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经测定,蔗地深耕深松对甘蔗前期吸收N、P、K有促进作用,且旺盛生长期甘蔗+3叶的叶长,叶宽超过对照,叶面积系数比对照增加10%左右;甘蔗产量比对照增加2.68—16.80%;甘蔗蔗糖分比对照高0.32—2.27%。因此认为:蔗地深耕深松有利于旱地甘蔗前期早生快发,促进后期糖分积累,使甘蔗增产增糖。  相似文献   

2.
在分蘖期用80mg.L^-1和300mg.L^-1浓度乙烯利对甘蔗(桂糖15号)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喷后不同时期对甘蔗茎(+3和+4叶之间节间)的观测表明:①乙烯利处理促进了维管束的分化,密度增大,木质部导管和韧皮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80mg.L^-1浓度处理增大了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和韧皮部的面积,有利于增强输导能力。②80mg.L^-1浓度处理对甘蔗茎及其表皮细胞的生长发育有短暂的抑制作用,但随后即表现为促进作用,明显促进了径向壁的增长,表现出蔗茎横向扩张的趋势;300mg.L^-1浓度处理则始终表现为抑制作用。③80mg.L^-1浓度处理能提高甘蔗产量,而300mg.L^-1浓度处理则使甘蔗产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8号为试材,进行不同施肥处理(滴灌施肥、常规施肥+无滴灌、常规施肥+滴灌、不施肥+滴灌)对比试验,探讨地埋式滴灌施肥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滴灌施肥和常规施肥+滴灌处理能促进甘蔗早生快发,增加有效分蘖,生长后期能促进甘蔗茎伸长、增粗,提高甘蔗产量,与无滴灌处理相比,分别增产31.9%、22.8%,增收2205.6、78.2元/ha。可见,滴灌施肥应用于甘蔗生产能够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是旱地甘蔗高效节本栽培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减轻甘蔗组培苗酚害提高甘蔗外植体出苗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减轻甘蔗组培材料酚害提高组培成苗率的方法。结果表明:甘蔗嫩叶外植体先经含有0.1%PVP+1%蔗糖或0.1%半胱氨酸+1%蔗糖的分割液处理,能够有效地减轻外植体的褐化;然后以丛生芽进行继代培养,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提高到6%左右时,能大大地提高外植体的出苗率。  相似文献   

5.
奥普尔、稀土作基肥施用,对甘蔗的生长均具促进作用,奥普尔能促使甘蔗早出苗,多分蘖。稀土作基肥,能有效促进蔗茎生长,提高成茎率。作叶面肥施用,奥普尔、惠满丰和稀土都能提高甘蔗糖分,也有一定的增产效应。最终增糖效应以奥普尔基施+叶面喷施为最明显,其后依次是奥普尔叶面喷施、稀土基施+奥普尔叶面喷施,惠满丰叶面喷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10个甘蔗无性系的盆栽处理,分析了0.700%和0.513%土壤Na^+含量对9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0.700%土壤Na^+含量对甘蔗各性状的影响明显,尤其对株高,单茎重,蔗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最大,可将这4个性状作为筛选抗盐品种的指标,根据这4个性状在盐分胁迫下的表现,将10个甘蔗无性系划分为5种抗感类型,福引83-13,福农83-0706属高抗盐类型,桂糖11号抗盐类型,可推荐到  相似文献   

7.
甘蔗高效节本增效技术生产实践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甘蔗高效节本增效技术是促进蔗农增产增收、制糖企业增效的重要途径。崇左市湘桂糖业有限公司在推广甘蔗高效节本增效技术的过程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蔗农全员培训、提供种蔗扶持补贴以及推行“科研+企业+农户+基地”示范片建设等措施,大大提高了蔗区蔗农的种蔗水平。同时针对甘蔗高效节本增效技术推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蔗农思想认识不到位、甘蔗生产示范片相关配套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加大良种推广力度,强化甘蔗种茎脱毒服务,推进甘蔗机械化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甘蔗间套种等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发展思路及相应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试验分析表明,富镧稀土在甘蔗分蘖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后,能使甘蔗旺盛生长期叶片中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硝酸还原酶、NADP—苹果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而使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提高蔗株生活力,促进生长;并能使生长中后期的Ca2+—ATP酶、Mg2+—ATP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促进蔗茎中的蔗糖分积累,降低还原糖含量,提高甘蔗品质。用97%La2O3、82%La2O3和38%(La2O3+CeO2)和“常乐”稀土这4种不同产品进行2个年度的试验表明,适当浓度的富镧稀上处理确能使甘蔗增产增糖,且增糖效果优于目前生产上所用的“常乐”稀土,尤以97%La2O3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微量元素Cu+Fe+Zn+Mn+B+Mo≥100g/L)在大豆上喷施后,表现叶色浓绿、植株矮壮,抗倒性增强,促进了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的积累,使单株有效结英数、单荚粒数、百粒重都有所提高、平均亩单产提高了13.27%,产投比较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试验,选粤糖71/210,粤糖63/237两个甘蔗品种试验对象有,用0.0004%,0.0006%复硝钾分别对甘庶进行浸种育苗,移栽后淋根或喷施叶片等处理。研究甘蔗施用复硝钾增产增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复硝钾能促进甘蔗根系吸收和运转能力;能提高甘蔗叶片兴合作用强度;能促进甘蔗体内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协调休内各种代谢,促进甘蔗生长和糖分积累。最终表现为提高甘蔗单位面积内的有效茎数,增加单茎重,  相似文献   

11.
甘蔗喷施适当浓度稀土,可提高根细胞线粒体膜结合 Na~+-K~+ATP 酶及叶肉细胞叶绿体膜结合 Ca~(2+)-ATP 酶和 Mg~(2+)-ATP 酶活性,并使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降低,根系活力加强,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从而促进了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低温对不同冷敏感型甘蔗品种根系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明低温对不同冷敏感型甘蔗品种根系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冷敏感型甘蔗桂糖28号(抗冷型)和园林6号(冷敏感型)为供试材料,研究低温胁迫后根部的根系活力、Ca2+-ATP酶活性、电导率以及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品种根系活力都呈现下降趋势,桂糖28号的根系活力均显著大于园林6号;低温胁迫后2个品种相对电导率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桂糖28号上升较平缓,而园林6号电导率上升速度较快,园林6号电导率均大于桂糖28号;低温胁迫后2个品种丙二醛含量都呈现上升趋势,园林6号丙二醛含量显著大于桂糖28号;低温胁迫后2个品种的脯氨酸含量都呈现上升趋势,桂糖28号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园林6号;低温胁迫后,桂糖28号Ca2+-ATP酶活性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而园林6号Ca2+-ATP酶活性一直呈下降趋势,桂糖28号Ca2+-AT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园林6号.可见,在低温胁迫下,具较高的根系活力、Ca2+-ATP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可能是耐冷型甘蔗品种桂糖28号具有更强抵御低温胁迫能力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甘蔗新品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甘蔗10个优良新品系的抗旱性能,为抗旱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人工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处理下测定甘蔗伸长初期的根系活力,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8项生理指标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甘蔗伸长初期的抗旱性。【结果】受干旱胁迫后,甘蔗根系活力降低,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含量升高,叶片SOD、POD、CAT活性增强。聚类分析将包括对照品种ROC22在内的11个甘蔗品系分成抗旱性强、中度抗旱和抗旱性弱3类。抗旱性强的新品系为A6-13115和A3-1320,中度抗旱的新品系为A13-1396和A6-13122,抗旱性弱的新品系为A6-13111、A11-1390、A1-1305、A7-13120、A7-13104和A4-1316。【结论】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多个指标综合评价能提高甘蔗抗旱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甘蔗新品系A6-13115和A3-13120抗旱性强。  相似文献   

14.
以甘蔗品种桂糖28号为材料,在低温胁迫前12 h用脱落酸(ABA)及合成抑制剂钨酸钠处理甘蔗幼苗,然后于不同时间采集叶片及幼嫩根系样品,测定低温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ROS)水平、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提高了甘蔗幼苗抗氧化酶的活性.ABA处理的甘蔗幼苗ABA含量提高;抗氧化保护酶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提高;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下降;而ABA合成抑制剂钨酸钠处理的结果则与之相反.说明ABA及合成抑制剂钨酸钠处理对低温胁迫下甘蔗幼苗抗氧化保护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ABA对低温胁迫下甘蔗抗寒性的增强可能与ABA对抗氧化保护系统的诱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粉垄对甘蔗根系结构发育及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蔗粉垄技术增产增糖的根系细胞生理学机制,为粉垄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糖42号为供试材料进行粉垄耕作处理(耕作深度40 cm),以常规耕作为对照(耕作深度 25 cm,CK),分别测定土壤速效养分,甘蔗农艺性状及产量和糖分、根系形态、根毛区组织细胞结构、根系活力、苹果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1)与常规耕作相比,新植蔗土壤的碱解氮和速效磷分别增加了8.7%和17.9%;宿根蔗土壤增加了10.4%和25.6%,且不同耕作方式间同一指标差异显著;(2)粉垄新植蔗出苗率和分蘖率比常规耕作分别提高了25.0%和17.4%,宿根蔗分别提高了30.6%和11.7%。砍收时,粉垄新植蔗株高、茎径、单茎重、有效茎、产量分别提高了13.2%、17.6%、29.0%、5.3%、12.9%,粉垄宿根蔗分别增加了7.6%、22.2%、70.3%、18.7%和12.9%,且不同耕作方式间同一指标差异显著;(3)粉垄甘蔗根长、根直径、根体积、根尖数、根表面、根鲜重、根干重比常规耕作分别增加20.9%—42.3%、12.3%—71.0%、33.3%—71.0%、6.4%—61.6%,21.8%—64.1%、26.8%—64.4%和32.6%—95.3%,且不同耕作方式间同一指标差异显著;(4)与常规耕作相比,粉垄甘蔗根毛区和根毛细胞更长,根毛排列更疏松有序,根尖细胞壁增厚,细胞质、粗糙型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更丰富,线粒体数目更多且嵴清晰,细胞核结构更紧致;粉垄新植蔗根毛长度、根毛密度、单位面积根毛总长度和细胞中线粒体数目分别增加了53.3%、73.0%、111.1%和37.5%;粉垄宿根蔗以上指标也分别增加了38.9%、95.9%、82.6%和53.8%,且不同耕作方式间同一指标差异显著;(5)与常规耕作相比,粉垄甘蔗根系活力在整个生育期均显著增强,在苗期、伸长期和成熟期分别增加了1.29倍、1.39倍和1.25;(6)与常规耕作相比,粉垄苹果酸脱氢酶(MDH)、细胞色素氧化酶(CytcA510)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苗期和伸长期均显著增加,在苗期,新植蔗粉垄甘蔗苹果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2.9%、28.1%和38.9%,宿根蔗以上各指标分别提高23.0%、20.3%、27.7%,差异显著;在伸长期,新植粉垄甘蔗分别显著提高21.2%、41.8%和33.7%,宿根蔗各指标分别提高27.4%、26.8%和53.3%;成熟期,除了细胞色素氧化酶差异不显著外,粉垄新植蔗和宿根蔗的苹果酸脱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结论】粉垄可提高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改善甘蔗根系的营养,提高根系活力和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有利于根系组织细胞结构和根系形态的发育,从而进一步促进根系对水肥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蔗田施用蔗渣种菇废菌棒对土壤生态环境及甘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田施用废菌棒可提高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有益微生物类群的菌数,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的有效养分。甘蔗根系活力加强,营养吸收期延长,促进蔗株生长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甘蔗苗期根系保护酶系统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甘蔗苗期根系对干旱胁迫的应答机制.[方法]以新台糖22号为材料,在甘蔗苗期进行土壤自然干旱胁迫,测定甘蔗根系保护酶系统及质膜过氧化产物相关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逐渐增加,细胞膜脂过氧化保护酶系统的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干旱胁迫处理15 d后SOD和POD活性达到峰值然后降低,CAT活性于11d到达峰值后下降.甘蔗苗期根系保护酶活性与膜脂过氧化作用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甘蔗根系保护酶系统的干旱胁迫响应机制为:轻度干旱与中度干旱时表现为积极应对,重度干旱时则为被动忍耐.根系保护酶系统与甘蔗抗旱性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在分蘖初期对甘蔗品种ROC 16和ROC 22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通过测定甘蔗根系伤流液中游离氨基酸和硝态氮的含量,分析不同品种和处理蔗株的根部活力,初步探讨乙烯利对甘蔗分蘖节氮化物的影响以及与分蘖的关系。结果表明,100m g/L乙烯利处理较对照和400m g/L处理明显提高ROC 16和ROC 22的分蘖率和后期分蘖率,降低甘蔗根系伤流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而在后期明显提高根系伤流液中硝态氮的含量,说明其有利于增强根系活力,能更有效利用氮素营养,更有利于分蘖的发生。此外,100m g/L乙烯利处理虽然提高了ROC 22根系伤流液中钙含量却降低了ROC 16的钙含量。因此,与对照相比(0m g/L),100m g/L乙烯利处理对不同甘蔗品种的效果较好,400m g/L乙烯利处理对两个甘蔗品种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9.
壳寡糖诱导甘蔗叶多酚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壳寡糖对甘蔗抗性相关次生代谢物及相关防御酶的影响。【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拔节初期对甘蔗叶片分别喷施25、50和75 mg/L壳寡糖溶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喷施1、2、3、4 d后分别取+1叶测定壳寡糖诱导甘蔗叶多酚与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50~75 mg/L壳寡糖处理有利于甘蔗叶多酚积累;50 mg/L壳寡糖处理2 d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最大,为对照的1.8倍;50 mg/L壳寡糖处理4 d后,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为对照的1.7倍;75 mg/L壳寡糖处理有利于提高甘蔗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结论】50~75 mg/L壳寡糖可以诱导甘蔗叶总多酚的积累及提高相关防御酶活性,这有利于提高甘蔗的整体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