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羊毛生产现状 一、绵羊毛产量快速增长,细羊毛产量稳中有升,细羊毛占羊毛产量比重下降 自2000年以后,绵羊存栏及羊毛生产增长的幅度开始加速。在绵羊存栏中,以肉用和肉毛兼用型绵羊增长为主,这是全国羊肉市场快速膨胀的结果。尽管细毛羊存栏也出现增长,但细羊毛的增长速度远小于羊毛总量增长,细羊毛所占的比重仍呈下降的趋势。2005年,全国绵羊存栏达到1.7亿只,其中细毛羊存栏3550万只左右。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细毛羊的羊毛品质状况,更好地开展细毛羊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试验进行了东北部分地区细毛羊毛样的长度、长度离散度、细度、细度离散度、净毛率、油脂含量、色度以及部分毛样的毛尖、毛中、毛根细度检测及羊毛品质分级。结果表明:所测毛样组成为细羊毛(71.97%)、半细羊毛(2.28%)、等外级(7.19%)和超细型(18.56%)4类。说明东北地区拥有符合细羊毛纺织标准的当地细毛羊品种和符合高档毛纺原料需求的超细型细毛羊种群,同时广泛分布着以毛肉兼用为主的细毛羊生产群。  相似文献   

3.
肃南县是甘肃省最大的牧业县之一,也是甘肃高山细毛羊繁育基地.本文通过对该县细羊毛生产流通及质量状况的全面调研,分析了该地区细羊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提高质量意识,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羊毛品质,加强品牌推广和标准体系建设;规范羊毛市场,真正实现优毛优价,增加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羊毛供求趋势及我国毛用羊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羊毛供求现状、趋势,分析了我国原料毛短缺原因,提出我国应坚持细羊毛生产为主的羊毛生产方向,实施长期的细毛羊改良计划,通过联合育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等工作的开展,提高细毛羊生产性能。建议国家实施羊毛价格保护,促进细毛羊产业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羊毛生产大国,但却不是生产强国。异性纤维导致的质量问题是制约我国羊毛竞争力的关键。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细羊毛产业发展,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6.
温泉县近几年经过细毛羊进行摸底调查,除温泉县呼和托哈种畜场细毛羊繁育基地核心群外,其它乡镇(场)细毛羊数量大幅度减少,细羊毛产量一年比一年下降,羊毛单产、自身体重、羊毛品质各方面到不到品种要求,从国家毛纺织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了进一步做好细毛羊种群保护工作,提高本县细毛羊产业的稳步发展,结合温泉县实际,本文主要探讨影响温泉县细羊毛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及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7.
细毛羊是新疆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细毛羊的数量占全国的l/4,细羊毛产量占全国的23.7%(1997年),但生产的细羊毛是全国最好的。在已举办的几次全国性细羊毛拍卖会上,成交价最高的羊毛都出自新疆巩乃斯种羊场。1988年南京拍卖会,净毛单价54.0元;1989年北京拍卖会,净毛单价67.0元;2002年南京  相似文献   

8.
采集云南低温高湿地区永善马楠种羊场两周岁健康半细毛母羊的毛样品48个,分析了该地区半细羊毛污毛含脂率与羊毛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此区半细毛的原毛含脂率为(146±112)%,高于我国干冷地区同类羊的原毛含脂率;(2)原毛含脂率与羊毛绝对强度呈正相关(r=028),与羊毛洁白度呈强的负相关(r=-048);说明原毛含脂的多少确与羊毛强度有关,含脂越高,强度越大;但由于含脂率与羊毛洁白度为较强的负相关,含脂越高,洁白度越差,由此可见,半细毛中确定适宜的原毛含脂率是保证羊毛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3)羊毛的pH值与原毛含脂率呈正相关(r=019),与羊毛洁白度呈强的负相关(r=-055);因而控制羊毛pH值在适宜范围内有利于改进羊毛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饲料广角》2000,(20):6-6
今年7至8月,细毛羊主产区内蒙古和新疆分别在呼和浩特市和南京羊毛市场举办了细羊毛拍卖会。在呼和浩特,拍卖成交313t,最高拍卖价为40元/kg(为净毛价,下同),平均成交价格31.33元/kg,折污毛价为13.9元/kg,比同期社会收购价高2.9元/妇。在南京羊毛交易市场,新疆细羊毛生产者协会组织近1000t  相似文献   

10.
1 细毛羊生产概况吉林省绵羊存栏 65 0万只 ,其中细毛羊存栏 42 0万只。细毛羊主要集中在西部半农半牧区。该地区属于科尔沁草原的东部 ,草原面积 160万hm2 ,粗饲料资源 2 5 0多万t,有两个国家级重点种畜场 (镇南种羊场和查干花种畜场 )、两个省级重点种畜场 (双辽种羊场和红星牧场 )。全省羊毛总产量 1 94万t,其中细羊毛产量 1 7万t ,占羊毛总产量的 87 6%,占全国细羊毛总产量的 14 %。近年来 ,通过实施国家“良种工程”项目 ,镇南种羊场和查干花种畜场都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 ,使这两个种源基地的供种能力大为增强 ,所提供…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鄂尔多斯细毛羊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接羔保育技术和羔羊的断奶技术。通过上述各项技术措施的应用和实施,不但提高了羔羊的日增重,又大大降低了羔羊的死亡率和鄂尔多斯细毛羊的不合格率,同时也提高了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的繁殖率,既保证了鄂尔多斯细毛羊产业的生产水平和鄂尔多斯细毛羊的繁育,又使鄂尔多斯细毛羊的生长繁殖能完整准确地体现出遗传基因的表型性状,以便于选育提高,为做大做强鄂尔多斯细毛羊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高山美利奴羊推广改良进度,增强细毛羊产业整体市场竞争能力,经过广泛调研发现,优质高山美利奴羊推广前景广阔,但由于推广体系、羊毛标准化生产体系不健全、羊毛市场疲软及肉羊产业冲击,细毛羊养殖比较效益不高的情况下造成推广缓慢。随着国家种业振兴计划的开展、牧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农牧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利用政策优势、地域优势和特色优势,建立完整的繁育推广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大技术人员培训,重拾农牧民养殖信心等措施,加强优质细毛羊品种的培育和保护,加速优秀细毛羊品种的改良扩繁,加大细毛羊产业的优惠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细毛羊产业链合作社建设、提高细毛羊养殖效益及其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牧区绵羊精准管理技术体系建立与草畜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肃南裕固族自治县3户典型牧户(分别代表低、中、高管理水平)进行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性能测定,结合经济效益数据,应用精准管理模型计算分析并对其中的低管理水平和高管理水平典型牧户实施精准管理技术,将经济效益不良绵羊的个体淘汰,存栏量分别下降了7%和26%,而未实施精准管理技术的中等管理水平典型牧户,存栏量上升了18%。结果表明:优化后低管理水平和高管理水平典型牧户的平均产毛量及总产毛量均有所提高,而中等管理水平的典型牧户虽然总产毛量提高,但平均每只产毛量下降了0.55 kg。低管理水平和高管理水平典型牧户存栏母羊的体重较优化前均有提高,收入分别提高了11.39%和4.2%,而中等管理水平的典型牧户成年母羊体重下降,后备母羊体重增加不显著,同时收入降低了7.4%。因此,精准管理技术可有效的应用于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4.
受肉毛比价严重失调影响,吉林省细毛羊产业资源正处于萎缩时期。尽管如此,由于吉林省养羊业是以细毛羊生产为基础的,细毛羊产业优势仍然存在,2007年细羊毛产量比例占全国12%。目前,大部分养羊户采取内毛兼用生产模式,细毛羊繁育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从产业发展出发,根据调研归纳整理,技术需求主要表现在细毛羊品种、繁育技术、质量管理、疫病防治、羊毛分级整理、圈舍设计与环境控制等方面。本文还归纳了细毛羊产业今后五年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试验旨在解析鄂尔多斯细毛羊胚胎期次级毛囊诱导期形态发生过程中主要细胞类型的分子特征和分化过程。【方法】 对采集的3只鄂尔多斯细毛羊(胎龄87 d)体侧部(肩胛骨后缘处)的皮肤样本进行HE染色,鉴定毛囊的发育时期;部分皮肤样本经过混样后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应用t-分布随机近邻嵌入(tSNE)分析细胞簇,分别使用胶原Ⅰ型α1链(Col1a1)和角蛋白15(Krt15)鉴定真皮谱系细胞和表皮谱系细胞,并使用皮肤组织不同细胞的标记基因进行细胞类型分析;对测序数据进行拟时序分析,探究其分化过程中差异基因的表达;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进一步验证基因的功能。【结果】 HE染色结果发现,鄂尔多斯细毛羊在胎龄87 d处于次级毛囊诱导期。通过scRNA-Seq在胎龄87 d的细毛羊体侧部皮肤细胞样品中获得10 603个细胞和18 704个基因的scRNA-Seq数据可用于下游分析。tSNE分析发现,皮肤组织中共有15个细胞簇;Col1a1和Krt15标记基因鉴定表明,真皮细胞和表皮细胞具有高度异质性。拟时序分析构建毛囊形态发生过程中真皮/表皮细胞谱系细胞的分化轨迹和基因动态表达图谱表明,在真皮谱系细胞由成纤维细胞(Fb)向成熟真皮聚凝物(DC)的分化过程中,多个不同阶段的标记基因FST重组蛋白(Fst)、抑制素亚基βα(Inhba)和转录阻遏物GATA结合1(Trps1)均在拟时序轨道上特异性表达,并富集了Wnt、Noggin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等与毛囊形态发生相关的信号通路;在表皮谱系细胞分化过程中,基质和毛囊间表皮(IFE)的标记基因角蛋白10(Krt10)、同源基因C13(HOXC13)和音猬因子信号(SHH)在表皮谱系细胞拟时序轨道的2个分支上均特异性表达,且富集在细胞增殖和细胞黏附等相关通路。【结论】 在细毛羊次级毛囊诱导期,真皮谱系细胞由成纤维细胞分化至真皮聚凝物,表皮谱系细胞处于基质和毛囊间表皮细胞增殖分化阶段,结果可加深人们对细毛羊次级毛囊形态发生过程的了解,为鄂尔多斯细毛羊育种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冷季暖棚饲养方式对鄂尔多斯细毛羊体重及产毛性能的影响,将选取的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育成公羊分别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试验组于2012年12月7日—2013年1月31日,夜间圈入暖棚内饲养,对照组夜间在圈外饲养。记录冷季暖棚试验期间暖棚内、外夜间气温,比较各试验组及对照组在冷季暖棚试验期间的体重变化。冷季暖棚试验结束后,试验羊只继续饲喂至2013年6月初。试验结束时,分别测定并比较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的试验组及对照组产毛量、羊毛长度、羊毛细度。结果表明,冷季暖棚试验期内,圈内、外夜间平均气温相差9.76℃,圈内、外最低气温相差14.10℃;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试验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少下降3.57、2.98、2.74 kg,育成公羊试验组体重比照组多提高3.08 kg;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的试验组产毛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22 kg(P〉0.05)、0.11 kg(P〈0.05)、0.59 kg(P〉0.05);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的试验组羊毛长度分别比对照组增加0.40 cm(P〉0.05)、0.31 cm(P〉0.05)、0.25 cm(P〉0.05);基础母羊、后备母羊、育成母羊试验组羊毛细度均比对照组细,且细度分别降低了0.01μm(P〉0.05)、0.09μm(P〉0.05)、0.24μm(P〉0.05)。结果提示,冷季暖棚饲养方式可有效防止鄂尔多斯细毛羊掉膘,并可提高产毛量,增加羊毛长度,降低羊毛细度。  相似文献   

17.
高山美利奴羊对干旱寒冷气候条件有独特的适应性,是在地处高寒牧区的甘肃省肃南县皇城镇境内的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培育而成,是甘肃省第一个国家级细毛羊培育品种。高山美利奴羊各个阶段的饲养管理,对其一生发展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羊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尤其是高山美利奴羊羔羊管理阶段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在此阶段饲养管理不善,各个环节不到位,一定会给广大农牧户和养殖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多年的饲养管理,总结出了高山美利奴羊羔羊饲养管理中的一此经验和作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供广大牧户和养殖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绒山羊产业现状与效益,为加快该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鄂尔多斯市羊绒主产区鄂托克旗为研究对象,于2020—2022年通过入户调查获得100户养殖牧户的相关数据。分析该地区牧户经营结构和绒山羊养殖结构;构建DEA研究模型,分别计算养殖绒山羊500只以下(小规模)、500~699只(中小规模)、700~899只(中规模)、900~1 099只(中大规模)、1 100只及以上(大规模)养殖户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规模报酬。[结果] 该地区绒山羊养殖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他牲畜的养殖数量虽有所增加,但远小于绒山羊;基础母羊繁殖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繁殖双羔率大幅度提升;生产模式以绒肉结合为主,低年龄的绒山羊用来生产高细度羊绒,高年龄的绒山羊主要用于产肉。鄂尔多斯市绒山羊养殖的综合效率处于低水平,存在基础设施综合使用率低等问题;在当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下,小规模养殖户对投入资源的使用效率更高,并且通过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小规模养殖户效益提升更加明显;除了大规模养殖户的规模效率均值大于纯技术效率均值,其余规模梯度的规模效率均值均小于纯技术效率均值;小规模养殖户更可能通过增加投入提升养殖效益,而大规模养殖户大部分可获得最优生产效益,不必继续增加要素投入。[结论] 鄂尔多斯市绒山羊产业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巨大、生产效益不断提高,对牧民增收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不同规模养殖户需要通过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用共享,通过发展标准化养殖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些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绒山羊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NCG(N-氨甲酰谷氨酸)对妊娠前期鄂尔多斯细毛羊血液、尿囊液和羊水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试验选择年龄、胎次和体况相近、平均体重为50.62±0.52 kg的受孕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40只,随机分为3组(NCG1组饲喂基础日粮+0.30 g NCG/d(n=13),NCG2组饲喂基础日粮+0.40 g 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