对香蕉凝固型酸奶的质构特性、品质影响大,酸奶质地过硬;CMC-9添加后黏度稍差,需添加较多量才能保持酸奶的凝固形态.[结论]黄原胶可作为制备香蕉凝固型酸奶的稳定剂单独使用,以0.250%~0.500%的添加量为宜.  相似文献   

8.
实验以魔芋胶、黄原胶、海藻酸钠、卡拉胶四种胶体替代明矾生产无矾粉丝,以马铃薯淀粉粉丝的糊汤品质和断条率作为试验指标,考察单一食用胶及复合食用胶对马铃薯淀粉粉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30%魔芋胶、0.10%黄原胶、0.10%海藻酸钠、0.50%卡拉胶时粉丝品质最佳,其断条率15.00%,糊汤透光率为87.7%。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决粉碎型苏籽酸奶中苏籽与酸奶在融合过程出现的分层现象。方法:添加果胶、黄原胶、海藻酸钠、琼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明胶、海藻酸丙二醇酯(PGA)等7种单一的稳定剂,通过对其形态、色泽、苏籽分布情况的观察,选出相对较好的稳定剂进行理化指标及感官指标相结合测定的方法进一步筛选并确定各自最适添加量,对筛选出的适宜稳定剂进行正交试验获得复合稳定剂的最优配比。结果:适宜于粉碎型苏籽酸奶的单一稳定剂为明胶0.15%、黄原胶0.07%、果胶0.10%,通过进一步正交实验得出三者复配最优组合添加剂量为:明胶0.20%、黄原胶0.09%、果胶0.10%。  相似文献   

10.
不同因素对琼脂三元复配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琼脂为主,选择卡拉胶、黄原胶进行三元复配,研究不同因素对复配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三元复配比为琼脂:卡拉胶:黄原胶=1:1:0.4;复配胶适宜pH值范围为5~9,最佳pH为7;适当添加蔗糖可以增加复配胶的硬度和胶粘性,添加量为12 g时复配胶凝胶特性整体较好,适当乙醇添加可以提高复配胶的硬度、胶粘性和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