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呼和浩特市森林生态价值核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呼和浩特市2015年森林资源现状为研究对象,参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标准,从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空气、土壤保持、森林游憩等5方面10项指标分别进行价值核算,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市森林生态总价值322 007.72万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15 683.86万元,固碳释氧价值142 422.42万元,净化空气价值16 685.79万元,土壤保持价值17 747.75万元,森林游憩价值129 467.9万元。价值测算结果为当地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及其他环保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是应对环境恶化、平衡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厘清生态补偿标准是实施森林横向生态补偿的基础。结合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流转理论,基于森林生态受益方向,从水源涵养生态服务视角开展森林横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为完善跨省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汀江(韩江)流域为例,综合运用当量因子法、水足迹法和引力模型,研究案例流域森林水源涵养服务溢出价值及其空间转移,确定受益主体与受偿主体相匹配的森林水源涵养效益补偿标准。【结果】1)汀江(韩江)流域上游地区龙岩市、漳州市和三明市的森林水源涵养服务外溢价值分别为80 448.89万元、5 857.33万元和13 038.28万元,广东省拟应向福建省合计支付水源涵养生态补偿资金99 344.50万元;2)三明市、漳州市和龙岩市提供的森林水源涵养服务价值辐射面积最广的地区均是梅州市,梅州市应承担主要的生态补偿资金;3)龙岩市可获得的水源涵养横向生态补偿资金最多,占补偿资金总额的80.98%,梅州市拟应支付的森林水源涵养生态补偿金额最多,占生态补偿总额的88.89%。【结论】流域上游存在森林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外溢,对下游具有不同的辐射...  相似文献   

3.
制订合理的价值补偿标准能够有效促进森林生态产品供给, 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加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对森林生态产品的内涵和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经济学理论解释对供给的森林生态产品进行价值补偿的必要性; 基于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与均衡价值论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补偿标准进行理论探讨; 明确森林生态产品价值的最低、最高朴偿标准, 综合考虑对价值补偿标准产生影响的动态因素, 提出科学、可行的价值补偿标准综合测算模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10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了各学者从内容和制度层面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界定,总结了基于价值制定补偿标准的理论研究,包括补偿营林成本、补偿营林成本和利润以及补偿林木经济损失3种观点,并汇总了各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实证研究,总结了基于效益补偿的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方面的影响因素,并展望了该领域研究补偿标准的计量、分类补偿、分阶段补偿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但由于森林的生态效益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免费搭车”现象普遍存在,森林的生态功效得不到应有的补偿。近年以来,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森林生态补偿得以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但是,限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补偿刚刚起步,目前森林生态补偿标准存在缺陷。现就森林生态补偿的提出、现状、以及补偿标准的不足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的优化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生态补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产品具有其特殊性,大部分很难通过市场规律实现其经济价值。如何转化森林生态产品并实现其价值,对森林生态产品的经营者和提供者进行补偿,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对森林生态产品的概念、补偿原则和核算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建立森林生态产品补偿机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湖北森林生态资源价值的补偿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湖北森林生态资源价值补偿标准体系,主体标准随客体标准而定.湖北森林生态资源价值理论补偿标准为682.80元·hm-2,不同资源类型补偿标准有较大差异,从79.20到2 226.90元·hm-2不等,林业苗圃最小,四旁林最大;根据不同地区资源质量、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确定特定地区的执行标准;部分补偿是森林生态资源价值补偿的普遍形式,确定部分补偿标准计算方法,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是实现资源价值补偿的有效途径;国家补偿和地方补偿标准是二者之间补偿比例问题,在湖北省国家补偿标准应在22.75%~69.67%之间,地方补偿标准应在30.33%~77.25%之间.  相似文献   

8.
构建科学的生态补偿标准体系,能够实现以生态补偿带动精准扶贫,将生态环境退化与经济贫困恶化的困局兼而治之。目前,对森林补偿标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局地层面,国家尺度补偿标准体系研究尚不多见。将经济水平、营林成本、生态区位和林分质量等因素引入补偿标准模型,应用森林长期定位观测数据和31省森林经营成本等基础数据,构建效益法和成本法的补偿标准区间体系,结合皮尔(R.Pearl)生长曲线模型和经济发展阶段设计我国适度补偿标准体系。结果表明:效益法补偿标准均值是1 605.90元/(hm~2·a),成本法补偿标准均值是615.15元/(hm~2·a),各地适度补偿标准的均值为783.60元/(hm~2·a);效益法和成本法分别能够解释实际补偿标准变异的38.5%和41.4%;补偿标准区间和适度补偿标准体系的构建能够响应多种异质性要素,有利于实现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分析森林生态资源不同功能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不同产业部门消费森林生态资源方式和数量的研究,结合不同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定量地描述相关产业部门与森林生态资源的相互关系,明确不同受益主体在消费资源方面的差异,从而为制定森林生态资源价值补偿标准和补偿政策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价值循环理论分析河南省不同类别森林生产的价值循环特点,探求当前情况下不同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得出了对生态类森林必须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才能保障其不断扩大再生产,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制度和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才能使不同类型的森林生产实现价值的完全循环.测算出河南省当前生态类森林的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为360元/a.hm2.  相似文献   

11.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效益补偿现状的分析 ,为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经验 ,促进保护生态环境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原则、途径以及补偿标准等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建立 ,不仅为森林资源管护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更重要的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承认 ,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动力和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标准问题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我国森林生态补偿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森林生态补偿标准问题的研究进展,梳理了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的影响因素、确定方法等内容,并结合当前实际,提出了森林生态补偿标准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地租理论的使用、不同事权等级的公益林补偿标准问题以及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呼和浩特市森林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呼和浩特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方法,对呼和浩特市森林承载力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目标层森林承载力指数(FCC)为0.8585,其中4个准则层承载指数分别是森林结构承载指数(FCC1)为0.9279,森林生态承载指数(FCC2)为0.5120,经济发展承载指数(FCC3)为0.7866,社会发展承载指数(FCC4)为1.8652,社会发展需求承载力最好,结构发展需求承载力次之,经济和生态需求承载力较弱;同时,运用森林资源可持续评价划分标准对呼和浩特市森林状态进行评价,表明呼和浩特市森林承载力处于弱中等承载状态;准则层森林结构需求的权重为0.4424,是加强森林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今后要更加注重森林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5年广西林地与森林资源变更调查"一张图"成果,提取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35 085个桉树人工林调查小班,估算并分析其桉树价值及收益。结果表明: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桉树价值为57.3亿元/年,其中收获期木材价值为7.3亿/年,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50.00亿元/年,采伐收益为1.6~2.4亿/年。现行公益林补偿标准测算的补偿费用远远低于桉树价值和种植收益,建议制定的生态补偿标准必须符合种植者的利益受损补偿预期,逐步向基于木材价值和潜在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过渡,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桉树林生态改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森林生态功能基本特征的论述 ,揭示了森林生态功能的经济价值。只有对森林生态功能进行补偿 ,才能实现森林生态功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蓄积量法计算了呼和浩特市2006年和2015年森林碳储量及其经济价值。结果表明:2006年和2015年,呼和浩特市的森林碳储量分别为1 192万t和1 087.4万t;森林碳汇经济价值为12 051.4万美元和10 993.3万美元。呼和浩特市除四旁树每公顷创造碳汇价值增长外,有林地、疏林、灌木林地、散生木每公顷所创造的碳汇经济价值有小幅下降。  相似文献   

17.
将森林生态效益转化为货币收入是从经济上刺激森林和环境保护、改善人们福利水平的重要途径,国际上主要采用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化,其补偿方式以公共补偿和市场机制补偿为主。本文针对公共补偿,主要阐述了其理论依据、补偿客体、补偿主体、补偿资金来源和补偿标准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森林资源价值损失计量是科学实施使用林地价值补偿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基础,对于节约集约使用林地、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依法维护林权所有者权益、推动各级政府科学决策和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森林资源的价值包含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3个部分。准确计量建设项目占用征收林地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损失存在诸多难点,应考虑在全面研究森林资源实物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我国优质森林生态产品生产供给能力严重不足、森林生态产品交易价格机制不完善、森林生态修复和保护投入不足、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通过核算森林资源资产价值,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森林生态产品价格体系,以期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数据支持,推动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包含森林生态保护补偿、森林生态损失补偿,以及森林生态产品交易等在内的市场化、多元化、可持续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0.
密云水库水源涵养林生态效益的评价与补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密云县密云水库水源涵养林作为研究对象,对水源涵养林的主要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洪蓄洪、净化水质4个方面的生态效益价值进行评价。同时,运用环境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原理及分析方法,对森林生态补偿标准、补偿费税的归宿进行了经济分析,为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