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小麦赤霉病已经成为河南夏小麦主要病害之一,是制约小麦持续增产的重要因素,文章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病原菌、发生情况、成因分析和防治,分析了流行成因,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小麦赤霉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世界性粮食作物,我国小麦总产居世界之首。赤霉病是危害小麦的三大病害之一,其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发生会严重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甚至危及粮食安全。因此,防止小麦赤霉病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课题,本文综述了小麦赤霉病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展望未来防治赤霉病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小麦赤霉病是固始县小麦生产上发生的重要病害,该文介绍了固始县2019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及发生特点,从菌源、气候条件、小麦品种等方面分析了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并提出了以加强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时开展化学药剂预防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小麦赤霉病在江苏盐城麦区流行频率增加,目前已成为小麦上的常发性病害.该研究阐述了2015年盐城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及发生特点,从菌源数量、气候条件、小麦品种和病菌抗药性等方面分析了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赤霉病又被称为麦穗枯、红头麦等,是禾本科作物上经常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是麦类作物上的典型气候新病害。小麦赤霉病主要在气候湿润、半湿润地区容易发生流行。近年来受到复杂多变气候条件的影响,咸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程度逐渐上升,给小麦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可直接造成减产,给农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特点、危害及防治技术对小麦丰产丰收有重要意义。1发病特点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上年遗留在玉米秸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呈加重发生趋势,已成为小麦重要病害,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试验,评价48%丙硫菌唑等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效及安全性,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为适宜药种的选定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麦赤霉病是太和县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该文根据太和县近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情况,从病原、寄主和气候3个方面分析了其发生流行的原因,特别是气候因素对赤霉病发生流行的作用,提出了赤霉病的预测预报方法,为今后黄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小麦赤霉病为气候性病害。过去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危害。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及耕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在黄淮、华北、西北、东北等麦区亦严重发生,已成为小麦生产的重要障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和药剂防治等。现将我省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协作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河南省小麦品种田间抗赤霉特性研究和利用1985年河南省小麦赤霉病大流行,我们  相似文献   

9.
正舞阳县地处河南省中部,南邻舞钢市,北接襄城县,东连源汇区,西靠叶县。舞阳县总耕地面积70万亩,小麦种植面积就达66万亩。但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常年发生而成为危害大的重要病害,舞阳小麦因赤霉病而产量下降,品质差,价格低,影响农民收益,影响舞阳小麦市场竞争力,影响舞阳农业持续发展。1舞阳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1.1常年发生,大流行周期间隔短2010年来,小麦赤霉病在舞阳常年发生,每年均  相似文献   

10.
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气象及农田生态等因素,总结了小麦赤霉病在当地近年来的发生特点,利用多年气象资料和小麦赤霉病发生的病情资料,分析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建议,以期为更好地防治小麦赤霉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造成不仅是减少产量,而且病麦粒带有对人畜有毒的物质,影响小麦品质。本文介绍了小麦赤霉病发生为害概况,总结出了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原因和小麦赤霉病在未来的流行趋势,并针对小麦赤霉病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小麦赤霉病是我国广泛发生的一种重要的病害,常造成小麦较大幅度减产。该文简单阐述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症状及传播方式,并结合实际提出几点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麦赤霉病是沈丘县小麦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2016年是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年份。文章根据其危害特点总结了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措施,以期为实现小麦高产及其他地区开展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麦赤霉病造成不仅是减少产量,而且病麦粒带有对人畜有毒的物质,影响小麦品质。本文介绍了小麦赤霉病发生为害概况,总结出了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原因和小麦赤霉病在未来的流行趋势,并针对小麦赤霉病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阜南县地处淮河中游,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常年小麦种植面积8万hm2左右,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由于气候的过渡性、资源的变异性及地理的差异性,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偏重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搞好小麦赤霉病的防控,促进粮食丰产丰收,该文介绍了2017年阜南县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济宁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病规律,我们于2012-2014年在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了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小麦扬花期前后天气情况的调查、统计,并进行了小麦赤霉病与天气相关情况的分析,探讨济宁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江苏东部麦区赤霉病流行成因与监控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永明 《农学学报》2015,5(5):33-38
21世纪以来江苏东部麦区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发生危害程度加重,已成为一种常发性病害。笔者分析了近年来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简要回顾了江苏东部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概况,总结了近十多年来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阐述了菌源数量、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品种抗性、病菌抗药性等方面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抗性监测和病情预警、推广种植抗耐病品种、压缩直播稻种植面积、科学开展化学防治、推进统防统治等一系列措施和对策,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小麦赤霉病的监控进行了小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的主要种植基地,赤霉病是威胁小麦生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赤霉病常发生在小麦生长的后期,小麦遭受赤霉病侵害后,不仅造成产量的减少,还对小麦的种子质量以及食用价值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河南省近几年来小麦赤霉病发生的规律,分析小麦发生赤霉病的原因,提出积极有效的应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危害比较严重,成为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病害因素.虽然当地农民进行了积极防治,但因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等方面不够科学,防效较差,仍在生产上造成较大损失.几年来,笔者对豫南稻茬麦区赤霉病的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调研总结种植者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经验教训,结合自己从事小麦赤霉病防控试验结果,提出小麦赤霉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马传春  王乃奇 《农技服务》2011,28(4):464+566-464,566
为更好地掌握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及时选用高效对路的措施防治小麦赤霉病,总结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并介绍了带毒麦粒食用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