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森林生态系统典型、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生态区位优势明显等特点,生态旅游开发前景广阔。通过对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及生态保护对策,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王磊  张要民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239-241,246
河南白龟山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典型、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与平顶山市新城区相接,区位优势明显,具有生态旅游开发的广阔前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保护区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了白龟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目标与旅游产品体系;以全面保护、生态优先、最小干预是开发生态旅游的原则,指出生态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为例,说明了生物多样性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价值评判、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旅游活动的组织等方面的作用。并借此讨论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旅游及规划的关系,为生态旅游规划和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论述,分析了开展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件下的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位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的野象谷景区,担负着景区旅游发展、保护区生态保护、生态旅游教育及社区共同发展等多重责任。结合野象谷景区开发生态旅游的背景,通过分析景区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现状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6.
山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好现有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前提下,有计划、合理地开展生态旅游是促进保护区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充分地利用保护区旅游资源进行旅游活动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山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原则、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从而提出了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古蔺县黄荆省级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需求,对发展与保护区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文化,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氛围,发展生态旅游产品,以期实现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同步前进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环青海湖旅游资源开发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青海湖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条件使该地区成为青海省最重要的旅游热点,对青海湖的旅游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成为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焦点”,在新的形势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生态保护工作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大量游客的涌入,落后的管理现状,不适应的政策,体制和较低的国民素质等,再加上目前环湖地区进行的旅游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常常是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做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旅游资源开发起点低,品位低,开展旅游活动对保护区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危机,本文就环湖开展旅游活动对保护区野生动物,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保护区旅游地的开发条件、感知度、竞争力、形象与品牌、开发效益等5项评价指标22项评价因子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并根据各项因子(指标)的重要性计算其权重,得出保护区生态旅游地的评价结果.通过对大青沟自然保护区旅游地以上指标的评价,其综合指数为77.05分,所处等级为优良级,印保护区在资源品位、区位条件、可进入性等有较强吸引力,投资条件较好;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及诸多美誉,从而提升了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竞争力等.同时,强调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应科学客观地看待生态旅游活动,认真研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保护管理,促进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胶州湾滨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滨海湿地生态旅游是有利于湿地保护、有社区参与和寓教于游的旅游活动。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包括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生态旅游支持系统开发、生态旅游设施建设、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生态技术开发应用等内容。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产出的产品有生态观光、生态休闲、生态度假、生态养生、生态探险、生态科普、生态文化体验、环保教育等。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要保证生态安全,在旅游容量和生态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实现开发目标。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胶州湾滨海湿地,宜在胶州湾滨海湿地发展滩涂贝类采捕休闲旅游、河口湿地观光生态旅游、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渔村生活体验生态旅游等生态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内蒙古白音敖包国家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限制、机遇和挑战,表明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优势明显,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机遇和挑战并存,并据此提出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科学规划、加强资源保护和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发展高端旅游产品、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等,促进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长白山生态旅游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源保护是建设长白山生态旅游的关键,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与环境、旅游开发与自然保护、旅游景区与保护区的功能区、旅游与科研四个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雷公山地貌类型与发育过程,分析了雷公山地貌发育的控制因素,并且系统阐明了雷公山地貌对气象、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的影响,以加强对其全面认识,为地质公园旅游、山地旅游以及全域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雷公山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现状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然度、健康度、森林景观、生态功能等分析,雷公山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虽然受人为活动的干扰,仍具有森林类型多样的基本特点,保持着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它是在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以生态旅游为主体,把农业生产、新兴农业技术应用与游客参与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并充分欣赏大自然浓厚情趣的一种旅游活动。生态农业旅游规划设计属于生态工程范畴,应该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使生态系统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技术。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的理论有多方面,包括旅游规划理论、生态规划理论和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等。现以浙江德清县莫干山现代农业生…  相似文献   

16.
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69-12271
分析了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更好地进行保护区的旅游规划,更吸引游客,同时更保护环境,旨在以旅游养保护、以保护促旅游,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李忠信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251-252
根据铁山渡田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景观资源特点,本文从生态旅游开发原则、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项目等方面分析了开发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为保护区开发旅游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铁山渡田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景观资源特点,本文从生态旅游开发原则、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项目等方面分析了开发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为保护区开发旅游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西云顶山自然保护区属于湿地类型的保护区,是集科学保护、宣传教育、生态旅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通过对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分析,得出其产业发展规划应按照生态立区、旅游立位、项目立业、民生立信的发展原则,努力实现低碳、和谐、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富裕型、科技型、和谐型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雷公山保护区内苟族居住地调查,分析了苗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以及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关系,认为社区共管是保护和发展苗族文化、保护雷公山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